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是由高等教育系统及其环境系统结合而成的生态系统,它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层次.根据其相对大小进行层次分析.可以将它分为高等教育个体生态、高等教育群体生态和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三个层次,本时这三个层次的构成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作了分析和探讨,以便谋求建立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和谐、彼此促进的关系,从而有效地促进其生态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基于生态足迹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两种评价方法,对汉中市1996-2006年的生态环境压力变化态势及其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依据生态足迹法,1990~2006年汉中市环境压力指数现已由0.86增长至1.12;依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法,汉中市人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现已由1996年的6736.82元减少至2006年的6501.55元,汉中市生态环境压力在逐年加大,生态环境越来越不安全;两种方法在评价区域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同质效应.  相似文献   

3.
生态交错带     
生态交错带,也叫做生态脆弱区,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交界过渡的区域。这个交界过渡区域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生态环境条件与跟它交界的两个不同生态系统的核心区域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作为生态环境变化最明显的区域,生态交错带如今已成为生态保护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从个体生态学视角可以深入研究网络远程教育中生态主体与生态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本文以国家远程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主体和生态环境为对象,研究了生态主体与生态环境间的作用机制和作用原理.利用个体生态学的生态适应原理分析了生态主体对生态环境的适应策略,利用花盆效应理论分析了网络远程教育试点中生态主体与生态环境的不协调现象。本研究对于教育行政部门、远程教育院校和校外学习中心如何适应和改造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三江源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分布着高原特有的植被生态系统,是世界高寒生物资源和高寒植被生态系统的主要集中地.三江源区又是我国乃至世界的"生态源"和生态安全制高点,其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关系着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生态补偿在现实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是解决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运用生态补偿制度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应当明确其理论基础.从生态学角度看,生态补偿制度可以改变生态资源单方面从生态系统流向社会系统的局面,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从伦理学角度看,它可以促进生态系统复原,体现了"人对自然讲道德"的思想;从经济学角度看,它可以解决环境服务具有的外部性和公共物品属性;从管理学角度看,它体现了环境管理学中的共赢和冲突协同原理;从法学角度看,它体现了法的公正价值.  相似文献   

7.
从教育生态环境来看,大学非学历继续教育在推动企业的升级转型、大规模培训干部、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进程中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大学非学历继续教育面临着生态定位缺失、生态系统失衡、生态链不稳固、生态竞争恶化等困境。因此,大学非学历继续教育要优化生态系统,明确生态定位,重视生态系统的限制因子,强化生态系统群体动力关系,推动生态系统平衡。  相似文献   

8.
外语教学是在一定时间空间内生态因子和生态环境共同构成的自然、兼容的生态系统.大学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是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但新科技的参与导致原有平衡被打破.因此,在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探讨新的教学模式变得非常必要.本文主要探究了以下内容:(1)英语写作立体式互动教学模式主要内容、立体化和互动性特征;(2)生态化互动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构建的3个方面:提高生态因子的能力、 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态主体因子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9.
生态安全的内涵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安全主要包括两个含义:一是生态系统自身是否安全;二是生态系统对于人类是否安全。生态安全的本质可以认为是围绕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的,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之间和谐统一。影响安全的因素主要有生态环境问题、公共政策和公众素质。加强生态安全研究有诸多价值和意义: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对可持续发展概念起到补充和完善作用;有利于树立人们的生态安全意识;生态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及国民的生命与健康。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管理是基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历史演进的创新发展方向,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管理以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为管理对象,以优化生态结构、生态要素和生态环境为管理途径,综合运用教育质量生态流程控制、生态要素控制、生态危机管理"三位一体"的生态管理方法,能够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良性演化和功能持续,从而形成高等教育质量持续改进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认为爱自然教育是开展爱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爱自然教育,普及自然知识,引导入了解自然界中的生物多样性,认识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增强人的生态环境危机意识,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逐步形成生态环境保护要人人有责、齐抓共管的社会风尚;促使人树立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珍惜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观念;激发人去探索自然规律,合理改造自然、充分利用自然、有效保护自然,从而实现人与自然达到和谐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和跨境电商直播的发展,催生了电商直播的新业态,直播带货是当前备受瞩目的营销模式。随着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跨境电商直播也得到快速发展,各大跨境电商平台逐渐推出直播功能,跨境电商直播人才需求与日剧增。文章在分析跨境电商直播发展现状、市场人才需求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对跨境电商直播人才应具备的特点、培养策略等方面进行探析,研究新形势下跨境电商直播人才培养路径,旨在提升跨境电商直播人才培养的综合能力,推动跨境电商直播行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最近,美国电商征税法案的获得通过,使对电商全行业进行征税的话题再度备受关注。该文通过分析现有网商税收环境,就小型网商免税的合法性进行法律分析,并尝试总结小型网商免税的条件,以应用于免税的税务策划;专门针对小型网商规定明确的免征税收的条件,提出应避免“一刀切”的做法,从而进一步促进小型网商发展的税收政策展望。  相似文献   

14.
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是我国电子商务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形成与农业现代化的开发没有产生应有的激励功能。农业电子商务模式的改进是提高农业电子商务运营绩效的最直接的方式。我国农业电子商务模式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未能为农业电子商务实践提供积极的指导。基于商务主体主导性的视角与商务主体匹配性的视角,并结合于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运作环境,农业电子商务模式的类型、交易特征、发展路径、应用策略、及政府职能的分析对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实践的发展存在着现实性的理论借鉴与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职电子商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域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电子商务应用性人才培养必须适应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区域经济的特殊要求。浙江省中小企业是其电子商务发展的主体力量,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应具备复合性、灵活性的特点。为此,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应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等方面充分体现浙江区域特色。  相似文献   

16.
电子商务消费者隐私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电子商务的应用和普及,消费者在网上的个人隐私权保护问题受到关注,如何加强对消费者网上个人隐私权的保护,成为电子商务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难题。从电子商务隐私权的定义以及产生的原因分析出发,探讨消费者在电子商务中的隐私权保护内容和解决对策,可望为我国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梅州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梅州市生态环境现状以及影响梅州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对梅州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梅州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农村电子商务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途径,目前农村电子商务人才供给数量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人才需求。在政府和其他社会力量培训为主的对农村电子商务人才供给模式下,人才数量、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应用型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应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承担起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具体策略为:在政策方面得到相关管理、决策部门的支持;完善应用型院校人才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机制;积极主动参与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训。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Internet时代的来临,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正向我们涌来。我国中小企业在神经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试从电子商务的定义,电子商务给中小企业所带来的优势,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近况,中小企业开发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建议措施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对我国中小企业开发电子商务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电子商务模式解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电子商务是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而电子商务模式是电子商务体系的中心环节。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而电子商务模式的改进是提高农业电子商务运作效率的基础性策略。通过对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电子商务实践的调查,可以实现对电子商务模式的合理解析,从而为农业商务主体优化电子商务模式,进而提高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运作效率提供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