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元认知是智力中很关键的因素,智力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元认知水平的高低。元认知是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的理论基础和有效途径。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需要研究学习的元认知和监控学习过程的问题。提高元认知能力可以开发智力,挖掘智能潜力。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自己必须有较高的元认知能力。要开发教学和学生各种功能,如定向功能、助动功能、选式功能、反馈功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学生的智力是先天赋予的,却需要教师后天不断地开发。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懂得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学生不但会学习,而且会自我监控,自我约束,就会成为智商和情商共同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2.
<正>一、大学情商教育的必要性情商教育是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情绪、情感和信念等,是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教育。高校的情商教育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冲动控制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情商教育是决定大学生成功成才的关键因素,情商教育同时能促进大学生智力的发展,它能帮助  相似文献   

3.
腾进  高牧原 《教书育人》2000,(23):11-12
情商是一个近几年才提出的相对智商而言的心理概念。1991年由美国耶鲁大学的彼得·塞拉维和新罕布什而大学的琼·梅耶两位心理学教授联合创造了“情绪智力”这一术语,用来描述了解自我情绪与控制他人情绪的移情作用,通过情绪控制来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才能。1995年10月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在《情绪智力》一书中,又比照着“智商”(IQ)的概念,把“情绪智力”称之为“情商”,英语的缩写为EQ。情商,它反映出一个人控制自己情绪,承受外界压力,把握自己的心理平衡的能力,是衡量人在非智力活动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现代智力观及其对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时代变迁,传统智力观的弊端日益明显,新的智力观应运而生。现代智力观中以多元智力观、成功智力理论和情绪智力理论最具代表性。这些现代智力观,对我国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启示:培养发展学生的多元智力,应成为我国当前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教育课程改革应以创新教育为核心;要树立人人都能成功的理念;正确的评价观应建立在全面评价学生的基础上,要有“因材施教”的教学观;智力培养可以培养情绪智力为“添加剂”。  相似文献   

5.
在大力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学生的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而情商在能力培养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一点可以从“成功=智商+情商”中得到证实。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商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 “情商”是情绪智力商数的简称,由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183;塞拉维教授和约翰&#183;梅耶教授于1990年首次提出。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183;戈尔曼出版《隋绪智力》一书,在书中,池认为情商包括五方面的能力: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一、职业学校重视学生“情商”培养的理论依据。我们知道,情绪智力———“情商”是美国作家丹尼尔·戈尔曼1995年在其《情绪智力》一书中提出来的。该书系统阐述了情绪智力。作者认为,情绪智力包括五种能力:一是了解自己情绪的能力;二是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三是自我激励的能力;四是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五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情绪智力这一术语的提出,很快被广为流传和讨论并被简称为“EQ”,即“情商”。现在认为,“IQ(智商)决定录用,EQ决定提升”。这一形象贴切的说法,从一定意义上说明,我们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其他院校…  相似文献   

8.
加强情商培养,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情商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情商”(Emodonal Quotient,简称为EQ),意思是“情感的质量”,最早由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德·洛维提出,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教授丹尼尔·戈尔曼进一步推广。戈尔曼认为:情商是个体最重要的生存能力,由情绪的自我认知、自我控制、自我驱策能力和对他人情绪的识别、移情和适度反应能力所组成。情商是震撼人心的人类智能评价的新标准,它主宰人生的80%,而智商至多决定人生的20%,情商才真正与一个人的未来成就及幸福密切相关。情商比智商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爱情、婚姻、学习工作、人际关系以及整个事业。虽说“情商”已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但今天情商教育仍显薄弱,亟待提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情商,即情感智力,英文简称“EQ”,它是人的情感和社会技能,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内容.在日益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重视情感智力的提高.据美国学者对“成功因素”的调查表明,智力因素占20%,而其余因素则是情商、社会背景、健康和运气等,其中情商居重要地位.在美国企业界甚至有智商决定录用,情商决定提升之说.在我国,许多学生片面追求高分数,缺乏自立的能力,承受不了任何风雨,“鸡蛋没缝怎么剥”、“报纸没有怎么铺床”等等笑话早已被人们熟知了,而许多智力平平的学生却在改革的浪潮中走向人生的辉煌…….当今社会…  相似文献   

