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8 毫秒
1.
周培荣 《教师》2010,(10):92-93
教学实践表明:兴趣是一种行为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最实际、最直接的动力.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创设情境能有效地克服了“注入式”“填鸭式”“满堂灌”教学的各种弊端,从根本上提高了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那么,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呢?下面我略作论述:  相似文献   

2.
刘海燕 《考试周刊》2024,(19):78-81
问题情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一种能促进学生学习,启发学生智慧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把课本知识与生活知识结合起来,实现学以致用,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能结合减轻学生负担,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从而促进教与学的提升与发展。文章从“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现状与原则入手,结合“导入环节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参与打好基础”“创设开放式教学情境,点燃学生学习热情”“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强化学生运用能力”“创设实践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参与”等策略,探讨为学生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发挥问题情境在教学中的作用,实现教与学的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黄江虹 《考试周刊》2009,(49):74-74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时空和教学环境。在情境的创设中,至关重要的是要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认知特点、思维特征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前提下.才能创设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的情境,才能真正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黄金搭档”。由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创设教学情境时,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思考和注意。  相似文献   

4.
情境创设主要是对教科书中的情境创造性地使用和对现实生活的挖掘,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情,课中有境”.在课堂教学中,尤其应创设情境或生动的学习环境,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潜能,使学生真正“卷入”有效的教学活动中.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创设良好的情境能够充分凋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激发学习兴趣,学生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及时感知、领悟、内化、升华.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多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来提高课堂效率.究竟如何来创设有效的情境呢?我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1注重情境创设,问题得当《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因此,数学教学应注重数学情境的创设,数学情境创设通常有问题情境的创设和为解决问题而设计的思维情境的创设.在这四个课例中,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四位教师都非常注重问题情境和思维情境的创设.  相似文献   

7.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师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剂极为有效的“催化剂”.所谓创设情境,就是教师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能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下面就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谈谈个人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创设情境能让学生在思想高度集中、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况下学习.有效的情境是启迪思维、激发创造的“催化剂”,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有助于反映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经历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本文就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探究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对于学习者来讲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就是在学习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认知矛盾或认知冲突.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通过问题的创设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思维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和思维动力。  相似文献   

10.
王文斌 《山东教育》2006,(10):46-46
所谓创设地理“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地理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提出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在这种情景下促使学生产生弄清求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出探究的行为,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可见,”问题情境”是教学的核心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学生认识特点等方面构建,要使创设的问题情境真正成为促成整个学习任务顺利完成的有效环节.就必须创没有效的“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11.
赖飞跃 《考试周刊》2012,(84):64-64
创设教学情境,能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破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应用题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难点。而精心创设情境进行应用题教学,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增强学习效果,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情境教学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境”是指教学,情感交流。“情”因境而生,境为情而设,情与境统一为情境。创设好的情境能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从何而来?创设恰当的情境不失为一种良方。好的情境教学能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今,小学英语教学的一种趋势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也就是现今的情境教学.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单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构建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语言学习氛围,创设愉快的英语学习环境,进行非常必要的“情境教学”.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强调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各种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化学活动的机会,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学习化学的价值.创设“学习情境”已成为化学课堂教学中常见的教学策略.然而,在实践中,因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或因对创设学习情境的曲解,导致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看似新颖却有违教学规律的情境创设,从而走人“创设情境”的误区.因此,有必要讨论“学习情境”的教学功能及创设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1.精心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先声夺人,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乐知”、“乐学”的欲望。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可使学生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真实性”是情境创设的基本前提.“数学味”是情境创设的本质保证。“发展性”是情境创设的价值导向,而“吸引一句”是保证情境创设能够发挥其重要作崩的动力机制.结合四个方面要求去创设情境,才能创设出符合学生内在发展需要的“真”情境。  相似文献   

17.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一个好的教学情境或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给学生提供进行数学活动的机会,或有利于解决数学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因此,许多数学教师都非常重视情境创设.然而,我们常看到一些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却不能与教学过程有机融合,成为课堂的摆设.这是因为情境创设走入了误区.情境创设要避免走入误区,应忌“三偏离”.  相似文献   

18.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创设教学情境,正是关于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教学艺术.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能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产生“口欲言,心求通”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获得最佳教学效益.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恰当的思维教学情境。能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能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本文从①用“实例”创设思维情境,②用“故事”创设思维情境,③用“活动”创设思维情境,④用“媒体”创设思维情境四个方面对课堂情境的创设进行阐述,希望能与同行们共勉.  相似文献   

20.
创设“趣问情境”展开教学活动西城区教育局于梦瑞情境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探求知识、发展思维的学习境况,或为学生创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全身心地、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论述“学习诱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