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心理问题是游泳课程教学训练的常见问题,也是影响游泳课程质量的核心因素。传统游泳课程片面重视技术、体能训练,缺乏对学生游泳学习兴趣和心理素质的有效训练,影响了学生参与游泳学习的积极性。为此,在创新游泳课程时,要注重实施“勇”当先的心理训练机制,引导学生“勇”于面对,确保学生始终处于游泳课程的最佳状态。本文以游泳课程实施心理训练的积极意义出发,结合游泳课程实施心理训练的相关要求,以“勇”当先为切入点,提出游泳课程实施心理训练的具体模式。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开设课余游泳训练,有助于帮助学生缓解由于学习带来的压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体育竞技项目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等。高职院校开展课余游泳训练,也是高职院校体育工作的重点项目之一。体育教师要在开设课余游泳训练的同时,建立专业系统的游泳训练过程,建立科学的游泳训练管理制度。通过课余游泳训练项目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强健学生的体魄。所以要想有效地开展课余游泳训练,必须要严格把控队员的选拔和管理工作,加强对游泳队员的日常训练和管理。高职院校开设课余游泳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以健康的方式锻炼学生的体魄。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我国游泳训练的规律以及训练方法等方面做了分析和归纳,从中找出可借鉴的成功游泳训练经验,对游泳科学训练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希望能为游泳科学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年龄组游泳运动员训练的状况和水平直接影响竞技游泳的发展。在年龄组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中"能量训练"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对年龄组游泳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有氧训练的阐述,讨论有氧训练在年龄组游泳运动员基础阶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游泳训练的历史是伴随着游泳竞赛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而现代游泳训练也有100多年的历史。在这100多年来,游泳训练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不仅体现在游泳技术上的改变,在游泳训练方法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大运动量的训练的方法到科学的追求强度与量的结合,无不体现游泳训练方法的更新。文章对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杨连春  陈丽敏 《游泳》2000,(6):20-21
一个游泳运动员只有通过多年的系统训练 ,才有可能达到较高的竞技水平 ,成为一名优秀的游泳选手。但是 ,无论何种训练水平的运动员在游泳训练中都有可能产生厌烦情绪 ,其表现为 :训练厌烦、无兴趣、偷工减料、不按训练计划安排进行训练 ,严重者不想继续训练 ,并影响其他队员训练。面对这种现象 ,许多教练员常常措手不及 ,难以对付 ,显得无能为力。那么 ,在游泳训练中教练员应该采取何种方法才能消除游泳运动员的厌烦情绪呢 ?根据一些游泳大国 (美国、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 )实践经验证明 ,循环训练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一、游泳循环…  相似文献   

7.
廖婷 《湖北体育科技》2013,(10):885-887
提出传统的大运动量游泳训练模式并不能优化运动表现,尤其是针对100 m和200 m竞技游泳项目而言。在对国内外对游泳训练的相关研究成果、游泳项目竞赛供能需求的科学分析和径赛训练中被证实可优化竞技表现的训练模式的对比分析基础上,初步提出短距离游泳项目的比赛速度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8.
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游泳训练与过去陈旧的训练发展方向存在较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游泳训练量、强度、技术、恢复等。通过分析研究游泳训练量与强度的合理结合,以及高原训练和在特殊环境下的训练在游泳训练中的等等,旨在运用技术提高运动成绩,使训练更加合理更加优越,训练理念也有更新一层的飞跃。  相似文献   

9.
王诚 《精武》2012,(26):39-39,41
随着我国游泳运动的发展和提高,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训练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正确掌握游泳技术,规范游泳基础训练,为培养出高水平的少儿游泳运动员打下扎实的基础。本文采用访问调查和文献资料收集方法,对少儿游泳运动员基础打腿训练方法、训练手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论述了少儿游泳运动员的打腿训练方法及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教学训练体会。  相似文献   

