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模拟比赛情景训练对优秀散打运动员注意分配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20名优秀散打运动员为被试,以散打比赛情景片段和两种刺激信号为素材,对优秀散打运动员模拟比赛情景训练过程中注意分配值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比赛情景模拟训练对优秀散打运动员训练的效果.结果表明,比赛情景模拟训练能有效提高优秀散打运动员的注意分配能力;优秀散打运动员注意分配技能提高的进程是符合运动技能形成的基本规律的;在散打专项情境中,教练员施以观众声音因素的干扰并不能影响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的注意分配能力;运动员运动水平越高,注意分配能力也相应表现出较高水平,说明散打运动项目要求运动员具备较高水平的注意分配能力.  相似文献   

2.
紧身装备在体育科学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紧身装备作为当今高科技运动装备之一,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所青睐,它在维持肌肉功能、减少运动损伤、提高运动能力方面的作用,令其成为21世纪功能性运动装备领域的研究热点。运用文献资料调研、统计分类的方法,归纳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紧身装备的研究和应用现状。结果发现,近年来,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均加大了针对紧身装备的科研探索,主要涉及的学科领域包括生理生化、生物力学、运动医学、材料学以及结构设计等。同时一系列有关紧身衣、裤、袜的研究表明,紧身装备确实对运动员力量的输出、疲劳的表现以及内在肌肉功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其中蕴含的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此外,到现在为止国内尚没有系统开展对于运动紧身衣裤的研究,同样限制了国人对于紧身装备内在机制的理解。未来紧身装备的研究将会更多地致力于在选择更理想的紧身材料的基础上,针对肌肉(或软组织)振动特性的影响,特别是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控制以及在预防运动损伤、提高运动能力、促进大众健身等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  相似文献   

3.
随着体育竞技事业的不断发展,游泳项目的强竞技性特征愈加明显,在比赛中,运动员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这一项目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运动员的竞技战术能力同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立足于游泳运动训练的需要,进一步加强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有利于优化运动员的训练方法,改善运动员的训练效果,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正> 武术运动要求运动员具有高度协调配合作出快速反应的能力,目前对武术运动不同项目运动员的反应能力的比较研究未见报导。本文采用视觉——运动反应时、分化抑制及延缓抑制三个生理指标的测定来比较分析武术不同项目运动员的反应能力,为选材、科学训练及训练效果的评定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前,人体肌肉在完成机械功时所利用氧气的能力已能在实验室中进行精确的测定。由鲁宾逊在1938年所介绍,而主要由阿斯特兰德在五十年代所提出的测定最大吸氧量的方法,已获得了非常可信的结果。许多学者用这种方法对各种人群进行过测定,并得到了一般和不同训练水平的运动员的正常值范围。在长时间的持续运动中,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是由有氧代谢提供的。然而,在大强度的运动中,有氧代谢并不能提供足够的能量,这时无氧代谢就成为一个重要的供能途径了。有许多运动项目主要就依赖于无氧代谢,不过,对这一重要能量来源的重视还是不够的。本文对不同训练水平和不同项目的高级运动员的非乳酸性无氧能力和有氧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8名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游泳运动学院的一级游泳运动员进行陆上瑞士球核心训练和水中瑞士球核心训练,探讨水中瑞士球训练对优秀游泳运动员核心稳定性和运动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8周陆上和水中瑞士球训练均能显著提高优秀游泳运动员躯干力量、背肌耐力和身体平衡性,改善运动员陆上身体控制和平衡能力,进而改善游泳运动员力量传导的效率,促进躯干和上下肢之间力量的有效转移,提升打腿和划手的效果,提高50 m自由泳运动表现;两种训练对运动员柔韧性和功能性表现无显著影响;水中瑞士球训练对各测试的提升幅度和RPE强度上均高于陆上瑞士球训练,且水中瑞士球训练手段可以更有效提高游泳运动员的50 m自由泳运动表现。  相似文献   

7.
