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论生态补偿对生态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文化和生态补偿是关系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本文在阐述生态文化和生态补偿的内涵和建设途径的基础上,论证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生态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生态补偿能惩罚生态破坏行为和奖励生态建设行为,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分析显示实行生态补偿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于我国生态文化的建设将起到重要的保障与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民族文化生态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文化生态的和谐程度是一个社会和谐水平的重要标志。政府作为文化生态建设的主体,必须将文化生态建设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从战略高度予以谋划。当前只有努力实施政府主导、层级开发、公众参与、品牌提升、产业发展、人才开发、可持续发展等战略选择,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建好民族文化生态,提高社会的和谐水平。  相似文献   

3.
森林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林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二十一世纪,我国大力发展林业事业和生态建设。随着生态文明逐渐融入在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建设中,生态建设迎来了广阔的发展机遇。林业作为我国生态建设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我国的生态建设发展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由于其林业生态营区有着不同的划分,因此,其林种规划也有所不同。为了使我国林业发展更加顺利和迅速,文本着重分析黑龙江省林业生态经营区系的划分和林种规划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试论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既是一项公益事业,又是一项基础产业,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化载体,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是生态建设的主体,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生态环境基础。  相似文献   

5.
公安形象是公安机关中人民警察的客观表现及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综合评价。树立良好的公安形象是公安机关开展工作的必要前提,也是广大公安民警应该追求的目标。警察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安机关工作的开展。也会对公安工作的成果产生一些负面效应。近年来不断曝光一些警察在工作中的不依法办案事件,严重影响了警察在公众中的形象。那么如何来改善警察的形象呢?本文从分析警察形象的表现、现状出发,以求找到改善警察形象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的实际需求出发,基于不同指标的功能定位,研究提出了低碳生态小城镇发展引导、质量评价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别用于科学引领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发展,客观评价小城镇低碳生态建设水平和质量以及准确评估小城镇低碳生态建设过程中资金使用效益,从而构建了包括"建设—评价-绩效考核"等全过程的低碳生态小城镇指标体系,以指导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实践,提高小城镇低碳生态建设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阐述山区生态经济价值和山区所面临的生态问题的基础上,论证了山区生态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山区生态健康是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提出了以村社为单位切实组织山区新农村建设,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平衡生态投入等促进山区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建设和健康维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金秋科苑》2014,(5):F0002-F0002
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也是公安队伍的魂。公安机关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的重要力量,警察工作在与犯罪分子斗争的第一线,是和平时期最危险的职业,天天有牺牲,时时有流血。这种忠于党和国家,忠于人民的伟大精神,需要公安文化来颂扬和传承,也需要文化来铸造。凝聚警心,激励斗志,用翰墨书写警察情怀,用丹青描绘英雄群像都需要文化。同时,公安文化在沟通警民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郑卫民 《内江科技》2011,32(5):41+61-41,61
