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要基于学生认知的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让"教"始终围绕"学"来开展。注重问题引领、挖掘数学因子、探寻知识内核,突出实践运用,充分经历"探索化""自主化""本质化""结构化"的过程应成为数学教学的应然状态,让学生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认知结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就全国而言,基础教育改革正在经历从效率优先的"重点发展"到公平取向的"均衡发展"这样一种历史性转折,而对东部地区来说,正在呈现从"普惠式均衡"到"多样化优质均衡"发展的重心转换。如果说,"委托管理薄弱学校""名校集团化""一校多区""一校多校"以及"优质均衡示范区"等是以内涵式发展方式体现优质均衡的话,那么,这些方式一旦克服其可能出现的"均质化"等问题,便可望有效地回应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多样化需求。这些对教育均衡的不懈追求,背后所蕴含的理念既是引导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从"起点公平"转向"过程公平",也是试图超越简单均质化公平观念而借助领域的区分以求得"复合式公平"。总之,东部地区的多样化优质均衡路径,最概括地说就是:以提升"相对弱势"为重心,以满足多样化高端需求为主旨,以探索中国基础教育的未来为鹄的。  相似文献   

3.
为响应习总书记"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的号召,北京城市学院2020年研究生学术论坛于12月9日和12月16日上分别在顺义校区和航天城校区举办。此次学术论坛采用"线下+线上"同步进行的方式,论坛主题为"后疫情时代下的‘机遇、挑战、担当’",结合主题研究生部推选了5位学术科研能力强、具有示范作用的研究生做主题报告,报告分别是:"疫情挑战下的实验室再出发""大众传播研究中的量化与质化研究的范式融合""从红星奖谈设计创作的规划""设计调研方法及成果转化""从国奖出发谈谈科研创新"。  相似文献   

4.
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非同质化"制定,是"非同质化"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等旅游教育领域得以体现的前提。立足于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养"非同质化"模式的定位,论述了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非同质化"的内涵、特点及建议,以期为湖南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非同质化"制定,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
"教""学""管"一直是军队院校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军队院校中,只有把教学和管理各个系统、各方力量全方位地释放出来,才能在教、学、管达到最理想,最和谐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6.
论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的“非同质化”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的"非同质化"控制是"非同质化"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等旅游教育领域得以体现的关键所在,是"非同质化"的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养理念的具体运用.立足于"非同质化"的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探讨高等旅游教育中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及专业实践等三个环节优化和改进的途径,以期对我国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的健康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对2001年以来学界在"问题解决"学与教研究上已有成果的清理和观照,结合自己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究,提出了课程实施者在"应用问题解决"学与教行动中应该解决的些关键问题,突出了对"提出问题""交往互动""元认知训练""学困生指导""学优生示范""策略探寻""思维优化""知识创造"等事关学生良好数学学习素养形成的关注和设计,并把对应用问题的评估和学习质量的分析纳入到学教行动中来。  相似文献   

8.
纠错:"努励"应改为"努力"。"力"有"力量、能力""体力""尽力、努力"等义项。常用词组有"人力""四肢无力""力争上游"等。"励"有"劝勉""振奋、振作"等义项。常用词组有"鼓励""勉励""奖励""励精图治""励志"等。"努力"指把力量尽量使出来,不能把"力"写成"励"。  相似文献   

9.
正孙绍振先生说,"要在学生忽略掉的,以为是不言而喻甚至是平淡无奇的地方,发现精彩,而且揪住不放,把问题提出来,也就是把矛盾揭示出来。"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下面以《老人与海鸥》一文的教学选段为例来具体说一说。【课文选段】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看来  相似文献   

10.
正策划人语:每个班主任或许都接收过因父母工作调动、家庭住址搬迁等原因而转入的插班生。然而,许多班主任还是比较害怕接收插班生,因为他们"比较孤立""不能遵守班纪""难以沟通""容易出事"……与此同时,插班生也有这样的倾诉:"班主任没把我和班上的同学同等对待""我觉得被忽略了""我觉得自己在老师眼里是个‘另类’"……插班生难道真的难教育吗?到底是学生的问题多,还是班主任自身  相似文献   

11.
<正>有效的数学阅读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也在实践中逐渐发现数学阅读教学中的一些不足,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小学数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一,教学方式呆板,缺少启发性。有些教师把传统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是不是""对不对""行不行""还有吗"等毫无信息量的问题充斥课堂。这样把整体性的教学内容分割得支离破  相似文献   

