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注生活,热爱生活,写作的源头活水就会汩汩而淌。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捕捉写作契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悄悄做学生的"导演"。兴趣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推动力。学生一旦对作文产生兴趣,作文就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  相似文献   

2.
何良娴 《快乐阅读》2011,(22):118-119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用心观察才能发现,汲取源头活水,才能写出有生命力的文章来。因此,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身边的生活中找寻作文话题和切入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并引导学生把书面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3.
高炜 《考试周刊》2013,(58):56-57
<正>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写作也一样,学生只有对写作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才会有倾吐的欲望、写作的动机和创造性表达的热情。笔者试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谈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具体做法。一、学生如何学——注重积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生活的积累。写作兴趣的源头来源于生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要想作文写得好,就要学会观察生活、积累生活。1.感受多姿多彩的家庭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我们  相似文献   

4.
邱海芳 《考试周刊》2012,(30):55-56
针对目前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作文难教、作文难写的局面,本文主张开发和配置写作教学中的生活资源,为写作教学引来源头活水。真正帮助学生解决写作时无米下锅的困难,从而有效改变普遍存在的作文教学无序、费时、低效的现状,并切实提高写作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多方面地积累和运用写作素材。"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做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为教育教学开发更多更广的资源。为此,笔者在平时教学中,积极探索开发学生的写作资源,引进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帮助学生解决写作时"无米下锅"的困难,巧用写作资源,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生活,永远是作文的源头活水。作文写作的过程是学生走向生活的过程,是学生对生活的再创造与审美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构成什么文字","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叶老的话,深刻地阐述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作为  相似文献   

7.
李南 《考试周刊》2011,(86):59-60
作文要有感而发,要在生活中写作。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教师要指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素材.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融入自然。  相似文献   

8.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作文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觉得无内容可写,无话可说。即使写了,作文内容干瘪,毫无生机可言。我觉得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应立足学生,积极开发作文课程资源,积累写作素材,以解决作文中"无米之炊"的难题。也就是说,教师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要注重积累学生的"源头活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相似文献   

9.
作文是学生个体心理上产生的沟通、交流、倾诉的需要。但我们的学生由于认知能力、观察能力不强,或片面地追求分数、升学,使得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熟视无睹",更谈不上"一吐为快"的需要!写作便成了"无源之水"。因此,我觉得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就必须从丰富学生的生活、储备大量的写作素材入手,为学生的写作创造"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0.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作文教学需要创新,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努力求新。1.选题求新颖。学生作文缺少创新与作文题目的设置和要求有密切关系。教会学生感悟生活,是对学生最好的写作指导,是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的作文指导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11.
王伯美 《学语文》2007,(4):38-38
"老师,我知道这样写不是很理想,但我不知道怎么写,没什么可写的。"生活二字,渐渐地从部分学生的作文中淡去。这是作文教学中我们不容忽视的现状。"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唯有生活,才是写作的永恒源头。怎样才能让学生的作文因为有了生活的滋润而"活"起来?片段作文训练不失为一种可行性强、收效显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所要求的写作教学,在以往传统写作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了作文写作的“源头活水”,即以学生写作为主体,以关注生活为主导,以真情实感为内容,同时强化了对写作素材的积累。  相似文献   

13.
从写第一篇作文起,到高中毕业,一个学生所写习作粗粗算来也有千篇之多。平心而论,在这场"持久战"中,有多少学生过了作文关?究其原因,制约学生作文的瓶颈主要是缺少阅读积累,缺少生活积累。如何切实有效地改变这一作文教学现状?在近年的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坚持阅读书籍与写作结合,将感悟生活与写作结合,丰富了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提高了作文教学效果。一、阅读与写作结合阅读永远是写作的基础,是思想意识的源头活水。如果不阅读,写作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写作教学都处在低效的状态,其实教师不妨将视角投向熟悉的教材,引导学生挖掘教材资源,从教材中引出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将以读促写真正落到实处,进而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5.
<正>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诗是说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只要用心观察、不断积累,就可以发现源头活水,汲取源头活水,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作文素材积累的有关问题作一剖析,以便提高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效果。一、中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积累的现状1.作文素材积累意识淡薄在中学写作教学中,师生都没有意识到积累作文素材的重要性。由于学生平时没有积累作文素材的意识,当写作时才东拉西  相似文献   

16.
作文指导课上,尽管教师从审题、选材、布局谋篇等方面讲得头头是道,但学生作文还是比较空洞,假话连篇.作文教学困挠着我们.<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说明:小学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强调作文教学生活化."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作文教学应指导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社会,丰富见闻,使学生的写作活动更加开放,写作素材更加鲜活,写作触角更加敏锐,写作内容更富有时代气息.在评价方式上,我们对学生的作文要实施动态指导性评阅.  相似文献   

17.
作文生活化教学,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米"。激起学生的生活共鸣,丰满事件细节。激励学生的生活智慧,书写人生感悟,再加以对学生谋篇布局、写作技法上的适当指导,学生的写作题材就如"源头活水"。学生的作文叙事就能具体、丰满,有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  相似文献   

18.
潘爱华 《语文天地》2012,(16):63-64
很多语文老师抱怨,学生作文内容空洞、无病呻吟、矫揉造作。这种抱怨揭示着学生作文的弊病,同时也引发我们对学生作文弊病出现原因进行思考。其实,学生生活单调,很难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若引导学生去寻找写作的"源头活水",会使学生作文去弊生新。我引导学生走进春天,寻找作文素材,完成了"描写春天"的写作教学任务。一、引导学生在诗文中寻觅"咏春"素材读到杜甫的"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会  相似文献   

19.
<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作文活动本身是生活内容的一部分,作文之内容即生活之内容,作文即做人。《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见,生活才是作文的源头活水。《语文课程标准》又  相似文献   

20.
一、面向生活,本具作文"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写作主体的情感是在生活体验中生成的,生活体验是作文的源头活水。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控制下写作技能的迁移训练,完全漠视了学生活生生的主体性特征。学生觉得越写越没意思,渐渐地失去了写作的兴趣。因为生活是"生"的,生机盎然、无时不在。陶行知先生把生活看作是教育的"本体",他指出"生活即教育"是一种自觉形式的生活教育,又是有计划、有目的的生活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