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媒体扫描     
推进广播电视集团化改革的必要路径 蔡尚伟撰文说,当前,集团化是中国广播电视改革的一个重要步骤、一个焦点问题。组建广播电视集团的必要性是十分明显的:这是当前发展壮大民族媒体,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急迫需要。今天的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已无可选择地与世界传播业的发展紧密相连了。我们的发展道路和方式,必须适应国际传播的大趋势。集团化就是国际传播界的大趋势之一。 与世界媒体发展的潮流相比,与国内报业集团的发展相比,我国的广播电视集团改革推进缓慢,要加快推进广播电视集团改革,就应当大力加强自上而下的领导,这是当前组建…  相似文献   

2.
李岚 《新闻界》2002,(1):56-58
2001年12月7日,中国规模最大的新闻传媒集团———中国广播影视集团成立。这个拥有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等国家级广电媒体的大型传媒“航空母舰”的出现,使中国传媒集团化的进程达到高潮。目前,除了已经宣布成立的中国广播影视集团、无锡广播电视集团、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浙江无线、有线、教育三家省级电视台统一合并的浙江电视台、山东广电集团、上海文广集团、北京广电集团以外,广东、江苏等有一定实力的地区,也将组建广播电视集团。中国广播电视业集团化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3.
跨媒介、跨地域、跨行业的集团化组建是传媒市场竞争与扩张的必然结果,是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媒体机构摆脱单一盈利模式的必然路径.未来中国传媒之大趋势是打破不必要的人为限制,加速强强联合的资源整合.本文梳理了我国广播电视改革发展的脉络,分析了我国传媒业集团化发展过程中一脉相承的关系及中国传媒改革发展的现实状况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李祥 《新闻界》2004,4(5):28-29
当前,我国报业集团在经历了初创阶段的艰苦探索与规模扩张之后,正面临着经营体制的深层次改革。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资本、国际媒体将进入中国市场参与竞争。在传媒市场的未来竞争中,中国传媒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全新生存环境,重新研究当前中国传媒集团化运作模式,对提升报业集团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竞争,是当前中国传媒业的主旋律。自1996年中国第一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以来,集团化已成为传媒竞争中的一大特点,以突出规模效益为目标的媒介集团的组建与发展呈蓬勃之势。2002年底,共有38家报业集团,20家广播影视集团,15家出版发行集团。这种集团化的趋势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垄断竞争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WTO对中国传媒的影响广泛而深远,但同时受到政治体制改革进程的制约。媒体集团化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媒体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中国传媒集团,以便能应对国际传媒巨头对中国传媒行业形成的巨大冲击。因此说中国的媒体集团化改革必须走一条不归的市场化之路——  相似文献   

7.
2000年12月27日,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在长沙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省级广播影视媒体集团,标志着我国广播影视业在集团化进程中迈出了关键一步;今年1月19日,山东省广播电视总台在济南揭牌,这是我国第一家广播电视总台,总台实行企业化管理、集团化运作,标志着山东省广播电视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标志着我国广播电视业在深化改革、体制创新方面迈出了新的一步;今年4月20日,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正式成立;5月28日,北京广播影视集团正式挂牌;此外,广东、江苏、浙江等地,也将组建广播电视集团。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及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国传媒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在短短的三十多年时间里走过了西方传媒业历经一百多年的产业化、集团化之路。以1996年中国第一家传媒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成立为标志,中国传媒业的集团化发展进入了高潮。集团化发展已成为传媒界热议已久的话题,也成为中国传媒业应  相似文献   

9.
中国已经进入了WTO。毋庸质疑,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对于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和中国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将带来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届时,中国传媒业的竞争对手将不仅来自内部,更来自外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超级媒体联盟和超级报团,中国媒介业准备得怎么样了?面对公平合理原则中国媒介业将何去何从? 一、中国媒介业的对策:媒介重组 大量现象证明,国外媒体已进入中国或准备进入中国市场,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媒介业面对其势汹汹的西方媒介集团就没有办法了吗?不,办法有,其中最好的就是媒介重组。 根据有关权威资料介绍,…  相似文献   

