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墨驰思深,书香人明.”“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这些熠熠生辉、启人心智的话语,是我在历时半年通读了于漪老师的《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之后,最深的几点感触.  相似文献   

2.
<正>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说过一句话"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做教师;我教了一辈子课,教了一辈子遗憾课。"在感叹于漪老师大家风范的同时,更深切地感受到,卓越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项伴随终身的不断超越、循环往复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动力的助推,更需要执着坚守。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学习与研修、个体与群体共享相结合的发展过程。因此,学校要积极搭建多元平台,为教师架设成长桥梁,引导他们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对  相似文献   

3.
本月初,笔者代表编辑部参加了“薪火相传话师魂——庆祝于漪老师从教六十周年”活动.与来自全国各地的400余位代表一起,向“一辈子当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于漪老师表达深深的敬意。于漪老师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意识奉献于语文教育.  相似文献   

4.
于漪老师曾说:"我当了一辈子的老师,我一辈子学做教师,我上了一辈子的课,我上了一辈子遗憾的课。"遗憾什么?遗憾是因为不完美,不完美预示着还有提升的空间。因此于漪老师一辈子都在执着于专业的提升中。遗憾也是一种美。拉斯·史文德森曾说:"所有的乌托邦看上去都无聊得要死,原因就在于,唯有不完美,才是有趣的。"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正是因为有许多如于漪老师所说的"遗憾"才丰富多彩,才如拉斯·史文德森所说的"有趣"。  相似文献   

5.
学当语文教师——这是于漪老师的话。原话是:我一辈子教语文,一辈子在学当语文教师。于漪在学,我们更要学,要在学,要一辈子学。学当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学着做两点:一、学着热爱我们的学生1.面对学生,我常怀愧疚感大凡学生考上好的学校,我常会回到家中,倒在椅子上,闭上眼睛想:假如当初这些学生换作别的老师来教,假如后来我换作别的方法去教,也许他们考上的,远不是今天这一所所学校!  相似文献   

6.
情景再现去年6月,我校请于漪老师作了一场报告。与其说是报告,不如说是于漪老师与我们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交流。75岁高龄的于漪老师神采奕奕,激情满怀。两个多小时的报告,她滔滔不绝,妙语连珠。结束的时间到了,仍然意犹未尽。光是这种人格力量,就使在场的每一位教师折服。即便这样,于漪老师还反复说:"我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相似文献   

7.
永存感恩之心、敬畏之心王厥轩:于老师,您的座右铭是:"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它蕴含的思想是什么?于漪:永存感恩之心、敬畏之心。心存感恩,有两件事难忘。一件事是,我早年丧父,家境  相似文献   

8.
《成才之路》2011,(13):2-F0002
于漪语录⊙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我有两把"尺",一把是量别人长处,一把是量自己不足。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或缺点,自身才有驱动力。因为,"累累创伤,是生命给你最好的东西"。⊙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高尚;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理想。  相似文献   

9.
计琳 《上海教育》2011,(2):12-13
《上海教育》:在您从教60年之际,重新回味"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这句话,令人感触良多。今天,您对这句话有怎样的新解读?于漪:在我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由于党组织的培养,由于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特别是同行们的教育启迪,我确实悟得了一点道理。我深深体会到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教师的成长,而教师的真正成长在于教  相似文献   

10.
<正>于漪老师有句名言:“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回眸我的“一路走来”,广义说来,也算是“一辈子做老师”。初为人师时,我对“教育家精神”的了解甚少,“初心”就是“做一名不误人子弟的教师”,但教育之旅多有良师伴行,我就步入了“一辈子学做良师”之境。一、求学路上遇良师1962年,我就进了幼儿园。幼儿园办得很规范,每周安排得井井有条,每天的活动内容也一目了然。早操啦、唱歌啦、游戏啦、剪纸啦、泥工啦、体育活动啦,讲故事、学拼音、  相似文献   

