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
开学第一天,部分幼儿园大班的老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班上孩子的数量与上学期相比减少了。原来,为了让孩子学习到更多的文化课知识,部分家长在新学期办理了退班手续,把孩子送进了培训机构中的"学前班"。"孩子5岁了,到底是让她继续留在幼儿园里的大班,还是也到外面找个‘学前班’读?"最近几天,看见班上有孩子转到了培训机构的"学前班",家长吴女士开始变得犹豫不决。而令她纠结的原因正是教育部有关纠正和防止幼儿园"小学化"的相关规定。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家长付先生。付先生的侄子去年  相似文献   

2.
任务 《家教指南》2006,(1):48-49
当前,一些农村幼儿园在大班或学前班,提前开设小学一年级课程相当普遍;城市幼儿园虽无此举,但家长们却自发地让孩子在家学习,一般学小学一年级课程;有的还学小学二年级课程,亦不寡鲜。  相似文献   

3.
两种“声音”。幼小衔接的话题受到众多教师和家长的讨论和争议。部分家长和教师将幼小衔接片面地理解为把小学时期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提前放到幼儿园来学习。一个“声音”说道:孩子还在上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的学习内容不合适。孩子在幼儿园就应该好好玩,在玩中成长。幼儿教育要顺其自然,顺应天性。还有一个“声音”说:我希望孩子能在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孩子学了总比不学好。  相似文献   

4.
当前,"低龄化"成了我国英语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虽然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已经将英语课的开设时间"由原来的初中一年级提前至小学三年级",但这显然还不能满足一些教育机构和广大家长的需求.实践当中,较为正式的英语课堂已经延伸至学前班和幼儿园阶段,有的家长甚至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就开始教孩子学认英语字母,听英文歌曲,有人将这种现象戏称为"全民外语学习制度".  相似文献   

5.
《云南教育》2014,(5):40-43
新学期,开学的不只是中小学生,还有一群特殊学习阶段的幼儿——学前班的孩子。他们因为家长的选择,改变了原先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园生活,转而以“幼小衔接”“学前班”“特长班”“潜能开发班”等为名目的准小学化教育.目前,学前班市场上的主办机构主要是少年宫、民办课外辅导机构、民办幼儿园。  相似文献   

6.
案例:一则广告。一位家长说:“孩子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可是拼音、数学什么都不会,这可怎么办呀?”一个声音说,“别担心,把孩子送到XX幼儿园,我们开设了拼音、数学、书写等课程,寓教于乐。让孩子提前体验小学内容,树立自信,减少入学不适应”。“原来在幼儿园也可以学到这么多的知识,太好了,我这就将孩子转到XX幼儿园”。  相似文献   

7.
进一步规范学前班管理是我们在一定时期内不容忽视的工作任务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规范学前班管理呢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长期以来 ,学前班被人们称为“小学的预备班” ,是为孩子进小学打基础的 ,其内涵即存在着小学化、学科化的倾向 ,又因为目前部分不同版本的教材内容大至与小学一年级教材结构基本一至 ,因而误导了学前班的教学模式。也有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入读学前班是为了让孩子学习一些知识 ,会一些算法和技巧 ,而不是再让孩子玩游戏。这些不良认识 ,给学前班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 ,也增加了儿童进行学习活…  相似文献   

8.
王利民 《广西教育》2014,(33):128-128
早期阅读是幼儿终身阅读的基础,是幼儿学习的启蒙。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幼儿今后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在农村幼儿园,家长普遍认为学前教育就是让幼儿提前认字和写字。由于这种认识上的误区,许多家长要求幼儿园教师教识字、写字,导致大部分农村民办幼儿园、小学附设学前班为迎合家长的要求都对学龄前幼儿进行习字教学,结果是许多孩子能流利地背诵儿歌,但是真正的阅读能力却得不到提高,更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9.
随着幼儿升入大班,即将上小学,不少家长开始焦虑,纷纷找老师询问孩子要不要上学前班,甚至有的家长说:“幼儿园各方面都很好,但是不教孩子拼音、写字、算术,我担心小学会跟不上。”“我每天回家问孩子在幼儿园学了什么,孩子什么都说不出来。”“幼儿园什么都不教,孩子每天就是瞎玩。”  相似文献   

10.
焦苇  罗阳佳 《上海教育》2013,(25):10-10
当前,受社会上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大力宣传的“不输在起跑线上”思想的蛊惑,越来越多的家长让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学习英语、拼音、识字甚至写字等,这一方面造成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时学习“起点”参差不齐,让小学教师无从施教;另一方面由于被过度“拔苗助长”,一些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体验不到童年生活的快乐。  相似文献   

11.
一、针对家长中的认识问题召开家长会和举办专题讲座有许多家长由于对幼儿园和学前班的具体情况不太了解,以为进学前班更有利于孩子上小学,因此,在孩子刚要升大班时,即让孩子转到学前班去。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及时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详细介绍幼儿园培养目标和大班的学期工作计划以及我园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几项具体措施。同时,我们还多次举办专题讲座,请幼教专家来园讲课。讲座的主要内容有:家长应如何做好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家庭与幼儿园如何配合;学前班与幼儿园的情况对比等等。  相似文献   

