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中国科学院各学部分别选举,并经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会议批准,各学部新的常务委员会和主任、副主任名单如下:(均以姓氏笔划为序)  相似文献   

2.
《学科教育》2013,(5):85-85
2013年9月13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孤独症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孤独症儿童教育与康复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楼隆重召开。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特教处处长黄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石中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张吾龙以及国内孤独症教育研究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教育学部特殊教育系的师生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大学学部制是大学以优化学术权力生态为价值取向的理想化制度安排,它内含了知识变迁对基层学术组织转型的要求。文章从价值取向、逻辑支撑、理论基础和体制安排四个维度分析了学部制改革的合理性。在具体改革实践中,各高校应充分考虑各学部学科性质差异、院系历史沿革等不同情况,防止将一种操作实践认同为一种主流的改革范式,避免不同高校、同一高校中不同学部改革过程中的趋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7,(3):F0002-F0002
办学理念:经济管理学部是北京城市学院1984年建校之初就成立的学部之一,现有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共计5020人。学部在学校“适合教育、全人教育、有效教育、实用教育”育人理念指导下,坚持“服务区域、接轨行业、特色培养、重视应用、实践创新”的办学宗旨,围绕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跟行业发展动向和趋势,结合办学定位和学生特点,采用“政行校企研”五方联动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了的大批优秀的复合型、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因与行业接轨的办学特色,2013年CCTV新闻频道曾对我学部工商管理专业和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做了特别报道。  相似文献   

5.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前身为1951年创建的教育系,1994年撤系建立教育科学学院,2012年组建教育学部。陈元晖、杨清等老一辈学者为学校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在以王逢贤先生、吴杰先生、梁忠义先生和郭占基先生为代表的一大批专家学者推动下,东北师范大学在全国教育学、心理学  相似文献   

6.
平成4年(1992年)以前,日本的国立大学中有基础学部的大学共有30所。现在已减至弘前大学、茨城大学、埼玉大学、信州大学、静冈大学、熊本大学、长崎大学等17所。有13所大学已撤销基础学部。目前撤销基础学部(日文为“教养学部”——译者)的势头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7.
目前,大学学部制改革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有一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在改革的必要性、学部职能的定位等关键问题上还存在诸多争议。基于此,文章试图就大学学部制改革探讨四个问题,即"改革是否必要?"、"学部职能如何定位?"、"改革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以及"改革需要克服哪些障碍?"。  相似文献   

8.
清朝中央传统的部院机构在1900年后便逐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直接与当时的社会生活有关的变化之一,是1905年设立的学部。学部的出现,虽然与清政府的变法新政和预备立宪有关,但它所实行的一系列政策却是符合近代社会历史的发展要求,对于西学东渐及启迪民智起过积极的作用。本文试图对学部成立的历史过程及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作一些考察,进而论及其实质和作用。一、学部的建立及其机构清朝末年,资本主义开始有了初步的发展,与此相对应,与封建传统教育相对立的近代资本主义新教育也呈现出向前发展的趋势,各级各类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与日俱增。这样,原来隶属于礼部的全国最高学府兼教育行政机关国子监,便不能适应新教育的发展需要。1898年,京师大学堂创立,取代了国子监的地位,“各省学堂均归大学堂管辖。”大学堂设管学大臣,他既是大学  相似文献   

9.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推进,为激发高校学术组织创新活力,中国部分高校逐渐进行学部制改革。学部作为学术分类管理的平台,对指导学科分类、深入民主管理具有重要作用。面对中国工科研究型大学"工强文弱"的状况,应通过构建人文社科学部来引导和推动人文社科建设,但在学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克服发展定位不准、有效融合不够、院部职能协调不清等问题,要对学部进行有效定位,重视其运行模式和组织架构设计。  相似文献   

