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学生要学好语文就必须进行广泛的阅读。名著阅读是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名著阅读应该课程化教学化,要在语文课上安排时间组织学生阅读名著。我们语文课本有些篇目就是从名著中节选出来的,有的节选一篇、有的节选一个章节、有的节选一个片段。如果从课本中节选的一篇内容入手,老师加以科学的指导,授以阅读技巧,进而引导学生阅读一本书的内容,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可以让学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20,(A2):37-38
阅读文学名著不仅有益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且为学生的写作学习提供了模板,是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重要抓手。加强名著阅读,会使语文学习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章分析了所在初中的名著阅读的现状,认识名著阅读对于初中学生的价值和意义,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名著阅读指导有效性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目前高中名著阅读教学现状是重节选篇目阅读,轻整书本阅读;重阅读活动开展,轻阅读课程开发与实施;重应试教育,轻素质教育。高中名著阅读教学策略包括:教学目标策略;教学过程策略;教学评价策略。  相似文献   

4.
一、阅读面狭窄 当前小学生的名著阅读大多局限于入选课本的一些名著节选,这种阅读量以及阅读范围对于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教授入选教材之中的名著名篇时适时地拓展和激发学生对于名著阅读的兴趣。一方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名著的完整书籍,另一方面,激发学生阅读更多的经典名著。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课文很多都是名著节选。这类文本的教学应呈现原文,紧扣其与其他文本之间不同的特性。教师要依托原文,促进节选文本的深度体悟;借助原本,补充节选文本的未尽之言;对比辨析,唤醒学生对原著的阅读兴致。原文呈现能为节选文本注入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6.
<正>教材在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编排了中国古典名著单元,本单元四篇课文均改编或节选于“四大名著”,在此基础上,“快乐读书吧”进行阅读延伸,引导学生走进中国古典名著。编者意图以课文做引线,引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学会阅读原著的方法,感受中国古典名著的魅力。教材将名著的整本书阅读课程化,如何上好名著导读课,  相似文献   

7.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历险小说,也是成长类小说的杰出代表。教学《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一文时,教师应基于名著节选,依托课前预学单、课中活动单和课后延学单这"三单",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梳理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帮助学生将名著读薄、读活、读厚,学会阅读名著的方法,促进学生学习力的生长。这样,使学生产生继续深入阅读原著的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展开整本书阅读活动,进而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指导学生进行名著节选课文阅读时,最关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欲望,然后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展开思考,并进行多元比较,让他们的思维得到发展和提升。除此之外,还要组织学生结合书籍内容进行写作,以提升他们的审美鉴赏和创作能力,而开展阅读主题活动则能让学生提高文化传承和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现在的中学生名著读得越来越少。我们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名著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才能把学生引领进阅读世界。学生"悦"读了,才能真正受益。一、与课文结合,从兴趣出发学生阅读得最多的就是课本,而课本的有些内容是从名著名篇中选出来的。这些节选就是一把把开启名著阅读的钥匙。我尝试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名著的阅读教学,来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房伟利 《天津教育》2023,(24):134-136
<正>阅读名著能够促进学生掌握更多写作技巧,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有效丰富作文内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累并灵活运用名著素材,为学生创设阅读环境,营造阅读氛围,加大学生写作练习的强度,优化教学思路,提升学生写作水平。语文是初中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基础学科,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如何利用名著阅读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教师应当充分结合名著阅读活动,帮助学生丰富自身的文学基础知识储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协调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陈莉萍  黄璐 《海外英语》2014,(3):51-55,82
该文通过对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写作和阅读两种任务词汇附带习得研究,发现:1)非英语专业大学生通过阅读任务附带习得词汇比通过写作任务附带习得词汇效果更好;2)具体词比抽象词的附带习得量要高;3)阅读任务后词汇附带习得的保持量仍然高于写作任务,具体词的保持量也高于抽象词的保持量。研究结果表明任务本身的投入量并非与词汇附带习得效果成正比,学习者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当任务本身需要大量投入时其结果必然影响词汇的附带习得。  相似文献   

