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晨涛 《精武》2011,(5):51-52
武德教育作为高校武术教学中的重要思想内涵,不仅是武术文化及精神的重要体现,而且是构建高校精神文明的一部分。对习武者进行爱国爱民、仁爱守礼、忠诚、谦让、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乐于奉献等品德教育,对大学生习武人群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综合分析法,发现武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怎样对待武术教学中的武德教育、武德教育对习武者的重要性等问题,本文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为武术教学中的武德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武术教育理论中武德是其核心内容,主要表现为道德规范、武术行为和方法;把道德观念视为习武者的基本准则,武德以尊师重道、重义守信、立身正直、仁爱谦和为基本内容。高校习武者是武术爱好者中的高素质人才,他们的进步和发展对于武术运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文化底蕴,武德教育对于习武者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武德:矢志不渝的武术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武德为研究对象,从历史学、教育学的视角对武术教育思想进行探究。研究认为,武德教育渗透于武术教学的全过程之中。武德通过"捆绑"于武术技术教学之中,使广大习武者通过技术的磨炼,把"捆绑"于技术之中的伦理道德"知识"变成"共识",把"共识"变成"常识",通过这些日用不知的常识构成控制的权利——武德,从而约束武者的行为规范。这是古今武术教育都没有变化的教育规律。  相似文献   

4.
武术礼仪作为武德教育的外在表现形式,承载着习武者做人、做事的行为标准,是一个习武者能否通过修身达到修己的桥梁。历代武术流派把“习武先习德”、“德为艺先”作为习武的基本准则。近年来,由于各种客观因素,“武德传统”在年轻一辈中未能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间接阻碍了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文章通过对现今武术礼仪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提出武术礼仪标准化的必要性及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期望习武者以身体力行的方式来继承武德文化,形成武德习惯,提高武德修养。  相似文献   

5.
武德是武术在几千年的实践和发展过程中,习武者不断从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其营养和智慧,逐步形成的传统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把武术道德教育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教育,必将对加速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通过查阅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5年—2005年有关武德研究的文献资料,对其进行归纳、综述,找出其存在的不足,并结合“荣辱观”浅谈武德教育的原则,为武德的进一步研究作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武德的实质和精神内核探析当代武术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德的实质和核心是对习武者的一种内在的制约机制,升华了的武德是习武者经过"内外兼修"的习武过程锤炼而达到的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当今的学校武术改革必须把武德置于首要位置,既是出于保证武术教育沿正确的方向前行的考虑,也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7.
武德教育是武术在几千年的实践和发展中,习武者不断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和智慧,逐步形成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目前武德教育在高校开展和传播的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力图客观全面地反映武德教育对高校体育精神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武德是武术在几千年的实践和发展过程中,习武者不断从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其营养和智慧,逐步形成的传统道德准则,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现代武术教学中,教师应当把武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使当代年轻人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并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武德。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校武术课的学生,从探讨高校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的必要性出发,结合笔者的武术教学经验,提出高校的武术教学更应该注重对学生武德的教育,并就如何加强高校学生武德教育的措施提出笔者的想法。  相似文献   

10.
武德是武术在几千年的实践和发展中,习武者不断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和智慧,逐步形成的传统道德准则。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分析探讨武德的主要内容,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阐述了在武术教学中对当代大学生武德的培养及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1.
高校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武德教育是摆在当今武术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文章以高校这一教育环境,针对高校选修武术课的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研究、制定出加强武德教育的措施,为改进德育教育工作方式方法,把武德教育融入武术教学活动中等方面提供参考,以充分发挥武德在武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武术礼仪是武德文化的载体,在武术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武术人历来讲究"习武先习德""、德为艺先"。近年来,由于各种客观因素,"武德"传统在年轻一辈中得不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间接阻碍了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文章拟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武术礼仪进行规范,使武术礼仪在实践过程中更具可操作性,并使习武者以身体力行的方式来继承武德文化,形成武德习惯,提高武德修养。  相似文献   

13.
武德是中华武术在几千年的实践和发展中,习武者不断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和智慧逐步形成的传统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青少年从事武术运动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另一方面有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武德品质,并对其思想行为产生良好的效应,对青少年思想品质的塑造产生良好的作用,这样将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出发,对高校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的渗透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武术教学方法的多元化,以及高校武德教育力度加大,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高校武术课应注重武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术作为我国的特有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在教授学生武术的同时除了武术套路本身,更应该注重对学生武德的培养。中华民族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一直是我们的传统。习武之人要有武德;读书之人要有道德;经商之人的诚信也是一种道德体现。人无德不立。从古至今,“德”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身边。所以,在高校开展武术课时,武德的教育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武德内容博大精深。几千年来,武德不仅规范着习武者的行为及道德,而且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传统武德内涵的阐述,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价值的特点及异化,阐明了武德教育在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培养和完善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以评心,武以观德”,说明了武德在中国武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武术在长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突出地强调了道德修养的作用,并以传统的崇德扬善的道德观来协调习武者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德”与“艺”(武技)的统一。文章以武德的概念,传统武德的主要内容为出发点,来分析武德在武术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价值。以此来激励更多的人注重对武德思想的关注,及学习。  相似文献   

18.
苏建波 《体育科技》2010,31(4):26-30
采用文献资料、访问、逻辑分析,对武术爱好者和学生进行随机调查。从跆拳道礼仪和中华武术的武德教育之间的道德礼仪动作、宣传力度、场地设施等方面。跆拳道推崇"礼始礼终"的尚武精神。其宗旨是"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挠"。跆拳道给人们留下的较深印象是,跆拳道练习者始终是在的场合行礼鞠躬,这是因为跆拳道练习者始终把"礼"作为训练内容,强调"礼始礼终"。武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学习武术过程中及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有的道德品质。它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以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修身养性为目的。在当今的武术训练中,武术只留下一抱拳礼仪。中华武术先要有武德才能让武术立于不败之地,发扬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冲破单一狭隘的道德意识,构成了中华武术尚武崇德的民族精神。通过对跆拳道礼仪和中华武术的武德教育的对比揭示了学习武术武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更好的发扬中华武术武德教育。  相似文献   

19.
厚重的文化底蕴是武术区别于其它体育项目的重要特点之一,武术的发展需要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缺乏武术文化氛围,武术教育价值功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武术的发展。发展武术应立足于武术的文化基础和优势,加强武术文化的研究、宣传和教育,把武术文化教育融入到习武者的日常生活中,武术文化教育应以中小学生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
韩冰 《体育世界》2011,(3):11-12
中国武术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武术教学中传播中国传统武术礼仪文化可以促进青少年武德精神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养成.从而加快他们的社会化进程。武术礼仪教育的产生和武术的发生发展是相适应的,其主要的文化精神也与儒家礼文化的主旨相一致。本文采用逻辑分析法,对中华传统武术礼仪形成的文化因素、基本内容及其实践效果进行论述,意在探讨传统武术礼仪教育的确的在于培养习武者具有崇高的武德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