警察体育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在军事体育的孕育中诞生并逐渐发展起来的,是以增强警察体质、提高惩治违法犯罪实战技能和自卫能力为直接目的,丰富警察文化生活,促进文明建设而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身体运动和社会活动。警察体育已成为我国警察这个特殊群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公安机关职能发生的新变化,并从公安实际需要着手,从课程设置、实践角度提出了提高警察院校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公安信息化是继社区警务之后的第五次警务革命,公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引领着公安工作改革发展。强化信息化基础建设,规范基础信息采录标准,强化公安基础信息的采集录入工作,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引领和管理警务机制改革的重要手段。因此,文章结合工作实际,就强化基础信息采录推动警务机制改革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立足信息生态视域,研究主体—客体—时空环境下的网络舆情生态的动态演化,通过不同维 度的网络舆情文化引领方式及机制,促进网络舆情生态化发展,为网络舆情监管与治理提供新思路,推动网络文化 生态建设。【目的/意义】对网络舆情主体、客体、时空环境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进行描述,并以此构建网络 舆情生态的全景模型。依据网络舆情生态的研究维度提出主体引领、客体引领及时空环境引领的文化引领维度, 并提出相应的文化引领机制。【结果/结论】针对主体—客体—时空环境三个维度,分别提出文化育人机制、文化服 务机制及文化创新机制,对网络舆情治理及网络文化生态建设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创新/局限】创新性地从主体— 客体—时空环境将网络舆情生态与文化引领相结合,推动网络舆情治理及文化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云计算作为一种以数据为中心的新型网络计算方式,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了互联网的运作和服务模式。做为公安高校专业性较强的图书馆,面对这种IT新技术带来的强烈冲击,必将受到更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如今,云计算已经使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应用云计算的模式,将从根本上改变公安高校图书馆传统文献信息的服务理念。所以,公安高校图书馆应该尽快适应云环境,抓住机遇,全力应对云计算泛知识环境带来的挑战;加快开发具有公安警察文化特色的专业数据库步伐,并对如何开发高质量的公安警察类特色数字资源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公安边防部队院校教员教学设计能力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志英 《科教文汇》2013,(30):56-57
教学设计作为公安边防部队院校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很大程度上指导着教员的教学行为,影响着学员的学习活动。对教员教学设计能力建设的研究,尤其是在公安边防教学改革环境下的教员教学设计能力建设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分析了当前公安边防院校教员教学设计能力的现状并提出了教员教学能力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思想,力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使网络舆情生态治理成 为国家理政治国的重要工具。具体立足于信息生态视角,分析网络舆情生态的多维图谱的构建方法与过程。【目 的/意义】首先分析网络舆情生态的构成维度,具体包括主体维度、客体维度及时空维度;其次基于网络舆情生态的 不同维度,分别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知识图谱及网络复杂性分析法构建网络舆情生态的多维图谱;最后,以“重庆 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为例,对网络舆情生态多维图谱构建做进一步解释说明。【结果/结论】分别从主体图谱、客体 图谱及时空图谱揭示网络舆情生态的动态变化及演化规律,为网络舆情生态的监管及治理提供参考及建议。【创 新/局限】本文从信息生态视角构建网络舆情的主体—客体—时空环境图谱,全方面揭示网络舆情的动态演化过 程。目前研究案例仅仅针对微博平台,后续研究将着眼于更广泛的新媒体平台及类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公安情报共享中的利益冲突问题已成为阻碍公安大数据战略实施的重要障碍。基于价值共创理论,剖析当前我国公安情报共享价值形成机理与利益冲突协调机制,能够为合理协调公安情报共享中的利益冲突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过程] 从主体共创价值视角,研究公安情报共享中的价值共创关系及价值实现过程,以价值共创全过程为视角认为投入、风险和收益构成了公安情报共享中的利益冲突诱因,将利益冲突诱因类型分为原发性诱因、突发性诱因、继发性诱因,并进一步探讨公安情报价值共创的共创筹备阶段、共创价值累积阶段、共创价值惠及阶段的利益冲突形成机制。[结果/结论] 综合运用规划和互动方式从投入保障、风险管理、收益协调3个方面构建公安情报共享价值共创利益冲突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7.
胡永吉 《科教文汇》2012,(36):46-47
近年来,很多公安院校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的探索,这是培养更加具有全球视野、国际交流能力强的高层次警务人才的需要.通过近些年组织中外合作办学实践的体会,阐释了公安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值得重视的一些问题,为培养出合格的具有国际事业的警务专门人才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李艳微  包磊 《情报科学》2022,40(11):40-48
【目的/意义】立足于融媒体技术视角,分析中国话语舆情传播的生成机理和引导机制,推动国内舆情场做 好舆情引导,国际舆情场讲好中国故事。【方法/过程】首先,综述中国话语舆情传播的场域理论基础,从社会心理场 域和生态场域分析场域理论与中国话语舆情传播的关联性。其次,阐述中国话语舆情传播生成机理,为构建中国 话语舆情传播引导机制提供支持。最后,以生成机理为切入点构建中国话语舆情传播的安全引导机制,依据引导 机制范畴提出相应的安全引导机制。【结果/结论】针对中国话语舆情传播生成因素、特征分析和演化过程,具体提 出风险预判机制、舆情化解机制和安全监督机制。【创新/局限】本文以融媒体技术为视角,全方位揭示中国话语舆 情传播的安全引导机制,创新性地将网络安全建设和中国强国建设深度融合。由于本文未进行中国话语舆情传播 的量化研究,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待进一步充实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公安科技创新直接关系到科技强警战略的实现,整个创新活动需要一定的主体来承担,公安院校、公安科研院所与公安科技类企业因其各自的属性不同,在公安科技创新活动中承担着不同职责。研究认为,公安科研院所应当转制化为企业,成为公安科技创新的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