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比较了罗田金银花和大地金银花中的绿原酸含量,发现罗田县的两种金银花叶中绿原酸含量均较高,而罗田金银花叶相当于花中绿原酸含量的2.5倍,为罗田金银花花茎叶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不同产地金银花中的Cu、Mg、Ca、Fe、Mn五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用浓硝酸和双氧水作为消解试剂,对比电炉消解和微波消解,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上述五种元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微波消解的效果要比电炉消解的效果好,凤阳的金银花微量元素含量为CaMgMnFeCu,蚌埠的金银花的含量为CaMgFeMnCu,且凤阳金银花和蚌埠金银花中的铜、锰含量差不多,但是凤阳金银花中的钙、锰、铁的含量则比蚌埠金银花中的要高。结论:本试验方法样品处理简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适合于两种金银花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为测定和比较新疆和田枣、稷山板枣及酸枣中的维生素C含量,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钼蓝比色法测定新疆和田枣、稷山板枣及酸枣中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表明,紫外分光光度法得到的结果的标准差均小于钼蓝比色法得到的结果,同时回收率也高于钼蓝比色法,因此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的结果。新疆和田枣的维生素C含量为18.58mg/100g,稷山板枣的Vc含量10.93mg/100g,酸枣的维生素C含量为70.50mg/100g,各种枣果维生素C含量排列顺序为酸枣〉新疆和田枣〉稷山板枣。  相似文献   

4.
中药天麻及其制剂中微量锌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及其制剂中微量元素锌测定的方法.方法:本文采用PAN-OP乳化剂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药天麻及其制剂中锌的含量.结果:天麻及其制剂中含有微量锌元素.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基层单位可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产地白鲜皮中微量元素的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HNO3和HClO4为分解试剂制得溶液,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的Fe、Zn、Cu、Cd、Mn等5种微量元素,分析了不同产地白鲜皮之间微量元素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白鲜皮之间微量元素的含量有较大差异:辽宁白鲜皮中Cu含量高于四川陕西白鲜皮;而Fe、Zn、Mn含量低于后者。总的说来,四川白鲜皮和陕西白鲜皮中各种微量元素含量相近。  相似文献   

6.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航天诱变凤仙花的茎、叶、花、种子中Mn、Cu、Fe、Zn四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优化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参数。四种微量元素标:隹曲线R值在0.99581—0.99929之间,加标回收内率在90.5%-105%之间,RSD(n=4)在0.553%-3.073%之间。该方法有很好的精密度扣准确度。测定结果表明:四种微量元素在航天诱变风仙花的不同部位含量不同,叶中四种金属元素含量都最高。  相似文献   

7.
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炮姜、干姜和高良姜中Ca、Fe、Cu、Mn、Zn、Cd、Pb等七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分析不同姜之间微量元素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姜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有较大差异。炮姜中Fe、Cu、Zn、Cd的含量都高于干姜和高良姜,高良姜中Mn、Pb的含量远远高于炮姜和干姜,而干姜中Ca的含量又是三种姜中含量最高的,其含量达到了2298.80 mg.kg-1。总的来说,三种姜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差异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采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接骨草的绿原酸含量,为接骨草合理利用提供实验依据.结果表明,接骨草全草及不同部位的绿原酸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花、叶、果、全草、茎和根状茎,并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精密度实验、重复性实验、稳定性实验、加样回收实验等方法学考察表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接骨草绿原酸含量效果好,稳定性强,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9.
用浓硝酸-过氧化氢消解样品——宜昌绿茶,消解过程中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所选用因素为溶剂配比、用量、消解时间。按正交试验所得优方案用络合滴定法测定茶叶中钙、镁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别为7776ug/g,3712ug/g;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的铁的含量为137ug/g.  相似文献   

10.
分光光度计应用于高中生命科学实验,可以实现从定性到定量实验的转变。应用分光光度计实验的方法一般为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本文以蛋白质含量测定为例介绍比色法,同时介绍了维生素C和葡萄糖含量的比色法测定;以叶绿体色素的测定介绍了分光光度法。  相似文献   

11.
藜蒿绿原酸的提取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藜蒿绿原酸的提取工艺、含量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甲畔浸提法提取藜蒿绿原酸,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其含量,通过正交试验探索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以硫代巴比妥钠法研究绿原酸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结果在最佳提取工艺(甲醇浓度75%、料液比1∶25、温度70℃、pH 3.0)下藜篙绿原酸的含量为0.98%;在0....  相似文献   

12.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雪菊中总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雪菊中总黄酮含量。方法:将雪菊分别用6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三次,以芦丁为标准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雪菊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总黄酮含量为20.74%。结论:雪菊的总黄酮含量比其它菊花要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金银花样品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提取工艺,并建立两者含量同时测定的方法。方法:设计三水平四因素的正交试验,筛选最佳提取条件,并以此条件处理不同产地的金银花,用HPLC测定其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用50%的乙醇35mL在70℃下回流提取1h;0.5%冰醋酸和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50nm,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线性方程Y=1×106x-8067和Y=4×106X-119017,线性区间为:0.2-1.6ug和O.22-2.21ug,回归系数r值为0。9999和0.9997;精密度、稳定性、回收率试验结果均良好;五个产地的金银花有四个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高于药典规定。  相似文献   

14.
根据李子果实成分和干制温度条件,设置果糖、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反应体系,探讨不同浓度绿原酸在不同pH环境下对5-羟甲基糠醛(HMF)及其中间产物3-脱氧奥苏糖(3-DG)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绿原酸影响HMF和3-DG形成,且受pH的影响。当pH为2.80、3.70时,添加绿原酸抑制HMF和3-DG的形成,pH越低,抑制率越高。当pH为4.70、5.70时,添加绿原酸显著促进HMF的形成,pH越高,促进率越高,产生的3-DG越多,但在同一pH下绿原酸对3-DG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当pH为6.0时,高剂量(42μmol/mL)的绿原酸显著增加HMF的形成速率,在90℃下反应48 h后,HMF的产生量增加了1.14倍。可以得出结论:在低pH值下,果糖倾向通过果糖呋喃阳离子途径形成HMF,绿原酸的作用机理可能是抑制3-DG的形成而降低HMF含量;在高pH值下,果糖主要通过3-DG途径生成HMF,绿原酸的作用机理可能是促进3-DG转化为HMF而提高HMF含量。  相似文献   

15.
以乙醇和水作为提取溶剂,用微波炉提取金银花中的绿原酸,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浓度进行测定,采用单因数测定和正交实验得出金银花中绿原酸最佳提取工艺。测定波长选择324nm,实验表明,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最佳微波提取条件为:以浓度为80%的乙醇做为提取溶剂,加醇量为金银花4倍量,微波处理时间为60S,水浴提取温度为70℃,提取水的用量为金银花15倍量,提取时间为50min。得出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为8.3379mg·g^-1。  相似文献   

16.
针对市面上同名不同厂生产的银翘解毒颗粒,以处方中主药金银花的主要成分绿原酸为检测标准,利用金银花在330nm处具有最大的吸光度的特点,用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了不同厂家产品中绿原酸的含量,并以此评价各厂银翘解毒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以援疆背景下具有代表性的喀什地区疏勒县的双语教育为调研对象,探索并分析了中小学双语教育的教学模式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杜仲叶中微量元素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杜仲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为杜仲叶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杜仲叶中 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 ,并对其进行分析 .结果 :杜仲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其药理作用呈正相关 ,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