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荣氏企业是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企业当中发展迅速、影响巨大的企业之一。其成功虽然与创始人荣氏兄弟自身的雄心大略、过人胆识分不开,但其科学的管理方式才是企业保持快速发展、经久不衰的不二法宝。从企业的组织形式、经营方略、制度规范三方面对荣氏企业的科学管理方式进行初步的探究,为剖析荣氏企业的繁荣昌盛之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世居江苏无锡的荣氏家族,以兴办中国近代民族实业而著称。国家副主席荣毅仁的父辈,荣氏家族中的荣宗敬(1873—1938)、荣德生(1875—1952)兄弟以他们的卓见和拳拳爱国之心成为中国民族实业界的一代骄子。彭真同志曾说过:“荣氏兄弟对于发展我国民族工业的贡献,历史将会大书特书。” 荣氏企业的发展,与荣氏兄弟兴学育才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荣氏兄弟的"兵船"面粉商标,是中国近代第一号注册商标。与这幅商标紧密相联的荣氏企业的半世沉浮,折射的是一部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曲折发展史。挖掘商标蕴含的丰富历史信息,并应用于课堂,有益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经济史教学枯燥、艰涩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以兴办中国近代民族实业而著称的荣氏家族——国家副主席荣毅仁的父辈,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以他们的卓见和拳拳爱国之心成为中国民族实业界的一代骄子。 荣氏企业的发展,与荣氏兄弟兴学育才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们认为:“事业之成,必以人才为始基”“实业与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他们先后兴办多所学校,培  相似文献   

5.
张謇和荣氏兄弟是鸦片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后同时涌现出来的杰出的民族实业家。育才用人之道既是张謇大生集团一度辉煌和荣氏集团最终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张謇大生集团最后走向衰败和荣氏集团保持兴旺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张謇和荣氏兄弟在创建大生集团、荣氏集团的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育才用人之道深入地加以分析比较,无疑可以从中获得深刻的教益。  相似文献   

6.
面孔     
■荣氏兄弟:热心教育事业捐资助学、办教育,是民国时期我国实业界有识之士的选择。在热忱教育事业的我国早期实业家队伍中,荣氏兄弟很具代表性。1911年,荣宗敬、荣德生发起创办公益学堂。1914年,荣德生在家乡荣巷自己的住宅旁购地2亩8分,一部分用作建造竞化女校,另一部分用作建造图书馆。民国成立后,荣氏企业发展较快,深感人才不足。基于事业之成,必以人才为始,实业与教育相辅相  相似文献   

7.
19世纪末至本世纪20年代中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当中涌现了两个著名的企业集团:一个是张謇在南通创办的以大生纱厂为中心的一系列企业——大生集团;另一个是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在无锡、上海等地创建的茂新面粉系统和申新纺织系统——荣氏集团。这两家集团几乎同时起步,经过二十多年的苦心经营,终于执中国实业界之牛耳。据1921年统计,大生所属27家企业资本总额为3400万元,①荣氏集团所属16个企业资本共计1043万元,②为同期其它民族资本企业所远不及。随着1922年国内外市场萎缩局面的出现,两家企业集团同时遭受多方面冲击,荣氏集团果断采取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等对策使企业顺利渡过难关,而大生集团继续因循守旧终至一蹶不振,1925年因债务负担过重被迫由金城银团接收。这颗通海明珠无论在资产总额还是社会影响方面都居于荣氏集团之上,为什么竟落得一败涂地的下场呢?以往论者多囿于强调外部市场的重要作用,或停留在对企业内部运行机制的探讨,难免有偏颇之处③。本文拟就这两家企业集团经营管理思想作一比较,以昭示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对近代企业生存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荣家兄弟     
荣家兄弟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实业家张謇有诗题为《江霄纬为无锡荣氏并蒂莲征诗赋寄二绝》,诗曰:梅花早说梅园最,今见庭莲并蒂开。自为荣家兄弟好,佛天分送妙华来。净根本是瑶台种,移植何年到绮窗。难得江郎才不退,名花健笔也成双。诗中所称「荣家兄弟」是指荣宗敬、...  相似文献   

9.
荣氏集团是旧中国资力最雄厚、规模最宏大的民族企业集团,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一个极令人注目的家族。因其当时在面粉业和棉纺业雄届首位,而有“面粉大王”、“棉纱大王”之称。荣氏企业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兴旺发达起来,关键在于他们擅长在不同时期以灵活多变的方式进行融资。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无锡荣氏企业,在企业控股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突出地反映了企业家族经营的特征。家族经营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但也掺杂着一些不利因素,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经济的发展,家族经营对企业的束缚性越强而必然要求打破家族经营的传统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中印软件业发展比较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考察了印度软件业发展状况,分析了印度软件业腾飞的成功经验;探讨了我国软件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印度软件业成功经验,提出了振兴我国软件业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着力点的文化产业,要不断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要和审美体验。日常生活审美化带来美的理念、美的产品,这对于推动佛山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具有积极意义。重视审美体验、增加文化产品美学因素、大力培养新文化媒介人,能进一步激活佛山文化产业的创新活力,提高文化产业核心层比例,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游客对乡村旅游需求的变化驱动乡村旅游产业的优化与升级。河北省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必须解决好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强化主导驱动力,有效协调多元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防控产业升级带来的风险。乡村旅游产业升级的关键是提升产业内在价值水平。价值水平的提升应以游客文化体验需求为核心,以区域内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为支撑,科学合理设计创新性体验项目,构建基于体验价值链的产业发展集群。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出租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出租车市场政府监管过程中暴露出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严重。西方发达国家的出租车市场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改革,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比较分析英国、美国(纽约)和新西兰三个具有代表性国家的出租车市场政府监管模式,总结其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辩证性地进行参考和借鉴,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出租车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化产业的"西方经验"包含着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一是系统完备的理论认识,二是丰富的产业经验。理论认识是更多地侧重于学术层面上的批判性研究,产业经验则更多地关注实用性的产业手段的运用。总体上处于自然经济状态的中国文化产业如果要为进一步跨国经营做准备,就有必要在全面把握西方文化产业的社会历史条件、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政策、文化产业基础、发展方式以及社会贡献的基础上,更好地兼顾西方文化产业理论和产业化经验。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的提升,创意产业也在迅速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影视创意产业,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热点行业。法国的"未来世界"影视城(LE FUTUROSCOPE)的发展之路,为中国的影视创意产业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博彩业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已被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所接受,在国际化的今天,中国博彩业的发展也遇到了新的课题。由于实际国情和社会文化的限制,博彩业在我国开展得尤其缓慢。而我国博彩业无立法和监管不力也是阻碍博彩业健康发展的原因。要加快博彩业的立法进程,保持与刑法和民法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建立科学有效的博彩业管理、运行机制,使中国博彩业健康发展,走得更长更远。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但是,产业集群自身具有一定的系统缺陷,大量成功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了政府有理由,也有必要发挥自身作用,推动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本论文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依据波特的钻石理论构建了政府扶持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型并提出了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9.
体验经济时代,观众收视心理正经历着从感官“服务”到“游戏”、再到“心理体验”和“审美体验”这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并由此引发了电影文本的转型.电影本身顺应经济形态产生了巨大变化,电影产业的发展又进一步推进了体验经济的前进.  相似文献   

20.
近代梧州开埠通商促使传统城市经济发生深刻变革,新式航运业、百货业、经纪业和近代工业逐渐成长为梧州的主要经济行业。随着近代城市经济的功能和地位日益提升,梧州逐渐发展成为近代广西最大的贸易口岸和工业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