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过45°-β/2的计算方法,推算投掷项目的最佳出手角度,旨在探索各个投掷项目出手角度的重要性,以及各个投掷项目最适宜的出手角度。  相似文献   

2.
<正>中考体育投掷实心球项目的评价手段最基本方法就是测量距离,如何让投掷实心球更稳、更远些,首先我们要让学生弄清楚投掷实心球的基本原理和一些投掷技巧。其次,如何提高投掷能力和水平,可以从投掷原理的基础出发,进行身体素质的强化巩固练习。一、中考体育投掷实心球的基本原理根据物体斜抛运动规律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作用下,决定实心球飞行远度的因素有三个,分别是实心球出手时的初速度、实心球出手角度和实心球出手时的高度。在这三个变量中,实心球的出手初速度是决定投掷远度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一、投掷过程中铁饼的运动投掷铁饼,多数是采用背对着投掷方向,用旋转前进的方法将铁饼投掷出去的。在铁饼出手之前,铁饼参与了两个运动:一是铁饼相对人体重心的相对运动;二是人体重心相对地面的牵连运动。因此,铁饼的出手速度即绝对速度便是相对速度和牵连速度的矢量合成,如图一所示。众所周知,出手速度对投掷的成绩至关重要,它与投掷距离的平方成正比。但怎样才能增大出手速度呢?长期以来,人们始终  相似文献   

4.
我们知道田径运动成绩决定于器械出手初速、出手角度、出手高度、自然条件等.通常人们比较重视出手初速。无可否认出手初速是最重要的。然而,在比赛中,运动员投掷器械出手初速的能力都比较相当的情况下,出手角度的重要性就突出出来了。尤其是标枪这类形状及飞行状态比较特别的器械,合理的投掷出手角度更为重要,原因是它直接关系到标枪在飞行中是否合理利用了空气动力。国外专家研究报告,投掷标枪成绩和投掷角的相关  相似文献   

5.
一、决定投掷远度的因素 A.出手的速度;B.出手的角度;C.出手的高度;D.器械本身特有的空气动力学因素(指标枪与铁饼的差别)。二、成功地完成投掷动作与下面的因素有关 (一)正确的投掷技术 1.适当的身体平衡和姿势:这是保证获得最大的动作幅度、充分发挥身体各部分最大效能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我国优秀板球运动员快速投球中投掷步技术的运动学测量,并且与国外运动员在关键指标上进行比较发现:在我国运动员中存在着混合型快速投球方式,且我国运动员球出手速度较低,在投掷步开始时身体重心水平速度较低,在前脚着地至球出手期间前腿膝关节弯曲幅度较大,在球出手时前腿膝关节角较小,在投掷步中肘与腕关节的最大速度较低,投掷臂运动对球出手速度的贡献较低。因此,我国运动员成绩提高的有效途径:转变已有的混合型快速投球技术,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其它合适的快速投球技术类型;注重助跑速度的适当地提高以及跳步与投掷步衔接技术的改善;在前脚着地时前腿膝关节屈曲至150°以上,然后维持这个角度直至球出手;适度地增加投掷步步长;加强投掷臂挥臂技术以及肩关节的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掷铁饼运动的起源、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论述。结果显示:掷铁饼运动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劳动;掷铁饼技术大致经历原地投掷、上步投掷、侧向旋转投掷以及背向旋转投掷几个阶段;将来掷铁饼技术的发展趋势为:继续提高器械出手速度并保持良好的出手初始状态,加快和完善旋转技术,加强旋转与最后用力的衔接连贯,充分发挥基本技术原理与个人特点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8.
关于男子低重心标枪出手条件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标枪风洞测力实验基础上,建立标枪飞行数理模型进行计算机优化,得到了有规律的结论,结合投掷实践分析了标枪出手适宜条件。出手初速在25m/s~30m/s的范围内,最佳出手条件是:投掷角为40°,迎角为-11°。就投掷成绩而言,负攻角比零攻角好,零攻角又比正攻角好。低重心标枪俯仰力矩值比旧标枪大,低重心标枪出手条件不好,投掷成绩下降幅度比旧标枪大。一般情况下投掷角不能小,攻角绝对值不能大,这样相应成绩更好些。投掷标枪不能沿纵轴用力,也不可能沿纵轴用力。标枪以不为零的攻角出手是获得空气动力效率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1 前言 以往的文献资料表明,在指导标枪的运动中,均认为投掷标枪应“沿纵轴用力”,许多专家认为,就投掷标枪成绩而言,这不仅取决于器械出手的速度、出手高度、出手角度、左脚到起掷孤的距离等自然条件。通常认为,出手初速度对投掷成绩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标枪运动员投掷标枪的最佳出手点控制的正确与否,不仅影响着技术动作的正常发挥,而且也直接影响到投掷运动的成绩。通过对部分标枪运动员投掷标枪的最佳出手点的三维运动监测,确立了标枪运动员投掷标枪的正确出手点,为标枪运动的教学与训练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 投掷教学是小学体育课的重要内容,教学中如果对练习处理不当,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应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适宜的练习方法。下面就小学体育课投掷练习,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宜采用持轻物进行投掷练习持轻物进行投掷练习,对学生掌握正确的出手角度和投掷方向,体会全身协调用力,学会快速出手动作是极有利的。在小学投掷教学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投掷铅球简化为质点作抛物运动,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明确了投掷距离与铅球的初速度,出手角度以及出手高度等因素间的数学关系。并应用高等数学的微积分理论,求得出手高度及初速度一定的情况下,相应的最佳出手角度及最大投掷距离,为运动员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田赛当中的投掷项目,有在圆圈内滑步或旋转投掷的,有在助跑道上直线助跑投掷的。投掷的器械最长的是标枪有270厘米,最重的铅球、链球有7.26公斤。尽管在器械形状、重量、尺寸上各不相同,投掷方法也不一样,但比赛时都要求投掷得远,这一点是共同的。决定投掷的远度,从力学角度来分析有三方面的因素:初速度、出手角度和空气阻力。初速度,就是器械出手时的速度。初速度越大,器械就越远;相反,初速度越小,器械就越近。出手角度,是指器械出手时和地面所成的角度。角度过大或过小,都不能远,只有用适宜的角度才能投得远。空气阳力.…  相似文献   

