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长征精神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的一次空前绝后的伟大创举,是中国革命战争中一部气势磅礴的英雄史诗,它创造了彪炳千秋的光辉业绩,留下了万古不朽的精神遗产——长征精神。什么是长征精神?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什么?笔者认为长征精神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独立自主地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本国问题的首创精神 长征一开始,严酷的事实就向人们提出了极其尖锐的问题:为什么前几次反“国剿”胜利了,而第五次反“围剿”就失败了?为什么长征才3个月,红军就损失过半?严酷的现实,使广大指战员认识到红军的失败是“左”倾领导推行错误路线,排斥毛泽东的正  相似文献   

2.
70,一个美丽的而又动人的数字;70年,一段凝重而又沧桑的历史。70年前的今天,伟大的工农红军用自己的血汗在中国大地上写下了一部史无前例而又惊心动魄的壮丽诗篇——长征。长征,岁月回眸时饱含深情的一笑;战火纷飞中悲壮不朽的进发。长征,世界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它锤炼了一代中国人,熔铸出伟大的长征精神,创造了不朽的精神财富。长征的胜利,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值得缅怀的光辉业绩,也不仅仅是值得汲取的历史经验,我们最需要铭记于心的是长征中闪闪发光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  相似文献   

3.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过去只有大学生或研究生才能采用的研究性学习方式 ,而今却飞向基础教育领域 ,先是在重点中学 ,不久 ,像我们长征中学这样的普通中学也开始品尝“研究性学习”之果了。  相似文献   

4.
蒋育亮 《高中生》2010,(16):49-49
长征中有两组数字令人肃然起敬:一组是反映红军将领年轻有为、才华横溢的年龄数字;一组是反映长征艰苦卓绝历程的数字。带领部队克服千难万险,转战十几个省,长驱两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也为了让中学生了解长征路的艰辛,前不久,中央电视台特意播出了大型纪录片《我的长征》,看完之后,我对红军的长征精神更为敬佩。长征,中国革命史上悲壮的史诗;长征,人类军事史上罕见的奇迹;长征,一段每个中华儿女都应该铭记的光荣历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在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笔下,长征是“前所未闻的故事”;在埃德加·斯诺的笔下,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在毛泽东的笔下,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就这样成为了人世间最长的一首生命的诗。今天,让我们从毛泽东诗词中感受那段峥嵘岁月。  相似文献   

7.
长征,一个中华儿女家喻户晓的伟大故事,同时也是一部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史诗。长征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对革命必胜意志的体现,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电影《长征》是一部以长征为题材的经典影片,通过真实地记录长征过程中红军遇到的种种艰难险阻,以及无数红军战士的牺牲,深刻地向人们展示了长征的艰难,更是把长征精神通过光影在人们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今年正值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通过对电影《长征》中长征精神的解读来缅怀革命先烈,不忘历史。  相似文献   

8.
王岚 《老年教育》2013,(3):11-14
关于长征,毛泽东曾有过一段最精妙的论述:"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12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11个省。请问历史上有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论述了长征精神及其作用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长征精神的核心 ;二、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是长征胜利的精神支柱 ;三、艰苦奋斗精神是长征胜利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红军为什么选择陕甘地区作为长征落脚点,在很多描述或研究长征的著作中,都把答案归结为中共中央在哈达铺从报纸上得知的,陕北有大量红军和大片根据地的情报。文章认为,除了这一情报以外,还有两个重要因素促使中共中央和红军选择陕北作为长征落脚点,一是要解决战略依托问题,争取苏联直接援助;二是实现北上抗日救国的主张。  相似文献   

11.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是一曲雄壮豪迈的革命交响;长征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长征更是一种独立自主,勇往直前的不朽精神。回首漫漫征程,冰封雪盖的皑皑雪山、渺无人烟的茫茫草地、乌  相似文献   

