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一、何谓思维语言学思维语言学是研究人类思维语言规律及其应用范畴的科学。思维语言学是21世纪人类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人类思维语言规律的真实反映。思维语言学是哲学、逻辑学、心理学、语言学、辞书学、计算语言学、翻译语言学、仿生学、人工智能、人脑模拟等多学科思想综合而成的一门边缘科学。思维语言学,是专门针对“语言障碍”(也包括人脑供电脑模拟、再现)而创立、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思维语言学是揭示和展现人类思维语言规律的科学。电脑是人脑的再现,电脑是人脑的杰作。凡电脑涉及的领域人脑已首先…  相似文献   

2.
浦妮 《科教文汇》2011,(10):73-74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的发展有自己的规律。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人类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语言的词汇必将日益丰富。本文从三种语言现象浅析了它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3.
阮姝 《科教文汇》2009,(1):243-244
随着社台语言学的不断发展,广告语言也一度成为一种社会特征,是许多语言学家从不同角度进行系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分析广告语言的基本特征入手,着重阐述了英语对广告语言的影响以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批评话语分析(CDA),坚持以语言学为主体,利用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把语言看做是社会符号的观点,集中分析语篇中语言是如何反映权力关系。分析语篇是如何被人为地用来产生和维持社会不平等关系,揭示语篇中隐藏的意识形态。它属于Halliday等语言学家倡导的工具语言学的范畴,即为了理解别的东西(如社会制度)而进行的语言研究。Halliday概括了三大语言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而其中的人际功能指语言用于建立、维护和确立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功能,主要通过语气(Mood)和情态(Modality)实现。对于新闻、广告、法律、医学、公司会议,课堂教学以及机构话语等会话中的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已经很多,都已经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分析,但是将批评性话语分析与功能语法语气(Mood)结合的研究却是寥寥无几,本文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手段,对于会话中祈使句的批评性分析所潜在的语用权力与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5.
19世纪发展起来的语言类型学,主要通过每种语言的特点将世界的诸多语言进行划分归类。语言类型学分为传统语言类型学和现代语言类型学。传统语言类型学在词汇形态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而现代语言类型学则将语言按照词序特征进行划分,同时提出了蕴涵共性这一概念,更加深入地研究语言的结构特征、语法现象的内在联系及人类语言的共性。语言类型学的研究有助于揭示语言的发展规律及人类语言特征,其研究方法和成果会对语言学及其他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语言学中语言和性别的关系是非常普遍的研究课题,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主要从语音、词汇、句法结构、和语言交际等几个方面讨论了英语中由于性别不同导致男性和女性语言使用不同这一现象,并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生理、心理、文化和社会等原因。  相似文献   

7.
社会语言学中语言和性别的关系是非常普遍的研究课题,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主要从语音、词汇、句法结构、和语言交际等几个方面讨论了英语中由于性别不同导致男性和女性语言使用不同这一现象,并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生理、心理、文化和社会等原因。  相似文献   

8.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词汇意象传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巍 《科教文汇》2009,(3):254-254
美国语言人类学家帕尔默(Gary B.Palmer)构建了文化语言学理论,发展和丰富了语言与文化研究中的三大传统,即波尔斯语言学,民族语义学,和会话民俗学,并将它们与认知语言学结合起来。帕尔默的文化语言学理论从根本上说是关于意象的理论。意象是通过语言产生联想反映在头脑中的图像。本文从文化语言学视角探讨了意象理论在词汇理解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美国语言人类学家帕尔默(Gary B.Palmer)构建了文化语言学理论,发展和丰富了语言与文化研究中的三大传统,即波尔斯语言学,民族语义学,和会话民俗学,并将它们与认知语言学结合起来。帕尔默的文化语言学理论从根本上说是关于意象的理论。意象是通过语言产生联想反映在头脑中的图像。本文从文化语言学视角探讨了意象理论在词汇理解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批评话语分析(CDA),坚持以语言学为主体,利用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把语言看做是社会符号的观点,集中分析语篇中语言是如何反映权力关系。分析语篇是如何被人为地用来产生和维持社会不平等关系,揭示语篇中隐藏的意识形态。它属于Halliday等语言学家倡导的工具语言学的范畴,即为了理解别的东西(如社会制度)而进行的语言研究。Halliday概括了三大语言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而其中的人际功能指语言用于建立、维护和确立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功能,主要通过语气(Mood)和情态(Modality)实现。对于新闻、广告、法律、医学、公司会议,课堂教学以及机构话语等会话中的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已经很多,都已经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分析,但是将批评性话语分析与功能语法语气(Mood)结合的研究却是寥寥无几,本文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手段,对于会话中祈使句的批评性分析所潜在的语用权力与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1.
黄缨焱 《大众科技》2012,(12):134-135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借音新生词"酷"、"萌"、借义新生词"给力"以及本土创造新生词"囧"的自身词义的演化或是形成过程的分析,充分反应出语言历时规律的命令性特性;而分析旧"酷"与新"酷",这个旧的词语与新生词共同存在于当今社会并同时得到人们的认可与执行的特性又充分反应出语言共时规律特性。  相似文献   

