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某,第一次成为住校生,一间寝室6个人,对这种零距离的集体生活很不适应,同时学习状态也不理想,在课堂上逐渐感到自己不再具有以前学习中的优势,颇有失落感,与其他同学的交往也不是很愉快,情绪波动很大,容易感到疲劳。他说“感觉班上的同学特别是室友对自己有排斥的味道”,“可能因为以前在班上学习成绩好,养成了一种孤傲的性格,和同学很难沟通”,  相似文献   

2.
珍贵的沉默     
用“信任主体”诠释标题中的“珍贵”——前文“你看书辛苦了”,后文“你的心里也不好过”:显示父母对“我”的信任。文末用“考到了班上的前10名”照应开头“月考退到了班上第40名后”——这是“大路笔墨”。妈妈送“我”到车站说的“别误了自己”,应改为“你不会误自己”。  相似文献   

3.
开放的班级管理倡导师生平等交流、生生互动、动静协调和人文关怀。只有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他才会真正领会“班级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真正内涵。近几年来,我在班上建立合作小组,把班级管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体验自我管理的乐趣。“管住自己,我能行!”以前我在做班级工作中,总感到一些学生难于管理。其实,学生的思维是多元的,既想学好,也想玩好,更想获得自由和成功,从而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许。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天地,有自己的喜恶,他们渴望自己的个性能得到充分张扬。一天,班上的琦又说脏话了。值日生批评了他,他还大发脾气…  相似文献   

4.
[案例1]青年教师杨某,脾气较急躁,“爱憎”太分明,对学生的在校表现常常喜怒形于色。对优等生百般呵护,宠爱有加;对差等生严辞厉色,呵斥漫骂。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在班上吹胡子,瞪眼睛。班上的学生都知道:“杨老师最喜欢的是谁,最讨厌的是谁。”由于学生能够明显的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好恶态度,导致他在班务管理中欲“优”而“难达”!急躁的脾气让学生们对他“敬而远之”,也使自己常常感到苦恼:倾之一腔心血,得到的竟是学生的“众叛亲离”。  相似文献   

5.
何江 《广西教育》2012,(36):51-51
黄鲜萍是柳州市沙塘小学的一位优秀班主任。从教的十几年来,她关爱学生,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不让一个学生掉队。黄鲜萍时刻关注学生的变化,并作出相应的指导。在她的班上,有一名男生父母离异了,黄老师知道后就经常开导他,还找了个机会和班上的同学一起送礼物给他,使该男生很快地走出了家庭变故的阴霾。黄鲜萍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她开展了词语接龙、“每日一句”、“每周一诗”活动;在班上设立了“图书角”,让学生们图书互换,相互学习;在课前三分钟开展讲演活动,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此外,还特别针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在班上组织“守望小组”,用集体的关爱帮助他们不断进步。无微不至的爱和积极有效的教育方法使黄鲜萍拥有了“点石成金”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近几天,班上两个主要干部突然不怎么管事了,早读纪律有些松懈。一个是班长,负责班级事务的全面监督管理。一个是学习委员,主要负责学习方面的活动组织、纪律管理。我找到他们谈心,没想到班长说:“早读是学习时间,是学〉--j委员的职责范围。”学习委员更激动,抢过话头大声嚷嚷:“你是班长,是负责全面的大官。评优干部时,你介绍自己的成绩可从来不谦虚谦让……”  相似文献   

7.
自从一个叫蔡智恒的“痞子”出了一本什么《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我们班上的学习空气顿时浓厚起来,有的专心苦读,废学忘课;有的勾划佳句,狂做笔记;更有甚者竟拿出了武林中人钻研《葵花宝典》之类盖世武功秘笈的精神,苦心寻觅《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中的精髓,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邂逅个“轻舞飞扬”这样的美眉。于是班上出现了一群“痞子”。  相似文献   

8.
体象烦恼     
Do you have a problem or some distress you want to chat?Have something to get off your chest?Write to me,your sister“Summer”.Q:我是个初二男生,曾是班上的学习委员。不过我身材瘦长,长得根本不帅。我喜欢上了班上的一个女孩儿,没想到表白后,女孩儿竟转身就走,边走边喊:“难看死了。”“我是不是真的很难看?”我不停地这么问自己。当天回去我就仔细地照镜子,重新审视自己。镜子里的我小眼睛、塌鼻子,越看自己越难看。之后我似乎越来越自卑了,觉得身边每个人长得都比我好看。我想“改头换面”,但没办法。  相似文献   

9.
小欣的个性比较强,她总是按照自己独特的方法学习,她不喜欢效仿其他同学的言行举止和学习方法,更不喜欢别人“偷”她的方法,尤其是他们因此而进步。小欣认为,除非他们是光明正大地请教自己,她才能接受对方的进步。然而,就在几个月前,班上的一名女生又让她烦躁痛苦起来: “有一名原来落后于我的  相似文献   

