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浅谈运动强度的分类和表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运动强度的10种分类方法和运动强度的8种表示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学校体育训练中,掌握和控制好适宜的运动负荷是提高学生运动成绩的关键。而脉搏监测法是确定训练负荷简单、实用的方法之一。它对控制学生运动训练负荷,调整运动量、运动强度及密度三者的比例关系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用心率指标调控运动强度发展心血管系统的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教学实验研究,教会学生用心率指标调控运动强度的方法,指导学生运用运动强度的方法对心血管系统进行锻练,使学生的健身锻练取得良好效益,进而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相似文献   

4.
基于现阶段体育课中运动强度不足、相关研究不充分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运用信息设备调控与监测体育课中的运动强度,以期改变学生的健康体适能水平。结果表明:(1)中运动强度和大运动强度对小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和身体形态发展均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且促进效果与进步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2)对照组的体育课平均运动心率难以达到新课标的相关要求,体育课平均运动心率在140-160次/min所对应的中等运动强度最适宜小学生的健康体适能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分析应激的内涵和过程入手,对篮球课中的应激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促使应激源的适应与利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评价、帮助学生掌握自我调整的方法、掌握适当的运动强度等进行应激控制,确保篮球课堂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抗氧化运动强度与监控指标的确定,采用CR2000RC氧自由基生化分析仪、LT 1710血乳酸测定仪、Borg(15、10)主观用力感觉等级量表、心率监测系统对受试者(n=9)从事300、600、900、1200、1500KPM/min不同强度踏车(Monark839E)运动(每级负荷运动5min)时血液氧自由基、血乳酸、主观用力感觉、心率的变化进行测定,并对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心率、RPE(15、10)与运动强度(KPM/min)之间呈现高度线性相关,r=0 959、0 923、0 918;血液氧自由基浓度与运动强度、心率、RPE之间的相关性较低,但其变化趋势类似于血乳酸的变化,低强度时(≤900KPM/min)虽运动强度增加但血液氧自由基浓度保持不变,当运动强度超过900KPM/min时,血液氧自由基浓度随运动强度增加而增加;RPE10与血乳酸之间的相关程度高于RPE15、心率、运动强度与血乳酸的相关程度。认为心率、RPE(15、10)可作为监控抗氧化运动强度的理想指标;血液氧自由基浓度不能作为运动强度的监控指标;从抗氧化运动角度而言,健身运动的强度应以血乳酸4mM、心率130beats/min、RPE15值11、RPE10值3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男性女性化”话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探讨体育活动与性别角色之间的关系。方法:对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发放《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50)和体育活动调查表,回收有效问卷1 030份。通过交叉表卡方检验对体育活动的每次平均持续时间、周运动频率、运动强度等是否对性别角色的表现形式有统计学意义进行检验;然后将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变量纳入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体育活动的各要素及其水平是否对性别角色的表现形式起到预测作用。结果:交叉表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每次运动持续时间、运动频率和运动强度对性别角色的表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相对于未分化的性别角色,与每次运动持续时间小于30 min、每周1次的运动频率、无汗和微微出汗的运动强度相比,在男性化和女性化模型中,除了每周2~4次的运动频率对男性化具有正向提升之外,每次运动持续时间、运动强度、运动频率等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双性化模型中,大于60分钟的运动持续时间、更高的运动频率、出汗较多和大汗淋漓的运动强度对双性化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育活动的每次持续时间、周运动频率、...  相似文献   

8.
朱淦芳 《精武》2014,(4):9-10
目的:研究不同运动强度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抗氧化水平的影响,观察其延缓表老的效果。方法:将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大运动强度.中等运动强度、小运动强度的运动干预组,衰老时照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D-半乳糖皮下注射建立亚急性衰老模型。6周后测定血清中与抗衰老作用相关的超氧化物吱化酶(SOD)、谷胱甘肤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运动干预组与衰老模型姐比较,大运动强度干预组小鼠血清SOD的活性有显著性改善(P〈0.05),GSH-PX的活性和MDA的含量则无显著性差异;中等运动强度干预组血清SOD,GSH-PX活性均有显著性改(P〈0.05),并且MDA的含量也有显著性改善(P〈0.05);小运动强度干预组小鼠的血清SOD、GSH-PX的活性和MDA的含量则均无显著性差异。进一步分析表明,与衰老模型组比较,中等运动强度干预组血清SOD、GSH-PX活性和MDA@量的变化幅度均大于其它两种运动强度。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中等运动强度的干预能显著改善血清中与抗表老作用相关的血清SOD、GSH—PX的活性和MDA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所谓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运动量。而运动量则是通过运动时间乘以运动强度求出来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通用的。必要时,要分开使用。1、运动强度的表示方法(1)kgm/分或kpm/分kgm是指把1kg重物举起或推动的运动工作量。例如,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1分钟内向上爬楼梯20米(约120阶梯)其运动强度是60kg×20m/分=1.200kgm/分。kp是力的单位。是指在地球上作用1kg物体重力的大小度。因而,在地球上是把kg和kp看成是同一标准单位来使用也是可以的。如果我们采用踏功率自行车运动来求运动强度和运动量时,其方法如下:把踏功率自行车的强度以a·kg/分表示;用足踏一圈看能前进多少米以b·m表示;然后  相似文献   

