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综合防守就是综合了人盯人、区域联防战术的优点,在一次攻转守的防守过程中,合理组织了二种以上的战术防守。前场或中场夹击紧逼,——“夹联”。前场人盯人紧逼,中场夹击,后场联防——“盯夹联”,前场人盯人紧逼、中场夹击,后场盯人——“盯夹盯”。全场3/4或中场  相似文献   

2.
全场区域紧逼人盯人防守战术,是综合人盯人、区域联防战术的优点,发展和形成的防守战术体系。这种防守战术,既根据球的位置,又根据进攻队员分布情况,有组织地破坏对方进攻配合,积极创造近球区防守人数的优势,以多防少进行夹击围守和抢断球的机会,争取获球转守为攻。它是积极主动、攻击型的防守战术体系。一、全场区域紧逼人盯人防守战术的特点:(一)综合性防守:区域紧逼人盯人防守战术,综合了区域联防和人盯人两种防守战术的优点,它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初中少年篮球运动员的训练中,根据少年运动员的年龄特点,试用了一种少年运动员较易掌握的区域紧逼方法。这种方法是:当对方在前场端线发界外球时,我们以1—2—1—1站位进行紧逼防守,球入后场时,我们则以2—1一2联防相对,伺机展开夹击。我们用这样的方法训练少年运动员打区域紧逼已初见成效。任何防守战术都是以个人防守做基础的,对训练少年运动员尤其应重视这点。在进行区域紧逼训练前,我们采取了二点措施:一是做好思想工作,扭转少年运动员重攻轻守的思想,二是采取多种方法进  相似文献   

4.
现代篮球运动,发展很快。个人技术全面而熟练;战术运用多种多样,变化多端。尤其防守战术已引起篮球界的极大重视,从而一致过去重攻轻守的陈旧打法。集中反应在人盯人防守与区域联防两大防守系统优点的结合和综合运用上,打破了固定看人和区域防守界限。强调以球为主,人、球、区域兼顾的战术策略.对持球人则是采取大胆紧逼并进行猛烈夹击,造成持球队员投、传、  相似文献   

5.
现代篮球运动的飞跃发展,“突出进攻”的指导思想已成为过去,代之而来的是“攻守平衡”的理论。如何加强防守的攻击性已成为当今篮球中打通胜利之略的尖锐武器。所谓攻击性就是有强烈的愿望去控制住对手。具有阻止对方行动的意识。随着篮球规则的修改,篮球技术、战术也在日趋变化。防守战术中出现了半场与全场的带夹击性的盯人、各种区域紧逼、带夹击式的半场扩大联防、综合防守等,代表现代女子篮球最高水平的美国女篮,她们在整个比赛中,就一直用各种攻击性的防守,  相似文献   

6.
七十年代以来,一些世界篮球强队非常重视对防守技、战术的研究与训练,并相继出现了全场紧逼夹击,区域紧逼夹击,以防球为主的人盯人和全场多变混合防守相结合等多种防守形式。我们许多教练员也越来越认识到防守的重要性。国家体委篮球处也曾提出:“全国少年比赛不许打联防”。但从全国的总体来看,还缺乏系统、长远的打算,显得措施不力、决  相似文献   

7.
在篮球比赛中,攻和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一般说,攻方均依守方的防守战术,决定自己的进攻策略。防守多变,旨在给对方不适应,增加麻烦。现代篮球防守战术,尽管名目繁多,但战幕拉开后,一、二个回合,各方的防守战术,便不难识别。我们试用了一种带夹击的2—1—2联防,它不易被对方识破,常使对方造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足球比赛中,一切进攻战术的运用都是为了突破防守达到射门的目的。攻方为了创造更多的进攻机会,通过积极的有目的的穿插跑位、扯动摆脱等手段突破防守。守方则采用紧逼丁抢夹击的防守打法,破坏对方的进攻,在禁区前组织一道坚不可摧的防守屏障,不使对方越过“雷池”一步。间接二过一是攻方在进  相似文献   

9.
2/3场区域紧逼防守战术是全场区域紧逼防守战术的一种变形,它继承了全场区域紧逼防守的核心内容--中场夹击、积极抢断,是一种兼备攻击性、破坏性、谋略性,实战运用效果较好的篮球防守战术.将场地意识引用到2/3场区域紧逼防守战术中,实践证明能够有效地提高防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一、区域紧逼夹击防守的好处: 现代篮球运动中,积极的攻击性的集体性的区域紧逼夹击防守已被广泛采用了。我认为,在青少年的基础训练中,特别是身材不高的球队的训练中,要特别重视防守训练。要让他们能够掌握和运用区域紧逼夹击防守技术与战术配合。使之在实践中逐步认识紧逼夹击防守在比赛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更自觉地贯彻在训练和比赛中。近几年来,篮球运动比赛朝着更加剧烈、对抗性更强的方向发展,比赛剧烈、对抗性强,突出地表现在防守的攻击性和集体性上。因此,在日常训练和比赛中,应大胆采用区域紧逼夹击防守,加大比赛强度。这种防守的好处,在于它对对方能施加较大的压力,给对方在进攻配合上造成更大的困难,延误其进攻时间,破坏、影响其进攻配合,迫使对方思想紧张和在进攻战术上的大量失误、违例。而对我方则是增加进攻次数和创造更多更有利的快攻机会。  相似文献   

