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Cr(CO)6是典型的羰基配合物。其构型为正八面体,成键时Cr原子采取矿d^2sp^3杂化,CO分子与Cr原子之间以σ—配键结合。CO提供的是5σ分子轨道中的一对电子,Cr原子的dxy轨道(有孤对电子)与CO分子的2π反键轨道重要形成π—配键。由于这种π—配键的形成所产生协同效应,是Cr(CO)6稳定存在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1、非过渡元素化合物中的d-pπ成键 非过渡元素原子的d轨道,由于能量高且分布弥散,能否被利用来充分参与σ键的形成,在理论上尚有争议。但d轨道在重键中产生贡献,例如在含氧酸根离于系列SiO_4~(4-)、PO_4~(3-)、SO_4~(2-)、ClO_4~-中,中心原子除了与氧原子形成σ(配)键,价层均有与氧原子的充满Pπ轨道对称性一致的空dπ轨道,可重叠形成d-pπ配键。不过,由于中心原子3d轨道能级要比氧原子的2P能级高出颇多,重叠不是很有效的,意味着d-pπ键是很弱的键。上述含氧酸根中的X-O键无论从键长和键能看均是居于单键和双键之间,且键长比预期单键缩短值与计算的d-pπ重叠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3.
共轭分子中,离域π键的形成有二个条件:一是共轭原子必须同在一个平面上,且每个原子可以提供一个彼此平行的P轨道;二是总的π电子数小于参与形成离域π键的P轨道数的二倍.前一个条件保证了P轨道之间有最大程度的重叠,后一个条件保证了成键电子数大于反键电子数.当共轭分子受到微扰作用,部分共轭原子沿σ键发生了一定角度的旋转时,P轨道不再彼此保持平行,因此也就不可能再保证P轨道之间有最大程度的重叠.由于不符合离域π键形成的条件,就不应再采用σ—π分离的近似方法,将π电子  相似文献   

4.
在无机化学教材中讨论CO分子结构时,运用分子轨道理论得出CO分子中两原子间的结合与N_2分子中两个N原子间的结合相同,都具有三重键,即原子间有一个σ键,二个互相垂直的π键,区别只是CO分子的一个π键是配位键。 2N[(1S)~2(2S)~2(2P)~3]→N_2[KK(σ2s)~2(σ2s)~2(π_y2p)~2(π_z2p)~2  相似文献   

5.
硝酸银是离子型化合物,在溶液中可电离成ag+和NO3+离子,Ag+离子的特征电子构型为4d10,而在乙烯分子中,有一个成键轨道和反键。轨道所以乙烯提供成键分子轨道中的一对键电子,进入Ag+的5S轨道形成配键。同时,Ag+离子中已填充电子的4dXy轨道与乙烯反键的。空轨道对称性一致,故又可以形成反馈。键,所以a配键和反馈。键就同时形成了。-。电子授受键,由于键的形成是乙烯成键。分子轨道中的键电子进入了金属的空轨道,这就削弱了C一C键的结合,由于反馈。键的形成,又使金属的d电子进入了乙烯分子反键的轨道,这就进一步削弱了C-C…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HMO法以及一些实验事实分析NO_2的成键情况,认为分子中存在Ⅱ_3~4离域π键。  相似文献   

7.
π配合物是以不饱和烃为配位体,通过σ-π配键与过渡金属形成的配位化合物,这类配合物的成键特征是配体的π电子填入中心原子的空轨道,以σ配键相结合,同时中心原子含成对电子的d轨道与配本的π轨道又以π配键相结合.这类配合物在金属催化反  相似文献   

8.
一、选择题(本题满分36分,每小题6分)1.将正方形 ABCD 沿对角线 AC 折成一个直二面角,则异面直线 AB 和 CD 所成的角是( ).A.30° B.45° C.60° D.90°2.如果(1+sin~2θ)sinθ>(1+cos~2θ)cosθ,且θ∈(0,2π),那么角θ的取值范围是( ).A.(0,π/4) B.(π/2,(3π)/4) C.(π/4,(5π)/4) D.((5π)/4,2π)3.定义:离心率 e=(5~(1/2)-1)/2的椭圆为“黄金椭圆”.对于椭圆 E:x~2/a~2+y~2/b~2=1(a>b>0),如果 a,b,c 不是等  相似文献   