高住低练(HiLo)训练法是由高原训练发展而来。本文讨论了HiLo与传统高原训练法的区别,以及HiLo对机体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有研究表明,HiLo不仅能引起与高原训练相类似的增强有氧运动能力的有效生理刺激,同时又避免了高原训练不能维持相应运动强度的不足。HiLo一方面改善了机体呼吸系统、心肺系统的功能,另一方面,HiLo增强了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有效的延缓机体疲劳的产生,从而使机体的有氧运动能力得到提高。但值得注意的足,HiLo所产生的训练效果会受到训练持续时间、运动项目及运动员的个体差异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运动项目推广中的形象代言人进行研究,认为在选择形象代言人时,要充分考虑普通大众的想法和意见,运用科学的方法选择运动员形象代言人,充分展现运动项目的精神理念;选择明星运动员、有潜力的运动员和普通人作为形象代言人;选定形象代言人后,就要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包装宣传和约束管理;我国各运动项目管理部门需要对运动项目的资源进行充分调查,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的运动员形象代言人,促进各种运动项目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崔丽雅 《健与美》2022,(10):108-110
作为一项古老的运动项目,摔跤是双方在徒手状态下直接进行搏击格斗的一项综合性对抗体育竞技运动。摔跤运动不仅需要运动员具备一定反应能力、灵敏度及耐久力,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力量基础。力量素质作为人体的运动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决定其他素质的发展及影响。对于摔跤运动员而言,力量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摔跤运动员的耐力、爆发力、柔韧力、灵敏性,同时也是运动员掌握并引用摔跤技术的首要条件,对增强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具有关键作用。基于此,文章详细阐述高校摔跤项目力量素质的训练方法,并论述其重要性,从而强化高校摔跤项目力量素质训练效果,促进高校摔跤项目教学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燕 《中华武术》2010,(9):48-50
跳远是一项跑跳结合的快速力量性运动项目,改善神经一肌肉系统的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尤其是爆发力和反应力量,是提高跳远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最直接和有效的训练途径。然而,目前国内对于跳远运动员力量训练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不足,严重影响了力量训练的质量和效果。为此,笔者从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生理学的角度,结合训练实际,对近年来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的力量训练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爆发力是快速力量为主导的体育项目中决定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爆发力的任何变化都有可能造成冠军或者名次的改变,因此如何在赛前准备活动中更大程度地提高运动员比赛时的爆发力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点。不断去追求和探索更加合理的、有效的激发运动员爆发力的方法和手段,成为运动员和教练员们所关注的内容。随着学界对于后激活增强效应(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PAP)的研究愈发深入,发现后激活增强效应有可能成为通过赛前准备活动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爆发力的突破点,对PAP的功能及其在运动能力上应用的关注和研究与日俱增。许多研究人员在运动试验中,通过诱导出PAP提高了运动员的竞技表现,但因这些实验的变量选取纷繁复杂,研究多集中在PAP对运动能力即时性提升的效果,而PAP诱导效果的影响因素尚不明确。从生理机制、诱导条件与适用运动员特点3个方面进行梳理,分析研究PAP产生的生理机制,PAP进行诱导刺激所需的条件,以及适合通过PAP提高运动水平的运动员的特点,旨在为我国教练员和运动员在竞技训练实践中合理利用PAP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男  檀志宗 《体育科研》2021,42(4):34-41
近年来,冷水浸泡(CWI)和全身冷冻疗法(WBC)在运动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它们被认为起到促进运动能力恢复、减少运动损伤发生、抑制运动中核心温度过快增加等作用。然而,这2种方式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尚存争议。根据冷冻疗法的干预时机可以分为:运动前(预冷)、运动中或间歇、运动后。查阅近年来关于CWI和WBC对运动能力影响的相关研究,通过文献综述总结了在不同时机下2种身体冷却方法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Athletics is a popular sport among young people. To maintain health and optimize growth and athletic performance, young athletes need to consume an appropriate diet. Unfortunately, the dietary intake of many young athletes follows population trends rather than public health or sports nutrition recommendations. To optimize performance in some disciplines, young athletes may strive to achieve a lower body weight or body fat content and this may increase their risk for delayed growth and maturation, amenorrhoea, reduced bone density, and eating disorders. Although many of the sports nutrition principles identified for adults are similar to those for young athletes, there are some important differences. These include a higher metabolic cost of locomotion and preferential fat oxidation in young athletes during exercise. Young athletes, particularity children, are at a thermoregulatory disadvantage due to a higher surface area to weight ratio, a slower acclimatization, and lower sweating rate. An appropriate dietary intake rather than use of supplements (except when clinically indicated) is recommended to ensure young athletes participate fully and safely in athletics.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多课次"训练方法,应用于赛艇运动员的运动训练中。通过查阅有关"多课次"训练的研究资料,结合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将赛艇运动员的机能指标与"多课次"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训练前后的生化指标数据分析,对运动员生化代谢、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指标进行综合评定,为赛艇训练提供理论支撑,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5.