11.
朱伟龙 《考试》2014,(12):12-14
<正>能够被称为教育家的人不多,于漪老师算是一个。她的言语谦逊而深刻,她说:"我有两把尺,一把是量别人长处,一把是量自己不足,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或缺点,自身才有驱动力。因为,累累创伤,是生命给你最好的东西。"尽管她一直谦虚低调,强调要"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但在课堂上她有充足的自信,不为他信力所左右,这源于她树立的一辈子做一个合格的基础教育老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编辑部: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江苏省特级教师""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这么多年的丰富教育教学经历积累下来,您对教师工作一定有了深刻的理解。那么,您是怎么看待教师这一职业的,能和我们具体谈谈吗?曹慧:于漪先生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我做了近三十年教师,也常有同感,对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始终怀有敬畏之心。敬畏,来自对每天面对的儿童——一个个独特生命的尊重;敬畏,来自对  相似文献   

13.
成为93/4老师     
蔡慧瑜 《师道》2024,(2):29-30
<正>于漪老师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面对教育的时代性,我们需要一次次重新出发,带领学生走向未来。同时不能忘了自己曾经也是孩子,要谨记从儿童视角出发,去审视教育生命,保持鲜活。一、93/4之争成为93/4老师时,我已是教龄十多年的“青年老教师”了。孩子们在背后称呼我为“我们的Lydia老师”,而我则从这个称呼里揣摩着学生对我的喜爱程度,有些小满足。  相似文献   

14.
品读     
<正>我给自己专门定了两把尺子:一把尺子专门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专门量自己的不足。不久前,于漪老师在一次演讲中分享自己"一辈子学做教师"的感受与心得。她特别提到,做教师一定要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同时要对自己的缺陷、不足乃至错误有清醒的认  相似文献   

15.
徐晶晶 《上海教育》2010,(22):35-36
新时期师德的内涵是什么?如何看待师德在教师职业中的地位?这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断反思、努力实践的重要内容。11月10日,由上海市教卫党委、市教委主办的“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上海市师德建设论坛在建青实验学校举行,本次论坛既是教育部开展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每月一星”学习宣传于漪老师活动之一,也是本市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集中展示。  相似文献   

16.
永远做教师     
傅松 《上海教育》2009,(17):50-50
一个人一辈子有幸接触名师,所受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屈指算来,认识于漪老师已经七个年头了。这里所说的认识,不是于漪老师在台上作报告,我在台下听的那种,而是在全校教师面前鞠躬拜师,以于老师为吾师。从那以后,我时常被于老师的大仁大爱、大智大慧所震撼,所感动。  相似文献   

17.
于漪老师说,她一辈子学做老师。我是一个专科毕业生,一辈子学做老师,跌跌撞撞,摸爬滚打,居然也看到了一些绝美的风景。如何为人师小时候,我曾因迟到被老师罚站在教室门口,高高地举着一根树枝。我怨恨那个老师,很长时间没有原谅他。很多年后,我即将走上讲台,一辈子做农民的父亲对我说:"误谷误一季,误人误一生,不敢不当心嘞。"我忽然又想起了那个老师,我发誓:在我的课堂上,一定要给孩子尊重和安全感。  相似文献   

18.
于漪是我国语文教育界改革的领军人物,获得了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先锋"奖章,是100人中唯一的基础教育届代表。她说要"做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这种使命意识让她始终遵循着"教文育人"的教育思想,将生命之花为教育事业而绽放。纵观她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她践行着"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教材观,主要体现在"教材的科学性"、"教材的延伸"、"敢于打破教材权威"、"让教材‘活’起来"四个方面。于漪独具特色的教材观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于漪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路标,在社会和时代对教师素质高度关注的今天,研究于漪.学习于漪。做于漪式的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苗蓬 《现代教学》2011,(10):27-28
在教师教育的不断推进中,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最根本的原动力?在探寻了很多名师和优秀青年教师成长的轨迹之后,我们发现,其最根本的动力在于教师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比如,于漪老师,她的理想是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所谓合格,就是不负祖国的期望、人民的嘱托。因此,她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在教育教学的一线不断求索。教师只有发自内心地需要实现自我,才能真正融入到教育教学中,主动地进行学习,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本期,我们邀请了心理专家、学校管理者、教师等就如何帮助教师形成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