10.
国内     
正中国工程院2017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公布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候选人提名工作于3月31日结束。经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审定,最终确定的有效候选人共533位,平均年龄为55.78岁。各学部候选人情况如下: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54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63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70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72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61人,环境与轻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新时代发展变革需要,促进高校交叉学科融合发展是目前高校建设的大势所趋。高校的管理机制随着学科分类的不断细化而改变,学部制改革是目前高校改革的趋势之一,通过对北京工业大学学部制改革的研究发现,学部制实体化改革有益于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但是需要在学部框架内建立有利于学科交叉发展的虚体组织,以便在保持学科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方便学科的交叉发展。探讨了在学部中成立青年教师协会这一虚体平台在学科交叉发展中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部制”改革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新时代的挑战,西方国家都进行了大部制改革,我国政府、企业的大部制改革也已起步,高校中的大部制——"学部制"遂应运而生。学部制是大部制和传统学院制的有机结合和发展,成为现今一些巨型大学管理体制改革的不二之选。通过这些高校的试行,学部制的职能思想业已清晰,组织结构亦趋完善,充分表明了学部制对优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加强学术权力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部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促进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以及相关院系的资源整合,积极探索"学部制"改革。按照赋予学部的职责和权力,可以将学部划分为"虚体型"、"实体型"和"实虚结合型"三类。其中虚体型学部是指仅具有跨学院的学术决策或咨询权力,而实体型学部还具有管理学院的行政权力和政治权力。由于管理重心下移和扁平化管理已成为高校内部治理的趋势,同时学部制改革可能会冲击既有的学术生态,所以需取慎重态度,如果改革是以学科和科研发展为直接目的,建议采取虚体型或实虚结合型学部。  相似文献   

14.
10月14日,"中国工程管理论坛·2010暨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成立10周年庆祝大会"举行。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主任王基铭为大会开幕致辞。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副院长旭日干、谢克昌,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原主任殷瑞钰等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5.
《学科教育》2009,(4):22-22
2009年6月28日,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教育学部成立大会。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郝克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柳斌,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刘新成等,以及教育部相关部门、各兄弟院校、教育科研机构和规划部门、在京国际组织、北京著名中小学、国外著名大学的领导与代表百余人出席大会。  相似文献   

16.
学部制在我国迅速崛起有其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它受到社会、经济、科技和大学建设等诸多动力因素的共同催化.应用组织扁平化理论,对学部组织架构、制度建设、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改革,可以克服传统科层制的弊端,有效地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更好地服务干重大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17.
清廷接受宪政,是内外交困的被动选择。其效法德国和日本,强调普及教育为立宪基础,并坚持以强迫为手段,不仅明显与客观现实相悖,更一度激起各地毁学风潮。学部地朝廷意志与财匮民穷的国情中间处于两难境地,具体执行过程不免貌合神离。围绕预备立宪所做的相关准备,明显带有应付宪政进程的态势。但1909-1911年学部在借鉴外域、兼顾国情,尝试维护义务教育的多种形式方面(即私塾改造、简易识字学塾、介绍引进近代西方教育教学方法等)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察了德国早期大学及其学部制度的形成,教授会内部的权力结构及其变化,学部的阶层化和寡头化,以及柏林大学创办之前德国大学模式及其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交叉学科建设存在组织制度缺位、评价机制缺失、人才培养模式受制于传统惯性、学科交叉局限于传统“门类”等现实困境。学部组织是交叉学科建设的重要载体,高校学部制改革与交叉学科建设存在内在逻辑一致性,国际经验证明学部制是交叉学科建设的必由之路。以学部制推动交叉学科建设要以“大问题、大融合”为宗旨重建学部结构,发挥高校学部“学科航母”的平台功能,挖掘学部制赋能交叉学科发展的路径机制。  相似文献   

20.
<正>12月7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5年院士增选结果。通过中国科协组织学术团体提名和院士提名,经过两轮评审会议、各学部初选和全体院士终选等程序,70位新当选院士脱颖而出。在医药卫生学部增选的7人名单中,刚刚获得2015年度吴阶平医药创新奖的孙颖浩教授的名字赫然在列。回想起颁奖典礼上见到的孙颖浩教授本人,平易谦和的态度令人如沐春风,丝毫没有给人以大学校长的距离感,让人印象深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