12.
郑敏 《科教文汇》2014,(13):105-105
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是保证国家全面发展,在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对策。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集散地,更是受到了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关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英语教学中的模糊语言学正以新的姿态进入人们的视“。它主要研究的是英语语言以及语言中的模糊现象,是与精确语言相对的学科,是日常生活中有用的表意方法。因此,它的语言功能在实际生活中具有非常巨大的语用价值,对现实生活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这样的现象,本文就以高校英语教学中模糊语言学的语用价值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明确其实际意义和巨大作用,从而保证其语用价值的实现,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讨隐喻、语言与认知的关系。尤其是从认知语言学下的隐喻观开始,指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格,而是一种普遍的认知方法,存在于人类认识世界和自我的过程中,语言本质上是隐喻的。通过常见的概念隐喻的图示来揭示如何提高学生的隐喻性思维,减少在语言学习中对单纯记忆基础的依赖,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刘黎 《科教文汇》2014,(35):98-99
国内外对预制语块的研究成为近几年母语或二语习得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回顾了语块的定义与作用,总结了国内外语块研究在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以及语料库语言学领域取得的一些进展,并且提出预制语块研究对初级英语学习者的特殊意义以及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语言哲学的话题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然而,不管是语言学家还是哲学家,他们的研究往往是将语言作为方法或是切入点来研究哲学,哲学是最终的落脚点.语言学家在研究语言哲学的课题时容易偏离语言学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忽视了从哲学思想出发对语言学的本体进行研究.对此现象,笔者分析了原因,并从分析哲学对西方主要语言学思想理论的影响入手,以语言学发展的具体事实为例来论证哲学思维对理论语言学发展的重要意义.最后讨论了语言学家的语言哲学研究范畴.  相似文献   

16.
陈翠翠 《科教文汇》2013,(4):125-126
针对区域重点发展"新电子"产业的人才需求,及时把握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变化,提出了构建突出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校企共同设计和实施的"三层递交、两线贯穿"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刘海涛 《情报科学》1994,15(2):40-46
本文首先回顾了多语现象带给人类的种种不便,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得这一古老的问题更加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一种基于网络的机器翻译系统DLT(分布式诘言翻译系统),考虑到这一系统的复杂性和FAHQ在近期内是难以实现的,作者提出了一种基于国际语学中通用语法概念的网络语言通讯方法。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是属于外部不经济的公共地问题。从历史上看,造成目前一系列全球环境问题的主要责任在发达国家,所以,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国际社会形成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分摊原则。通过博弈模型分析发现,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谈判一再陷入僵局,是因为双方合作还缺乏适当的条件和机制,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妥善解决,至少需要三个先决条件,但目前还没有一个条件已经满足。  相似文献   

19.
Recent developments in cognitive science are assessed as a challenge to the well established view in philosophy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that meaning is inherent to language and is relatively fix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challenge is unsuccessful. Current activities in information retrieval which presuppose linguistic meaning are well founded, in that regard. Furthermore, one potential obstac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systems which seek to produce comprehension of text has been removed.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城市化进程中,对其规模、结构、质量进行动态监测与分析对于全面系统地反映和分析城市化给全球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和信息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对于研判与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科学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首先从社会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资源集约化、环境劣质化和信息网络化5个方面总结了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轨迹,然后从"规模-结构-质量"视角入手给出了全球城市化进程的态势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全球城市化进程给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