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基于《民法典》中非营利法人的规范文本,对体育行业协会法人治理的学理内涵做出推演。借助“场域”结构框架分析体育行业协会法人治理问题。“组织域”维度,体育行业协会内部章程及制度不够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法人治理机制功能失调、“会企关系”有待完善。疏解策略包括加强体育行业协会规章制度建设,推进制度资源积累的良性发展;健全治理结构,完善组织机构;遵循会员服务逻辑,提升“会企关系”。“社会域”维度,体育行业协会自治与政府干预边界不清、体育行业法律资源稀缺、体育市场监管体系标准化与规范化程度不够。疏解策略包括政府应强化对改革的顶层设计,在切实为协会赋权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政府监管边界,完善政府对协会的年检与评估机制;强化法律制度供给,完善体育行业立法,将体育行业立法与体育市场治理现状有效衔接,切实赋予协会在体育行业自治领域的立法权、执法权与监管权;发挥体育行业协会的自律功能,借助技术赋能,完善体育行业监管机制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体系建设,提升体育行业协会的市场监管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体育社团组织特征与治理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体育社团内部和外部治理机制在总体上是互补关系,整合内部和外部治理机制能更好地维护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针对体育社团治理机制的构建部分提出要加强体育社团党的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优化政府部门与体育社团关系,推动二者协同发展;完善理事会治理结构,确保理事会决策地位;加强体育社团的内外部监督;建立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
对江苏省非奥运项目体育社团实体化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非奥运项目体育社团实体化运行中存在内部治理不健全、运行机制不完善、人员结构不合理、独立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建议落实内部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优化人员结构,提高专业化水平;拓宽资金来源途径,增强筹资能力。  相似文献   

4.
宁波市体育社团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波市体育社团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社团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体育社团管理不够规范、体育社团自治能力不强等方面。社团主要有自主发展模式、官助民办发展模式、购买服务发展模式三种形式。提出了体育社团应建立法人治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社团内部各项管理制度提高社团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能力加强体育社团的管理与监督体育社团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章程是体育社会团体法人开展各种内部自治管理活动的依据,它不仅维系社团内部组织结构的稳定,而且使社团内部管理行为规范有序。现行体育社团自治章程主要根据《民法通则》(1986)、《体育法》(1995)、《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1998)、《反兴奋剂条例》(2004)及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章程的有关精神制订。从其内容性质上看,直接源于法律及行政委托的强制性条款较多,反映会员与内部成员协议性规范较少。在对全国单项体育协会这类人合组织体及其章程进行法理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以下不足:1)在其会员资格的确认及会员代表大会的构建方面存在不合理之处,即仅将俱乐部、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认定为注册管理对象而不享有会员资格;2)业内争端解决途径完全依赖协会内部机制,排斥外部行政救济与司法救济;3)监督机制不健全致使社团内部管理权力失却羁绊。上述三点不足源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社团章程的规定过于粗糙而存在异议,因此急需立法改进。  相似文献   

6.
全国性体育社团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等研究方法,从宏观、共性的角度对我国全国性体育社团的存在问题及其改革发展进行研究.结果认为,社团管理制度的"分级管理"把社团人为地分割为各自孤立的、不同层次的个体,体育社团以地域性社会资源瓜分框架为依托,导致我国全国性体育社团与其地方会员联系薄弱;体育社团与政府机构、事业单位"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组织模式安排有悖于政社分开的根本原则;全国性体育社团运作机制违背社团法人治理结构的一般运作常规,使其至今面临社会合法性危机.从政府与社团的双方联动,提出全国性体育社团改革与发展的两条路径.  相似文献   

7.
我国足球职业联赛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分析了我国足球职业联赛的法人治理结构。研究发现,我国足球职业联赛法人治理结构现存的主要问题为:联赛产权不清晰,法人产权关系混乱;“内部人控制”现象突出;委托人权利缺乏保障;激励约束机制“失效”。为完善我国足球职业联赛法人治理结构,建议:明晰联赛法人产权,理顺联赛产权关系,规范法人产权制度安排;建立足球职业联盟,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激励约束机制,防止代理人道德风险发生;推进外部制度创新,完善联赛相关市场等。  相似文献   

