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王成芳 《体育世界》2008,(10):74-76
本交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宁夏高校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艾有较明确的认知;体育需求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体育价值的取向与体育需求具有较大的一致性;关注体育态度以及闲暇体育活动主动性不高;大学生体育消费目的不明确;活动场地以校内的运动场为主;大部分学生每周不同程度的参加体育活动,但活动的时间比较短,锻炼的效果较低。  相似文献   

2.
本通过运用问卷调查、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当前宁波市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调研分析。结果发现:宁波市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参加了体育活动;活动的时段以清晨为主;他们在选择活动项目、形式、场所上带有明显的性别特征;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  相似文献   

3.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专家访谈等方法对锦州市三所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义有较明确的认识;体育需求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男、女性别之问存在较大差异;课余体育锻炼积极性不高;体育人口较少,但男生好于女生;活动场地以校内的运动场馆为主;体育消费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4.
大学体育课教学改革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现行体育课教学需求及大学生对体育课教学改革要求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新世纪大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高、参与性强,认为体育课的各种身体活动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同时也发现他们对现行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看法,并要求尽快改革。为此,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以保证体育课真正功能的实现,为培养大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湖北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动机、次数、时间、形式、场所、项目选择及影响因素等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有87.36%的大学生能不同程度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但强度和时间明显不足,12.64%的大学生从来不参加任何课外体育活动;73.97%的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抱有明确的动机,增强体质、消遣娱乐和应付考试是他们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学业负担偏重、场地器材不足、学校组织不力是影响他们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障碍因素;湖北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免费体育场(馆)和校内空地;三大球是湖北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项目;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以与同学(朋友)一起活动为主。  相似文献   

6.
陕西民办大学学生体育需求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对陕西省部分民办高校在校大学生体育需求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健康”是大学生的第一需求;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要求为多元化与多样化。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校大学生校园体育生活现状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剖析普通高校大学生的校园体育生活现状,从大学生参加体育与健康课以及参与健身、群体竞赛活动三个角度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校大学生对目前开设的《体育与健康》课基本认可,态度是积极的,但是有些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不理想;学生缺乏健身锻炼的习惯,终身体育意识较差,学校健身场地器材不能满足学生实际需求;参加群体竞赛活动的机会较少,群体活动的组织等存在问题,影响了大学生的校园体育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广州市机关干部体育健身现状调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吴明华  黄丽 《体育学刊》2002,9(2):26-28
通过对广州市机关干部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现状的调查,发现广州市机关干部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较少;参加体育活动的场所较多地集中在公共体育场馆和单位体育活动场所,机关干部对所居住的社区体育活动场所满意程度不高;机关干部参加最多的体育活动项目是散步、乒乓球和跑步;机关干部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单位组织的体育活动;机关干部体育消费以实物性消费为主并呈多元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梁修 《安徽体育科技》2011,32(1):68-70,79
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调研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皖豫晋3省部分高校大学生体育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锻炼的意义和价值有较明确的认知,体育动机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态度与余暇活动的主动性不高;大部分学生参与活动时间有限,锻炼效果不理想;活动时间与负荷远低于相关教育与体育法规的要求;场地和器材的缺乏、余暇辅导少、传统教学模式与学习负担重是影响大学生参与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培养大学生体育素养的终身体育教育理念为主线,通过实证调研对大学生体育知识、技能、行为和道德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山西省大学生体育素养本科院校整体情况好于高职高专和独立院校,素养等级整体划分中等人数最多,优秀人数最少;性别、年级、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和参与体育活动情况都对大学生体育素养及各个指标具有非常显著性影响。研究认为:国家建立常模评价标准,学校开展多种形式体育活动、普及体育知识、提高教师团队建设、提高和挖掘物质资源的利用,考核评价过程化和信息化。  相似文献   