12.
长征是什么?长征就是革命前辈与先烈为了传播理想、实现信念,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怕艰险、不怕牺牲的远征。尽管距今时隔七十多个春秋,但每当人们提起长征、忆起长征,就觉得那段岁月给中阔人民能树立一种信心,时时提起勇气,对中国人民而言,不仅仅是一部英雄主义的史诗,  相似文献   

13.
<正>于都河畔,长征渡口,我站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前向革命先烈们致敬。这次,老师带领我们全班同学参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通过参加此次红色教育活动,我被革命先烈无私的奉献精神深深地感动,我的思想得到了洗礼与升华。于都县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是一片充满昂扬斗志的热土。苏区时期,30余万人口的于都县,几乎每5人中就有1人参加红军长征;长征路上,平均每公里就有1名于都籍烈士倒下。滔滔于都河,  相似文献   

14.
<正> 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未能粉碎国民党的第五次反革命“围剿”,被迫退出根据地,实行大规模的战略转移。由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继续影响,中央红军在长征初期头三个月的突围战役中,遭到了严重的损失。本文就中央红军长征初期军事失利的原因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5.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激励着后人踏着先烈的足迹奋勇前进。200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10月22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标志着全国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活动进入高潮。笔者预测,这一热点很有可能反映在2007年中考中。  相似文献   

16.
长征精神具有超越时空性,对于今天有重要的启迪。从整体看,长征精神的特性在于:长征精神产生与传统文化相衔接,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长征精神传播与先进文化相协调,具有鲜明的承接性;长征精神深化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相一致,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长征精神的弘扬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相一致,具有突出的创新性;长征精神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一致,具有巨大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篇十分富有感召力的演讲辞。开篇以对话的形式娓娓道来。把历史和现实同时定格在一个画面中。并引用一位重走长征路的年轻军人的诗句拉开了历史的序幕,讲叙长征故事,评说长征意义,宣讲长征精神,歌颂长征的铁骨精魂。长征中的两个小故事,深深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尤其是年仅18岁的警卫员,为了党的文件献出自己生命的故事,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结句是整个演讲辞的点睛之笔。它突出地强调了在奔向21世纪的长征路上,我们最需要的就是这种用黄河,用泰山塑造起来的民族性格、民族精魂!结尾连用几个感叹句,再次掀起演讲的高潮,从  相似文献   

18.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震惊世界的伟大壮举,毛泽东同志的《长征》诗是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长征,从时间看一年有余;从空间看纵横二万五千里,穿越十一个省;从跨度看与现实生活相距65年之久。小学生捧着课本,无法感受、想象那逝去的艰苦岁月。如何让他们增强感性认识,走近长征,继而走进《长征》?笔者在教学中作了如下尝试:首先借助多媒体创设声音、画面、音乐于一体的动人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将学过的课文在脑海里构成“连环画”,体会诗中所表达的丰富的思想感情;继而点燃学生心中理想的火炬,使他们意识到先…  相似文献   

19.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红军将士谱写的壮丽诗篇。红军长征不仅是一段悲壮的历史,而且是我们应铭记的一种精神。长征精神内涵丰富,主要有:红军战士对革命的忠诚和对党的坚定信念;不怕困难、不惜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敢于压到敌人的英雄气概;严守纪律、团结互助、先人后己的高尚品德;密切联系群众、为了群众的优良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和克敌制胜的乐观主义态度。长征精神对高校学生的现实感召: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中当代大学生需要弘扬长征精神,即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不怕困难勇于创新创业、团结友爱顾全大局、深入基层加强实践、在为人民谋利益的奉献中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续写新的长征篇章。  相似文献   

20.
<正>一、“长征精神”的内涵和历史作用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工农红军被迫离开中央苏区,北上抗日,开始闻名于世的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地位。会后在新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打破了国民党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战胜了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阴谋,爬雪山、过草地,克服了人间少有的艰难险阻,于1936年10月到达陕北,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一件永载我国革命史册的伟大历史事件,一个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了伟大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