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建设研究生教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有助于推动研究生教育学建设,推进研究生教育在新时代改革发展进程.我们应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深入把握学科特点基础上建设研究生教育学学科体系,即服务实践需求以推动研究生教育学分支学科建设、探寻自身学科逻辑以推动成熟化的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内容形成、完善学科建制以推动研究生教育学学科体系规范化建设;在强化理论实践交互生成基础上建设研究生教育学学术体系,即聚焦重大问题以演绎归纳生成学术成果、拓宽学术视野并扎根各学科研究生教育领域、呼唤多角色主体参与以打造学术共同体;在立足中国本土立场基础上建设研究生教育学话语体系,即推动适度借鉴与自主创建统一、坚持文化自信、争取国际认知和认同.  相似文献   

2.
无论从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趋势来看,还是从教育领域的公共性特征来看,教育领域都无法拒绝不同学科对其进行探讨、研究,由此,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意向:其他学科研究者为解决教育领域中的相关问题而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探讨的“教育的立场”;教育学专业研究者力图通过研究,提高教育学理论水平,建立、完善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并运用教育学理论,指导教育实践的“教育学的学科立场”。对教育领域中的教育现象进行研究,这两种立场可以并行不悖,并有可能相互促进各自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成为摆在教育理论研究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十年来,这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的根本遵循;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作为教育学学科体系基础学科的地位日益凸显;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在历史回顾和总结反思中得到发展;重大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为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注入了强大活力;教育史、家庭教育学等“冷门学科”得到深化研究,一批新兴学科崭露头角。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尚未实现学科自立,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主体性原创性不足,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缺乏“大教育”视野,学科体系构建的内外部逻辑关系有待理顺,交叉学科发展缓慢、回应现实关切不够。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未来发展正呈现出持续深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研究的思想引领、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教育学学科体系总体布局的实践导向、在学科分类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学科间的融通与融合的“大学科”意识、培树一批教育领域的战略型研究人才的学科队伍建设、加强教育学学科体系基础理论研究的思维水平深化等态势。  相似文献   

4.
吴刚 《教育研究》2021,42(3):76-89
通过数字化时代特质及格雷的研究范式的讨论,得出"数字人文"、"计算教学法"、"计算思维教育"等概念对教育实践具有意义.依据学科内涵和学科标准仔细梳理国内"计算教育学"的概念及其学科主张,无论从哪方面看,"计算教育学"都建立在一个虚幻基础上,其想法来自对"计算社会学"的模仿,其途径是以想象的学科代替学科想象力.基于以上判断,探讨教育理论生长的动力,提出放宽理论视野,关注学习分析学等新兴学科的理论前景;重思教育研究的预设,关注其"反身性"的特点;发展一种社会认识论的理解视角,进入教育场景,形成问题把握及概念提炼的敏感性;明确教育研究的价值意图,建立教育理论的知识分类,拓展教育学想象力.  相似文献   

5.
构建中国教育学,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教育强国的理论需要。中国教育学的三大支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和国教育实践和数字技术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国教育学文化品格以中国魂;共和国教育实践特别是新时代的教育实践赋予中国教育学知识生产以实践脉;数字技术发展赋能中国教育学同步发展以动力源。构建中国教育学,亟须明确其总体定位、核心概念、重大命题和基本范畴,重点是坚持以人的发展为微观逻辑主线,以教育的社会功能实现为宏观逻辑主线,形成微观教育学和宏观教育学的基本雏形。在方法论上,需要处理好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思想继承与理论创新、本土化与国际化、学科立场与跨学科借鉴等关系。  相似文献   

