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在三四年前,“支教”这个词就撞击过我的心灵,我敬佩一批又一批大学生离开繁华的城市去边远山区义务支教的奉献精神。去年七月,“洪啸音乐教育网站”里一群素未谋面的网友们支教的事迹又引起了我的特别关注,他们都是些音乐教师,因对音乐教育的热爱,从四面八方走到了一起,自费到艰苦的云南山区支教,我被他们的精神深深震撼了。  相似文献   

2.
来到支教小学快一周了,我急切地想和眼前这32个孩子打成一片。和原来所教的养尊处优的那67个城里孩子相比,他们就像未经雕琢的璞玉,透着清澈如水的淳朴。也正是这种无瑕的性情,深深地吸引并净化着我的心灵。但是,仔细观察他们看我的眼神,里面含着好奇、敬慕,还有些许试探。是啊,尽管我在最短的时间内已经能够熟练地叫出班里所有孩子的名字,尽管他们已以农村孩子特有的淳朴热情接纳了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城里老师,  相似文献   

3.
用爱铸师魂     
<正>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爱,要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用爱去影响他们,用爱去教育他们,用爱去浇灌他们的心灵。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品质优秀,学习进步。以下是我在教育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一、细心关爱,感动学生做一名问心无愧的教师,善于接近学生、关心和帮助学生。工作中,我平等对待每位学生,绝不偏心,让每个孩子都能分享到老师的关爱。课间和孩子一起做游戏,一起跳绳,一起踢毽子,和他们  相似文献   

4.
王继红 《班主任》2014,(1):28-28
正那年,刚满19岁的我光荣地加入班主任队伍,并很快地适应了这个岗位。我对工作充满信心,因为我认为孩子毕竟是孩子,凭着我的一双慧眼,他们的一举一动都逃不出我的掌控。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份"自信",竟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烙下一道深深的伤痕。小强,是班里一名留级生。他平时几乎不怎么笑,而且很少和同学交流。据他原来的班主任说,这孩子还有小偷小摸的习惯。最让我头疼的是,小强总会跑到原来的班级和一些我认为的"问题"孩子一起玩耍。尽  相似文献   

5.
蔡新颖 《辅导员》2014,(22):40-41
在流火的8月,到河南驻马店平舆县玉皇庙第一小学支教的经历让我感慨良多。都说支教是做奉献去了,对我则不仅如此,支教更像是一次净化心灵之旅,一次重塑信仰之旅。7月,我和万柳部数学老师肖蕾、语文老师张建新,中关村部体育老师张俊杰接到了到玉皇庙小学支教的任务,准备工作即刻启动。对我们4人的支教,玉皇庙小学方面表达了很高的期望,让我们既感到光荣,也担负着不小的压力。  相似文献   

6.
在沧源佤族自治县,面对的不仅仅是民族的不同而且有文化、思想的差异,更有语言上的障碍。如何让这里的孩子喜欢数学并且让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注入这些孩子的心灵更是难上加难。出于一名志愿支教者的愿望和责任,迫于现代教育思潮的压力。  相似文献   

7.
姜扬 《考试周刊》2014,(82):171-171
<正>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中,我得到了深深的启发,德育应以体验教育触及学生的心灵,转化为他们的精神内在与自觉行动,才能收到实效。因此,结合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念,我进行了以下尝试。一、让孩子产生欲望,敢于体验体验是一种个体的心理活动,是通过实践在情感和认知上产生的感受和体会,是一种可能转化为动力并付诸行为的  相似文献   

8.
一本好书是滋养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最好养分。一年时间过得可真快,一眨眼就到了我们该和2006年告别的时候。在2006年里,你看了些什么好书?有什么心灵的感悟?让我们清点过去一年中的收获,打包智慧的行囊,迎接新年的到来吧。今天的聊天室里,来了一位父亲和他的孩子,看看他们是怎样盘点2006年的成长感悟。  相似文献   

9.
正在流火的8月,到河南驻马店平舆县玉皇庙第一小学支教的经历让我感慨良多。都说支教是做奉献去了,对我则不仅如此,支教更像是一次净化心灵之旅,一次重塑信仰之旅。7月,我和万柳部数学老师肖蕾、语文老师张建新,中关村部体育老师张俊杰接到了到玉皇庙小学支教的任务,准备工作即刻启动。对我们4人的支教,玉皇庙小学方面表达了很高的期望,让我们既感到光荣,也担负着不小的压力。需求说明书上明确写着:  相似文献   

