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乐  王慧敏  佟金萍 《资源科学》2014,36(2):342-350
针对干旱灾害管理中应急水资源配置问题,本文提出采取政府、企业合作储备应急水资源模式应对普遍存在的水资源供给不足情况。基于不确定的用水需求,借鉴战略库存(SES)概念,构造应急水资源的安全储备总量约束;运用经典报童模型,并引入合作激励的预支付机制,分别构建了合作与不合作下政府、企业应急水资源储备成本函数;进而以合作储备模式下政府应急水资源储备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构建了满足政府、企业个体理性下的应急水资源合作储备模型。以云南2010年特大干旱为例,分析了基于多情景下可变策略的政企合作储备策略优化解。本文从理论上证明了政企应急水资源合作储备模式的可行性,能够为我国干旱灾害应急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以政府为本位,假定政府是以应急反应绩效和应急成本为约束条件,研究在应急预案、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和应急物资储备策略这三个维度的政府应急效用最大化。分析得出:政府根据不同约束条件的不同边际成本及权重,适当调整应急预案、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应急物资储备策略等要素的投入程度,实现其最优的应急社会效用。  相似文献   

3.
在低碳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供应链企业会利用各自研发优势合作减排。为研究此类合作减排的补贴策略问题,在基于政府向终端产品收取碳税的政策下,构建三阶段政企博弈模型,对无政府补贴、投入补贴、减排量补贴3种情形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在碳税政策下,无论政府是否给予补贴,企业都会进行合作减排;两种方式的补贴均可以提高减排量、企业利润和政府效益,但较投入补贴方式,政府按减排量补贴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第三方参与的灾害应急物流体系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害应急物流体系对降低灾害损失有直接影响。在分析我国灾害应急物流体系现状的基础上,借鉴日本、美国的灾害应急物流体系的成功经验,构建了有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的灾害应急物流模型,分析了该模型的构成要素,并根据不同等级的灾害特点,提出了第三方参与灾害应急物流体系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环境下突发灾害应急物资配置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构建基于大数据实时信息更新的应急物资配置模式,可以有效解决以往应急物资配置过程中的冗余浪费、低效率、高成本等问题,有利于实现灾害应急救援物资精准配置的目标。结合应急管理大数据的基本特征,基于应急物资的需求预测、调度优化、靶向分配和灾民满意度调查等四个具体模块构建突发灾害应急物资配置模式,并指出要实现该配置模式的运行,需要持续完善并贯彻实施国家级大数据发展战略、加大对大数据技术研发与推广投入、深度推进大数据战略及技术在应急管理领域的应用。该模式可以使传统的灾害应急管理向精细化和精准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要实现对灾害的有效防控,必须充分调动应急机制中不同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主体的功能.构建了由政府主导,科研单位与企业参与的应急设备研制、开发、储备的委托代理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求解.结果显示:只有满足各参与主体需求,充分调动各参与主体参与灾害应对的积极性,才能最大化发挥各参与主体的功能,积极进行应急设备的研制与开发、储备等,建立长效、稳定、协作的公共安全应急机制.实现时灾害的有效应对,充分发挥公共安全应急机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技术灾害政府应急管理机制存在技术灾害应急管理的法律保障体系有待完善、技术灾害应急预警机制不健全、技术灾害应急管理联动机制缺乏、技术灾害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落后、技术灾害评估与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应从健全技术灾害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健全技术灾害应急管理的预警机制、建立综合指挥协调机制、构建信息共享与发布机制、完善技术灾害评估与保障机制等方面努力完善技术灾害政府应急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研究极端天气下的农机应急调配方法,提高调配的合理性。在极端天气环境下,农机调配以及时性抢救生命财产安全为第一目的,农机调动的油耗-成本等不再成为第一要素。传统的农机调配方法以最低成本获得最高收益为目的,建立了农机调配收益模型,灾害环境下,调配的目的不再受成本约束的影响,使得模型失效。提出基于循环博弈算法的极端天气下农机应急调配方法。根据极端天气导致的灾害分布情况,得到农机调配最佳反应函数,计算应急博弈补偿,得到延迟容忍最佳反应函数,并对上述过程进行迭代处理。根据粒子群理论,得到由于极端天气下农机调度离散种群映射,实现粒子群更新,获取最优的调度。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算法进行农机应急调配,能够极大地提高调配效率。  相似文献   

9.
