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旅游产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旅游宣传文本的翻译质量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本文以目的论为理论指导,将其与旅游宣传文本翻译实践相结合,深入分析了旅游宣传文本翻译行为人的特点以及其翻译要求,提出了适于旅游宣传文本翻译的三种翻译方法,即减译、增译、改译,以期为译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旅游文本是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但当前旅游文本的翻译问题层出不穷。基于诺德的翻译误差四分法,本文主要从语言层面、语用层面及文化层面对汉英旅游文本翻译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译者和相关部门两个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旅游文本的翻译是对外宣传中国和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和窗口,国内许多学者对汉英旅游文本的翻译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文章分别从文本分析、旅游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要求、障碍,以及理论框架和翻译方法等方面对近20年国内的主要研究进行综述,并分析了其中的不足,希望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4.
旅游文本翻译的目的是宣传本国旅游资源,吸引外国游客。因此,旅游文本的翻译必须在此目的的指导下进行。但目前我国的旅游文本存在着很多问题,从目的论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以期对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王菲  张玲  曲宇 《英语广场》2023,(6):16-19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党中央提出要大力弘扬黄河文化、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黄河在山东流经九个城市,孕育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加强对黄河文化旅游资源宣传文本的翻译研究,对于扩大黄河文化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弘扬黄河文化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将以功能主义理论为研究框架,结合黄河文化旅游资源宣传文本的翻译实例,探讨黄河文化旅游资源宣传文本的翻译方法,促进黄河文化的跨文化宣传与弘扬。  相似文献   

6.
王涛  徐丽华 《现代英语》2023,(15):64-67
随着全球跨境旅游的蓬勃发展,旅游宣传文本翻译质量的提升变得愈发重要。高质量的宣传文本翻译,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产生积极的影响。麦积山石窟与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四大名窟”。因此,文章从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结合声音、图像等对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麦积山石窟的宣传翻译文本进行分析,并概括出提高旅游文本英译质量的对策,以带给游客更好的旅游体验。  相似文献   

7.
旅游文本翻译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其质量直接影响国际形象及文化的对外宣传.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指出鼓浪屿旅游文本的主要英译错误,提出译者在翻译实践活动中可采用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旅游业的发展也异常迅猛。为更好地宣传和介绍风景名胜,在英译过程中使用何种翻译策略就成为旅游翻译课程教学的重点和核心。以旅游翻译课程中的教学文本—《五大连池户外解说词》的翻译为例,探讨如何在旅游文本翻译中运用归化和异化策略,以期达到更好的交流效果。  相似文献   

9.
旅游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旅游资料的翻译主要为了对外宣传,最终目的是要让国外普通旅游者看懂、听懂、读懂并且愿意接受,因此译者必须从跨文化视角对待翻译。本文以泰山旅游资料的英语文本为例,主要从英汉旅游文体的语言特色和风格差异,景点名称的翻译,历史文化词的翻译,古文和诗词信息的翻译等四个方而来解析旅游资料的翻译。  相似文献   

10.
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为旅游文本的英译策略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论指导,它强调在翻译过程中,遵循"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要,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原则,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实现与原文本同样的功能。汉英两种语言在风格、逻辑、文化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本文在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的指导下,探索了旅游文本的英译策略,以实现旅游文本在目的语读者中存在较大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王巍 《海外英语》2013,(19):149-150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与之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接待能力需均衡发展。如今,硬件设施建设正有条不紊的进行之中,而服务接待水平却有待提高。旅游翻译是服务接待中的重要一环。英语是全球化的语言,英文旅游文本是海外旅客了解海南的重要途径和方式。英汉旅游文本互译的准确性关系到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品牌和形象。旅游翻译之于不同地域有其相应的个性与共性。该文以海南地区的旅游宣传手册为例,探讨归化、异化和杂合等翻译方法在旅游文本中的应用,旨在通过对海南地区自然和历史人文景观以及民俗风情三方面的旅游文本进行中西对比分析与研究,为海南地区旅游翻译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文化专有项是旅游语篇中的一大特点,以佛教文化盛名的旅游景点更是因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宗教文化为旅游景区的对外宣传带来许多翻译困难,文章在文化视角照观下,结合王东风的"文化缺省理论"和纽马克的"文本功能论",通过对佛教圣地五台山旅游景区宣传手册的翻译文本进行研究,分析了以佛教文化为特色的旅游语篇中存在的翻译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旅游翻译是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的窗口。从翻译的目的、功能、文本类型、文本规约四个层面.分析了李白纪念馆景点介绍原文本,内省翻译策略制订过程,最后指出旅游翻译应该以“游客”为中心,实现翻译文本的交际功能为目的,“变译”为主要策略,达到其目的充分性为旅游翻译的评价标准,而非静态的对等论。  相似文献   

14.
旅游文本属于诱导型文本,其翻译比其他类型的文本更加侧重于译文的可接受性.根据目的论,旅游文本翻译的原则是:以游客理解为中心,以宣传旅游资源、吸引游客为目的,在不违背原文主旨大意的前提下处理译文信息量和表达形式,协调翻译委托人与原作者的关系,协调保留原文文化信息与游客理解译文的关系.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之下,译者可采用增译、省略、类比等翻译技巧来实现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15.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的领军行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具有很大的重要性,因此,旅游翻译也就自然成为当前译界讨论的热门话题。翻译与美学的结合,可为应用翻译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翻译的接受美学观告诉我们,在跨文化旅游对外宣传翻译中,译者要充分考虑并协调文化、语言、文本、读者等因素,根据不同文本类型,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参照不同的理论层面,在全球语境下翻译旅游文本。此外,译者应当增强相关领域的比较研究意识,借鉴吸收国外研究成果,更好地完成宣传中华旅游文化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曲阜“三孔”旅游景区,是古代先哲孔子之乡和儒学之源。如今,随着儒学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旅游宣传文本翻译显得极其重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从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结合声音、图像等对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孔府与孔庙的宣传翻译文本进行分析,提出提高旅游文本英译质量的对策,以带给游客更好的旅游体验。  相似文献   

17.
王享 《海外英语》2014,(9):266-267
景点旅游文本的翻译对于景点的对外宣传及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将以功能翻译理论来指导翻译实践,结合河南旅游景点旅游文本的实例,探讨翻译过程中采用的增译法、减译法、改译法等不同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8.
梁毅  邹燕 《海外英语》2013,(6X):176-177
旅游翻译对促进广西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国际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广西许多旅游资料的英译文本存在一系列问题,难以起到吸引国外游客的作用。该文尝试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翻译策略提高广西旅游资料英译文本的宣传效果,以实现它的预期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9.
旅游景点文本的外宣翻译是城市对外宣传的重要方面,它不仅向游客传递旅游文化信息,还激发他们的旅游兴趣。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探讨旅游景点文本的外宣翻译模式,有助于译者寻求适当的翻译策略,实现文本的信息功能,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旅游景点文本的外宣翻译是城市对外宣传的重要方面,它不仅向游客传递旅游文化信息,还激发他们的旅游兴趣。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探讨旅游景点文本的外宣翻译模式,有助于译者寻求适当的翻译策略,实现文本的信息功能,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