6.
论教育学的基本指向及其灵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师是教育学发展的基本指向。目前针对教师的教育学教材需要为教师实现从教育学转化为日常工作提供转化路径和策略的教育学,为教师提供教育学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开拓教育学视野的教育学。理想的教育学教材,其前提应是基于教师立场,而不是专家立场。教育学对教师的成长价值体现在:从教育学所内涵的生命性中,获得强烈的生命感;从教育学所具有的时代的容涵性中,获得鲜活的现实感;从教育学的系统性中,获得严谨的逻辑感;从教育学的开放性中,获得博大的境界感;从教育学思维的穿透性中,获得现实的透析感。教师的教育学修养包括:挚爱生命的心态,时代变迁的敏感,真实深刻的体悟,基本问题的把握,反思重建的理性,滴水穿石的精神,永无止境的求索,融通转化的智慧,博大深思、高举远慕的心态,追求自我完善与创造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学科立场是学术研究的"生命基质",对研究活动具有方法论的规约意义,是学科独立性、合法性、价值性的前提。教育研究作为教育学学者的学术自治,理应恪守教育学的学科立场。但教育研究中学科立场的缺失,使教育研究泛化为"研究教育",教育学泛化为"关于教育的学",以致出现了研究繁荣、学术衰微的现象。为此,重构教育学的学科立场,要求教育研究恪守独特的价值取向、厘定研究的问题域、重视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以此培育教育学的独立品性。  相似文献   

8.
教育学关于知识问题研究的方法论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问题是众多学科关注的问题,教育学也不例外,教育学可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却不能以其他学科的研究代替教育学研究,把其他学科的结论拿来作为教育学的结论。只有真正从教育学学科立场本身出发,才能真正对教育中的知识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对学校教育实践产生实际影响。  相似文献   

9.
建设中国特色特殊教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不仅是解决中国特殊教育实践问题的学科钥匙,更是回应新时代提出的特殊教育迫切课题的学科担当。特殊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应强化学科本质属性,凸显特殊教育学学科特性;注重分化与综合,促进特殊教育学学科群建设;完善学科建制,推动特殊教育学学科体系架构建设。特殊教育学学术体系的建设应追求理论思维,提高特殊教育学的学术品性;关切实践问题,形成特殊教育学的学术成果;探索前沿性研究,丰富特殊教育学的学术空间。特殊教育学话语体系的建设应注重内外均衡,构建特殊教育学话语的中国表达;坚持文化自信,奠定特殊教育学话语的中国基因;开放国际视野,扩大特殊教育学话语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研究虽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目前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尚缺乏大教育学的建构视野。新时代的中国教育学人,应进行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大教育学建构,使教育学既成为面向所有教育领域的教育学,又成为能涵盖各教育领域的大教育学,在每个教育领域,都形成独特的教育学中国话语。目前,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进行大教育学建构亟待突破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突破学校教育、基础教育领域;突破教育学学科界限;突破西方话语;突破抽象形式。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大教育学建构应当通过四方面路径:聚焦终身教育体系;立足大教育学学科视野;回归中国文化传统;扎根中国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1.
学科立场与知识本身的客观差异和聚类性存在有关,与从事某一领域知识研究的人及其知识信仰有关,更与研究者的思维方式有关。复杂思维视野下的教育心理学学科立场是:教育学是教育心理学的母系学科之一;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互为彼此的发展基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多元综合的,方法与研究对象具有恰切性;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相互吸取养料,共枝繁,同叶茂;双方对此都要有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中国成人教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虽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尚缺乏较为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目前,中国成人教育学学科体系建设从单数到复数演变,中国成人教育学学术体系建设从单一到多元演进,中国成人教育学话语体系建设从历史与实践中生成。中国成人教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在取得一定进展的同时,也存在以下四方面亟待突破的问题,即建设立场上进一步明晰目的、建设方式上进一步突出特色、建设形式上进一步聚焦实践、建设水平上进一步关注整体。基于以上问题,中国成人教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应当遵循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等内在逻辑,坚持逻辑起点、遵循规律、把握大局、关注整体的方法论基础,并通过四方面具体路径展开建设:立基体系全局,进行中国成人教育学“三大体系”建设;把握学科规律,进行中国成人教育学学科体系建设;坚持实践本位,进行中国成人教育学学术体系建设;立足中国立场,进行中国成人教育学话语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对教育中的人的研究具有多种立场,但却存在教育学立场的缺失。当代中国教育学是在与当代中国文化与社会变革相互激荡中逐步成长的,目前正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学科立场意识。这使我们得以从教育学的立场思考教育中的人的问题。具体地说,我们可以从当代中国教育学的“中国立场”、认识立场、方法论立场和价值立场来研究教育中的人,奠定当代中国教育理论形态与教育实践形态整体重建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14.
教育学面临系列危机:教育学学科独立性危机、教育学理论功能危机、教育学话语危机以及教育学研究中人的缺场导致的“无人”危机;研究和明确教育学的立场是教育学走出困境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5.
罗生全  杨柳 《教育研究》2021,42(7):48-59
中国教师教育学的建设历程是在时空转换、群体交互、实践经历之中曲折而来,具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典型特征,其本质是中国教师教育学在哲学社会科学诸多学科范畴中不断寻求并确立自我的过程.建设属己的教师教育学,是教育学科拓展研究边界的理性自觉,也是彰显教师教育学之于中国教育现代化从而中国教育学科现代化建设独有的价值贡献.中国教师教育学的系统建构,要在主动辨明教师教育学学科属性和学科范畴的基础上,以现代性和科学化的思维对教师教育学属己的理论体系、学科制度、学科专业队伍、人才培养模式等领域进行持续和深入研究,并以中国教师教育学建构的特有致思方式和行动方案,向世界教师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16.
国外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分化与综合、从探索走向成熟的过程,表现为教育学科在广度上的拓展与深度上的挖掘两个方面。其发展动力主要源自三个方面:教育问题——学科发展的原动力、研究方法——学科发展的强力双翼、相关学科——学科发展的重要源泉。由此,立足教育问题、创新研究方法、树立学科立场应成为我国教育学学科未来发展的基石。  相似文献   