14.
在投掷运动中,器械出手后的运动是斜抛运动。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地斜角的影响,根据斜抛物体运动的规律,其最大远度(投掷距离)为; S=2V~2sin2θ/g 式子中的V为投掷初速度,θ为投掷角,g为重力加速度常数。从上式中,我们可以看出,最大远度S与投掷初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与投掷角也有关系。要想获得较大的远度,除了掌握适宜的投掷角,主要是增大投掷初速度。影响出手初速度的因素很多。这里只讨论器械从静止到出手运动的工作距离与器械出手初速度的关系。在器械没有离开人手的整个运动过程中,它始终受着人体和重力的作用。在此二力的合力作用下的运动,可以看成是沿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的翁格尔在《技术训练》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风对投掷成绩有很大作用》的文章,作者对不同风力给予投掷物的影响作了测定。投掷项目的运动成绩是由器械的出手初速度、出手角度、出手高度和空气阻力所决定的。而风速和器械的飞行速度、器械的体积和它的几何图形影响着空气阻力。因此,投掷项  相似文献   

16.
<正>原地推铅球是历年来体育高考必考身体素质项目之一,是检测考生是否具备良好爆发力、协调能力的测试项目。原地推铅球投掷的远度主要取决于器械出手的初速度和出手角度。当今原地推铅球技术正朝着加快动作速度的方向发展。投掷成绩取决于器械的做功距  相似文献   

17.
<正> 标枪的投掷距离,在任何情况下都取决于出手的初速度和投掷的角度;同时还直接受到空气动力学和标枪本身力学特征的影响。本文旨在对标枪投掷中的力学原理作一粗浅探讨,不妥之处请指正。一、标枪出手的初速度据斜抛运动公式,斜抛物体的距离和初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所以,提高标枪的出手速度是每一个运动员的首要任务,也是标枪运动员选材的一个重要内容。如沃尔夫曼十三岁时,能把200克重的橡皮球掷到118米;金努宁十五岁投掷小石块的成绩是130米;申毛毛的掷棒球成绩也在130米以上。标枪成绩在90米以上的运动员,出手速度每秒可  相似文献   

18.
原地侧向推铅球是高考体育必考内容之一,通过多年的教学和训练实践证明,正确运用投掷技术,我们的铅球训练会在获得最佳的爆发力、出手角度、出手速度的前提下,发挥最佳的投掷水平,取得最佳的投掷效果.除了强调合理用力,超越器械,出手速度和出手角度外,如果加上巧用器械,我们的投掷也会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这就是我要说的橡皮筋的运用,下面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特别强调皮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标枪项目是在加速助跑后身体高速移动状态下实施投掷动作,技术较复杂,主要要求选手的速度力量和技巧能力,应该比较适合我国选手。 在标枪出手条件中,出手速度是影响标枪飞行距离的首要因素,而合适的出手角度、姿态角等是获得优异成绩的保障因素。选手根据自身特点,应 用适合的投掷技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能否投出合适的出手速度、出手角度等是判断选手投掷技术水平的标志。进入“新标枪”时代以后,关于 世界优秀标枪选手出手速度、出手高度、出手角度、姿态角、迎角等出手状态的研究较为丰富,关于最后用力投掷过程中,脚下节奏与步幅、宽-肩- 肘-腕等关节中心的线速度、膝关节与肘关节角度等也有广泛研究,而对于躯干姿态和各主要关节角度变化的详细研究则有待充实。  相似文献   

20.
影响投掷成绩的三个因素是: 1、器械的出手速度,2、出手 角度,3、空气的阻力。在出手速度和出手角度不变的情况下,出手速度越快,投掷越远,而要想得到较快的出手速度,必须有较大的力量。因此,力量训练是运动员训练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提高投掷运动员运动成绩的重要途径。而在少年儿童时期,由于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如果力量练习安排过多,强度过大,会影响少儿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反之又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因此在少儿投掷运动员力量训练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