9.
利用Hartree-Fock理论计算方法研究了H_2~+体系在不同键长的条件下,成键体系和反键体系的总能量、动能、势能随电子分布的规律.通过分析计算结果,发现成键体系总能量随第一个原子轨道系数a1的变化先减小后增大,动能随第一个原子轨道系数a1的变化先减小后增大,势能随第一个原子轨道系数a1的变化先增大后减小.无论是成键体系总能量还是反键体系总能量,都是受动能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0.
用G98程序在B3LYP方法计算Cl+-C6H6复合物以预测其构型,得3种.在考虑基组重叠误差校正基础上,得到了结合能,并用自然键轨道分析法讨论其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氯阳离子与苯中的一个C原子直接相连的构型比较稳定,其结合能为744.85 kJ/mol;相互作用主要在苯环C-C成键π轨道与C1-C113的σ反键轨道,电子从苯向氯阳离子转移.  相似文献   

11.
分子结构与性质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每年高考的热点之一.该部分主要考点是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形成,共价键中σ键和π键,键能、键长、键角及其应用,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的应用,等电子原理的应用,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性质差异,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等,下面...  相似文献   

12.
对于N_2分子,其分子轨道能级顺序、符号在现行的一些教科书上表示为σ_(1s)<σ_(1s)~*<σ_(2s)<σ_(2s)~*<π_(2py)=π_(2px)<σ_(2pz)<π_(2py)~*=π_(2px)~*<σ_(2pz)~*本文根据LCAO—MO法的三原則,从S—P混杂入手,指出了上述表示法中其分子轨道符号的欠妥之处  相似文献   

13.
确定烃分子中的共用电子对数或共价键数是考查学生对原子间成键特点的重要考查方式,原子间的共用电子对数等于原子间的共价单键数,理清了原子间的共用电子对数,有助于理解原子间的成键原理,掌握原子间的价键关系、空间位置关系等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例在烃的分子结构中,若每减少2个氢原子,则相当于碳碳间增加1对共用电子对,试回答下列问题:(1)分子式为CnH2n 2的烃分子中碳碳间共用电子对数为,分子中的共用电子对数为____·(2)分子式为CnH2n-6的烃分子中碳碳间共用电子对数为,分子中的共用电子对数为·解法1:特殊到一般的等差数列法由特殊的…  相似文献   

14.
由于碳原子的杂化状态不同,电负性不同;σ电子对π电子的屏蔽效应,反应活性中间体--碳正离子的稳定性不同;所以碳碳叁键比碳碳双键难于亲电加成.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实验事实,用杂化轨道理论定性地讨论了二氧化氮分子的结构,认为此分子的中心原子 N 采取 sp~2杂化,其中一个杂化轨道上填有氮的一个单电子而不是孤对电子,从而指出此分子中的离域π键是π_3~4而不是π_3~3。本文还根据新提出的成键模型很好地解释了二氧化碳分子 NO_2在得失一个电子而成为亚硝酸根离子 NO_2~-和硝基离子 NO_2~+时的键角和键长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由江苏省教育局《高中化学教学参考书》编写组编写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化学第二册教学参考书》的第四章第四节223页,表4—3,σ键和π键的比较第一栏中作为化学教师教学参考范畴,对此提出一点疑问.我们可以用B_2分子为例来讨论这个问题:硼原子基态为[(1S)~2(2S)~2(2P)~1],按照电子配对法可以按:B—B:以共价单键结合形成B_2分子.当然也可以这样:  相似文献   

17.
含有大π键(亦称为离域π键)的体系称为共轭体系,具有大π键的分子称为共轭分子。理论与实践证明,含有大π键的体系比较稳定,因此,分子或原子团中力图形成较多的、较大的(多原子的)大π键。在众多的无机化合物中,有相当一部分分子或离子为共轭分子,它们的结构不能用经典的结构式表示,只能应用大π键的概念来加以处理。下面我们简单介绍判断无机共轭分子结构的一般方法。 1.首先应用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或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将分子中各原于以σ键构成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分子骨架;若分子中各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即中心原子以sp或sp~2杂化轨道键)。则有可能形成大π键;反之,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证明了如下结果:设N=π~1m~2是一个奇完全数,这里π是奇素数且π≡l≡1(4)。如果3~(11)|σ(m~2),则N至少有6个素因数≡1(3),由此结果证明了若n是一个恰有8个不同素因数的奇完全数,且3·5·11|n,则3~4||n或3~6||n。  相似文献   

19.
硼烷为缺电子分子,结构不仅复杂而且独特,其分子的几何构型难以用经典的化学键理论来描述,本文将以 Wade 的骨架成键电子对理论及 W.N.Lipscomb 的三中心二电子键理论为基础,讨论多硼烷的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20.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函数值是负值的是()A.sin4B.tan8C.sin(-987°)D.cos(-18π10)2.若sin(π+A)=-12,则cos(3π2-A)的值为()A.-12B.12C.-3姨2D.3姨23.若|cosx|=cos(-x+π),则x的取值范围是()A.2kπ-π2≤x≤2kπ+π2(kZ)B.2kπ+π2≤x≤2kπ+3π2(kZ)C.2kπ+π2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