12.
《阿房宫赋》(见粤教版《语文》必修2)中的"鼎铛玉石,金块珠砾"一句在教学中颇有争议。笔者也想谈谈自己的看法。《语文》必修2第97页对"鼎铛玉石,金块珠砾"一句的注释是"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当作石头,把金子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沙石";与之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基本上也是沿用了这种说法。按照这一说法,此句中的"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八个名词应该有四个活用了,至于哪四个活用,又是如何活用。  相似文献   

13.
"爱亲""敬兄"之心是孟子学说的"生长点"。孟子的学说建基于他的"人性善"论之上,而"性善论"的根据就是"仁""义","仁""义"是其全部学说的核心,同时他把"仁""义"的最基本的、最开端的意义,落实于人伦之初的"爱亲""敬兄"之亲情关系。他在奠基"人性善"论时,是把人性作为人内在的根源可能性,具备强大生命力的"生长点"的,从而在本质上是趋向善的。这个"生长点"就是人伦最初的"爱亲""敬兄"之心,亦即仁、义之"端"。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教师解读教材可以从教学内容的"问题化""操作化""结构化""生活化"四个维度来进行,即做到把教材内容转化为系列的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恰到好处、环环相扣的问题;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师示范、讲解有序的片段和调动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学思结合、手脑并用,有说有做"的操作性活动板块;加强学科知识的纵横联系,强化知识(认知)结构意识;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时代发展联系起来。这四个维度有利于实现教学互动、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先秦学者有关"教"的定义或表述以及"教""学""诲"之类关键词的分辨,以《论语》有关孔子"教""诲"言论的记载为依据,把孔子"教育思想"归结为植根于仁政的"教化说""先教说"与以"学礼"为要义的授业观念,从而显示儒家"教育"理念的特点,进而讨论活教育思想史中的史料、史实问题。  相似文献   

16.
"问题情境"是数学教学的载体,设置有价值的问题情境是数学教学的应有之义.通过创设"趣味性""层次性""冲突性""指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儿童在数学学习中"冥想""攀爬""明理""慎思""畅游".有价值的问题情境能让儿童从"学会"转向"会学".  相似文献   

17.
谢德三《墨子虚词用法诠释》认为"而"作指示代词犹"此"、作系词犹"乃"、作准系词犹"如"、作副词犹"乃、才",并根据译义把"而"归为介词和连词。这些"而"的语法功能都是连接前后两个谓词性结构,是连词。《墨子虚词用法诠释》忽略了"而"的语法功能,用强赋实义、翻译的方法,对"而"做出的词性归类是值得商榷的。《墨子》中的"然而"大部分都不是凝固结构,"而后""而况""而已""而已矣"都是词与词的组合,《墨子虚词用法诠释》把它们都归为熟语也是有问题的。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 (一)当前诸多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举措存在着片面化倾向 当前,"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案""导学案""30+15"之类的课堂模式在全面盛行,很多学校都致力于推行这些"模式"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重建课堂教学文化.但是据笔者考察,所谓"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案""导学案"大都指向"预习"环节,主要表现方式是学生在上课前自己完成一定的练习题,教师在课堂中检查、校对这些练习往往会占据较多时间,课堂显得支离破碎,缺乏整体感与系统性.关注"预习""练习"本身没有问题,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无疑是有益的,特别是对于当前课堂教学效率普遍较低的情况下,从任何一个因素切入都会有成效.但是把这些并非模式的"模式"当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法宝,搞"一刀切"强化和推行是过于简单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大家都知道",福娃"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他们是五个可爱的亲密小伙伴":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把五个娃娃的名字连在一起,就是北京对世界的盛情邀请:"北京欢迎你"。  相似文献   

20.
张文 《儿童音乐》2014,(8):65-67
正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把音乐创作隆重推出,高中音乐课程设置了"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六个模块。新课程改革把创作纳入了六大模块之一,给了学生兴趣发展选择的空间。"创作"模块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它独特的优势。高中学生尝试音乐创作,是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是发掘创造性思维潜能的过程和手段。"真正的特色教师是在学校里、课堂里摔打出来的。"我在平时认真潜心研究新课程,在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