8.
公共体育场馆法人治理是深化体育治理的核心内容,也是国家体育治理的空间逻辑。采用专家访谈法、实地调研法等研究方法就公共体育场馆法人治理类型、评价与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出以下研究结果:公共体育场馆体制机制改革最根本的是治理改革,公共体育场馆的治理实质上是关于政府、主管部门、公共体育场馆管理者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的制度化安排,两权分离与委托代理是公共体育场馆法人治理研究问题的源起;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法人治理的实践,分为决策权上位型、决策权中位型、决策权下位型三种治理模式,三种模式在治理结构和机制方面有明显区别;从国家、社会与市场视角建立法人治理模式评价的九个维度,对我国三种治理模式进行评价;探讨中国公立体育场馆法人治理模式的选择及决策中位型模式下公共体育场馆内部治理结构构建路径,重点从法人治理结构构建、内部治理机制构建、外部治理机制构建三方面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9.
体育社团是顺利实施全民健身的重要阵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之一。通过研究认为当前黑龙江省体育社团存在:定位不清,发展迟缓;缺乏政府关注度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经费严重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自身结构不完善,缺乏专业化的指导和管理等现状。提出提高认识,发挥黑龙江省体育社团的重要作用;完善法规建设,加强政策监管力度;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培育、扶持力度;深化改革,加强体育社团的自身能力建设等发展对策,为促进体育社团的良性、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体育治理秩序的完善有赖于单项体育协会自治与外部权力约束的有机统一。通过理清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脱钩转型的方向,考察协会脱钩转型中的现实困境,并提出突破方略。研究认为,协会脱钩后实现有限法人自治需要法人属性、自治组织、自治资源与外部规制的明晰,然而改革实践中协会的法人性质模糊、自治组织失范、自治资源匮乏、外部规制失效掣肘协会转型。下一步应厘定协会自治权属性,确立协会私法人地位;健全协会法人治理结构与治理制度,超越协会精英治理;保障协会治理资源来源的合法化与多元化;最后加强协会自治的外部规制科学化与有效化,最终实现协会自治与约束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
研究在理论层面上探讨了社会建设与体育运动之间的关系,认为社会建设的对象是介于国家与个人之间的中介领域。根据当代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核心观点,需要建设一种能够对政治权力与市场机制做出回应的“市民社会”和“能动社会”,而这种社会则需要通过加强现代人的生活世界在公共领域中的沟通交往来实现。通过分析体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就我国体育协会的实体化而言,首先需要厘清的是它与相关的体育职能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问题,以此来明确区分两者之间的工作边界。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关的法规形式给予合法性基础,实现真正的“管办分离”,从而充分发挥体育社会团体在体育发展中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后脱钩时代,全国单项体育协会坚持依法自治不仅是"依法治体"的基本要求,而且也是脱钩改革有效落实的基本保证。针对全国单项体育协会存在的自治权性质界定不统一、非营利性属性规定不明确、体育行政权力异化、内部法人治理机制不健全的法治困境,从实体和程序上两方面来保障实现全国单项体育协会自治的法治化,以便真正实现单项协会的实体化,具体提出了单项协会自治主体性质的明确、相关法律规定的完善、非营利性标准的明晰界定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强 《体育学刊》2012,(4):30-38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在产业结构、产业机制、产业政策、产业布局和产业统计等方面存在问题。研究认为:(1)我国体育产业结构当前是合理的,应大力促进体育产业结构的高级化;(2)当前我国体育产业的主导产业是体育用品业,而非体育竞赛表演业和体育健身休闲业;(3)我国体育产业的管理体制机制应是内部放松体育部门的政府管制,外部加强体育部门与相关产业部门的政府主导;(4)"四分开"是中国体育产业当前最重要的制度改革原则;(5)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应是一种主要以生活性服务业为总体定位的体育产业功能区;(6)当前应加强体育产业政策的有效实施和出台后续配套政策;(7)应积极研发我国"体育卫星账户"统计系统。  相似文献   

14.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时代背景下,从制度视角对美国职业体育治理体系进行了剖析。研究认为美国注重运用制度手段对职业体育进行规制,具有健全的职业体育体制机制和不断完善的法规制度,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制度治理体系。美国职业体育的体制机制治理层包括联盟体制主导的分权治理、横向一体化的多元协同治理、合作性均衡的网络化治理、互利共生的扁平化治理和高度自治的内生式公司治理;法规制度治理层包括劳工制度的协调性治理、联赛制度的均衡性治理、联邦法律的保障性治理和特殊制度的补偿性治理。提出完善我国职业体育体制机制,推动政府支持、协会主导、市场自主的扁平化协同治理;协调职业体育多元主体的关系,实施横向一体化的网络化联动治理;健全职业体育法规制度,推进监管、评估、仲裁、保障等体系化法治治理。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分析和理论分析等方法,对休闲体育社群的概念界定、形成机理与治理路径等进行研究。在对社群与体育社群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城市休闲体育社群进行概念界定,研究城市休闲体育社群的分类与关联性;基于个体内在需求、体育活动的群聚天性、环境外力等因素,解析城市休闲体育社群在多元因素协同作用下的形成机理;认为城市休闲体育社群可从社群自治、企业协治、政府管治方面,建立起协同治理的路径体系,以助推休闲城市建设与"健康中国"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治理是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重视青少年体育并将之作为政府优先发展事项,逐步建立起了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参与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治理体系,促进了英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我国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治理存在政策法规不完善、治理碎片化、资源配置不均衡、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等问题。借鉴英国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治理经验,得出以下启示:健全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政策法规;加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整体性治理;推动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治理结构;重视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政策的监督评估。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下的体育叙事,不仅要阐发疫情期间体育事件及其社会意义,更应揭示不同体育要素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与作用,将对体育现实问题的思考转化为未来体育转型的应对策略。基于叙事的角度,以访谈的方式,探讨体育产业发展、东京奥运会延期、体育组织治理、奥运备战、居家体育、体育在线教学、体育中考等热点事件和话题。认为:①疫情对体育产业的影响呈现持续性、结构性、社会性等特征,在"转危为机"的话语下,应借助政府的积极行为,实现体育行业与体育产业的多层次融合,增强对消费端的刺激,提高体育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最大程度地释放后疫情时代体育产业发展动力;②东京奥运会延期举办凸显国际奥委会内部治理的困境与危机,引发对中国体育赛事治理效能的思考,给奥运备战带来挑战,促使运动训练由传统化模式向集群化工业模式转变;③空间重叠与权力空间渗透造就居家体育的特殊"脱域"空间,成为"家庭-学校-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的催化剂,引发体育教学、社区体育、群众体育活动方式的改变,形成自觉行为更高的群众体育"在地化"驱动模式;④在疫情防控期间,体育话语在不同语境中的表达、转型与辩驳为体育话语转为文化资源提供契机,促进文化与体育的互动与整合,深刻影响人们的体育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