12.
陈如平 《云南教育》2014,(23):24-25
近来,一些地方的社会培训机构热捧“小学预科”,误导家长提前退园送孩子到幼小衔接培训班进行学习,以期全面做好入学准备。  相似文献   

13.
魏颖 《天津教育》2022,(16):8-11
<正>韩女士的儿子现在上幼儿园大班,暑假之后就要上小学了,她最近特别焦虑:“这段时间家长们在微信群里天天都在聊要提前给孩子学习一些文化知识,以便适应小学生活。需要这么做吗?我拿不定主意,要是人家孩子都学了,我儿子不提前学,上小学会不会跟不上,到底怎么办才好?”随着小学一年级入学临近,像韩女士这样焦虑、纠结的家长不在少数。“幼小衔接”一直是教育热点问题,因为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次重要的转折,所以太多家长紧张、焦虑。在采访中,  相似文献   

14.
<正>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标志着一个新阶段的开始。然而,幼儿衔接的问题困扰着许多家长。一些家长最大的困惑就是:"幼小衔接,我们该做什么?孩子该学什么?"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发现,有部分家长认为幼小衔接就是让孩子提前学习拼音、学算数、学英语、学写字。由于家长的错误认识,不少孩子减少了游戏时间练书写有的甚至超前学习小学知识,拔苗  相似文献   

15.
李静 《教师博览》2012,(6):19-20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是近年来中国家长的集体口号,虽屡遭反思。可从未被颠覆,而且总的趋势是“起跑线”越来越提前。不少幼儿园把小学内容提前教了,各地学前班非常活跃,不少年轻母亲刚怀上孩子几个月,就开始上各种学习班,听音乐,读诗,朗诵莎士比亚剧作,认为不进行“胎教”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16.
当孩子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许多家 长已经开始为孩子“恶补”拼音、写字、算 术,且家长之间还互相交流、切磋,不甘落 后。于是,许多幼儿园也“盯”上了家长的 腰包,纷纷打出各种特色班的招牌吸引生 源。如此循环,这种将幼儿园的教学模式 “小学化”之风呈愈演愈烈之势。 科学实验证明,对幼儿进行小学化教 育只会事倍功半。银川市第一幼儿园园长 王玉义认为,当孩子对汉字、诗词还没有感 兴趣的时候就强行让他们学,一旦到孩子 上了小学真正开始接触这些知识的时候, 就会产生厌倦心理,提早学习严重挫伤了 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资讯     
河南漯河:禁办学前班、大大班、幼小衔接班近日,河南省漯河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开展幼小科学衔接攻坚行动的通知》。《通知》指出,幼儿园满足需要的地方,小学和幼儿园不得举办学前班、隐形变异的大大班、幼小衔接班等,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前儿童违规进行培训。漯河明确,小学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等作为招生依据,坚持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不得布置读写算家庭作业。  相似文献   

18.
特殊儿童家长选择学前教育机构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对36位年龄在2~7岁之间的特殊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特殊儿童入园接受教育的比例低于同龄的普通儿童;大多数特殊儿童的家长希望将自己的孩子送到特殊儿童幼儿园、特殊学校学前班、残联的康复中心等机构接受教育,但也有部分家长选择让他们的孩子上普通幼儿园。家长的希望和选择对各类学前教育机构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和小学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幼儿园教育是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小学则是以学习为主。如何帮助六岁儿童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已经比较突出地摆在许多家长的面前。我们曾对三个大班的幼儿进行调查,发现许多家长认为早期教育就是“早期智力开发”,对入学准备视为知识上的准备,每天要求孩子识多少字,做多少道算术题,甚至有的家长把小学一年级的语文、算术书借来让孩子提前学习。结果是过早、过度的教育,过高、过急的要求,挫伤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以致对学习产生厌恶和惧怕的心理。当我们问孩子“你愿意上小学吗?为什么”时,有的孩子说不愿意上小学,因为最怕爸爸叫他做功课。还有的孩子说:“我上学,妈妈也会打我吗?”原来他看到别的孩子上学后,因成绩未达到父母要求遭到父母的打骂,因而害怕上学。有一位小学老师说:“在我多年的教育工作中发现,最感困难的  相似文献   

20.
时下学前教育“小学化”风气极盛。据说在一些城市,儿乎所有幼儿闶的教学都“超纲”。一些开设课程较多的幼儿园,格外受到家长的青睐,生源特别充足。幼儿同竞相进行“珠心算”、早期识字及英汉双语教学。家长和幼儿同的教师,郜把孩子认得一些字、会算加减法、背得若十唐诗、哇啦几句英语当做莫大的荣耀。“学前班”更是变本加历,俨然是“小学预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