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模因论的视角分析央视春晚小品、相声,发现语言模因的基因型变异和表现型变异是语言幽默产生的模因论基础.模因变异的言语幽默生成机制主要体现在语音、语义、语法三个层面.语言模因理论从一个新的视角阐释语言幽默的生成机制,成为研究言语幽默的一个新途径,同时能够促进模因论在语言文化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模因论的角度分析言语幽默产生的语用特征。模因体现在语言使用中,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模因。通过语言模因来实现幽默效果的言语被称为模因幽默。语言模因能够利用形式与内容之间的矛盾关系,激发听话人完成乖讹—消解的理解过程,从而实现言语的幽默。此外,某些语言模因还能够再现自身的幽默内涵,调动相关的幽默感受,从而使言语具有幽默效果。语言模因的基本特性,在言语幽默的表达和理解上均发挥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幽默手机短信的语言模因论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模因对幽默手机短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复制与传播为丰富手机短信的言语幽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从语言模因论的角度出发,分析幽默手机短信中的语言模因现象并解析语言模因怎样触发幽默言语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它将信息复制的观点引入话语分析中。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模因论可以用于解释许多语言现象。文章从模因论的视角出发,对言语幽默中的“戏谑性变异”进行考察,认为,基因型变异和表现型变异是言语幽默制笑的模因理据。对幽默言语黼笑机制的模因学分析证明了语言模因的变异观不失为话语分析的一种有效途径,为言语幽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5.
语言模因对幽默手机短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模因的复制与传播为丰富手机短信的言语幽默提供了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得到广泛复制和传播的模因为强势模因。强势模因可分为内容上的强势模因和形式上的强势模因。从模因论的角度出发,对幽默短信中的强势模因现象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6.
模因论作为一种解读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它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为研究语言及文化传承变化规律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文章试图从模因论角度揭示“xx体”这一网络语言传播现象成为强势模因的原由以及语言复制、传播和意义演变的过程,以揭示网络交际时代的言语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探讨喜剧小品中言语幽默在模因论视域下的特殊语用现象.通过引入乖讹理论发现,喜剧小品中言语幽默的生成实际是在语言模因发挥作用下的一个乖讹-消解的过程,即:发现不和谐及不断消解不和谐的过程.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模因视角下言语幽默制笑策略,藉此期望能为言语幽默的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模因本身也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模因论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模因论揭示了语言的规律,为研究交际和文化的互动演进提供了新的视角。翻译模因分为模因基因型和模因表现型。该文主要从模因论视角探讨模因基因型和表现型话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9.
何俊 《考试周刊》2008,(2):157-158
模因指文化基因,它因模仿传播而生存.模因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本文以模因论为基础,以流行语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语言模因的修辞效应作了具体分析和探索,旨在提供语言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模因论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规律的新理论,它是语用学的新理论。同时,模因论也为语言学和语言教学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本论文以模因论为理论基础,以英语词汇教学为研究对象,运用语言模因论对词汇模因进行分析,主要探讨词汇模因表现形式和传播依据,以期提高学生英语能力,促进英语词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文章试图从模因论的角度探索语码转换对文化传播和语言发展产生的影响。校园中的语码转换的实例可以归为三类:汉英语码转换、普通话-方言语码转换、网络语码转换。在分析这些实例的基础上。又提出语码转换也是一种模因;语码转换中存在着文化模因、语言模因和信息模因。研究语码转换中的模因现象会增加人们对词语语法功能转变的认识。并引起人们对语码转换对文化传播和语言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2.
武晶晶 《考试周刊》2015,(26):72-73
语言模因论是语用学领域的一个新热点,其复制传播的特点为语言文化的发展尤其是语言教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为了系统展现语言模因论在国内英语教学研究中的应用发展,本文对模因论的发展、模因论与语言教学的关系进行梳理,整理国内将语言模因论应用于英语教学的研究现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农村英语教师的语言知识、言语能力、语言素质直接影响着农村学生的英语习得水平和英语教学效果,所以农村英语教师的语言应力求准确、流利,并能体现科学性、艺术性,突出个性化,不仅能传达英语语言知识信息,还要有较强的英语语言文化传达的表现力,能够用规范的语言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推动学生语言素质和言语能力的发展.语言技能的提高过程与模因论所揭示的语言发展过程是相吻合的,语言模因论认为,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基因,是通过模仿、复制和传播不断丰富发展的,而模因又寓于语言之中,所以从语言模因论的视角探讨农村英语教师语言素质的提高是一种全新的思路,尤其在缺乏英语语言使用环境的农村,教师通过语言模因论的指导来促进自身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韩亚婷 《海外英语》2012,(13):222-223,249
模因论是最近几年才引入我国的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是其核心术语,将模因论用于语言分析,能为语言分析提供一种崭新的研究视角。该文将对现在网络上比较流行的"XX体"语言变体进行模因论解读。模因论为语言的发展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特别是给如今的网络流行语这一现象以启发。  相似文献   

15.
模因论是解释语言进化规律的新理论,为言语幽默开辟了一个新的探索视角。以风靡全球的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中的会话为语料,以语言模因论为理论依据,探讨剧中言语幽默的生成机制。研究发现,语言模因变异是言语幽默的主要生成机制,模因论能够很好地解释言语幽默的产生及理解,使"看美剧学英语"的外语教学策略更具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西 《英语辅导》2008,(2):74-76
模因在网络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网络语言模因靠模仿、复制语言而进行传播。本文以模因论为基础,从网络语言的三方面——网络词语的幽默性、网络表情的形象性、网络数字的经济性探讨网络语言模因成功传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发展的新兴理论。模因论的基础是模因,即文化信息的基本单位。模因论与模因对于语言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启示。本文基于模因论视角,重新审视了大学英语的教学语言。  相似文献   

18.
模因这个术语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的,起初模因学在西方文化进化领域就广泛流行,渐渐地被应用到教学领域,研究者们将模因论与语言的起源、言语的交际行为、语言教学领域相结合进行可行性研究。模因成为不少学者关注的热点,模因理论对语言的发展研究及语言教学的具体操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所以,我们也能否让教师从语言模因论中受到启发,感知、理解并运用模因论来指导中学语文教学呢?  相似文献   

19.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模因本身则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网络流行语是一种常见的社会语用现象,本文以模因论为理论依据对网络流行语进行分析,旨在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剖析网络流行语现象。  相似文献   

20.
余向阳 《考试周刊》2008,(18):136-137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对模因生命周期、模仿第一性和独特传播方式的研究,启示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有必要引入背诵、模仿、联想等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效地引导学生从把握语言符号系统到实际言语能力的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