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句子分析可以分为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静态分析就是对句子进行句法分析,这是基础。动态分析就是对句子进行语义和语用分析,语义和语用只有通过句法结构才能体现出来。但句法分析不是自足的,它必须依靠语义、语用的分析才能自足。“只有抽象的句法关系,而无语义语用的句法结构,不可能成句;只进行句法分析而不进行语义和语用的分析,也不是缤密的句子分析。”①语法分析的目的是说明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之间的关系,因此,语法必然会涉及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在折句时,我们要使三者科学地结合起来。“使语法分析做到形式和意义相…  相似文献   

2.
句子分析可以分为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静态分析就是对句子进行句法分析,这是基础。动态分析就是对句子进行语义和语用分析,语义和语用只有通过句法结构才能体现出来。但句法分析不是自足的,它必须依靠语义、语用的分析才能自足。“只有抽象的句法关系,而无语义语用的句法结构,不可能成句;只进行句法分析而不进行语义和语用的分析,也  相似文献   

3.
讨论句子的合格度应当注意语法的句法规则、语义规则和语用规则三个方面.对具体句子而言,有的句子只符合一项规则,有的句子只违反一项规则.在评判句子的合格度时,要区别抽象句和具体句、孤立句和语境句,从不同角度分析句子的合格度,同时还要确定评判句子合格度的标准.如果说句法标准、语义标准是句子成立的基本标准,那么语用标准是句子成立的最终标准.  相似文献   

4.
句子有具体的句子和抽象的句子两种存在形态,抽象的句子是指脱离具体语境跟现实不相联系的孤立存在的句子,具体的句子是指跟一定语境或某种现实相联系的句子。区别具体的句子和抽象的句子,对认识句子的的性质和特点、对理解和运用句子都有积极的意义。有利于判断句子的合语法和不合语法。从句子分析来看,分析抽象的句子只要分析其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就可以了,而分析具体的句子还要在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句子的语用平面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5.
汉语句子的结构分析,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即把句子置于句法平面、语义平面、语用平面来进行分析,也就是对句子的句法结构、语义结构、语用结构进行分析,分别确定如下成分:主语,谓语(句法);施事,受事等(语义);话题,述题(语用)。本文讨论有关“把”字句的语用结构分析的若干问题,谈谈如何检验、确定“把”字句的话题成分,以及话题成分在话语活动中的实质功能。  相似文献   

6.
刘阳 《林区教学》2008,(8):116-118
句子语义研究是当今世界语言学关注的中心和热点之一。俄罗斯的句子语义研究独具特色。20世纪60年代,俄语句子语义研究兴起。此后,俄罗斯的句法语义学家们分别从句法、逻辑、语用、功能等角度对句子的语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往给句子下定义,主要路径有逻辑的角度、意义的完整性、结构的独立性、句调。由此认识句子的本质特征,有很大局限。对句子的各种定义进行梳理,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进行分析,重点对句子的语用特征即表述性特征进行探讨,可以见出:表述性是句子的本质特征。表述性分为句子的表述和句子的局部表述,句子的表述依靠句调来表现,它表达的是语气;句子的局部表述依靠语气词、语气副词等来表现,它表达的是口气;具体的句子和抽象的句子都具有表述性,但表述性的特点并不相同。具体的句子的表述性是外显的,实现了和语境的联系。而抽象的句子的表述性是内隐的,尚未实现和语境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对正序句Mary comes here和倒序句Here comes Mary进行对照,可见二者在语义,语用和句法方面的差异,对这两种句子的句法探讨再次说明:某种句法形式是否可以接受,并不单纯是句法问题,句法并不是一个完全的“独立王国”。某种句法形式不能接受的原因,有时可以从语义和语用方面找到。  相似文献   

9.
句子的三层结构及其分析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句子的抽象结构从外向内可以划分为三层,即篇章层、语用层与句法层.三层结构的性质不同,其间关系表现为外层制约中层,中层制约内层.据此,对于句子有形成分的分析,首先应根据篇章语法学分析出其中的篇章成分,而后根据语用学分析其语用成分,最后根据句法学分析其句法成分.  相似文献   