《软科学》2018,(2):124-129
基于Netlogo平台建立政府应急组织合作关系模型,对应急管理组织的微观合作关系进行仿真,以期涌现出组织合作网络的宏观演化规律。依据汶川地震实际处置救援数据,构建了任务关系矩阵,并随机生成组织关系矩阵,仿真得出了政府应急组织合作网络的演化趋势。构建美国FRP1999、NRP2003、NRP2004和NRF2008的政府应急组织合作网络模型,分析美国应急组织合作网络的演化规律,进一步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变化环境下中国干旱综合应对措施探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翁白莎  严登华 《资源科学》2010,32(2):309-316
我国干旱具有普遍性、连续性、季节性、地域性等特征,旱灾不仅直接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还进一步影响水循环及其伴生水环境、水生态和水沙过程。变化环境下,我国干旱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表现在发生频率不断增加、受旱范围不断扩大、影响领域扩展、灾害损失加重,如何应对变化环境下的干旱,已成为我国实现和谐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有效综合应对我国的干旱问题,本文从三个时间层面上探讨了干旱的应对措施;从长期宏观发展战略层次上,构建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重点调整种植结构和工业产业结构),可从根本上减少干旱危害;在中尺度时段上,优化水资源调配体系是干旱综合应对的重点;在短尺度时段上,需制定有效应急预案,保障应急水源。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多目标规划的城市水资源应急管理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分析了应急状态下,因水资源短缺而造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损失,构建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测算模型,并以两者耦合的综合效益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应急水资源配置模型.分别采用效益分摊系数法、扣除非水成本法、投入产出分析法分析了水资源经济效益系数,指出在城市水资源应急配置中应采用效益分摊系数法更为准确;采用三标度判断矩阵计算了苏州市供水优先次序,以2007年苏州市居民生活及造纸、食品、冶金、电子信息、化工和纺织六大主要行业供、需水量为依据,验证了以综合效益最大为目标函数的应急水资源管理模型,计算了2007年苏州市不同应急状态下各类效益损失情况,其中Ⅱ级状态下经济效益、综合效益损失分别为:29.2亿元和38.35亿元.计算结果表明:与2007年无锡爆发的蓝藻事件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损失相近,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推算了2015年、2020年、2025年苏州不同应急状态下因水资源短缺而造成的经济、社会及综合效益损失,并给出了相应的水资源应急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2.
江河(湖)的流域性质,说明水资源只有通过流域管理机构、政府间、流城内的企业与公众等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合作--区域公共管理.当今世界上对水区域(流域)公共管理两种比较典型的模式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行政区域分层治理和流域一体化治理相结合模式和以英、法等国为代表的流域一体化治理模式.我国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表明我国水资源迈向区域公共管理的理念.但由于现行水法对流城管理机构法律地位模糊,缺乏对政府行为的制衡机制;而高度集权的政府"内向型行政"体制,使得政府间合作十分困难;以及缺乏流域内相关利益人参与机制、民主监督乏力等,表明我国的水资源区域公共管理理念与实践上的困境;因此,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针对上述缺陷,重新构建我国水资源区域公共管理新机制.  相似文献   

13.
