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第一课时,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了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即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第二课时,以“神机妙算”为辐射点,对全文内容进行全方位的层次性辐射.本片断选自第二课时中对主体段——草船借箭过程的内容辐射)  相似文献   

2.
1 教材分析 “染色体变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内容之后,继续对可遗传变异类型的学习.本节教材包括2个课时的内容,课标中的具体内容主要涉及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等概念及其应用,以及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第一课时主要完成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组和二倍体及多倍体等概念及其应用的教学;第二课时为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相似文献   

3.
课时教学要点: 第一课时: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抓住课文中心,讲读二、三段,认识“实在的事物”与“联想”的联系; 第三课时:研究文章的组织结构,重点讲读第四段,表情朗读。教学过程:(一、三课时略) 第二课时一、轻读课文。讨论: 1.你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感受? (开拓学生的思路,从不同角度去感知课文内容。这是教学过程中的第二次反馈。)  相似文献   

4.
本课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习生字词,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段落结构;学习课文第1小节。第二课时:重点学习课文第2~4小节;总结全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文本的学习,感受谈迁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精神。2.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咀嚼,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从而感悟语言,感受文化。3.通过增补有关的材料,使文章更为丰满,在丰满的材料中,让学生感受词句丰富的内涵,从而引领学生经“历读厚”与“读薄”两个过程。教学设想: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老师曾说过;阅读教学要抓住文本的“领”,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在这篇课文中我认为文本的…  相似文献   

5.
教学背景及教学目标本课教学内容为牛津英语7B中Module 2 Unit 1 Writing atourist guide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结合学生熟悉的上海各个景点,学生学习掌握了本单元的重点句型“I’d suggest they go to…”,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说明、分析1.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本篇课文为初中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本节课的讲授内容是第二课时的内容,着重讲授“重复”、“对比”手法的运用。该篇作为鲁迅的短篇小说名篇,具备了写作赋形思维训练中“起、承、转、合”的写作思路。作为短篇小说的典范之作,该课书首先要求学生进一步掌握小说的相关知识及对小说的简单鉴赏分析,学会并力求掌握从人物分析推知小说主题的鉴赏原则,再通过后面几课的学习,构建小说鉴赏的基本框架,具备小说鉴赏的基本能力,为以后学习、鉴赏,乃至创作小说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该篇小说中多次…  相似文献   

7.
第一课时P41PartALet'slearn.Let'splay.第二课时P40PartALet'stalk.Let'spractise.教学分析第二课时的Let'stalk和Let'spractise是第二册第四单元第40页的内容。它是在第一册学了表达喜欢食物的基础上的加深,学习表达喜欢的水果及询问别人是否喜欢某种水果。教学目标1.掌握句型“Doyoulikepeaches/pears/oranges/watermelons?Yes,Ido.No,Idon't.Whatabout…?Ilikethemverymuch.Let'shavesome…”2.会用“Doyoulike…?”问,“Yes,IdoNo,Idon't.”答;及“Whatabout…?”问,“Ilikethemverymuch.”答。3.拓展思维,创设真实情景,培…  相似文献   

8.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现探讨高中英语"合作学习"的一些方法.笔者把全班学生根据性别比例、学习水准、兴趣倾向、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分成学习小组,每组6-8人,按长方形围坐,以便同组学生面对面地进行小组讨论.现以高中英语必修4Module 3 Body language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第二课时为例,谈谈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 1.共同确定学习目标 教师根据大纲的要求以及本模块、本课时的重、难点,学生依据课后练习,共同制定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在共同确定学习目标的过程中,使学生对一堂课的训练目标做到心中有数.例如:Module 3 Body language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的第二课时,可以制定以下学习目标:①了解并掌握重点单词、短语的意思.②理解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9.
卢琴 《政治课教学》2003,(11):19-21
一、说教材本课是在学习了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公民应尽的六项基本义务之一: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保护祖国安全的义务。其内容共分三目,安排三课时。今天着重说的是第一课时,即第一目“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本目共有两个层次,第一是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和内容,第二是维护民族团结,包括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特点、政府采取的民族政策、青少年的行为要求等内容。(出示说课用具一:“板书设计”,结合板书介绍主要内容)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认为本目学习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责…  相似文献   

10.
1案例背景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苏教版教科书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内容.该节的学习课时为两课时:第一课时是"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二课时是"提取DNA".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实质的认识.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遗传物质为DNA,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再通过介绍烟草花叶病毒等少数生物只有RNA而没有DNA的事实,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结论.在学生对经典实验的学习、讨论与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用辩证唯物的方法来认识遗传物质的本质,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推理、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英语专业“零课时”听力教学改革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零课时听力教学   “听力课时零化”指的是取消传统的听力课堂教学,使学生的课内学习向课外自主学习过渡和延伸,由教师指定学习内容,安排学习进度,指导学习过程,提供学习方法,监控整个学习过程,并对学习效果做出科学地阶段性地评估.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零课时听力教学既缓解了课时紧的局面,又弥补完善了传统听力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众所周知,传统的听力教学注重的是教师课堂上几十分钟的教学过程,教师在语言实验室操作主控台,训练的内容、方式和节奏都由教师决定,学生显得很被动,而且他们的听力能力差异在这种课堂中也无法纳入考虑之列.此外,背景导入--播放--对答案的常规教学模式也使得课堂显得非常乏味单调,其结果是学生虽然掌握了较强的英语文字功底,却仍然“有耳难明”.  相似文献   

