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洛克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著作《教育漫话》中,文章主要探讨了洛克的智育思想,并试图从中为我国当代学校儿童智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寻求出路.  相似文献   

2.
在高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处于主导地位,同时它与智育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探讨在新彤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智育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智育的划分是相对的,两者在教育过程中相互交织,在教育的根本目标上。共同指向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本身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能够为智育提供目标的牵引力、发展的支撑力、功能的整合力和创造的激发力。当前高校要着力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智育人文动力关系的和谐共进。  相似文献   

4.
李立锋 《考试周刊》2014,(31):110-111
体育教育对学生智力的开发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体育教育与智育的关系和体育教育中智育的要求进行了阐述,强调了智育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我们以往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往往只注重其德育作用而忽视其智育功能。其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智育功能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十分重要、不可缺少的。认真研究和充分发挥这一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又一个新的重要课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6.
有一些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研究者,认为马卡连柯只重视德育,不重视智育。例如,苏联研究马卡连柯权威麦丁斯基就是如此。他在《马卡连柯的教育学说》一书中,甚至介绍了体育和美育,但就是对智育只字不提,似乎在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中是没有什么智育的。  相似文献   

7.
王华 《贵州教育》2012,(Z1):4-5
智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开展智育,首先要把握和理解智育。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智育包括:获得知识和形成科学世界观,发展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脑力劳动文明,使一个人在整个一生中都对丰富自己  相似文献   

8.
智育是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把“智育”和“教学”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淆起来,这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也给教育工作带不良影响。教学是实施智育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随着当今社会的高度文明化,智育教育显得更为重要,它是培养现代化的生产者,促进生产力、科学技  相似文献   

9.
新的课程体系越来越趋于完善,但学生的成绩仍然是评定任课教师成绩的主要标准,这就使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重视学生成绩,忽视学生的德育。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找德育与智育的有效结合点。德育智育相结合,从根本上是教育者本身两种教育教学思想的结合,是教师意识本身的结合。这才是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真正能够协同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关于高校图书馆教育功能的探讨,研究已一个常谈话题,以往的研究大都局限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文献检索方面,从教育学的角度对图书馆的教育功能研究方面则很少。为了提高对高校图书馆智育功能的认识,使图书馆的育人功能更能充分地得到利用和发挥,本文就学校图书馆的智育功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一、系统地传授学生科学知识的功能什么是智育:智育就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和实践操作应用技能,挖掘学生潜在智力的教育。授予学生系统科学知识、不仅是图书馆智育的任务,也是其功能。大学生单从课堂获取得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阅读一定…  相似文献   

11.
智育概念在19世纪中叶的产生是以科学的兴起为历史背景的,这标志着学校教育的重心转向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立足21世纪的教育实际,我们可以将智育概念从横向解析为作为一种教育活动的智育、作为人的全面发展一个方面的智育、作为教育活动一个维度的智育三个方面;从纵向将其解析为常识的教育、知识的教育、智慧的教育和精神的教育四个层次。通过对智育概念进行这样纵横两个方向的解析,我们可以揭示教育实践中的智育在不同维度和层次上的不完整性,进而在此基础上对当代人类社会诸多教育问题的深层成因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2.
夏商周三代的教育是以六艺之教为主体。作为六项教学科目的“六艺”,其本身包含着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多种教育功能。本着重分析礼、乐、射、卸、书、数等六项科目中的智育因素,指出六艺之教的长处是将知识教育与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尤偏重于操作技能方面的训练,体现了上古时期化教育的特色,它们明显不同于两汉以后的经学教育偏重于知识方面的传授。  相似文献   

13.
孔子的教育思想不止一端,但是精华所在,无疑是他的智育论。本试对《论语》的智力素质教育思想作一分析归纳,仅以此为现代教育教学研究工程添一块先秦砖瓦。  相似文献   

14.
智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开展智育,首先要把握和理解智育。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智育包括:获得知识和形成科学世界观,发展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脑力劳动文明,使一个人在整个一生中都对丰富自己的智慧和把知识运用于实践感到需要。”  相似文献   

15.
劳动教育与智育有各自的功能和特征,二者都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近年来国家不断强调开展劳动教育,但在实践中二者仍呈失衡状态,智育被过分重视,劳动教育则被公众淡化。对劳动教育与智育二者关系的探讨,有助于理解新时代劳动教育在“五育”体系中的价值,劳动教育与智育的一体化发展是提高劳动教育成效、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理想的智育     
今天的教育界,似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表现出对智育的高度重视,也似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表现出对智育的强烈不满。一方面,是智育受到空前的重视,另一方面,是智育遭到猛烈的抨击。这看似矛盾的现象,却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每一个教育者:智育改革势在必行!由此,我呼唤着我心目中的理想智育。  相似文献   

17.
音乐教育的智育功能的发挥是间接的、有条件的,它是通过音乐审美教育这一中间环节来实现的。音乐教育必须是独立存在的、审美的、艺术化的音乐教育,而不是智育化的音乐教育。音乐必须是作为一个与科学相对应的领域而不是仅仅作为智育范畴里的一门知识而发挥作用。只有在这种条件下,音乐教育才有可能真正发挥出智育的功能,音乐教育过程,实际上就是发展和提高各种认知能力,形成完整的智力结构的有效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一本解放后翻译出版的《教育学》中,大肆宣扬了“智育第一”教育思想。“智育第一”是资产阶级的教育思想,它同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根本对立的。这种思想,在我国教育工作者中,仍然有着较深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出来,妨碍着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因此,对这种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进行彻底的批判,  相似文献   

19.
论怀特海的智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活和”是怀特海智育思想的核心概念。怀特海认为:追求智慧自古以来就是智育的目的,但知识活力是智慧的源泉,因此,保持知识活力和防止“无活力概念”成为智育相反相成的任务;为此,教学改革必须注意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教育过程必须遵循教育节律;课程设置必须注意一般陶冶和专业研究动态的,有机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高等教育战线上,人们普遍关心而又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改善和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适应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人才。改善和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途径就是把德育和智育统一起来。之所以要强调这个问题,其主要原因是: 第一,这是教育规律的要求。德育和智育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教学是学校最基本的活动,所占的时间最多;教师是学校里最基本的教育队伍,人数最多,影响最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最主要、最经常、最有效的形式和方法,就是通过教学过程来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