非常规突发水灾害事件动态应急决策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复杂性科学为指导,提出了基于情景依赖的非常规突发水灾害事件动态应急决策模式。不同情景下,水灾害事件中的多个应急主体在强互惠者的统一指挥和协调下,通过沟通、适应、协同等规则进行自适应演化,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多主体无缝合作的共识方案,实现和支持"情景—沟通—合作—共识/认同—行动"的动态应急决策过程。以淮河流域极端洪水灾害为例,建立了淮河流域极端洪水灾害动态应急决策模式,旨在最快、最大限度地降低洪灾损失,确保灾区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企业知识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指出博客技术在克服企业知识管理障碍方面的作用,从而提出基于博客的企业知识管理方式。在此基础上,借鉴知识管理规范性结构模式理论,以系统工程方法为指导,构建了基于博客的企业知识管理应用模式,以期对企业在推行知识管理方面提供策略和方法上的借鉴及可供遵循的模版。  相似文献   

15.
随着供应链金融业务越来越成熟,以银行为代表的各类金融机构基于不同模式发行了多种供应链金融产品。全球供应链的竞争日益加剧,对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协调要求越来越高,并且从供应链上两两企业之间的合作延伸到更多合作企业之间的合作。以制造企业为核心,对3级供应链开展金融服务模式的分析,研究与上游供应商基于应付账款转让和与下游零售商基于预付账款的3级供应链金融,通过构建3节点企业的成本收益函数来探究3者订购量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探讨多级供应链的融资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16.
邵必林  胡灵琳 《科研管理》2021,42(11):171-181
   绿色供应链已成为政企谋求合作的新焦点,而政府如何制定恰当的补贴政策有效引导供应链绿色化以及企业面对政策导向如何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是实现共赢的关键。为了深入探究政府与企业参与绿色供应链策略选择的动态过程,客观揭示绿色供应链各方利益主体参与行为的演化博弈关系,为政府合理制定补贴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有限理性的假设前提下,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双方的博弈关系和稳定策略,并运用系统动力学进行建模仿真,明晰了关键因素对绿色供应链政企参与行为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政企参与绿色供应链的行为博弈存在演化稳定均衡策略;利益双方的参与意愿互相影响,政府积极的补贴政策、合理的补贴力度以及企业良好的绿色管理水平、绿色成果质量,对绿色供应链的健康发展均有正向作用;政府补贴存在有效区间,要合理把握力度防止因企业滋生逐利心理而出现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应急管理技术创新体系促推应急管理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运用创新成本边际分析的经济学模型分析应急管理技术创新体系的体系构建成本与体系运行成本的关系,进而指出并分析应急管理技术创新体系的总创新成本与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的相互关系,从而提出了采用“重技术创新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兼顾资源整合与应用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的应急管理做法,构建高效化的应急管理技术创新体系以促推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知识投入是影响企业合作创新动态变化的关键因素。为此,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基于动态演化博弈理论思想构建企业合作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知识投入因素对企业合作创新策略选择的影响以及策略选择的演化路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企业合作创新过程中的策略选择演化轨迹,最终稳定于合作策略和不合作策略两种均衡状态;企业合作创新过程中选择合作策略受知识收益系数、合作成本系数以及知识投入风险系数等初始参数设置的影响,并且与模型构建的支付矩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对汉江水上突发事件应急资源储备点进行选址研究,给出汉江应急资源储备点选址的理论依据,有利于推动应急资源的配置和提升汉江的应急救助能力。首先根据汉江目前的应急资源储备点管理的现状,分析汉江水上突发事件应急资源储备点选址的影响因素。然后,根据汉江水上突发事件应急资源储备点选址影响因素、相关文件规定的应急响应时间等条件,构建基于二元语义群决策的汉江水上突发事件应急资源储备点选址模型。最后,以襄阳航段为例求解出应急资源储备点。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5,(24)
分析了我国政府应急平台和企业应急平台发展现状,阐述了政府应急平台和企应急平台(以下称作政企应急平台)之间的关系;在重点针对其功能作用的前提下,创新性的将政府应急平台与企业应急平台联系起来,提出互联互通机制的模型理论,在安全生产大环境下为我国应急平台的建设与完善提供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