11.
几乎每个篮球队在比赛的某一阶段都要进行全场紧逼防守,这对毫无准备的对方教练员来说则是件头痛的事情。进攻方法的组织必须要考虑到几个实际问题: 心理因素是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教练员在对付紧逼防守时必须抱有积极的态度,例如:每当对方紧逼时他应叫出象“按路线跑动”一类的语言,而不应叫“注意紧逼”,前者是积极的,而后者则是消极的。同时教练员必须要使运动员们知道他们将会被紧逼,并要使他们确信“紧逼易被攻破”的道理: 1.因为一旦从夹击中将球传出,攻方在人数上便占有了优势。  相似文献   

12.
系统论的核心是结构与功能。最佳的结构产生最优的功能。分区联防由于个体落位与配合结构的不同,各有特点,产生多种功能。其配合结构形式有:一、游击式联防;二扩大式联防;三、龟缩式联防;四、夹击式联防;五、对位式联防。  相似文献   

13.
无论国内外,一支高水平的篮球队,大多具有较高水平的综合多变的防守战术体系。而区域紧逼已成为这一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人盯人和区域联防相结合的区域紧逼防守,大大提高了防守的综合性、针对性和攻击性。美国篮球队之所以多年保持世界霸主地位是与该队有着强有力的区域紧逼防守能力分不  相似文献   

14.
最近几年我们遇到许多队都使用2—3区域联防及其变化(如半场紧逼或场角夹击),迫使我们提出了多套区域进攻战术。任何有效的区域进攻都应当利用传球和队员的跑动来打乱对方的防守,并使进攻队员插入到防守空档。我们提出的1—3—1区域进攻成攻地做到了这一点。不论你的队员身高如何,在和任何球队比赛时,这种进攻战术都可以很好地组织起内线和外围的进攻。  相似文献   

15.
一、战术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全场区域紧逼防守早已被公认是一项攻击性很强的防守战术。由于它综合了盯人和联防的优点,所以大家都想运用它。但要真正运用得富有成效还是必须具备一定条件的。近年来由于进攻的发展,常常出现一但前场防守不成功,后场就要以少防多的被动局面;由于身体、技术和集体配合一时还不能适应全场争夺的需要,在全场连续夹击时,常常会出现不仅对方没有产生错误,反到乱了自己防守阵脚的混  相似文献   

16.
美国著名的篮球教练员每年都举行技战术、训练方法的专门研讨会,外国教练员和科研人员也参加这些会议,后来报务披露了一些材料,其中包括有关具体技术、战术和某些训练周的计划。最引人注目的是: 1.半场结合紧逼盯住持球队员的积极防守,以便把对手的球打掉,并竭尽全力防止任何可能的投篮。 2.面对面严密盯住对手,防止对手舒舒服服地按球。 3.灵活移动的1-3-1区域联防或“混合”防守,务必造成对攻方持球前锋在场角数量上的优势(二夹一)。 4.全场区域盯人防守,结合由1-2-2转为  相似文献   

17.
在众多的教练员中,对于防守有两种不同类形的指导——人盯人防守和区域联防。在人盯人防守、区域联防以及关键时刻仍能保持良好的防守位置时,我们对持球人都实行紧逼防守,这会帮助我们尽力与身材高大的球队进行对抗。在这一点上,将会证明,我并不反对区域联防或人盯人这样的基本的防守阵形。然而,我们把二者结合在一起,必将会收到更为积极的效果;也更能使观众对比赛留下美好的印象。基于这种指导思想,我们实施了1—1—3半场区域紧逼战术(图1)。这是一个  相似文献   

18.
篮球运动防守战术发展的历史回顾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篮球运动防守战术经历了半场人盯人、区域联防、全场紧逼人盯人、全场区域紧逼、综合多变防守的发展历程,篮球运动防守战术的发展,是攻守双方矛盾不断斗争的结果。传统的防守战术在现代篮球运动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防守战术的每一次变革都促进着篮球运动的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足球比赛中,一切进攻战术的运用都是为了突破防守达到射门的目的。为了创造更多的进攻机会,攻方往往通过积极的、有目的的穿插跑位,扯动摆脱等手段突破防守,以期将球射入对方球门,取得比赛的胜利。守方则采用紧逼盯抢夹击的防守打法,破坏对方的进攻,在禁区前组织一道坚不可摧的防守屏障,不使对方越过“雷池”一步。“间接二过一”就是进攻战术中突破防守的一种重要武器。“间接二过一”进攻战术是在二过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传球、接应、扦入三者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提高防守的主动性和攻击性,既能封锁三分投篮,又能有效控制篮下攻击为目的,设计了一种“设陷阱的夹击和半场1—3—1区域紧逼相结合”的防守战术。并进行了效果分析和战术图解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