11.
宁波市大、中学生体质监测及参加体育活动状况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周建伟 《体育科学》2004,24(10):56-59
通过运用体质监测、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调研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当前宁波市大、中学生的体质及参加体育活动情况进行调研分析。结果发现:1)宁波市大、中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指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增幅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他们的身体形态指标,大部分与全国同龄人基本相近,少部分与全国同龄人存在着差异。身体机能指标与全国同龄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身体素质指标,少部分与全国同龄人基本相近,大部分与全国同龄人存在着差异。2)宁波市大、中学生不同程度地参加了体育活动;活动的时间以白天为主;他们在选择活动项目、形式、场所时都带有明显的性别和年龄特征;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运动场所的不足和运动器材的短缺是影响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以26.9%的速度增长,2004年全国招生研究生的人数达到33万人,硕士研究生已成为发展迅速的群体,是高校体育教育中不可忽视群体,他们的健康状况和对体育锻炼的投入,将影响着未来社会科技发展和进步。如果他们在学校进一步接受体育教育,可以更好地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为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可以培养出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未来世界高科技人才的竞争。  相似文献   

13.
章玮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6):731-733
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调研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常州工学院大学生体育健身认知行为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对体育健身的意义有较明确的认知,超过半数以上的大学生能把体育健身活动作为日常生活内容的组成部分,并表示将来参与终身体育健身活动,然而他们参与体育健身的行为却与其所表现出的态度存在较大反差,这一点女大学生显得尤为突出.大多数大学生每周不同程度地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但他们体育活动的时间和次数不足,锻炼效果也不佳,这可能与大学生体育意识薄弱、组织辅导跟不上以及缺乏场地与器材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在读高校硕士研究生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研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运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全国40所高等院校的在读研究生进行了体育锻炼现状调查.调查发现,在读研究生体育锻炼现状令人担忧,研究生体育锻炼的场地、经费、体育组织、体育知识和技能等问题亟待解决和加强.  相似文献   

15.
唐东阳  刘京昆 《湖北体育科技》2013,(11):1000-1002,980
湖北省大学生乒乓球运动首选消费动机主要有学习需要、身心健康等;总体消费水平不高,但相差较悬殊;大学生乒乓球消费结构主要分为实物消费、信息消费和劳务消费,其中实物消费较多。影响大学生乒乓球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大学生的经济条件、乒乓球运动专业器材价格等五种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主要调查昆明市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和心理活力状态的现状,分析体育锻炼与大学生的心理活力状态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一、昆明市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一般,总体来说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不是很好;二、大学生的心理活力状态与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指数成正相关,体育锻炼与高校在校大学生的认知活力、情绪活力、行为活力、动机水平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体育锻炼指数越高其心理活力越高,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心理活力状态。  相似文献   

17.
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心理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目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现状,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运用问卷法,探讨分析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心理因素,通过调查表明体育需要、体育动机、体育态度、体育兴趣等心理因素,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体育舞蹈是一项既具有很高竞技欣赏价值,又能使大学生的身体得到全面运动体验,使体质得以提高的健身价值。并且符合现代生活的个性特征,可以极大的引起大学生对体育舞蹈的兴趣与喜好,激发大学生对体育舞蹈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善大学生的形体条件,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及审美观。  相似文献   

19.
采用青少年身体自我量表和体育锻炼习惯问卷,对908名大学生进行测量和调查,结果显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大学生其身体自我满意度明显高于没有锻炼的大学生,每周2次以上和每次30分钟以上,均可明显提高其身体自我满意度;经常锻炼的大学生不仅在运动方面的自我评价比较高,对自己外貌、身材和性方面的认识也更积极;体育锻炼对身体自我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对女生的提升作用比较明显,每周1次以上可明显改善其身体自我满意度;身体自我满意度越高,其在健康生活方式及运动感受方面的认识越积极。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形式发展的需要。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探讨快乐体育如何进入普通高校排球教学课堂、及快乐体育在排球教学课堂的渗透。我们实施快乐体育,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需要出发,重视学生的学习和体验,实践证明这样有利于我们大学生学生的发展,更有利于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