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近年来,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话题,在这一过程中,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阐释与实践探索不断深入。对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解释,主要是从高职教育作为类型教育、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等不同角度进行的。从理论的角度分析,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是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核心导向,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以满足学生终身发展为价值取向,以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根本标准,形成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从逻辑的角度分析,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是一种基于问题导向和需求驱动的发展性理论,其价值目标在于满足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然之举。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需坚持以专业建设为主线、以课程建设为载体、以师资队伍为主体、以教育研究为基础、以校企合作为途径的内在逻辑。当前,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面临着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疏离”、课程建设管理与改革未成体系、师资队伍综合教育教学能力不高、教育研究缺少整体化布局与统筹设计、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不深等现实困境。高职院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亟须转向“群的思维”,推动高质量专业建设;转向“三级联动”,开展高质量课程改革;转向“综合能力”,建设高质量师资队伍;转向“成果导向”,统筹高质量教育研究;转向“制度优化”,推动高质量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3.
纵观高考建制70年的政策演变,其大致历经了统招方向的确定、遭遇否定并中断、恢复与科学化探索以及建立新高考体系四个发展阶段。由于高考制度内外部关系的复杂性,高考改革主要遵循三大逻辑,即:以满足“多维需求”为导向的适应性改革逻辑、以注重“积小变大”为策略的渐进式改革逻辑和以坚持“实事求是”为原则的稳中求变改革逻辑。从高考政策的演变特征来看,演变动力实现了由政治主导到多元利益博弈的转变,演变取向完成了由追求效率与科学到强调公平与质量的转向,演变路径基本以由试点试验到全面铺开为主。基于我国新时代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目标,未来的高考政策将呈现四大发展趋势:一是综合评价招生将成为高校招生主渠道;二是高考指挥棒将转向引导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三是高考制度体系将趋于相对成熟与稳定;四是高考改革将注重构建高质量人才选拔体系。  相似文献   

4.
发展是对人的全面自由的追求,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自由表现在可行能力的提高和充盈上。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向度包括三个方面:高职教育内涵发展中心是学生的发展、全体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的整体发展。实现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三个基本条件: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从“成才”转向“成人”。课程价值取向从“封闭”转向“开放”,质量价值取向从“单一”转向“多元”。  相似文献   

5.
高质量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中国教育发展的理性选择,课程的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然之义。新时代高质量课程建设需要充分彰显对差异的观照,以增强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适应性课程是对教育中差异存在的积极回应,也是高质量课程体系发展的必然逻辑。适应性课程不是一种课程类型,而是课程发展的一种价值导向。构建新时代高质量适应性课程需要树立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在制定课程目标时充分考虑理性与非理性的平衡,通过自组织的课程内容开发以及建立课程资源区域共享机制,实现课程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价值旨趣。  相似文献   

6.
美国教育评价模式价值取向的转换及借鉴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泰勒为代表的“目标评价模式”以教育目标作为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准,反映了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规格的要求;斯塔弗尔比姆倡导的“CIPP模式”,其服务方向是以决策为中心。两者的价值取向都是为社会服务,以是否具有社会效用作为价值判断标准。“目标游离模式”从反映管理者、决策者的意图转变为反映局外人的意愿,其价值取向体现了人的需要。“应答模式”强调价值观念的发散性,重视所有参与评价的人的意图,反映了重视个体需要的多元价值取向。我国的教育评价现阶段以社会需要为导向。随着社会与教育总体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教育评价也将日益重视个人需求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7.
高职教育占据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学科教学体系向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渐趋深入,然而学生质量评价体系改革却滞后于高职教育的发展。因此,文章基于世界教育评价范式的转向特点,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质量评价的实然与应然走向,构思出以价值多元为基础,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学生质量评价体系建构策略,以期促进高职教育各要素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针对中国不同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与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构建不同地区教育共同发展的战略及其决策思想:把“从根本上解决不利地区不利人口教育问题”作为中国教育发展的价值最大化;从“以教育事业发展为目标的战略取向”转向“在教育事业发展基础上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的战略取向”;顺应教育由因变量向自变量的转化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建立以实施国家文化为导向、以立法与公共财政作保证、以政府行为为主导的新体制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
檀祝平 《江苏教育》2023,(39):26-28
高职教育应结合类型教育特征,将党的建设与高职院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并推动高职院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实现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奋力践行学校党建与事业发展“一融双高”的三重使命:一是面向强国建设,树立“德技并修”的党建育人理念;二是服务地方产业,探索“共建赋能”的党建融合模式;三是聚焦办学质量,构建“引领发展”的党建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开展科技伦理教育有助于促进我国科技伦理治理以及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存在过分强调管理逻辑而忽视学生人格塑造的现实困境。学科文化从管理逻辑、管理目标和管理重点三方面为高职院校科技伦理教育转向提供可能,并在理念维度、内容维度、方法维度和评价维度分别发挥内在功能,使之实现从“硬”管理到“软”塑造的转向,具体路径为:以学科价值文化体系引领教育理念从“小文化”到“大文明”;以学科知识文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以学科行为文化体系促使教育方法从“个体化”到“共同体”;以学科生态文化体系推动教育评价从“低境界”到“高境界”。  相似文献   