常芸 《体育科研》2012,33(4):11-16
运动心脏作为运动员所特有的"高功能,高储备,大心脏"一直被认为是运动员良好体能状态的重要保障,但在运动训练监控中我们发现一些运动员或多或少存在某些心脏结构改变和心律失常现象,往往影响运动员的系统训练和竞技水平的提高,常常困扰着运动员和教练员。运动医学研究也显示,在大运动量训练与反复大强度运动后运动心脏细胞与亚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代谢发生了某些失代偿性改变,引起运动性心肌微损伤,而且,右心房、右心室及内膜下心肌组织是运动心脏对大运动量训练与反复大强度运动的敏感区域,又称易损部位。尽管目前运动性心肌微损伤现象已为人所知,且运动性心律失常发生也与运动性心肌微损伤有关,但其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了,运动员心肌微损伤与运动性心脏意外的发生很难早期诊断、预测和防治。针对优秀运动员潜在心脏隐患的调研也证实优秀运动员存在较高的心律失常风险,且专项训练年限长的运动员更为常见,一些运动员因此而退赛,甚至退役。运动性心律失常已经成为影响运动员体能、健康以及正常训练比赛的重要原因之一,制约了部分优秀运动员竞技水平和比赛成绩的提高。部分退役运动员留下了永久性的心律失常。本文主要针对运动性心律失常的常见类型以及病理变化与发生机制进行了综述与探讨,并对未来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希望开展运动性心律失常电生和分子病理的研究,规避运动场上心血管意外的发生,保障运动员健康、延长运动寿命。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大学生运动员非智力因素进行系统研究,提出提高大学生运动员非智力因素水平的途径,为增强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提高运动成绩、真正成为出色的运动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缓解运动性疲劳的效果及对运动成绩的影响。方法:将20名足球运动员随机分为穴位敷贴组和空白对照组,穴位敷贴组采用药物贴对受试者神阙穴、气海穴、足三里穴进行敷贴,对照组采用安慰贴对受试者上述穴位进行敷贴。对两组受试者进行主观感觉疲劳程度评分(RPE)、运动心情评价(POMS)、情绪状态总估价(TMD);检测受试者血乳酸和血氨浓度;记录受试者8 00 m全力跑成绩。结果:穴位敷贴可减轻受试者主观疲劳感觉,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RPE值(P〈0.01);穴位敷贴可缓解运动员因疲劳而产生的消极情绪,降低TMD分值,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穴位敷贴可升高运动后4 min机体血乳酸(P〈0.05)和血氨浓度(P〈0.05),降低运动后20 min机体血乳酸(P〈0.05)及血氨浓度(P〈0.05),显著提高受试者8 00 m跑成绩(P〈0.01)。结论:穴位敷贴可减轻运动员的主观疲劳感觉,缓解运动员因运动疲劳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促进运动员机体内血乳酸和血氨的代谢,提高运动员耐缺氧能力,进而缓解运动性疲劳临床症状,促进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应试教育使得学生体质呈连年下降趋势,学生们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以及能力差之又差。“动商”这个代表着一个人运动潜能、运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新名词也应运而生。如何提高学生们的动商水平,使学生们的动商与智商、情商共同发展,成为专家、学者们共同探讨和思考的课题。对在冬季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动商水平进行研究,总结出动商的培养具有有效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发挥动商的德育价值、有利于体育教育的充分挖掘、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等意义和价值;提出高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动商的发展、家庭要大力支持学生动商的培养、社会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学生要增强动商自我提升的积极意识等提高学生动商的途径,为有效保障学生动商的提高,切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冬季项目运动队的现代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竞技体育要在真正意义上跻身世界前列,优秀运动队的科学化、现代化管理是一个极其重要、急待解决的问题,冬季项目运动队更需要加快现代化管理的步伐。我国冬季项目运动队的现代化管理应从建设和谐运动队抓起,实行人本管理、人性化管理、学习型组织管理、信息化管理和整体效益管理,以运动员为中心进行主体积极性调动管理,并注重观念、能力、情绪、环境、社会学因素的影响;加强运动队文化建设,培育团队精神,营造团队文化,使之内有凝聚力、外有竞争力;培养全面发展的运动员,围绕其体育发展目标达到德、智、美、劳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培养运动员过硬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保障科学化训练、提高竞技水平和运动员的成长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对于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运动员竞技能力特征和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是选材和训练监控的重要依据。结合散打运动的特点,对我国32名武英级运动员和39名一级运动员进行了形态、机能、素质心理智力指标的测量。运用主因子分析法,将散打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中基础的、有鉴别性的指标,归纳为17个因子,并以此确定散打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探索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特征,并以现役国家队运动员为参照值,建立我国散打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明确了散打优秀运动员选材(高级选材)的任务和阶段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