10.
化学实验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 ,要结合本学科特点 ,以实验为中心 ,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通过化学实验启发学生由“观”生“趣”、由“趣”生“疑”、由“疑”导“思”、由“思”得“知” ,既开发学生智力 ,又培养学生能力。因此 ,在化学教学中应牢牢把握以实验为基础这一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去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1 明确实验目的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在实验教学中 ,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实验现象琳琅满目 ,学生情绪亢奋 ,实验做完后 ,学生只记住他最感兴趣的实验现象 ,而不明…  相似文献   

11.
李林友 《中学理科》2007,(12):70-71
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观察现象和各种实验活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科学素质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实验教学,不仅能使学生直观地形成科学概念,掌握科学规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而教育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在智力结构的诸多因素中,观察能力是首要因素.”在科学发展史上,不乏由于细心观察与思考而获得重大发现的例子.牛顿从苹果落地的启示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从水壶中的蒸汽不停地冲击水壶盖的观察中,发明了蒸汽机;伽利略由于观察研究吊灯摆动而发现了单摆振动的规律;奥斯特因细心观察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作为科学教师,不仅要重视对科学发展史上成功观察事例的介绍.而且还要经常结合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2.
当代高职生的情商教育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情商概述情商(EmotionalQuotient简称为EQ)是情绪智力商数的简称,反映一个人控制自己情绪、承受外界压力、适应环境的能力。情商最早由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德·洛维提出,随后这一概念被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进一步推广。戈尔曼认为:情商是个体最重要的生存能力,由情绪的自我认知、自我控制、自我驱策能力和对他人情绪的识别、移情和适度反应能力所组成。我国情商研究专家许远理博士则认为:情绪智力是指对自我、他人及环境情绪进行正确认识、表达及调控的能力。情绪智力的概念和理论,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承认和接受。多数人已…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社会主义新人的个性和能力特质.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迫切需要。只有以创新为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带动学生学好知识、学活知识,全面发展综合能力。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提出: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学生智力的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14.
曹峻 《四川教育》2001,(1):12-12
情商(E·Q)即情绪、情感商数,是衡量个体非智力因素水平的数据指标。这一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彼德·塞拉德相对“智商”一词提出的。他认为,情商包括五个方面的心理品质:①认识并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②自我激励能力;③承受挫折的能力;④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⑤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能力。 实验证明,个体事业与生活成功与否,与智商的联系并不十分紧密,而与情商的相关度达到80%。这足见情商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之大。在我国,由于独生子女群开始成人,加之现实社会的各种刺激和诱感层出不穷,因而不少学生面临着更孤独、更冲动、更…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家把人的智力分为智商和情商,情商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的能力:了解自我情绪的能力、控制自我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情绪的能力、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情商被称为是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最主要因素,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全面,智商已不再是用人单位关注的中心,而学生的情商却成为用人单位关注的焦点,学生有一定的智商只是具备了就业的可能,但在工作中能否被认可、被重视,还要看情商的高低。  相似文献   

16.
《新大纲》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通过上面的阐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新的“口语交际”区别于“听说训练”的根本不同点在于它的交际性、实践性。  相似文献   

17.
观察是认识一切事物的门户。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领域,观察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切科学实验、科学的新发现、新规律,都是建立在周密、精确、系统的观察基础之上的。观察力是智力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眼观”能力,更要把眼观到的东西领进心灵,培养学生的“心观”能力。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应怎样做呢?  相似文献   

18.
思维品质是在个体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的表现。培养和发展思维品质,是发展和培养思维能力或智力的主要途径。教学中,我们在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方面主要从:一、加强“双基教学”,二、培养“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解题能力,三、培养学生的概括和推理能力,四、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五、通过自我否定,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等方面,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互动论"体系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文规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目标是行为的结果,是衡量行为优劣的标准,《纲要》所提目标也正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从这一标准中不难看出,其关键之词在于“自我”,也即是说,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最终评定指标就体现在学生“自我意识”的建立健全上。这一标准也为心理学专家们赞同,比如北京师范大学的沃建中教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十年的研究,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了解自我;信任自我;悦纳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调适自我;设计自我;满足自我。综上所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应把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自我行为,作为活动的目标,作为工作成绩的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20.
辛闻 《考试周刊》2010,(17):95-96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对自我学习负责的观点成为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概念。自主学习成为目前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的自主式学习能力也相应成为每个外语教师的责任和教学的焦点。本文作者从自主学习理论出发。阐述了在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存在的问题及必要性,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