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教育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针对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制度、体系、结构、内涵、质量等问题,解决人才需求与职业教育供给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提高人才供给适应性,扩大有效供给,实现需求与供给的平衡。本文从梳理广州市产业结构、产业从业人员结构等发展脉络入手,从院校招生规模、专业结构、层次结构、职业教育体系等方面,分析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人才供给出现的结构性矛盾,并提出广州市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供给侧改革对于当前中国社会的指导是全方位的,基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探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需理解其出发点和变革的驱动因素。从供给主体、供给内容、供给环境、供给方式四个维度实施创新创业变革。在供给主体方面,实现师资队伍的多元化建设,提升职业能力;在供给内容方面,改变传统教学内容,注重与专业课程的融合,与实践运用的融合,与社会发展相融合;在供给环境方面,要营造浓郁氛围;在供给方式方面,实现分层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消费异军突起,而供给侧相对滞后。本文以哲学思维审视新消费与新供给,求解新常态下消费与供给发展新路径。通过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让新消费红红火火、新供给生机盎然。  相似文献   

4.
“精准供给”是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和首要任务。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突破口,创新创业教育正经历着从“系统培育”向“精准精益”的转化,迫切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契合、精准发力。目前,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存在供给价值观耦合程度不强、供给载体单一刻板、供给资源共享性不足以及供给模式趋同化等问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进行考量,高校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需在供给基础、供给取向、供给方式以及供给机制等方面提高供给的精准性,从而实现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5.
教育服务供给是国家最基本的一项公共服务。根据我国残疾人基础教育服务供给主体的演变,以及重大政策制度对供给数量及质量的关注,我国残疾人基础教育供给可划分为起始阶段、计划阶段、停滞与恢复阶段、快速发展阶段、逐渐完善阶段。按照国家供给意愿、提供能力、生产效力及连结机制的演进逻辑,我国残疾人基础教育服务供给在价值供给、内涵供给、供需平衡、监督与评估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也仍存在相关矛盾。为了继续实现以质量为导向的供需平衡,我国残疾人基础教育服务供给的未来发展需完善权责一体式基础教育制度设计,健全信息化基础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最终形成定制式基础教育服务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6.
邬大光 《高等理科教育》2023,(2):I0001-I0001
经济增长中有一对相辅相成的基本力量,即供给与需求。作为一位高等教育学人,从来就没有关注过“需求侧”与“供给侧”的话题。由于近期接连参加了两项高等教育领域的重大课题开题,几位学者或多或少都谈到了这对范畴,也引发了自己的思考: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否有必要引入这对范畴?需求侧和供给侧是经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调节供需关系、实现供需均衡是经济平稳运行的最优状态。需求侧与供给侧相互影响、相互支撑、有效协同,以数量与质量的均衡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需求引导供给、供给创造需求、供给与需求协同”的动力机制。经济学理论认为:需求侧对供给侧有牵引作用,推动供给技术发展、供给要素升级。  相似文献   

7.
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是新时代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策略,也是解决产能过剩,增加供给质量与效率的方式。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思维可以运用到高校继续教育领域。对于高校继续教育供给侧改革而言,也出现了产能过剩、管理体制滞后以及创新力不足等问题。当下推进高校继续教育供给侧改革是新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校继续教育自身发展的诉求。基于这样的逻辑,在新时代,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必须要从去冗余产能、供给结构调整以及创新力提升等方面促进其转型发展,进而不断提升高校继续教育供给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8.
向琼 《教育与职业》2021,993(17):92-95
"新师范"背景下探讨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供给侧改革问题是学前教育进入特定发展阶段的需要,是深化学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路径.针对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在供给侧方面存在的供给总量不足、供需结构失衡、供给质量不高、供给机制落后等问题,应深化结构性改革,优化师资供给结构;加大资源供给与配置,提升整体供给效能;对标师范类专业认证构建课程与教学体系,加强有效供给;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完善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9.
德育原有的供给方式、供给内容等已经不能符合当前学生的实际德育需求,学校德育呈现了德育供给主体与需求的矛盾、供给水平和质量的矛盾、供给方式和需求渠道之间的矛盾。寻求德育的优化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来探讨德育改革的实施路径。从供给主体、供给方式、供给内容、供给理念和供给制度等出发,探究德育的优化,以期完善德育供给系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金融的供给与需求呈现出不对等的非均衡布局,农户与农村企业真正需要的与农村金融体系所提供的并不一致.相较于农村金融的需求抑制,现阶段农村金融发展更多地表现为供给型抑制,金融服务和产品的供给不足以及供给结构的失衡是导致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困境的主要原因.为此,需要政府在相关制度安排和战略选择上有所改变,实施均衡的金融发展战略,注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金融体系供给结构的均衡发展,同时也要努力提高农民收入,培育农村金融需求.  相似文献   