10.
我在班主任工作中体会到:要做好一个班级的工作,单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我设立了“班主任信箱”,要求学生做到“人人写班级事,我写人人事,人人写我事”,为把一个班级建成一个师生和谐、奋向发上,班风好、学风正的先进班集体而献谋献策。一“、班主任信箱”是了解学生思想的窗口在工作中,班主任对班上学生的思想、学习情况是了解的,但是对于一些比较“隐蔽”的事不易发觉,了解不到,这不利于做好工作。为了使班主任更及时,更全面、细致了解班上的情况,我在班上设立“班主任信箱”,就是为了…  相似文献   

11.
陈述 《考试周刊》2011,(59):205-205
“差生”包括学习有困难的“学困生”,经济上的“贫困生”.身残的“残疾生”,失去父爱或母爱遭不幸的“单亲生”,更有智商不低,却在班上让老师们和同学们十分头疼,心理品质劣质的“后进生”,他们是班上处于被遗忘角落边的一分子,在班里抬不起头,心理上受着压抑,对学习、对学校、  相似文献   

12.
我多年担任班主任得出一条经验,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热情、知情与动情。去年我带的是一个基础比较差的班子,班上不少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不求上进,破罐子破摔。我接任后,面对学生第一句话就说:“我了解你们,愿意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你们搞好学习。”简单一句话打动了同学们的心,乱哄哄的课堂顿时安静下来。以后,我就用实际行动来实践自己的诺言。班上有个姓叶的同学,  相似文献   

13.
许多教师、家长都问过我:“你的孩子在你的班上学习,不太容易教吧?”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与家长比较亲近,比较“皮”,不太听话,不容易进行教育。其实不然,如果能充分利  相似文献   

14.
常常遇到许多年轻的和不年轻的教师向我写信请教:“李老师,我班一个男孩老爱迟到,怎么办?”“李老师,学生厌学怎么办?”“李老师,如何管理班上的纪律?”“李老师,班上两个孩子早恋了,我该怎样引导?”“李老师,我班这次期末考试成绩下降了,我该怎么办?”……最初,我特别认真而吃力地给老师们做解答。认真,是因为我不能辜负老师们的信任;吃力,是因为我也未必有什么良方。更多的时候我只能原则性地说一些诸如“分析原因”“加强沟通”“增强信心”“严格要求”“及时鼓励”的话,说到最后,我自己都觉得是套话了,连自己都无法说服自己。  相似文献   

15.
陌生的来信     
班上新转来一个男生,叫尤冰。带他进来的是班主任阎老师。“哇,好帅。”从他一踏进教室,便有女生小声地议论著。“大家静一静,”阎老师环顾四周,班上立刻安静下来,“今天咱们班上新转来一名同学。尤冰,你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吧!”“我、叫、尤、冰。老师,我介绍完了。”  相似文献   

16.
阿胜 《中国研究生》2009,(12):55-56
我是一所省属211高校的文科研究生,现在已经读了一年半。进校至今,我始终感觉自己过着一种缺少管理的“放羊式”生活,班上其他人据说和我感觉一样。  相似文献   

17.
记得有一次,我班的“作文困难户”李小刚(化名)在全县五年级语文统考中作文成绩在班上排名第三位。李小刚拿到试卷后,脸上堆满了微笑,老师评讲试卷时也一反常态地认真听讲,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放学时,学习委员张红(化名)含着眼泪来到我的办公室告状:“张老师,李小刚在班上说我的作文分数没有他高,说我不配当学习委员。其实他这次作文  相似文献   

18.
“嘿,明天要选班长了,你知道吗?”“知道。怎么了?”“那明天。你选我。我给你两元钱。”“真的?”“真的。”许多小学教师经常会让小学生们民主地选举班干部。本想让学生们从中选出最为信赖的人,以便更好地帮助自己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又能使学生们从中得到锻炼。却常会出现上述学生间互相拉关系,帮助自己赢得更多选票的现象。其实,小学生之间拉关系现象不仅表现在学生们所谓的“民主”选举上,还渗透到了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虽然在班上这些只是个别现象,但它们仍能造成极大的危害。一、小学生拉关系方法的种类小学生拉关系的方法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9.
一局棋     
午休时,我拿出象棋,想和“小肥佬”一决高下。听说他爸爸教了他几招“三脚猫”功夫,进步了不少,就在班上“乱窜”,以为自己很了不得。“手下败将,今天我让他尝尝被杀的滋味。在班上我这个NO.1的宝座怎么能让别人占了!”  相似文献   

20.
下课铃响过很久,课室里人都走光了,陆妤才慢慢站起来。她觉得最近班上的气氛很怪诞。只不过是过了一个暑假呀,怎么自己学习第一的地位就不保了呢?是自己学习差了?显然不是,是因为排名在她前面的谢俊和熊杰,都是曾经有名的差生!难道他们的成绩会“高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