10.
语序分为句法语序、语义语序和语用语序。现代汉语的基本句法语序是“主语+谓语(动词+宾语)”即SVO,不存在所谓的宾语提前的OSV或SOV的语序。现代汉语旬式多样化,即同一种意思可以用各种各样不同的句式来表达的语言现象是在语用因素的驱动下产生的,对一个句子进行分析时不但要进行句法分析,还要进行语用分析。运用认知语言学、论元结构理论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对SVO语序进行比较充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试谈汉语语序变化的合格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序是汉语重要的语法结构之一。汉语的语序比较灵活,不同的语序往往可以在句法、语义、语用上改变句子的结构和意义。因此在语言运用中,选用哪一种语序取决于具体的语言环境。本文试图结合句法、语义、语用来考察双向动词语序变化的合格性。  相似文献   

12.
常虹 《考试周刊》2012,(69):22-23
汉语是主题凸显的语言,而英语是主语凸显的语言。汉语句子的主题是句子陈述的对象,是具有语用功能的句法成分.该成分有的是整个句子的所关,有的是句中某一部分的所关。文章拟从语义层面来确定主题的语义角色,并按照英语句法成分映射语义角色的表现形式来探讨汉语句子主题的翻译。  相似文献   

13.
形式语义学和语用学从不同角度研究句子的意义,前者以真值条件为基础来理解句子逻辑语义,后者结合语用原则分析句子的会话含义。量的准则是影响句子语用意义的重要因素,它直接造成了自然语言交际中理解的语义与形式语义学中语义之间的矛盾,这也是人们理解直言命题和假言命题的某些真值条件时常常存在疑惑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4.
汉语句子的信息研究,从句子生成源头探讨句子的信息结构,同时从交际角度对句子信息结构进行了语义、句法、语用的立体研究;有关成果在中文信息处理、言语交际和英汉比较等应用语言学领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吴永存 《现代语文》2006,(12):23-24
句法、语义、语用是新时期以来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传统语法学主要讲句法,有时也讲一点语义和语用。但总的来说,对语义和语用的分析还比较零散。本文就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语义平面中常见的语义指向及其分析方法作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6.
《析句法》是张志公先生主编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学语法丛书”之十二,作者龚千炎同志以《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为基点,站在一定的语法理论的高度,着重论述了句子(单句)语法结构的分析方法,并简要地阐明了句子的语义分析、变换分析和语用分析等问题。语言准确、鲜明,实例典型、充分。  相似文献   

17.
温露  周志莲 《毕节学院学报》2010,28(11):105-108
成分分析法(CA)是语言学家提出的一种分析词义的方法。它的基本观点是:所有的实义词的"意义"都可以分解成一些"语义成分"。根据这些"语义成分"的具体的解释,词与词之间的同义、反义、上下义等关系可以清楚体现出来。句子与句子之间也可以通过语义成分分析来确定它们之间的蕴含、同义或者矛盾等关系。句子的合法性也可以通过分析判断出来。这对于词汇学、语义学和句法学的研究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张苗苗 《学语文》2013,(3):64-65
在现代汉语中,“始终”和“一直”都能表示持续意义。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指出,在表示持续意义时,“用‘始终’的句子都可换用‘一直’”。(《现代汉语八百词》,1980年)本文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进行探索研究,认为“始终”和“一直”虽共同点多于不同点,但用“始终”的句子并不是都可以用“一直”来替换,两者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19.
语法研究中的语用平面,是指对句子进行语用分析。通过对《搜神记》“有”字句的语用进行考察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对“有”字句的特点获得更为全面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句法包含线性的句法结构和非线性的句法特征两个层面的问题,非线性的句法特征必须通过句法操作改变句子的线性结构,在句子的表层结构得到体现。非线性的全句语义-语法特征主要是否定特征和时体特征,它们作用于全句,必须通过移位、加标、重叠等句法操作手段实例化。但全句语义-语法特征不具有成句性,不能决定句子的性质不是句法学意义下的句子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