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非正式组织是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特定学生组织,其形成的原因复杂、影响广泛。正确认识和管理高校学生中的非正式组织,充分引导和利用好其积极的一面并克服其消极影响,对高校学生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杨连俊 《考试周刊》2011,(43):198-200
非正式组织普遍存在于正式组织之中,并且对正式组织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高校作为社会组织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不例外,大学生中也存着各种各样的非正式组织(或者叫非正式群体),对学生身心的发展和高校管理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在当前的高校管理实践过程中,高校管理者过多地强调正式组织的建设,忽视了对大学生中存在的非正式组织的研究与利用。本文通过运用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对高校非正式组织进行梳理,明确其内涵,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弄清楚其分类和作用,为正确引导高校非正式组织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以进一步促进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非正式组织是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特定学生组织,其形成的原因复杂、影响广泛.正确认识和管理高校学生中的非正式组织,充分引导和利用好其积极的一面并克服其消极影响,对高校学生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引导与管理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出现和存在,以其特有的功能对其成员和正式组织产生着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这就需要加强对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教育管理与正确引导,使之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5.
高校是一个有组织的松散系统,高校学生中存在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影响学校管理者的绩效,且在结构、组织成员、组织领导、组织规范、沟通以及凝聚力等方面都与正式组织有很大差异。管理者要创造良好的环境,激励和正确引导学生中的非正式组织,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及科研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揭示了高校教育理念在新世纪的碰撞 ,通过对三对教育理念碰撞的探讨后 ,结合对高校学生公寓中学生群体和个体行为思想特征的分析 ,本文利用管理组织理论中的非正式群体理论对解决高校学生公寓的管理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马永义 《教学研究》2007,(6):506-509
高校是一个有组织的松散系统,高校学生中存在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影响学校管理者的绩效,且在结构、组织成员、组织领导、组织规范、沟通以及凝聚力等方面都与正式组织有很大差异.管理者要创造良好的环境,激励和正确引导学生中的非正式组织,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及科研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8.
赵林林  张晨钟 《考试周刊》2009,(49):228-229
对班级的日常管理和建设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班级管理和建设要以人为本。刚柔并济,科学发展;以合作型班级管理组织建设为主体,重视非正式组织建设:创建共同愿景,加强班级凝聚力:注重细节管理,加强细节意识培养;注重授权激励等方面深入开展工作,拓宽工作思路.以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学生非正式群体在高校中的表现及成因,并提出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0.
非正式组织是指人们在活动中自发形成的,未经任何权力机构承认或批准而形成的组织,其最早由美国管理学家梅奥通过"霍桑实验"提出。高校学生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存在着游离于高校正式组织之外,由于兴趣、爱好、思想观念相同或相近等原因而自发地结合在一起的非正式组织。这些非正式组织的和谐稳定,将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周琳 《文教资料》2010,(8):182-184
文章阐述了高校学生组织的类型,重点分析了非正式组织的特点及其对学生工作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非正式组织的管理要从思想、沟通等方面入手.加强对非正式组织的控制。使其对正式组织的负面影响降低,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学生非正式群体在高校中的表现覆成因,并提出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3.
非正式群体不仅影响群体成员的行为,而且对组织目标的实现也有重要作用。高校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有其独特的成因和存在的必然性,希望高校学生工作者在日常管理中注意对非正式群体的引导和利用。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生组织有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分,本文主要讨论非正式组织的分类与管理.非正式组织不仅影响组织成员的行为,还在学生中起着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应根据其特征对不同类型的组织进行引导与管理,发挥其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校非正式组织实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问卷与访谈了解高校非正式组织的基本情况,分析影响非正式组织的相关要素,总结高校非正式组织发展的内部规律,提出了加强高校非正式组织管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是学生因兴趣、情感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类型的非正式团体,其对高校教育工作和学生管理,具有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高校教育工作者正确分析其成因和类型特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发挥其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引导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艳 《现代企业教育》2008,(20):227-228
非正式组织不仅影响组织成员的行为,而且对组织目标的实现也有重要影响。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他们在学生管理中起着正负两方面的作用,对其因地制宜的引导与管理,能够发挥其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生自组织是指未经民政部门或学校社团管理部门正式注册而自发成立、自主运作和自行发展的学生组织。高校学生自组织具有存在形式非正式化、管理方式非科层化、发展程度非均衡化和资金来源非供给化等特征。近年来,高校学生自组织数量急剧增加,自组织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评价高校管理水平、锻炼学生参与能力、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和鼓励学生国际参与等方面具有正影响力,但也可能产生思想失范、沟通失范、组织失范、边界失范和约束失范等负影响力。为了发挥其积极优势,消解其消极影响,应当通过采取调查研究、向他组织转化、提供保障、实行联合自律、辅导员融入、动态预警和规范管理等措施实现高校学生自组织的管理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9.
高校导师制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和谐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籍自实行学分制管理以来,班级、团支部等大学生正式群体的作用日益削弱,而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加剧发展。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对高校整体工作有着双向作用,尤其对高校学生工作更具直接影响,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应当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和谐教育。文章就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征和高校导师介入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和谐教育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的和谐教育的原则和措施,以期对新时期高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对于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有重要影响。本文将非正式组织理论运用于高校组织的管理实践,分析了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类型、特征和对正式组织的影响,并最终提出了发挥非正式组织在学生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控制其消极作用的教育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