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小柴旦地区是柴北缘东段的中生界残留盆地,围绕着中下侏罗统烃源岩形成元古界、侏罗系和白垩系三套主要的成藏组合。受燕山运动、喜山运动所控制,在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发生过两期成藏作用,分别在洼陷带等构造相对稳定区形成原生的构造和岩性油藏,在山前逆冲推覆构造带和盆内对冲构造带形成次生构造油藏,因此针对不同构造带的勘探应瞄准不同类型的成藏组合与油气藏类型。  相似文献   

2.
通过二维地震解释、测井资料以及实测剖面的成果,利用复杂构造建模解析的方法建立里库车东段迪北-依奇克里克构造带新生代断裂带的几何学模型,确定了断裂主要活动期次。库车东段迪北-依奇克里克构造带构造变形复杂,其形成演化过程与库车盆地和南天山造山带的演化密切相关,在古近纪晚期和新近纪晚期均发生了明显的断裂活动。这两期断层活动控制了断层两侧的地层变化,具有多期活动的特征。迪北-依奇克里克构造带的断裂活动控制了该地区的基底断层的发育,在盆地浅部和深部均发生强烈褶皱变形。  相似文献   

3.
田新 《内江科技》2019,(7):16-17
本文针对裂缝性碳酸盐岩地层,利用电成像测井资料对其裂缝倾角、倾向、张开度、孔隙度等进行定量计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构造分析、地应力分析、孔洞分析,为下步勘探开发设计及工程压裂改造进行有效辅助。  相似文献   

4.
以西宁市城区建筑场地稳定性为研究对象,遴选了地貌类型、地形相对高差、地层岩性、距公路距离、距断裂构造距离、地形坡度、地形坡向、地下水类型等8个稳定性评价指标,建立了建筑场地稳定性层次分析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进行耦合获取各评价指标的常权权重系数,在此基础上再引入变权理论获得变权权重系数,结合脆弱性指数法构建了西宁市城区建筑场地稳定性常权评价综合指数模型与变权评价综合指数模型;利用ArcGIS软件,通过多因子空间叠加技术,计算出了西宁市城区建筑场地稳定性常权综合分区评价图与变权综合分区评价图,通过与研究区实际情况比较发现:在西宁市城区建筑场地稳定性分区评价中,变权模型要比常权模型更加贴切当地的真实情况,整个研究区的稳定区、较稳定区、不稳定区和极不稳定区分别占整个研究区的17%、20%、41%、22%。通过研究期望对西宁市城区的地质灾害防治与工程建设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东缘主要断裂带地应力监测”是国家地质调查部门下达的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项目,隶属于计划项目“西南地区应力场综合研究”,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陈群策研究员主持完成。该项目在青藏高原东缘开展系统的地应力测量与监测,获得研究区重要构造部位现今地应力的赋存状态,构建青藏高原东缘地应力监测网络,对重点构造部位的地应力动态变化实施连续监测,从而获得这一重要构造地域地应力的时空分布规律:揭示主要活动断裂带与现今地应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耦合机制,为深入研究青藏高原东缘现今构造活动提供地球动力学依据;从内动力的角度,深化对该地区主要活动断裂的地质灾害致灾机理的认识,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防灾减灾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与RS多源空间信息的吉林西部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麻素挺  汤洁  林年丰 《资源科学》2004,26(4):140-145
吉林西部地区位于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准确认识和定量评价该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恢复整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采用多源空间信息,结合RS和GIS技术构造以栅格数据为主的数字环境,建立了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模型的空间叠加分析得到综合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将生态环境质量分为4级,分级结果表明生态环境质量从东南向西北有逐渐变差的态势,这与自然条件、气候因素、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的变化趋势有很好的相关性,此外,评价结果与实地考察和资料分析结果相吻合,说明该评价模型具有科学合理性与客观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郑志勇 《科技通报》2012,28(10):180-181,185
近些年,云模型在知识挖掘以及故障检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地关注,但是在水轮机组的故障检测中,利用云神经网络的方法还很少见.本文针对传统的BP神经网络在水轮机故障诊断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云-神经网络的水轮机故障检测算法.首先,根据云化层中的定性规则将输入定性概念转化为数值,并将云发生器层输出的定量数据传送到隐含层.接下来,并利用云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进行迭代计算,当误差值小于设定的阈值时输出故障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误差平方和的收敛速度以及检测的准确性方面,本算法都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王鹏云 《科技风》2011,(4):117-118
大量研究成果说明地质构造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发生有控制作用,褶曲、断层等不同的构造是地应力分布、瓦斯分布、构造煤形成等的主要因素。本文初步分析了各类地质构造对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作用,对各类构造带发生的典型突出实例做了统计。  相似文献   

