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娱乐性排球运动与生活质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论述了娱乐性排球运动在促进身体健康;健全心理、发展个性;改善人际关系、增进道德规范;利于社会安定等方面的作用。呼吁全社会开展和推广娱乐性排球运动和其它娱乐体育运动。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从而使国民的生活质量得以积极、有效地提高。  相似文献   

2.
学校德育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脱节严重影响了我们德育工作的效果。德育工作只有走进生活、回归生活,才能使学生适应现实生活,并以文明健康的思想去享受新生活。  相似文献   

3.
让化学课堂回归生活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充分体现了科学源于生活,服务生活,创造新生活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运动:健康促进的积极方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文献综述、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从医学、社会学等视觉阐述了健康促进运动的发展,健康的概念及影响因素,身体运动与健康的关系,并提出了当前中国健康促进的问题及对策。旨在进一步加深运动健康促进理念,增强健康促进意识,提高国民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变革主宰了民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探索,民众幸福与社会变迁息息相关。近代以来,就试图实现社会幸福的思想和社会运动而言,出现了诸如太平天国式的乌托邦构造以及康有为的大同理想,清末思想家"为利欲正名"以及对独立富强的期盼,新文化运动时期思想家用科学、民主等思想意识改造国民与生活的努力,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的以城市化改造民众生活方式的变革等等,这些典型思想或社会运动分别代表着通过乌托邦的想象、国家独立富强的期许、思想意识的改造、生活方式的转变来实现美好的社会生活。从中可以看出,近代中国民众对幸福生活追求的历程,逐渐从幻想、理念走向具体的民生,意味着近代以来为实现美好生活而进行的社会变革从激情、喧嚣走向理性、平实。  相似文献   

6.
对2000年我国国民体质监测结果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国民40岁后身体机能呈下降趋势,青少年体质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精神压力增加,身体活动时间减少,加上膳食结构不尽合理,休息睡眠不足,青少年学习负担过重等。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健意识,重视并切实贯彻落实学校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的有关规定,抓好青少年儿童体格、体能、身体素质和心理等各发育敏感期的教育,从而有效增强青少年体质。中年人合理的膳食、适当的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延长健康寿命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理念引领下,人民群众将更加重视和积极参与健康运动,不断推进我国国民健康运动事业迅速发展.在健身热情渐渐提升和运动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健身风险事件也频频出现,比如运动性损伤、疾病,甚至猝死等,导致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受到影响,生命安全也因此受到了严重威胁.通过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方法,对国民健康运动的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根据其特点分析了国民健康运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在此基础上从不同主体出发提出了治理国民健康运动风险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8.
研究体育运动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对于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丰富闲暇文化生活,促进人们的幸福感受,以及积极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2000-2010年国内外有关体育运动与生活质量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归纳与分析.结果发现:进一步丰富体育运动与生活质量关系的理论;全方位、多层面的剖析体育运动与各类群体生活质量的关系;探索体育运动与生活质量关系形成的机制以及对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研究将是未来国际领域研究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9.
现代运动休闲的理论与实践的框架体系的核心源于西方,随着近年来全球化趋势的蔓延,西方运动休闲传入中国,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发展,其所承载着的价值观念也随之深入人心,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也成为人们的传统体育观转变的具象表现.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持续进步,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得以持续改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业化、老龄化、生态环境恶化等原因又给健康促进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有资料显示,一方面,我国国民的体质状况自2000年以来呈持续下降的趋势[1].另一方面,近几年来,广大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但因锻炼不当导致的运动性伤害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1.
My Life     
张曦月 《阅读》2014,(7):70-70
I'm Amy.I'm nine years old.I get up at seven o'clock every day.
I have breakfast at twenty past seven.Then I go to school at eight o'clock.I like reading.
Look,I am reading now.
I play the piano every day.  相似文献   

12.
My School Life     
闫书艺 《阅读》2010,(9):46-46
My school is in Changsha. It is very nice and beautiful. There are 25 classes and 1488 students in my school.  相似文献   

13.
“生活世界”与社会体育的生活化   总被引:21,自引:10,他引:11  
社会体育的发展,必须以生活世界为基础,关注人生的意义、使陷入现代生活冲突与困境中的人们产生一种强烈的归属感,才能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广泛的社会认同,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动力和自激互动的内在活力。换名话讲,只有使社会体育的发展具有普遍的生活化意义,从而使经常性的体育行为成为人们生活的基本内容和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体现为一种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才可能是全民的和终身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学生身心发展问题与行为问题的增多,生命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生命教育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敬畏生命的基础上,应重点把培养学生成为一个生命自觉主体作为教育的目的,激发学生生命潜能,唤醒生命自觉意识,帮助学生成长为有理想追求、有健全人格、有自主发展能力的人。  相似文献   

15.
现代学校德育在功利追求的影响和科学主义的桎梏下慢慢睇异化了自己,导致自己偏离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因此需要给予学校德育应有的地位,使它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世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相似文献   

16.
韩湘生平考     
韩湘是八仙之一,历史上实有其人,乃韩愈侄孙,是一介功名之士,无半点仙家气质。历史上关于韩湘的直接记载很少,本文对韩湘的生平作了详细考证,主要考证了韩湘的字号、出生年月、仕宦经历等,并对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做一个综合性概括。  相似文献   

17.
当代西方唯意志主义哲学思潮代表人物之一的叔本华一直以来被誉为悲观主义哲学家,但通过完整地探讨其哲学思想,不难发现其人生哲学中蕴涵的思想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其中的一些观点是相当深刻和精辟的,甚至对当前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人与人生     
知识经济信息社会,人的主体地位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人的知识、智力和发明创造成为社会财富的重要源泉。掌握知识和创造知识,发展智力和发明成果成为人生的追求。人的本质是社会性、实践性、超越性的统一;人生就是实现既定性和选择性、适应性和创造性、现实性和理想性的辩证统一过程。  相似文献   

19.
池莉的中篇小说《生活秀》中主人翁来双扬的口头禅是"崩溃"。本文正是以这个"语气助词"为切入口,深入地剖析了此篇小说中展现出来的关于存在的态度。通过对这个词的现象分析,解析了"崩溃"与"超越"、"回避"、"解决"和"审美"的四重关系,指出了"崩溃"在现象学上的存在意义。  相似文献   

20.
帝舜是源于东夷而与华夏结合较早的氏族部落首领,其出身微贱,经历坎坷,终以非凡的勇气和勤勉仁孝品质得到部落联盟议事会信任,代尧为帝,为华夏族的融合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