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人性学说主要以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为代表,他们的人性假设蕴含了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在道德教育方法上分别提出了“内求说”和“外砾说”,这些教育思想和方法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其中积极的充满教益的东西对于今天和谐社会背景下的高校道德教育仍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人性论在本质上是关于人的假设。人性论是儒家心性之学的中心内容,也是道德教育理论的形上依据和理论基石。由于儒家的人性观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人性论的主流观点,而性善论基本上代表了儒家人性论的基本理论,所以探析内容丰富的性善论思想对当今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悖论问题及消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鲁宁 《教育学报》2009,5(1):108-112
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悖论指的是发生在道德教育领域中的一种正当的道德行为选择却同时产生善与恶两种自相矛盾的结果的特殊情况.与道德教育中的其他悖论现象相比较,道德悖论是一种结果式悖论,并且道德悖论中善与恶之间的矛盾是一种共时性存在的自相矛盾.就道德教育中道德悖论产生的原因而言,道德规则本身具有的"二律背反"特征是道德悖论产生的首要原因,而学生道德智慧的缺失和道德教育中人性向善假设的被利用则是道德悖论产生的另外两个主要原因.由道德教育中道德悖论产生的原因可知,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悖论问题并不可以完全消除,而只能是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智慧来降低道德悖论发生的概率或者降低道德悖论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人性论在本质上是关于人的假设.人性论是儒家心性之学的中心内容,也是道德教育理论的形上依据和理论基石.由于儒家的人性观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人性论的主流观点,而性善论基本上代表了儒家人性论的基本理论,所以探析内容丰富的性善论思想对当今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道德来自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造成了各自传统道德教育的差异。在道德教育的过程和基础上,西方重“认知”,中国重“情感”;在道德教育的结果和逻辑上,西方遵循“由外而内”的逻辑,中国遵循“由内而外”的逻辑。文化价值多元、知识性质改变和道德本身的复杂等一系列因素共同造成现代社会道德教育的认识论困境。借鉴对中西方道德教育差异的思考,现代道德教育必须改变单一的以“知识”或者“情感”为基础的认识论传统,在“知性”与“感性”的结合中,统筹人的复杂性和人类生活的多样性,从人性和人生发展的复杂性出发,重建道德教育的认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人性假设与道德教育研究方法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嘉祺 《教育探索》2005,2(4):84-87
人性假设与道德教育研究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人性论的任务是阐明、论证道德教育的基础与根源.而道德教育则在此基础上构建与其相对应的方法体系。人性假设是道德教育研究的基础和起点.不同的人性假设会导致不同的研究视角,从而使道德教育研究中的观点发生变化,重点发生转移,道德教育研究的方法发生差异。因此,在道德教育研究中,正确、合理地把握人性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确立人性问题时。在方法论上应改变原有的二元对立、化简分割的思维方式,以多元、动态、发展、变化的视角研究人,合理把握人性中“实然”与“应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孟子是儒家学派第一个提出系统的人性理论的人,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主张人性都是善的,认为人的善性是与生俱来的,是先天的,认为人性是道德的本源,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孟子的性善论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已不可否认地成为了儒家的正统思想,而以此为基础的孟子道德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大力提倡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社会转型时期,道德教育必须从根本的层面上反思其所持有的理论假设与实践方式。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必须从人性之善恶假设转移到人性之"利益"事实上来。因为作为人性的经验衍化的道德是一种利益调解的方式,是一项社会规则系统,道德教育必须尊重这一人性事实。道德教育必须建立在为己利他的利益主体的培植之上,只有这样的主体才能适应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的要求。当然,道德教育所指向的,是一种合作博弈惯习的养成,因为道德本身具有合作博弈倾向。  相似文献   

