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刘云山同志在最近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的这一观点切中要害,并强调要有"问题意识":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推进问题的解决。从事实际工作需要有问题意识,从事新闻工作更需要增强问题意识。那么,什么是问题呢?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说,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我们的许多记者,写不出好稿子来,一个主要问题,就  相似文献   

2.
问题性报道及其兴起的原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什么是问题性报道《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问题”一词的阐释是:1.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2.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3.关键;重要之点。4.事故或麻烦。世界上的问题有很多,如果我们将问题大体加以分类,那么,问题可以分为广义的问题和狭义的问题:广义的“问题”,指有别于一般的经济社会生活报道所涵盖的许许多多的问题,举例说来,如,全球化背景下的政治问题、犯罪及司法问题、军事问题、疾病和医保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科教问题、社会及社会群体问题,体育竞技中的兴奋剂、黑哨问题,舆论监督中的时机与力度等问题。狭义的…  相似文献   

3.
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十个热点问题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当今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领域里的十个热点问题是:关于指导思想的问题,非数字资源定位问题,图书馆资源观问题,信息构建问题,信息可视化问题,信息资源质量评估问题,信息资源使用成本问题,信息资源整合与检索问题,发展信息服务业问题,以及网络信息保存问题。参考文献36。  相似文献   

4.
聂迷玲 《大观周刊》2012,(33):290-290
问题与教学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体。教学围绕问题展开,问题在教学中得以解决,教学又发现新的问题…周而复始,推进了教学活动的开展。有了问题,才能启发学生;有了问题,才有探究的可能;有了问题,才能发现规律,有了问题,才有讨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学理性问题质疑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和归纳推理的必然性,它不一定有满意的答案。现实性问题包括图书馆学本身问题和跨学科问题。问题从发现到解决全过程包括发现、提出问题、表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等五个环节,涉及问题本身、问题(域)的演变两个层面。提出问题不一定比解决问题重要。参考文献22。  相似文献   

6.
知识生产的关键是从客观对象中发现问题、回答问题、阐释问题,知识体系建构的核心在于,对关于对象的成体系的问题做出成体系的科学回答和阐释。能否把新闻活动领域的客观问题特别是当今新闻活动领域整体性的客观变化转化为真实的、高质量的“学术问题”,直接决定着我们能否建构出高质量的当代中国新闻学“问题体系”,也自然决定着能否建构起高质量的自主知识体系。本文在既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人与新闻的关系问题”是新闻学的总问题。总问题分为两大领域问题:新闻领域问题和新闻与社会的关系领域(新闻关系)问题。新闻领域问题可分为两大范围问题体系:新闻本体论问题体系,新闻业态论问题体系。新闻关系领域问题也可分为两大范围问题体系:新闻与社会整体发展的关系问题体系,新闻与日常生活的关系问题体系。如此,当代中国新闻学在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就可以依据新的实际变化与发展趋势从“四大问题体系”着手去建构。  相似文献   

7.
发现问题是图书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理论起于问题,发现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目前,图书情报学界还未看到专门论述如何发现问题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了从理论、实践、图书馆学教学三个途径中发现问题。结果表明,问题处处存在,只有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就可能发现问题。这三条基本途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作用。实践是源泉,理论研究是提高发现问题能力和思维的保障,教学是手段。发现问题是十分困难的,有时需要多种途径同时作用才能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电子公文档案管理面临五大问题:法律证据问题,归档管理问题,长期保存问题,流程变革问题,体制变革问题。由于这些问题尚未得到有效的解决,可以预见许多具有长久保存价值的电子公文在30年后将再也看不到。电子公文未来究竟能走多远,取决于今天文件与档案管理中上述五大问题的解决。文章归纳总结出这五大问题并阐明每一个问题对于电子公文档案管理的重要影响,探讨每一问题的国际、国内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9.
提高图书质量的问题,有认识上的问题、观念上的问题,也有方法上的问题、具体工作上的问题。出版工作,同其它文化工作一样,始终有一个头等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人的问题和怎样为的问题。这在实践中是一个时时在起作用的问题。许多事实表明,影响图书质量的症结,往往同某种利益相联  相似文献   