10.
我大四实习那年,正巧国家号召大学生下乡支教。作为师大学子,我更是热血沸腾,于是主动请缨,来到大山深处的门头小学,做了一名支教老师。起初,我还觉得自己蛮了不起的,甚至有点伟大,那些光秃秃的山、硬梆梆的石头,在我眼里,无不充满诗情画意。本以为三个月的支教生涯,会成为我一生中最浪漫的回忆,谁知还剩最后一个月时,学生的一个问题,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由此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11.
新学期,我申请来到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开始了我一年的支教工作。上完第一堂支教课后,学生们热情地围着我,对我说:“老师,您下次再来给我们上课!”那真挚的话语让我一直无法忘怀。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逐渐了解了这里的孩子。这是一群来自各地的农村孩子,由于学校没有专职音乐教师,  相似文献   

12.
笔者是一名到边远山区支教的教师,支教的学校是一所地处高寒地带,人烟稀少,经济条件也非常落后的彝族小学。这些孩子每天走2-3小时的路程到学校是常事。回家了还得带弟弟妹妹干农活,衣服也是破烂不堪,还有很多食不裹腹。我曾为这些孩子难过,但是我知道要彻底改变学生的命运,只有让他们拼命读书,这才是唯一的出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支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陌生的,但对于年轻的我来说,却是熟悉而又难忘的.因为2006年8月份,曲阜市教育局启动了"支援农村教育,城区教师下乡支教"这一重大工程,目的在于扶持农村教育工作,帮助农村的孩子,使农村的孩子能更好、更及时地接触到教育新理念和教育新方法,这一重大举措不仅给农村的教育事业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更给下乡支教教师提供了一个锻炼、展示自己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杨学 《生活教育》2014,(21):31-32
正记得有位哲人说过"一个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一个观点,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作为已经工作了近二十年的一线教师,我深深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孩子,我们不仅要促进孩子的智慧成长,更要帮助他们心灵的成长,正是心灵的成长才能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从而也成就他们更加健康,坚强的生命。今天的孩子从智力发育看没有任何问题,却因目  相似文献   

15.
孟阳 《新疆教育》2012,(11):126-126
我是一个农村初级中学的语文教师,十几年的教书生涯,面对孩子们的作文我也曾“一个头两个大”。因为山里的孩子视野狭窄,阅历浅薄,一提起写作文就目瞪口呆,不知从何下手,他们畏嗅作文!于是我力争让孩子们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素材,学会抒写自己的心灵。我坚持让他们“我口述我心,  相似文献   

16.
蒋静雅 《师道》2005,(8):1-1
教师像什么?在听过了许许多多方方面面的宏论后,让我们听一听我班的孩子怎么说。这个班级我带了六年,孩子们即将小学毕业,心中有太多的感动和不舍。让我们一起走进孩子的字,走进孩子的心灵,聆听他们花一样的美丽、水一样的澄明、诗一般的浪漫——  相似文献   

17.
由于工作的需要,2006年9月我到环江县明伦镇的一所村小支教。我任教的班级有21名学生,其中有10名学生是父母都外出打工的,他们有的跟爷爷奶奶生活,有的寄宿在亲戚家里,另外还有6名学生是父亲外出打工的,自己跟妈妈在家生活。他们都是留守儿童。在这一年的支教工作中,我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深有感触。  相似文献   

18.
强悍的外表通常是为了掩饰一颗脆弱的心灵。而这样的情况往往会在那些背景比较特殊的学生身上出现,他们难以融入集体,他们会选择一些特殊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下面的故事只是许多故事中的一个,却已让我深深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对于这些孩子的责任。同时,我也更深切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心理教师,更需要微笑面对挫折的勇气。[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梁珍 《广西教育》2012,(29):42-42
残疾孩子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关注和关爱,让他们和正常孩子一样健康成长。我用爱点亮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关爱、温暖,从而快乐而茁壮地成长。  相似文献   

20.
梁晓红 《广西教育》2012,(32):63-63
三年前,我曾到马山县的一所学校支教。有一天,支教点组织了一个大活动——举行贫困生资助和新厕所建成剪彩式。活动结束后,我带着电视台的两名记者在校园里转,争取再收集些素材。“这是内宿生的宿舍。”我带着他们走进了一排瓦房宿舍中的最后一间。不大的宿舍里,十几个孩子正围坐在中间吃饭,仅有一名男孩坐在靠左边的床沿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