9.
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有两千余年的发展历史,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以“人性善”为哲学基础,以“仁者爱人”为核心理念,以“正义君子”为培养目标,以“四维”“八德”为施教内容,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主张“知行相须”,强调“修身为本”。从根本上说,我国传统道德教育就是教人懂得做人,懂得爱人的教育;“修身为本”是传统道德教育的根本方法,“教人如何修身”几乎是我国传统道德教育发展史的全部内容。我国优良的道德教育传统应予继承与弘扬。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已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应站在时代的高度,赋予传统道德以新的内涵,欲完成这一使命,必须对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理论体系有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沈嘉祺 《教育探索》2005,2(4):84-87
人性假设与道德教育研究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人性论的任务是阐明、论证道德教育的基础与根源,而道德教育则在此基础上构建与其相对应的方法体系.人性假设是道德教育研究的基础和起点,不同的人性假设会导致不同的研究视角,从而使道德教育研究中的观点发生变化,重点发生转移,道德教育研究的方法发生差异.因此,在道德教育研究中,正确、合理地把握人性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确立人性问题时,在方法论上应改变原有的二元对立、化简分割的思维方式,以多元、动态、发展、变化的视角研究人,合理把握人性中"实然"与"应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传统伦理文化使道德教育中“见义勇为”行为强调个人服从社会的政治与道德利益,牺牲个人的利益。儒家的道德教育观存在着理想化的色彩,它压抑人性,束缚着人的理性发展.今天道德教育中“见义勇为”行为增添了新要求但超高的要求仍存在盲目性和狂热性,我们的道德教育依然缺乏人性。人与社会,人是本,因此我们道德教育中“见义勇为”行为应以人为本,克服盲目和狂热。  相似文献   

12.
由于人类整体社会实践的作用,人类个体具有先验性的道德心理禀赋,这一结论可以从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找到依据,加以证明。“新性善论”是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也是道德教育可能性能够得以说明的前提条件。因此这一理论的阐释具有重要的教育实践与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道德教育评价存在着目标过高、泛政治化,重定性评价、轻定量评价,重静态评价、轻动态评价等问题。新世纪,中国道德教育评价要充分发挥道德教育评价的导向、鉴定、控制和激励功能,加深对道德教育评价的认识,设计完善的道德教育评价方案,并拓宽道德教育评价的渠道。  相似文献   

14.
我国当前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分离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主要从我国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重德轻法”和“重法贱德”两种现象入手,分析这两种现象给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说明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未能有机结合的思想症结。  相似文献   

15.
我国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儒家道德教育思想更是有着丰富的内涵,如仁爱诚信、崇义重德的德育内容;因材施教、重体悟轻灌输的德育方法;注重培养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德育观念等。因此,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借鉴儒家道德教育的智慧以创新高校德育是德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研讨课题。  相似文献   

16.
人性的善恶问题是中外思想史上的重要辩题之一。自古以来 ,人们根据对人性善恶的不同回答 ,而提出不同的道德教育与修养方法。也就是说 ,人们总是基于一定的人性假设 :性善或性恶、利他或利己 ,然后再依据这一假设去寻求教育。由此观之 ,人性善恶与道德教育、道德修养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联系。重新认识人性善恶的问题 ,将对现阶段整个社会的道德教育与个人的道德修养都有着极大的作用与意义。我们可以撇开人性善恶究竟谁是谁非的无益争论 ,而透视其背后所隐藏的、对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有积极效应的方面与因素。虽然 ,我们再也不能根据性善性…  相似文献   

17.
试析灌输对道德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季爱民 《教师教育研究》2004,16(1):65-67,51
灌输的本义是“输送”,它是个中性的概念。德育实践中,由于对“灌输”认识的偏差,使得道德教育活动成为一种压抑人性的活动,究其原因,可从哲学、社会学、教育学、教学论等诸层面找到根据。由于德育是培育人性的活动,道德教育必须以师生之间的“心灵”交往为基础,使德育散发人性的魅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8.
由于人类整体社会实践的作用,人类个体具有先验性的道德心理禀赋.这一结论可以从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找到依据,加以证明."新性善论"是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也是道德教育可能性能够得以说明的前提条件.因此这一理论的阐释具有重要的教育实践与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9.
受教者在道德教育活动中的接受问题,是过去道德教育科学研究与实践操作中存在的一个重要缺陷。本文从道德教育接受者的接受新视角。解析了道德接受的内涵,提出了“以我为主”是道德接受的基本规律;“我的需要”是受体接受道德教育的驱动力;“我的情感体验”是道德教育接受活动中正负效应的关键等新观点。这将有利推动如何提高道德教育实效性这一难题的破解。  相似文献   

20.
试论我国高校学生道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学生道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重科教,轻德育"、"重道德认知,轻实践体验,学生德育主体性作用弱化"、"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所产生的德育管理的'真空地'"和"德育师资队伍不稳定,影响道德教育的效果"这四个方面;这是加强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