12.
正阅读名著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渠道之一。小学名著阅读从课外走进课内,是统编版语文教材带来的改变。统编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名著单元,如何引导学生读好名著,既达到语言文字训练的目标,又发挥语文学科育人的功能,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新课题。智慧之一:初读梗概,了解主要内容入选课文都是节选名著的片段,是名著某章节的缩写,没头没尾,给学生理解造成一定困扰。  相似文献   

13.
詹丹 《语文学习》2023,(9):58-63
<正>一、问题的提出海明威名著《老人与海》的部分情节,选入统编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该节选与另外三部长篇小说节选一起,组合成一个国外经典小说的阅读单元[1]。把总计五万余字的薄薄的《老人与海》跟其他三本小说原著相比较,其节选进教材的文字比例,还是相当高的。尽管从整体把握作品角度看,阅读长篇节选都是在“断章取义”,但有时候又是不得已的无奈之举。如果我们不想采用存目方式,让篇幅较长的整本书进入语文教科书,在教材中而不是教材外来直接接触原文,节选可能是唯一的选项了。  相似文献   

14.
统编教材中名著阅读单元的单独设置充分表现了编者对学生阅读名著的重视,隐含着编者的匠心。在名著阅读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依托语文要素,引导学生从读懂人物、理清事件、体会文章语言表达特色等方面展开文本解读,以帮助学生习得名著阅读的基本方法,提升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1.阅读教学重在激发兴趣教材中许多课文是名家名篇,教学前后,教师有意识地加点花絮介绍名家或写作背景(如学习《落花生》,讲一点落花生的由来,引导读许地山的作品);有些课文是名家名篇的节选或缩写,教师把作者的原文推荐给学生,如学习《少年闰土》,指导学生阅读描写老年闰土的文字,引导学生读鲁迅先生的《故乡》;有些文章是名著的梗概,教师带着学生欣赏,并适当点拨欣赏方法的同时,推荐学生读原文,然后班级开展综合性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语文教学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语文名著阅读与写作教学也成为当前关注的焦点。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名著是珍贵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在当前的名著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特定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有助于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提升语文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每一册都有“名著推荐与阅读”这一板块的设计,所选书目都是新课标推荐初中生必读的书目。但关于名著阅读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很多时候,教育引导单单停留在口头上,没有给学生施加必要的压力;加上客观条件限制,致使很多学生到毕业时,对课本上所推荐的名著仍没有读过,所了解的知识也仅限于课本上节选的情节及简单的内容介绍而已。  相似文献   

18.
赵昌 《学周刊C版》2023,(29):145-147
语文新课标提倡鼓励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师基于整本书实施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对名著艺术价值的深入赏析,习得科学的阅读方法,进而形成个人感悟,养成良好的整本书名著阅读兴趣。本文围绕基于整本书的名著阅读教学重要性展开分析,根据整本书名著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论述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希望成为优化整本书名著阅读模式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9.
正让孩子亲近经典、阅读名著,已经成为语文界、教育界、文化界乃至全社会的共同愿望。学校课堂是名著阅读的一个主阵地,不少版本的小学语文课本中节选或改编了一些名著文章,如《三顾茅庐》、《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林冲棒打洪教头》、《三借芭蕉扇》、《草船借箭》等。可以说这类课文(以下统称为"名著类课文")是小学生借以了解名著、阅读名著的窗口。一、我们的思考教学此类课文后,我们一直在反复思考:名著类课文到底要教给孩子什么?课文编选的意图是什么?如何教好这样的课文,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中如何处理选文和原著的关系?……中国自古就有"少不读《水浒》,老不读  相似文献   

20.
正阅读与写作"唇齿相依",不可分割,没有了阅读,写作就如无源之水;离开了写作,阅读就成了没有航标的航船。引导学生做好有效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一、引导学生有效阅读名著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很多束缚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因素,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