10.
魏祺 《新体育》2023,(4):33-35
在青少年女子游泳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陆上训练是常见的训练项目。近年来,悬吊训练开始被应用于游泳运动员的训练之中,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本文的研究中,对游泳运动员训练中陆上训练与悬吊训练的相关内容进行简单的介绍,进而选择部分青少年女子游泳运动员开展实验研究。通过对不同训练模式下运动员测试成绩的对比和分析,验证陆上训练联合悬吊训练在提高青少年女子游泳运动员成绩方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中外竞技游泳训练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武山  甘清瑛 《体育学刊》2005,12(2):111-114
通过对目前我国游泳技术训练、力量训练、训练平衡、训练监控和训练分期5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训练和水上力量训练是我国游泳训练的薄弱环节,这一情况实质上反映了我们认识落后;我国对训练平衡问题重视不够,导致训练结构欠合理,影响训练的整体效果;我国游泳训练监控系统比较薄弱,应着重改革训练体制和机制,提高训练监控的科学化程度;能量模式和机能模式是游泳训练小周期划分的两种主要模式,应从提高运动员体能水平,遵循运动员身体机能变化规律,科学地选择和运用两种模式,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不同游泳运动对大鼠血清MDA、SOD、T-AOC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目的是探讨不同持续时间和运动频率的游泳运动对大鼠血清MDA、SOD、T-AOC的影响。将2月龄雄性SD大鼠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1h(6次/周)组、运动2h(6次/周)组和运动1h(3次/周)组,运动组进行了14周无负重游泳训练。运动后分别测定了血清MDA、SOD和T-AOC。结果表明,运动后大鼠血清MDA的变化与运动持续时间和频率有关,每周运动6次的大鼠血清MDA含量下降,而每周运动3次MDA含量没有变化;运动后大鼠血清SOD活性没有变化,但是SOD/MDA有升高的趋势;运动各组血清T-AOC的浓度均升高。提示长期适量的游泳运动,可以提高血清T-AOC,从而降低MDA含量,提高SOD/MDA比值,有利于氧自由基的清除。  相似文献   

13.
长期游泳运动对大鼠血浆、胸主动脉内皮素-1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游泳运动对大鼠血浆及血管ET-1的影响。方法:2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V)、运动1h组(6次/周)(E1Y)、运动2h组(6次/周)(E2Y)、运动1h组(3次/周)(E3Y),共进行了14周的无负重游泳。测定了血浆和胸主动脉ET-1的含量;血清SOD、MDA和T-AOC;定期测定大鼠体重。结果:(1)运动各组大鼠体重均低于对照组。(2)运动后血浆ET-1浓度均有升高的趋势,但只有E2Y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运动后胸主动脉ET-1的变化没有显著性。(3)血浆和血管ET-1与血清SOD/MDA、T-AOC之间并没有相关关系。结论:运动减轻体重,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运动后,血浆ET-1适度升高,可能有助于加强心肌收缩力;未发现ET-1的分泌与机体氧化应激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4.
葛根素对游泳训练小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升高的消退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邵邻相 《体育科学》2005,25(2):70-72
观察葛根素对游泳训练小鼠血液成分和运动能力的影响。将 4 0只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葛根素对照组、游泳训练组和葛根素游泳训练组。游泳训练小鼠分别进行 6周每天 80 min的游泳训练 ,葛根素实验小鼠游泳训练开始后第 3周腹腔注射 6 0 m g/ kg葛根素 ,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 ,连续 3周 ,于游泳停止后 4 h进行尾静脉取血 ,测定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等指标 ;次日进行一次性力竭游泳。结果表明 ,游泳训练组小鼠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数、血小板数都比对照组明显增加 (P<0 .0 5 ) ,而葛根素游泳训练组血红蛋白、红细胞数和血小板数与对照组之间则无明显差异。葛根素游泳训练组小鼠的力竭游泳时间与游泳训练组比较明显延长 (P<0 .0 5 )。说明葛根素可降低因运动训练引起的血红蛋白的升高、红细胞数和血小板数的增多 ,降低血液的粘度 ,延长力竭游泳的时间 ,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通过测定普通学生和长泳运动员安静状态和短时渐增负荷下血清氨基酸后发现:长泳运动员安静时血清氨基酸水平高于普通学生;与有氧供能过程中关键酶活性密切相关的丝氨酸和甘氨酸水平明显高于普通学生;短时渐增负荷下,长泳运动员较之普通学生存在更为活跃的支链氨基酸-丙氨酸-葡萄糖循环活动。结果提示,安静状态和短时渐增负荷下,某些氨基酸代谢活动对长期耐力训练有适应性改变。  相似文献   