10.
我国广播电视业进入集团化发展阶段后,怎样将这个庞大的媒体经营好,是一个新的课题和挑战。本文尝试对广播电视业的经营模式进行一些分析一、以频道为中心的经营模式以频道为中心的经营模式是我们很熟悉的。多年来,中国的广播电视业就是采用这种模式来经营的。其特点是:1、媒体围绕频道而组建;2、节目以自制自用为主;3、创收基本靠广告。到目前为止,中国绝大多数的广电媒体仍都采用以频道为核心的经营模式,而且绝大多数都“活”得不错。其经营凭的是什么?说穿了,凭的  相似文献   

11.
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学院副教授刘宏撰写的新闻学术专著《中国传媒的市场对策》近日由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作者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媒界的最新变化扩展而成的,触及了中国传媒界当前的主要热点问题,例如,WTO对中国传媒的影响,中国媒介集团化的趋势,新世纪中国传媒的本土特色,媒介创收与舆论导向的关系,等等。本书是作者的第一本学术专著。《中国传媒的市场对策》  相似文献   

12.
经过20多年蓬勃而迅速的发展,我国广播电视业在世纪之交的2000年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以宏大的气魄和做强、做大,组建广播电视集团的雄伟战略进军新世纪。一年来,我国广播电视集团化进程在业界的积极推进与适度观望、主动应变与被动从众、很多成功与不少问题中继续着。 现在,需要我们整理思路,审视一下我国广播电视集团化进程中已  相似文献   

13.
我国广播电视业进入集团化发展阶段后,怎样将这个庞大的媒体经营好,是一个新的课题和挑战.本文尝试对广播电视业的经营模式进行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4.
自2009年底以来,媒体的跨区域资源整合步伐加速,尤其是在湖南卫视与青海卫视的深度合作、上海广播电视总台和宁夏台合办宁夏卫视频道这两桩大事件之后,传媒界的人不得不承认,跨地域、跨媒体及跨行业的多元发展已经成为中国传媒业的新一轮发展热点,也是未来中国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喻国明 《新闻实践》2002,(11):22-25
一、中国传媒业“合竞时代”的到来未来两三年,中国传媒业的变化、洗牌的程度可能会比过去十年还大。无论是从资本逻辑的角度、产业的发展,还是政策面的可能性来看,未来两三年都是中国传媒业最值得关注的两三年。现在中国媒体处在一个临界点,也就是说,处在一个将变未变的关键点上。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新闻媒介已逐步走入市场,特别是2012年在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潮下,中国传媒行业开启了以"传媒转型"与"社会化媒体"为特点的集团化发展之路,中国传媒业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由于一些新闻媒介的责任意识比较淡薄,对自己定位还不是很准确,给中国传媒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因此,广泛树立传媒工作者的正确舆论导向意识和责任意识已迫在眉睫。本期"传媒大讲坛"栏目特约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建伟  相似文献   

17.
我国广播电视业进入集团化发展阶段后,怎样将这个庞大的媒体经营好,是一个新的课题和挑战.本文尝试对广播电视业的经营模式进行一些分析. ……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媒集团发展战略丛书”是“211”二期十五规划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媒体发展与社会进步”子项目之一“中国传媒集团的基本态势与发展战略”的研究成果,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近年来在传媒集团经营研究领域的扛鼎之作。丛书共5本:《中国广播电视业发展战略》、《中国省级卫视发展战略》、《中国报业发展战略》、《中国出版业发展战略》、《现代传媒集团成长理论与策略》。丛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世纪出版集团发行中心发行,目前已出版发行前两本,即将出版后3本。  相似文献   

19.
赵凯 《新闻记者》2003,(1):13-15
21世纪头20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中国经济快速、持续的发展,中国传媒业经过近20年的运作,已成长为国民经济中拥有巨大发展前景的产业。据统计资料显示,中国传媒业1998年利税首次超过烟草业,成为中国排名第四的支柱产业。新世纪的头20年,中国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也必将是中国传媒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作为媒体集团,要在这个战略机遇期中有所作为,做大做强,最重要和最关键的,就是要有全新的发展思路。我认为,这种发展思路主要…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媒业的一线学者的工作状态生存状态也可折射出中国媒体市场当前的责争情况和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