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把崇明生态岛建设中十分丰富的生态乡情教育资源开发成课程,把崇明的孩子培养成“生态人”,并探索一条创造的、实施好新课程改革方案的“崇明之路”,这是一个摆在崇明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而现实的课题。为主动服务于生态岛建设实践, 崇明教育确立了打造生态教育品牌的发展战略。为了能实现这种品牌战略,我们选择以“县校联动”为实践策略,开展生态教育。  相似文献   

2.
陈英 《现代教学》2006,(1):29-30
如何把崇明生态岛建设中十分丰富的生态乡情教育资源开发成课程,把崇明的孩子培养成“生态人”,并探索一条创造的、实施好新课程改革方案的“崇明之路”,这是一个摆在崇明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而现实的课题。为主动服务于生态岛建设实践,崇明教育确立了打造生态教育品牌的发展战略。为了能实现这种品牌战略,我们选择以“县校联动”为实践策略,开展生态教育。  相似文献   

3.
“生态崇明”校本课程是崇明生态教育课程结构体系中的一个部分,是学校对国家课程和“生态崇明”地方课程的补充。海洪小学的《芦苇恋歌》课程是以崇明生态岛建设为背景,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导向,以崇明特色资源芦苇为依托,以弘扬垦拓精神为主线而开发的一门综合课程。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上海的“后花园”,崇明要建成世界级生态岛,硬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育生态人,而生态教育是培育生态人的重要载体,因而生态教育对于推进崇明生态岛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学校教育中贯彻生态教育,真正实现对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必须抓住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的建构。学校要有创设课程建设的新思维,让学生成为课程建设和实施的主体。这不仅应该成为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维度,也理应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突破口。多年来,上海市崇明中学开展了指向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学校生态课程的建设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2004年在上海市二期课改全面推行的同时,崇明被定位为"国家级绿色生态岛",上海的后花园.二期课改的推进催人奋进,崇明生态岛的功能定位又激励着我们每一位崇明人.  相似文献   

6.
当前崇明正在加快生态岛建设的步伐,而崇明农村的环境现状并未令人乐观,农村人员的环保意识浅薄,常表现出与现代文明相冲撞的陋习。培养具有绿色文明素质的一代新人成了当前之需,我们通过绿色文明教育创造服务于生态岛  相似文献   

7.
官芹芳  薛婷彦   《上海教育》2009,(23):10-14
2004年崇明生态岛建设拉开序幕,崇明教育主动作为,依托良好的生态教育资源,逐渐制定了幼教、普教、职教、成教“四教协同”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生态教育大战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上海市崇明县教育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实现了重大转型,即从“生态教育”向“教育生态”的转型,这是崇明教育在已有基础上实现跨越的契机。从“生态教育”到“教育生态”,崇明教育的价值产生了新的叠加,教育的方向得到了拓展,教育的内涵得到了深化。可以说,“教育生态”是实现崇明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的核心理念,是崇明教育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强大引擎”,是崇明“生态教育”从单一的教育方式走向综合的“教育生态”格局的“起航远征”。  相似文献   

9.
把崇明开发成长江三角洲区域内特有的“外通大洋、内联腹地”的“岛桥”,并能提升上海作为世界城市品位的现代化“生态岛”,这是崇明未来发展的目标与定位。陈良宇书记在《上海市十二届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崇明处理好生态保护与开发建没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崇明大开发的  相似文献   

10.
被喻为东海瀛洲的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它是祖国第三宝岛。在建设崇明现代化生态岛的实践中,崇明教育窗口之一的上海市工程技术管理学校,立定瀛洲,改革创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学生终身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大职教服务新农村、以集团化推进共发展、以高质量增强吸引力的办学特色,成为崇明高素质劳动者和优秀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成为上海农村职业教育品  相似文献   

11.
上海长江隧桥(崇明越江通道)工程、崇明县陈家镇试点城镇建设启动仪式于2004年12月28日上午在崇明举行。这标志着上海多少代人期盼已久的中心城区和崇明岛一桥飞架南北、一隧穿越贯通的世纪梦想将变成现实,崇明现代化综合生态岛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崇明生态岛建设大讨论中,教育是一块十分重要的阵地。这不仅体现在教育作为一个行业,和其他各行各业一样,也要为生态岛建设出谋划策和添砖加瓦这一基础性上,同时也体现在生态现状的改观需要教育、生态文明的建设依赖教育和生态观念的内化渴望教育这一前瞻性上,更体现在生态文明与绿色教育在理念的趋同性上和行为的一致性上。  相似文献   