10.
标题中三个第一。都是第一,还有第一么?所以,本文开宗明义地说,这三个第一,是在不同范畴中的主次轻重问题。导向是个原则问题、政治问题、悠悠万事中记者首先要考虑到的问题;选题是个大局问题、眼光问题、记者业务素质的高下问题;而人民利益则是媒体责任问题、媒体生存问题、记者的责任感正义感问题。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电子公文档案管理面临五大问题:法律证据问题,归档管理问题,长期保存问题,流程变革问题,体制变革问题。由于这些问题尚未得到有效地解决,可以预见许多具有长久保存价值的电子公文在30年后将再也看不到。电子公文究竟能走多远,取决于今天文件与档案管理中上述五大问题的解决。文章归纳总结出五大问题并阐明每一个  相似文献   

12.
民营批发企业的危机,有人才问题,有资金问题,有管理问题,不一而足。这些问题,都是企业老板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去解决的。但税收的问题,则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3.
抓问题 ,是记者(通讯员)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许多同志从走上新闻工作之路的第一天起就学着抓问题 ,干了几年、几十年 ,还在念叨着抓问题这个词。这个问题为什么如此重要?怎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抓问题的能力而写出新闻精品呢?结合新近评选出来的第9届“中国新闻奖”部分获奖作品 ,本文仅从什么叫抓问题?抓什么样的问题?怎样抓问题?三个方面作如下探讨。一、什么叫抓问题要搞清楚什么叫抓问题 ,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问题。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说 :“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 ,哪里就有问题。既有问题 ,你…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2000年问题具有其特殊性。以往我们求解问题的模型是先有问题,我们要做的只是寻找这个问题的解答方案,而计算机2000年问题却需要自己寻找问题的所在。要解决2000年问题,首先是要进行分析和测试,其目的在于发现问题,然后才是想办法解决问题、改进系统,最后又要通过分析测试,检查系统的2000年问题是否真的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15.
怎样抓问题     
“抓问题”,这是一句老话。所以旧话重提,是因为抓问题本身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为什么要强调抓问题 抓问题,有利于提高报纸的质量,问题抓得好,新闻就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如果一篇新闻稿件提不出什么有针对性的问题,就谈不上吸引读者,给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突破地域和时空的限制,从最初的区域性问题演变成全球性问题,由暂时性问题演变成长远问题。环境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威胁我们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还会对子孙后代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人们越来越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旨在界定并描述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共享面临的政策问题,为进一步政策分析奠定基础。[方法/过程]引入公共政策学的理论,采用类别分析法,试探性地建构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政策问题的框架。根据政策问题的属性,如可能影响的程度、问题的可逆性、复杂性、问题间的关联性,以及与特定政治的相关性等,对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的政策问题进行界定和阐述。[结果/结论]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存在数据和元数据问题、数据管理问题、数据安全与隐私问题、数据权益问题和用户参与问题等政策问题。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政策体系的构建需要围绕这些主要问题及其子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题记:社会转型期,新闻实践和理论研究面临的新问题不断。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的问题……的不断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其中提出问题是关键。提出问题的重要性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试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李政道也说过,做学问,要会问,只会答,非学问。再比如,《九章算术》留给后人的最宝贵财富是里面的246个问题。提出问题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有特殊的意义。如…  相似文献   

19.
关于抓问题     
抓问题,是新闻工作者,尤其是军队新闻工作者挂在嘴边的一个词。许多同志从走上新闻工作之路的第一天起就学着抓问题,干了几年、几十年,还是念叨着抓问题。这个问题为什么如此重要?初涉新闻工作的同志如何把握它,尽快提高自己抓问题的素质和能力?本文仅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一、什么叫抓问题要搞清楚什么叫抓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问题。这里所说的问题,并不是单纯括思想上和工作中的缺点错误,而主要是指实际工作和生活中需要解决的矛盾。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那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那里就有问题。既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敏感报道所涉及的一般是容易引起群众心理波动和社会震荡的问题,如物价问题、工资问题、就业问题、第二职业问题、住房制度改革和医疗保健制度改革问题、工农关系问题、干群关系问题,等等。按照十三大精神,“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这些问题新闻媒介理应触及,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一切报道都要有利于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敏感问题的报道一定要慎重”,这又是新闻改革的一项基本原则。北京新闻界提出的“挤门缝”观点,就是积极慎重报道敏感问题的形象表达。因为要触及过去视作“禁区”的题材,所以要有“挤”的勇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