12.
况艺娜 《化学教学》2000,(11):28-30
1 对教材的理解和安排1 .1 教学内容本节内容选自高级中学化学课本 (上教版 )第二册《氨、铵盐》一节教材中“氨气”部分内容。本课容量大 ,各种实验现象繁杂 ,让学生在短时间 (本校每节课 40分钟 )接受大量信息 ,学生在课堂上的观察、思维、自主设计实验进行探索等能力培养目标很难实现。基于此 ,我把《氨》这一节的教学分两个课时来完成 ,第一节课完成氨的物理性质教学以及对氨气化学性质的推测和实验设计讨论上 ,第二节课完成对氨气的化学性质的学习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1 .2 教学目标1 .2 .1 知识目标掌握氨的化学性质及氨与酸反应…  相似文献   

13.
1教材分析1.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的联系“水分代谢”是第二节“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的第一小节内容。本小节内容是在初中“植物吸水原理”的基础上及学生学习了高中《生物》第一章“细胞”,掌握了细胞膜、液泡膜具选择透过性特性的知识后,重点讲述植物渗透吸水这一生理过程。学生在学完第一章“细胞”后,转入难度加大的第二章“生物的新陈代谢”学习。因此,指导学生学习好这一节,对学生增强信心和兴趣,学好后面的生物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1.2教学内容本小节主要叙述了植物对水分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共分2课时完成。本…  相似文献   

14.
“学案”就是用来引导学生课前进行自主学习、明确课堂活动内容的学习方案,一般包括学习目标、复习检测、自学导学设计、课堂学习活动、课堂小结、达标检测等几个部分.一篇好的学案就相当于一艘船的导航系统,能够引领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准确把握本节的重、难点,初步了解教学过程.怎样才能设计出好学案呢?以初中粤教版第八章第二节《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常见的碱》的学案设计为例作一个说明.  相似文献   

15.
蔡钢  陈珍国 《现代教学》2006,(7):106-110
教学设计思路 在本节课中,我们把《气体的压强与体积的关系》(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物理(试验本)第九章B节)这节内容分成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用日常所见的“充气用品”创设情景,用“压缩空气点燃硝化棉实验”引出描述气体的三个状态参量;通过自主研习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明确气体的体积、温度与气体压强的概念和国际单位;通过五种典型情形的讨论让学生掌握测量和计算气体压强的多种方法。第二课时利用DIS实验,通过“创设情景、设疑激趣——提出问题、引导猜想——实验探究、得出规律——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误差分析、拓展联想”五个教学环节实现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本案例描述的是第二课时。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几何图形的证明需要学生重点学习和掌握。在学习证明前,对于什么是证明,证明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证明,都需要学生深入了解和系统学习。本课例选自苏科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二节“证明”的第二课时。在本节课中,首先,让学生了解证明的定义、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其次,引导学生经历证明命题的过程,初步树立言之有理、落笔有据的推理意识;最后,让学生在证明过程中感受欧几里得的演绎体系对数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的: 1.教育学生懂得遇到危急情况要沉着冷静,果断处理,并渗透集体主义教育。 2.理解课文内容,能按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果给课文分段。 3.理解重点词句在课文中的作用。 4.学会生字,新词,运用“显然”、“不然”造句。教学重点: 1.能按事情发展过程给课文分段。 2.正确掌握本文的中心思想。教学难点: 1.关联词语“因而”“只要……就……”、“即使……也……”的作用。 2.为什么用《跳水》做课题。教学时数:两课时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理解课文,质疑问难,讲读一二段及第三段部分内容。第二课时:讲读第三段剩余部分及第四段。总结全文,指导造句。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讲读课文前半部分,进行词句段训练。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讨,促进CAI教学的提高是当前教改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以中师《少年儿童生理卫生》中“循环系统”第一课时为例,谈谈CAI教学的运用及体会。1教材分析“循环系统”第一课时包括的知识是:①心脏的结构、功能。②血管的种类、特点、功能。③血液的成分、各成分的功能。④ABO血型系统。⑤血液循环途径。其中,教学难点是:①ABO血型系统中凝集原和凝集素相互之间的关系。②心脏瓣膜的活动规律及其与心脏内血流的关系。③血液在循环途径中成分的变化。这三个问题抽象,难以理解,通过CAI课件的巧妙设计,形象地模拟其过程,就可使抽…  相似文献   

19.
课时安排:2课时(本设计为第1课时)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了解美术馆的功能和价值,学习欣赏和评述美术作品,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基本方法。2.过程与方法:运用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进行赏析,促进艺术鉴赏能力和评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现代认知学认为,数学学习过程是新的学习内容和学生原有数学认知结构相互作用,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同化和顺应是相互作用的两种基本方式,原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的学习是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如果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缺少起固定作用的观念,或者原有观念不稳定、不清晰,就应设计、组织一些引导性材料,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之间架设一座“认知桥梁”.■一、复习铺垫,为学习新知识提供稳定固定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总要涉及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学生总是从其自身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结构.教师在备课时,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