16.
教练员们往往习惯于把训练分为水上训练和陆上训练,水上训练主要发展技术和专项训练水平,陆上训练的目的主要在于发展一般身体素质和大肌肉群的专项力量,而体能训练则常常被视为陆上训练的一个方面。近几年人们逐渐关注到体能训练在游泳训练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一些优秀运动员技术动作的测试分析发现,游进过程中推进力的增加和阻力的减小单靠发展大肌肉群的力量和核心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注重发展与技术动作相关的小肌肉的力量,体能训练专项化已经成为现代游泳训练的一大特点。因为,高水平运动员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每一个人的情况千差万别,如何确定每一个运动员的技术现状,找出最需要发展的短板,将专项体能训练与技术训练结合起来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是现代游泳训练的发展趋势,也是提高训练效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省竞技游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分折。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提出逐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游泳场馆、训练器材设施建设,拓宽教练员人才的培养口径,打破传统训练体系的理念和机制,适当地增加各级比赛的次数,促进训练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王丹 《当代体育科技》2020,(11):44-44,46
在开展游泳运动体能训练时,只有对训练活动中的训练特征进行全面考察,结合游泳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体能训练的相关内容,才能够有效确保游泳运动体能训练工作有效开展。游泳运动身为竞技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能训练活动始终贯穿在运动员的竞技生涯当中,只有不断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才能够为取得理想的运动成绩提供保障。本文主要内容研究了游泳运动体能训练的相关特点,希望能对我国游泳运动体能训练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章岚  邢文华  陈勇  张一民 《体育科学》2004,24(8):30-34,49
探讨了不同持续时间和运动频率的游泳运动对增龄大鼠肾脏 ET- 1及其受体的影响。研究对象为 2月龄和 9~ 10月龄雄性 SD大鼠 ,按体重将它们随机分成 8组 ,分别为安静对照组、运动 1h(6次 /周 )组、运动 2 h(6次 /周 )组和运动 1h(3次 /周 )组。运动组进行 14周的无负重游泳训练。采用放免法测定肾组织 ET- 1含量 ;EL ISA法测定肾组织 ETA- R浓度 ;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肾组织 SOD活性 ,硫代巴比妥酸 (TBA)比色法测定 MDA含量 ,考马斯亮兰法测定蛋白含量。结果 :1)随着增龄 ,肾组织 ET- 1含量明显升高 (P<0 .0 1) ;ETA - R浓度则降低 (P<0 .0 1) ;SOD/ MDA比值的变化没有显著性。 2 )运动后 ,6月龄大鼠肾组织 ET- 1含量与对照组的差异没有显著性 ;而 13~ 14月龄大鼠 ET- 1含量明显下降 (P<0 .0 1) ,而且表现为每周运动频率较高组下降幅度较大。 3)运动后 ,原 2月龄大鼠肾组织 ETA- R浓度的变化均没有显著性。结论 :1)随着增龄 ,肾组织 ET- 1含量明显增加 ,而 ETA- R浓度明显降低 ;2 )当增龄诱导的 ET- 1浓度升高时 ,运动可以降低其含量 ,运动对 ET- 1的作用表现为每周运动频率较高组降低幅度较大。 3)运动对肾组织 ETA- R的浓度没有明显的影响。 4 ) SOD/ MDA比值与 ET- 1和 ETA- R的分泌没有明显的因果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