11.
教育评估应以人的发展为支点,促进学校在服从国家、社会的发展需求与坚守自身发展的逻辑规律两个维度上协调运转。我国高职教育评估价值取向的实然表达为:引导增强质量意识和规范办学标准,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突出教育特色,评估重心因势而变,评估理念与时俱进。但由于起步晚、积累少、进展快,高职教育评估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仍存不足。从应然层面而言,高职教育评估的价值取向应坚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加强对与教育质量密切相关的隐性要素的考查,提升院校参与评估的内在动力,促进"管、办、评"分离,实现教育质量监控的常态化、持续化、动态化。  相似文献   

12.
高等职业教育飞速发展之际,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命题。从高质量建设内涵出发,厘清质量建设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系。通过回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评估的发展历程,梳理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建设的发展逻辑。根据高职教育质量建设的目标导向性、动力内生性、教育主体性、评价多元性、架构系统性的特点,提出“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保证体系构建的路径:高位统筹质量保证体系总体架构;引擎驱动激发内生动力;规划先行形成完整目标链;成果导向打造精细标准链;深挖特色营造质量文化氛围;平台保障构建智慧校园。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在促进社会发展还是改善个人生活中,教育都发挥着它的效用价值,这是一种对教育相关价值的追求.当前教育在教育目的、实践过程和评价标准上一定程度背离了教育本身,背离了人本身的发展.要纠正这种把教育作为手段和工具的现实存在,我们就要找寻教育价值取向的应然状态:教育本身价值取向,使人的意义自由地、充分地自我生成,只有以教育本身价值取向为主体,才能引领教育相关价值更好地实现.  相似文献   

14.
陈伟国 《职教论坛》2006,(2S):20-22
发展观是系统科学中一个渗透着人类价值取向的概念。在教育领域坚持“以人为本”理念,首先必须明确其中的“人”主要应指参与教育教学双边活动的实践主体一一教师和学生。在当前高职教育实践中,源于学术性和职业性价值取向的错位,导致人们对高职师生的评价方面存在不少误区,背离了“以人为本”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主要表现为偏重以学业为导向的学生评价机制.视高职生为“低素质”学生;崇尚以科研为导向的教师评价机制,扭曲“双师型”教师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赋能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既是当前教育改革中的重点,也是未来教师教育变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时代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以培养“超越信息技术的适应型专家教师”为发展目标,以“多元协同”为发展战略,以“全面发展”为发展宗旨,体现出“四能”特点的目标能力化、“五教”特点的内容实践化以及教育过程一体化的基本特征。借鉴TOE理论框架,从技术、组织和环境等三个层面分析发现,以数字技术嵌入为逻辑起点、以组织结构创新为逻辑进路、以重塑教师教育发展新环境为价值旨归是数字化赋能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逻辑。从发展角度看,实现数字化赋能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应构建教师教育数字资源体系、加强数字教育环境建设以及构建数字化循证教师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服务区域发展能力和高职教育质量是相互作用的价值概念。服务区域发展是高职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提升高职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服务区域发展能力是高职教育质量的标志所在。当前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没有对院校服务区域发展能力进行直接考量与评价,因此,从服务资源条件、服务绩效两方面建立院校服务区域发展能力的评价体系,将其作为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系统中的子体系,采用内外结合的评价机制和实证评价方法,衡量高职院校服务区域发展功能的实现程度,以建立服务能力导向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系统,更好地引导高职教育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成兼具理论与现实逻辑,是一种聚焦优质质量、更好满足主体不断增长的真实需要的高等教育发展范式,展现出目标任务从“数量为先”到“质量为要”、方式手段从“路径依赖”到“创新驱动”、评价重点从“内部资源”到“外部贡献”的基本特征与诉求。新发展阶段,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进路体现在更新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基本理念,澄明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取向;坚持以需求牵引供给,深化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构建多样化高等教育体系;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更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对外开放;落实必要支撑与保障,加强资源供给、政策支持、制度创新及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留学生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引领着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而社会文化价值观又深刻影响着留学生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美国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发展与美国例外论的形成与发展、“美国梦”与移民浪潮的冲击、以自由市场为核心的资本主义经济生产逻辑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回顾二战后美国留学生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反思,发现美国的留学生教育政策始终难以克服孤立主义的基因缺陷,政治化倾向凸显,对自由市场的推崇与迷信放大了留学生教育的经济功能。后疫情时期,美国留学生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发生转向,留学生教育政策以维护国家安全和知识产权为逻辑起点,以吸纳全球最优秀的高技术人才为核心目标,以助力经济复苏增长为实践进路。  相似文献   

19.
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题中之义。新时代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要以培养“教育家型教师”为发展目标,以“协同联动”为发展战略,以“全面发展”为发展旨归,体现目标特色化、内容实践化、过程一体化、评价综合化等基本特征。从价值逻辑角度,“立德树人”的价值基点“、以师为本”的价值规范“、融合共生”的价值选择“、和谐发展”的价值旨归是新时代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旨趣。从战略的角度看,实现新时代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应确立全面系统的发展目标,健全教师教育体系,推进多元主体协同合作以及塑造良好师德师风。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升级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近年来高职院校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所要达到的应然状态,对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系统提出了融合、开放、升级发展的新要求。文章拟通过构建“进阶式双趋向6C”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助力高职院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及具有“企业家精神”与创新创业能力的高质量创业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