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摘要:分析了图书馆作为一个信息传播中心的职能和信息传播模式。依据文化水平高低,将图书馆受众划分为民间受众、普通受众和精英受众三个层面,分析了各层面受众的信息需求特点,并重点探讨了图书馆针对不同层面受众的特性开展信息传播的策略与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2.
李欢 《新闻世界》2013,(5):104-105
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变,体育信息的受众也发生着改变。受众群体对体育信息的需求从以往的被动接受,变为生活的消遣,以满足自我精神的愉悦。而体育信息传播媒介为适应受众的这些变化,也在逐渐改变着体育信息的传播模式。以往那种缺少与受众互动的填鸭式的信息传播方式已被彻底抛弃,代替的是多渠道的满足受众知情权的双向传播模式,这种新模式将信息传播的话筒交给了受众本身。  相似文献   

3.
传播的效果是任何传播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它贯穿于传播活动的全过程。传播效果是指信息对受众的认识、感情、态度以及行为等方面产生影响导致受众在这些方面产生改变。信息的有效与否,在于信息被受众接受的数量与程度。因此,无论信息的本质是如何的,能被受众接受的信息才是有效的信息。因此,对受众心理进行讨论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钟馨 《新闻前哨》2010,(3):58-60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中国对外传播受众观由“宣传对象”向“信息消费者”受众观转变:80年代初以前,受众在对外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被简单地等同于“宣传对象”,是“宣传对象”受众观;80年代中后期,“宣传对象”受众观开始向“信息消费者”受众观过渡;90年代以来,“信息消费者”受众观日渐增强,受众作为信息消费者的主体地位凸显。  相似文献   

5.
危机传播是危机中信息沟通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危机事件发展始终,受众作为关键要素,对危机传播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文章从受众角度出发,对危机事件发展各阶段信息传播特点与受众心理状况进行分析,探讨品牌的危机传播策略,最大限度地降低危机给企业和品牌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新闻报道要重视受众,没有受众的新闻媒体既无法经营下去,又不能作为信息交流的过程而存在。对新闻媒体来说,受众的存在是前提。笔者阐述了新闻传播受众的重要性,并对新闻传播受众的差异性进行了细分。  相似文献   

7.
"网络传播受众",一个在互联网时代的新产物,一群能在互联网呼风唤雨的人群,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也形成了一个专门的信息传播空间,相对于传统读书看报的受众相比,这部分人群是比较独立的,他们不仅能给互联网带来新的血液,更会注入很多鲜明的特点。网络媒体的受众与传统媒体的受众在本质上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差别,都是想要获取及时的信息,但是细分开来,使用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并不能完全地适用于新时代的网络受众。本文通过对网络传播受众与传统媒体的受众双方面的研究,根据传播受众的特点,提高新闻传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尝试着首先分析档案馆信息传播模式中的受众群体,然后根据受众群体对档案信息的选择,将受众群体划分为政府、研究人员、学生和普通受众群体四个层面,并分析出各层面受众群体的信息需求及特点,最后重点探讨针对不同层面受众群体的特性档案馆开展信息传播所实现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新闻的传播过程,表现为媒介发出信息到受众接受信息的分享过程。确切地说,新闻传播是指新闻信息从记者到受众的空间延续过程。新闻信息发出却没有被受众接受,称之为新闻半传播。新闻没有被受众接受,标志着新闻在传播中失落,是新闻半传播现象的外部特征,也是最基本的特征。 剖析常见的新闻半传播现象。我们可以发现这里存在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因素。从客观上说,由于受众的多样化,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信息渠道多元化,使得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中国对外传播受众观由宣传对象向信息消费者受众观转变:80年代初以前,受众在对外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同于宣传对象;90年代以来,受众作为信息消费者的主体地位凸现。  相似文献   

11.
档案信息网相比档案馆,受众类型更加多样。要增强网站信息传播效果,满足不同受众需求,可以把受众细分为现实受众和潜在受众,制定相应的网站传播策略。最后要注意统筹传播策略和稳定现实受众、争取潜在受众这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许多新闻人传统的思维中,媒体的主要功能就是主动地向受众传播信息,而受众只有被动地去接受这种信息的传播。事实上,媒体与受众的关系是双向传播的关系,也就是说受众对媒体存在着逆向传播的现象。对此,朱金平在《受众对媒体逆向传播之探析》一文中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档案信息网相比档案馆,受众类型更加多样.要增强网站信息传播效果,满足不同受众需求,可以把受众细分为现实受众和潜在受众,制定相应的网站传播策略.最后要注意统筹传播策略和稳定现实受众、争取潜在受众这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亮 《声屏世界》2001,(5):44-45
受众,是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是信息传播链条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传播过程赖以存在的前提和条件:现代传播学研究表明,传播并非单向的过程,它并不以受传接受信息为终止,而以受传对信息作出反应为新的起点?传播根据受众提出的反馈信息,调节传播内容和方式,对提高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作为大众传播的一种主要形式,电视承担着解释、说服、娱乐等多项功能,对现代信息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电视受众是一对多的传播活动的对象和受传者,受众心理是受众在接受媒介传播的信息时产生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是媒介传播内容这一客观存在作用于受众大脑而产生的主观反映。受众心理由媒介传播所触发,  相似文献   

16.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使得网民快速增长,互联网中的广告信息传播在面对形态多样的受众行为时,不得不改变在大众传播时代的传播方式,使信息传播成为定向传播,即将受众进一步"分众"。互联网带来了分众传播更充分的实现基础,而"分众传播"正好契合了这些人的复杂性,"分众传播"模式使人们从被动选择到主动选择,这一转变对整个商业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只有实现了信息与受众的互动,信息才具有价值。分类传播时代有价值的分众传播将会幸免于竞争的恶劣生存状态,以其价值而在特定的人群中享有稳固的受众群体。  相似文献   

17.
受众调查和传播效果的调查研究,对于确定对外传播策略、传播内容和传播技巧等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由于我国真正的对外传播起步较晚,也由于传播环境、传播对象的特殊性(受众与媒介主体物理距离远,传统方式的调查难以开展;受众构成的多元化;受众获得信息的多元化等),当前我国对外传播鲜有大规模的受众以及传播效果的调查。由于难以切实衡量对外传播的效果,该采取何种策略进行对外传播才是有效的或者说有益的,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对外传播实务工作者。特别是当遇到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18.
进入信息爆炸、全息互动的21世纪,在大视野、大传播、大经营的全息观照中,传媒人越来越注意到信息流程终端的受众。受众是信息的收受者和消费者,又是对信息、讯息、媒体乃至传播者的最终检验者。受众是传播活动中仅次于传播者的又一活跃因素,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和信息反馈的来源。  相似文献   

19.
名传播学施拉姆曾指出,受众参与传播,犹如在自助餐厅里就餐,媒介只是在为受众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饭菜,至于受众吃不吃、吃什么、吃多少,媒介无能为力。这里所反映的使用与满足的关系,折射出受众作为新闻传播活动的接受和参与,受众本位意识在新闻传播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于媒体信息价值的判断,主要看信息在传播之后是否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与传统信息传播效果相比,网络信息传播效果的涵盖面更为丰富,影响网络信息传播效果的因素也更多。本文以火遍全球的"李子柒现象"为例,通过对网络时代受众特点、中介因素以及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的分析,阐释网络信息传播如何赢得受众青睐与追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