17.
作者较长时期的从事教育学学习和工作,后转入社会学专业的学习。经过社会学专业学习并旁听人类学研究生课程等"陌生化"过程后,对教育学的学科危机、学科界限和学科本土化三个热点问题进行反思。认为,学科危机并非教育学独有,当前教育学的最大危机在于研究方法上的欠缺,思辨性论述盛行,经验研究不足;教育学是"领域"学科,宜采取"无学科立场"的"问题导向"来进行教育研究;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和误读的地方性知识理论,用规范的研究方法研究"当地"的问题,以推进教育学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18.
罗生全  杨柳 《教育研究》2021,42(7):48-59
中国教师教育学的建设历程是在时空转换、群体交互、实践经历之中曲折而来,具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典型特征,其本质是中国教师教育学在哲学社会科学诸多学科范畴中不断寻求并确立自我的过程.建设属己的教师教育学,是教育学科拓展研究边界的理性自觉,也是彰显教师教育学之于中国教育现代化从而中国教育学科现代化建设独有的价值贡献.中国教师教育学的系统建构,要在主动辨明教师教育学学科属性和学科范畴的基础上,以现代性和科学化的思维对教师教育学属己的理论体系、学科制度、学科专业队伍、人才培养模式等领域进行持续和深入研究,并以中国教师教育学建构的特有致思方式和行动方案,向世界教师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19.
本文考察了学科发展史,指出在知识分化时期,学科的制度化是依据界定在问题、研究方法和知识系统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的;在知识融合时期,从问题、方法和研究对象等方面对学科进行区分变得相当困难,学科范式的趋同成为一个显著特征。“学科立场’’是知识融合、学科融合时期区分学科差异的重要指标,“教育学立场”是探索教育学学科独立性问题的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回归实践:教育学学科立场的自我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门学科发展的自控程度与它的“自我意识”密切相关。教育学的学科立场并非体现在处处以教育学为形式的话语中心,而是在教育学理论的框架内,以丰富而复杂的教育实践作为思考的内核性问题,形成强烈的自我意识,实现专业自主和自觉的专业问责。教育实践是教育学学科立场的核心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