10.
关于运动强度分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系统科学和标准化的思想,提出对现有的各类运动强度统一地作7级划分,以有利各类运动强度相互间作等介转换,规范体育锻炼与运动训练对运动强度概念的准确使用和科学测定。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身体锻炼与初中生应付方式之间的关系,采用文献资料法、心理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对江西省会昌县2所中学的453名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应付方式上,锻炼强度中等以上、锻炼持续时间8~12周以上及有锻炼陪伴人的初中生,其成熟型应付方式因子的得分更高,并达到了显著性差异,中等锻炼强度对初中生的应付方式的影响最积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大强度的无氧间歇练习、有氧耐力练习及其组合练习的次序对恢复期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交互设计,15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分别完成4次运动:600 m间歇跑练习、30 min大强度持续跑练习、600 m间歇跑加30 min大强度持续跑练习,30 min大强度持续跑加600 m间歇跑练习,分别在运动前(0~10 min)、整个运动期间和运动后恢复期(0~20 min)记录RR间期,并进行相应HRV分析以及在运动前和运动后即刻进行血乳酸测试。结果:与安静状态相比,运动中HR、EPOC和TRIMP均显著增加,但组合练习次序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恢复期20 min内,HR随恢复时间增加逐渐降低,但同一恢复阶段不同运动方案之间无显著差异;RMSSD、SDNN、SDNN/HR、HF和LF变化相似,在整个恢复阶段均显著低于安静值,但HF和LF在恢复期(15~20 min)显著增加;而LF/HF随着恢复时间延长显著增加。结论:大强度的无氧间歇练习、持续有氧练习及其组合练习,在运动后早期恢复阶段(0~20 min)HRV变化趋于一致,提示耐力运动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调整可能不具有运动形式依赖性。此外,大强度无氧间歇和有氧耐力练习的组合练习次序不影响运动后恢复期心脏自主功能的调节,恢复期20 min内,交感活性仍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3.
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减缓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骨质疏松.本文综述了运动影响骨质疏松的机制,运动对不同年龄段女性骨代谢的影响,以及运动方式、运动强度对女性骨质疏松的影响,可为女性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一氧化氮与运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NO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本文主要阐述了NO在运动系统中调节血流量,糖转运,在肌肉疲劳和关节炎中的作用,以及运动训练的强度,时间和训练水平对NO的影响,并展望其在运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运动对血浆心钠素的影响(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井平 《体育科研》2004,25(2):39-41
通过文献研究法,对血浆心钠素在运动中的变化规律、不同运动方式、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对其产生的影响等问题进行综述,为心钠素在运动中的具体作用以及在长期训练中对心脏功能影响等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运动对心肌细胞中凋亡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研究运动对心肌细胞中调控基因Bcl-2、Bax和P53的影响,以探讨凋亡调控基因对运动引起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以大鼠中等运动强度训练、一次性力竭运动和过度训练为运动模型,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观察了大鼠心肌细胞中调控基因Bcl-2、Bax和p53 mRNA的表达。结果:长期中等强度的运动可造成大鼠心肌细胞中凋亡调控基因Bcl-2 mRNA表达明显增加,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而力竭运动和过度训练可引起心肌细胞中Bcl-2 mRNA表达下降、调控基因Bax、P53 mRNA表达显著升高以及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比值显著下降,可促进心肌细胞凋亡。结论:心肌细胞中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和p53在不同运动后的不同表达,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有明显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运动康复是冠心病康复的核心内容,其中有氧运动是基础。冠心病常规运动康复程序是对患者开展康复评估及危险分层后,给予区分危险度后的个体化康复运动,运动处方的制定是关键。如何准确客观地确定有氧运动强度是冠心病康复运动处方的重要环节。本文综述了不同冠心病康复有氧运动强度设定方法的优势、局限性及其临床应用状况,以期为冠心病患者进行有氧运动提供安全有效的强度设定方法,促进心脏康复在国内的发展与推广。  相似文献   

18.
人体甲皱微循环与运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就不同运动项目、运动水平、运动强度和一次练习前后,人体甲皱微循环的改变,作了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皮质醇、睾酮与运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皮质醇和睾酮是与运动能力相关的两种激素。运动时皮质醇、睾酮的变化规律受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量、训练年限、性别和年龄等的影响。一般认为,在运动时皮质醇升高有利于能量的募集,睾酮有利于运动后体能恢复。但也有不同的报道,皮质醇、睾酮与运动的关系仍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健身秧歌运动负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遥测心率 ,分析受试者的心率变化 ,进行运动强度评价 ,并对比分析不同动作的运动强度 ,创编了适合 40岁以上人群的健身秧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