9.
农用地分等中的土地利用系数计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该文提出了农用地分等的土地利用系数"两步法"计算方法,该方法既能反映区域的土地利用实际水平和土地利用能力水平,又能反映土地利用中的经济关系.土地利用现实系数等于土地利用能力系数与农民利用意愿系数的乘积;其中土地利用现实系数等于作物的实际产量除以当地该作物的生产潜力;土地利用能力系数等于充分发挥利用能力下的作物产量除以当地该作物的生产潜力;农民利用意愿系数等于作物的实际产量除以充分发挥利用能力下的产量.应用C-D生产函数模型,建立了"两步法"土地利用系数统计模型.运用该统计模型对我国15个省(自治区)的土地利用系数进行估算的结果表明,全国各地土地利用实际水平最高的地区是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等偏上的地区,该地区农民利用土地的意愿较高;虽然经济发达地区的土地利用能力最强,但其农民利用意愿并非最高,从而导致其土地利用实际水平不是最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我国少数民族的特点,利用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等科学方法,构连了用以评价少数民族地区科技现状的一套指标体系,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模型。通过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所得评价结果真实可靠,为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现状和制定科技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主要利用Chan氏算法得到初始定位的位置估计,将该结果作为Taylor级数展开法的初始值,再利用梯度下降对建立的误差函数进行逼近计算,结合RFID技术实现了一种室内三维定位模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扩展性好、精度高,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被动微波遥感对地表参数的反演研究中通常会忽略大气的影响.在定量遥感精度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建立大气参数的定量估算模型以剔除大气影响,对于提高反演精度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基于辐射传输模型,总结出大气向上和向下亮温及大气透过率这3个大气参数均与大气可降水量密切相关.利用MonoRTM模型和全球946条大气廓线建立晴空条件下大气亮温和大气透过率与大气可降水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发现大气亮温与大气可降水量呈正相关,大气透过率与大气可降水量呈负相关.本文利用中国张掖地区探空数据集对大气参数估算模型进行验证.模拟结果与通过MonoRTM模拟的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本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通过本模型可定量计算大气对被动微波遥感的影响,提高微波遥感定量反演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基于化学拓扑理论,计算了14种氯代苯胺衍生物的电拓扑状态指数En、连接指数mXvP).用多元回归研究了这些化合物的发光细菌急性毒性-lg EC50与En、mXvP的定量关系.建立了最佳的定量结构--生物活性相关(QSAR)模型,相关系数为0.981.用SPSS法检验,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健性与预测能力,其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4.
对于低孔、低渗致密性页岩储层,其有效开发手段是进行水力压裂改造,而地应力是水力压裂改造的核心参数,直接影响水力压裂的最终效果。在对国内外地应力研究成果全面调研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页岩储层地应力的测量方法,探索了储层岩石力学关键参数对地应力的影响,介绍了储层应力场模拟的有限元方法。页岩储层地应力测量方法主要有水压致裂法、应力解除法、井壁崩落法和声发射法;水平最小主应力和最大主应力与杨氏模量和Biot系数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与泊松比基本无关;有限元构造应力场模拟通过构建研究区的几何模型、地质模型、力学模型和数学模型,进行数值模拟,从而获得研究区构造应力场分布,预测构造裂缝的平面展布,对页岩气勘探开发优选有利区,选定钻探井位,制定合适的压裂方案等工作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地下工程日益增多,地应力的大小又是地下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参数.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区建设力度较东北地区大,因此地应力的研究也较 东北成熟.据此,在东北地区以加格达奇镇的一个测量点为研究点,利用水压致裂法测量了1000多米范围内的地应力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6.
杨名磊 《大众科技》2011,(6):82-84,56
文章利用稳健统计Z比分数的方法,对2010年广西煤炭实验室能力比对试验数据进行了统计计算,得出了实验室间Z比分数ZB和实验室内Z比分数ZW,根据这些统计结果对产生数据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根据高等学校RD活动的特点,提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构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提出了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估方法。课题利用提出的评价方法和近年来高等学校科技统计年报数据,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实验。实验结果与社会公信度较大的武书连中国大学排名进行了对比,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国家创新竞争力通常是由若干指标最终计算得出.由于各指标对最终国家创新竞争力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利用当期的竞争力指标静态的计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创新竞争力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失真性.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论文以研发投入为例,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造判断矩阵,对各指标不同滞后期限赋予相应的权重值,进而科学的得出决定国家创新竞争力的指标数据,并后以韩国为例,根据判断矩阵结果得出真实有效的研发投入对国家竞争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实测地应力资料,建立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通过FLAC3D程序求解,以及人工神经网络,将计算地应力值作为网络的输入向量,将边界条件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向量训练神经网络,获得了区域初始地应力场.  相似文献   

20.
王勃  汪新 《科技通报》2019,35(1):54-59
南安集海背斜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段,属于天山、车排子凸起、四棵树凹陷、沙湾凹陷交汇区。该区中生代发育逆冲断裂与走滑断裂,南安集海背斜轴向呈北东向,南部与北天山斜交,北部为车排子凸起。南安集海背斜属于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第一排构造带,经历多期构造活动,构造变形较为复杂。为了研究南安集海背斜构造变形样式、演化及变形机制,运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几何学分析方法,利用地震剖面,结合地表地质调查、钻井及测井数据,分析南安集海背斜构造类型、变形及演化过程。研究表明南安集海背斜新生代构造变形受到中生代地质背景控制,主要发育新生代逆冲断层、构造样式以基底卷入构造楔及浅层断层传播褶皱为主;山前以中生代地层组成的褶皱出露地表,相对于凹陷中生界抬升约7 km。表明南安集海背斜新生代构造变形主要集中在山前,造成山前剧烈隆升,构造挤压量由南向北的传递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