13.
崇明岛位于长江和大海的汇合处,是中国第三大岛,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岛上水洁风清,风光旖旎,海滩芦苇成林,生态环境优美……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围绕建设现代化生态岛区的总目标,2004年,崇明生态岛建设拉开序幕,生态教育随之在这片独特的土壤上开始蓬勃地发芽、成长、壮大。这片土壤上,磨砺着人们的智慧,催生着教育的芬芳。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态文明的区域发展新模式与新路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态文明是一种依靠自然、利用自然而又特别注意保护自然的一种新文明形态,是对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超越,具有独立性、整体性、相对性、反思性和过程性等特征。基于生态文明的区域发展是立足于区域复合生态系统良性运行和优化、着眼于区域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区域发展模式。上海崇明生态岛的建设实践表明,由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环境友好、生态健康、管理科学等5个专题领域,以及社会进步、产业模式、经济绩效、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生态风险、管理能力、公众参与和社会安全等15个评价主题以及人均社会发展财政支出、有机产品生产率、单位GDP能耗、COD排放量、新能源使用比例、湿地保有率、生命线完好率等24个核心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对于指导生态区域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作为上海市欠发达地区,崇明生态岛建设面临着更好地保护其特色优势水资源、生态资源,优先发展环境友好型的清洁能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提高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基于现代科技的生态旅游、循环经济,重构生态社区文化和生活方式等艰巨任务。崇明生态岛建设不仅解决了上海欠发达地区经济对外依存度高这一"老大难"问题,而且还将为新时期其他落后地区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新区域发展模式,为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5.
对恶性杂草——葎草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葎草在上海市崇明地区的广泛分布破坏了生态环境,威胁着崇明生态岛建设和经济发展。它会造成作物减产,阻碍树木正常生长,造成果树结果减少,还使草坪荒废,使高秆植物低头弯腰或倒伏,它的茎秆和叶柄上密生的倒刺会拉伤人的皮肤,从而妨碍人类活动。对葎草的清除应抓住最佳时期,或手工拔除或用化学除草剂清除。  相似文献   

16.
赵锋  姜笑 《上海教育》2010,(19):50-51
近年来崇明教育取得了快速的发展,随着生态岛功能定位的明确,崇明教育的发展,不仅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还要努力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提供强大的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7.
黄强 《上海教育》2011,(6):106-107
就像交通由渡船转向大桥一样,由生态教育到教育生态,崇明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尽快直面这个大角度的转型。改革,在积聚中酝酿突破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滞后及地理环境的影响,多年来,崇明教育在资金投入和队伍建设上长期处于薄弱的状态,使教育的整体发展明显滞后于其他区县。  相似文献   

18.
岳亮 《新读写》2023,(6):28-29
<正>爷爷奶奶告诉我,曾经的崇明很辉煌,有号称崇明制造的“五大金刚”。可我不明白,建设世界级生态岛,崇明为什么要关掉这些企业呢?原来,“五大金刚”的制造业会污染环境,一到下雨天,未经环保处理的污水不断地往外流,还会污染我们的母亲河。所以,崇明主动关上了这些企业的厂门。在这里,我想向所有伙伴发出倡议,爱护环境,我们也要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19.
正8月1日多云要说我喜欢的乡村,那可非崇明莫属。大家也来看看我在崇明的生活吧。崇明位于长江上,原来是一些淤泥,现在都已经开发成生态岛了,那里的树都枝繁叶茂。今天,我和妈妈驾车去崇明,虽然一时堵车,但心里还是盼望快点到家。终于到家了,刚下车,就有芬芳扑鼻的麦香,那味道真是无法形容,比城市的废气好闻多了。时间不早了,我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生态”角度切入,认为建设健康岛必须抓住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业发展两个重点,即两大“生态”问题。进而提出引用“保护式开发”的新理念,开发与保护统筹兼顾,加强健康岛不同生态圈的保护;遵照“健康”要求,大力发展健康岛的生态产业,其中包括生态食品、热带花卉产业、海洋生物制品、生态旅游业、生态型高科技新兴工业和文化、教育、体育及会展产业、环保产业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