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滁州学院学报》2015,(4):88-93
当前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非常激烈,对于刚升本不久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更加明显。由此,解决好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也是很多学者研究的课题。就业观是影响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的一项重要因素,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的就业观现状,本文通过对皖西学院进行调查,以实际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就业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学生就业观的主要因素,提出引导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的建议,以期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就业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由于扩招及人口增长等因素,近几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规模空前壮大,其他劳动力资源增量加快,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大。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很多,但大学生的就业观和职业生涯规划却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及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就业观念存在的偏差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也是就业中的难点。我们就“大学生的就业观和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在学生中进行调查研究,并希望能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就业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占大学毕业生多数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问题更是值得关注。文章基于文化资本理论,对重庆市A学院2019届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调查,发现影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流动的因素,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应用型本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产物,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强弱是其办学质量的衡量指标。本文在分析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含义、特征及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对进一步推进应用型本科教育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英语专业人才一度供不应求,就业率则曾排名各专业的前茅,但由于个人、高校、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当下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文章主要分析了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措施和对策,以期进一步提升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积极鼓励和支持多种形式办学的政策背景下,新型应用型本科高校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大学生就业形势不乐观的问题。对于新型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学生就业状况对高校的社会声誉和招生非常重要,是对"潜在入学者"的最大影响因素。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从"人才银行"网络平台建设、全新校友工作、以提高学生受雇能力为核心的职业咨询指导工作、以提高用人单位价值体验为核心的市场建设等四个方面有效实现"学生就业终身制",从而为新型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就业工作创造一条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基层"已成为未来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最重要的空间。为了深入了解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观"和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原因,促进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本文以洛阳大学生为例,对大学生"基层就业观"进行了实证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四力助推",即:政府政策的扶持力、基层岗位的吸引力、高校教育的匹配力和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力,促进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  相似文献   

8.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分析高校大学生的择业就业观,并从民族高校大学生的意识形态的特点出发,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观受到需求层次的影响,分为三个维度进行分析,针对民族高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民族的当代大学生,通过对延边大学学生择业就业观调查报告并结合当代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就业趋势、就业政策、就业结构、就业问题,分析需求层次对民族高校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进行问卷调查,目的在于对大学生的就业态度、理想、以及他们对就业的认知和价值的取向进行一定了解与把握,探讨高校扩招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的影响,以帮助高校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当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以及它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为当代高校毕业生就业观教育的途径和就业问题的解决措施提供实证基础.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是我国高考的生源大省,连续几年的“艺考热”,使得河南省艺术类毕业生成为高校就业的“老大难”,大学生的就业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在协同创新视角下对,对河南几所具有代表性的民办高校的艺术类在校大学生的就业观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全面探讨民办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观的主要特征和形成因素,进而就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的就业观进行了专门的对策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全面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宿州学院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上课态度、采取的教学手段、教师的年龄、职称、学校的学风、课程的课时安排等因素对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毕业生、在校生、用人单位和人才交流中心的调查分析,影响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有校内因素和校外因素,也有学生自身和家庭因素.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应努力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长效机制、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长效机制、高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大学生就业服务长效机制,以促进和帮助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增权理论视角下分析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力失权的现状,对其失权原因进行阐述分析,结合“外力推动”和“个体主动”两种增权模式,就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培养大学生就业力提出相应的对策,即以高校为外力推动途径增能、提高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力,通过以个体为主导的主动增权、增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力。  相似文献   

14.
周秀娇 《文教资料》2012,(1):200-202
随着社会就业市场的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直接面临市场选择,这就要求高校重视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和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很多,作者对在校大学生的求职过程和行为展开调查,对毕业生求职获取就业信息的途径、影响确定工作单位的因素、就业结果的影响因素、用人单位最关心的条件、各类证书对求职的重要程度、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区域、薪酬期望、就业观等方面调查和分析,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行为,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开展大学生应用型本科创业教育是高校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迫切需要,本文剖析近年来大学生在应用型本科创业教育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以期构建能够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应用型本科创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本科高校大多属应用型本科高校,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的问题值得关注。文章基于重庆市两所应用型本科高校三个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流动调查情况,从教育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视角展开分析,提出以下建议:优化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立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增强人才培养的产学融合程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杜运伟 《高教论坛》2010,(5):116-119
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能否顺利就业。文章选取南京地区高校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以研究大学生的就业期望、职业规划、非正规就业等为主要内容,通过调查数据研究分析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同时给政府和高校就业管理部门提供一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极其严峻,大学生就业难的本质原因在于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在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背景下,为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人才质量,实现人尽其才,本文以大学生就业能力为切入点,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初步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对策,以期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9.
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观进行分类培养,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论的重要体现.由于社会环境、家庭情况、学校层次、学生特点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观既有普遍性的表现,又有特殊性的一面,兼具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因此,对高校大学生就业观的培养应符合学生的差异化需求,体现出指导上的灵活性与实用性,并坚持以矫正学生不良就业观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为目标.文章通过对大学生性别、贫富、文理、身体健康方面差异的分析,具体地提出个性化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的就业观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当前我省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择业、就业过程中存在着功利主义、贪图享乐、怕苦怕累、缺乏诚信、缺乏敬业和奉献精神等一些问题,加强红色革命精神教育是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大学生确立正确择业观和就业观,提高大学生自身精神境界,树立崇高职业理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