11.
福利多元主义是当代社会政策学科重要的理论视角之一,其价值在于构建具有高效率、现代性和回应性的社会福利供给模式,以实现福利供给的效用最大化。选此为视角,对当前我国城市养老服务供给模式构建与体系发展中所涉及的根本性问题进行探讨,总结与提炼现行供给模式的内在特征,发现问题并寻找原因。在此基础上,明确界定我国特定国情社情下政府、家庭、非营利组织以及市场组织在城市养老服务供给中的责任架构与相互关系,提出推动模式转变与城市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发展完善的政策思路,以此满足老年人多层次需要与和谐中国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快,老年教育的供给与需求之间不平衡加剧.如果继续完全按照过去自上而下的发展思路与模式,老年教育的发展困境很难突破.经济发展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想和策略给老年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启示.苏州老年教育的发展在供给与需求方面遇到的挑战,可以借鉴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验,以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为目标来推动老年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府、老年大学(学校)转变职能,以发展社区老年教育为重点,充分挖掘社会各种力量与资源来发展老年教育,才能更好地突破目前的发展困境,办人民满意的老年教育.  相似文献   

13.
认为当前的研究生教育供给结构、供给制度不适应我国社会需求结构转换升级的需要是导致供需错配、结构失调等问题的根源所在。一是在教育机会供给上,研究生教育机会供给滞后于需求,引发“供给不足”与“需求无应”矛盾;二是在教育产品供给上,研究生人才供给与需求错位,导致“一职难觅”与“一才难求”并存;三是在教育制度供给上,研究生教育制度供给滞后于需求,存在“体制遗留”和“误用工具”问题。指出要推进研究生教育领域供给侧改革需抓住教育供给方式转变、教育供需衔接调整、教育管理制度改革三个着力点,通过改善结构、制度层面的有效供给,破解局部研究生教育结构失衡、供需错配的困局,构建、塑造和强化我国研究生教育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针对经济新常态所提出的重要改革思路,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指引下,推动供给侧改革与优化,不仅要坚持创新精神,还应积极培养和弘扬工匠精神。作为社会生产与发展的重要接班人,只有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强化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才能给予供给侧改革足够的生力军支持。  相似文献   

15.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与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密切相关。当前我国科层化下的政府供给方式存在着诸如供给财政短缺、供给机制不科学、供给质量不高等多种弊病,严重制约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因此,需要通过树立科学的供给原则,优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明确各相关主体职责,拓宽农村公共产品筹资渠道,完善供给监督机制等多种手段推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16.
广西人口老龄化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弱化了家庭养老服务供给,但为养老服务供给模式从"单一化"向"多元化"的转变提供了契机。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供给模式需要以政府为主导,推动家庭、社会组织、市场组织等其他供给主体的发展,实现养老服务供给多元化目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乃至教育领域都迎来了新的变化。为满足经济发展改革需要,对教师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本文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中在结构、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的不足入手,探究教育供给侧改革视角对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与发展的价值,并基于供给侧视角提出针对性培养策略,优化教师职业培训结构与流程,提升教育供给的精准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6,(21):93-95
农村体育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实现农村体育发展目标,贯彻落实全民健身的有效途径。本文从供给总量、供给结构、供给区域和管理监督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吉安市农村体育公共产品有效供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保障吉安市农村公共体育产品有效供给的政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论教育供给有效性的衡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衡量与评价教育供给是否有效是提高教育供给有效性的前提。教育供求是否平衡、教育供给效率高低、教育供给是否公平是衡量教育供给有效性的基本标准。教育供给有效性的 衡量 要从数量、质量和结构上具体考察,在个人与社会、公平与效率之间还要根据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趋势,结合我国国情来具体选择。  相似文献   

20.
朱耿男 《成人教育》2021,41(4):40-45
制约农村成人在线教育发展的既有需求侧因素,也有供给侧因素。需求不足的症结主要在供给。虽然农村成人在线教育供给不足,但从国家对农村发展推出的各项利好政策以及在线教育的迅猛发展态势来看,农村成人在线教育供给机遇与挑战并存。农村成人在线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从完善体制机制供给,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多主体供给结构,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创新供给方式,提升供给效率等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