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阅读西方文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化差异以及极其经典的代表作品的主体结构.人物刻画和语言特色等,品位英美文学中的语言魅力,增强对英美文学原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2.
英语诗歌作为文学精髓,文化的载体,是培养学生研究和欣赏文学经典作品能力的最佳切入点。在英诗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小组合作式探究文本研读文本,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探索精神,培养创新意识,掌握研读文本的方法;运用图式理论设置问题导入,培养学生阅读时快速激活、形成相关图式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对文化意象进行比较解读,培养学生分析、构建诗词的"意象"能力;通过朗读,增强对音韵美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3.
文学欣赏能力是语文教学重点培养的能力之一。而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既能完成知识的传授又能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是值得研究的课题。诗歌是培养文学欣赏能力的很好样式,本文以《孔雀东南飞》为例,从作品的手法、形象、主题和诵读的角度出发,谈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希望能为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提高带来些益处。  相似文献   

4.
文学经典阅读能够开拓学生视野,提升人文素养,帮助学生构建和谐人格。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高职生文学经典阅读现状并不令人满意,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部分学生对文学经典阅读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阅读文学经典的类型比较单一,数量较少;欠缺阅读文学经典名著的良好习惯与方法;亟需教师在阅读和欣赏方面给予指导。提出的解决措施是:引导学生认识文学经典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阅读文学经典作品的兴趣;教师定期给学生推荐文学经典作品阅读书目,传授阅读与欣赏的方法;依托学生文学社团,开展文学经典讲解和阅读活动,塑造书香校园。  相似文献   

5.
丁小梅 《考试周刊》2014,(51):36-36
文学欣赏主要是借助思维器官,对文学作品进行感受、体验、想象、思考,进而得到美的享受与愉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修养非常重要。本文主要从资料初识、作品感受、理性思考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文学欣赏,逐渐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学欣赏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学中发现部分理工科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比较低,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往往只是看个热闹,感悟不到作品的思想美和艺术美。本文从引导学生以文学的眼光欣赏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去感悟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个性化阅读、引导学生从多角度鉴赏文学作品四个方面讨论了提高理工科大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祝锋 《教师》2013,(9):47-48
文学欣赏就是运用自己的思维器官,对文学作品进行感受、体验、想象和思索.从而获得美的感染和愉悦。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修养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就从资料的初识、作品的体验、理性的思索、迁移的再创四个方面,谈谈笔者在平时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文学的欣赏教育,让学生在文学的欣赏中享受文学艺术的美轮美奂。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欣赏意识,一方面要加强学生有效的文学阅读积累、培养学生的欣赏意识,促使学生的文学欣赏从自发走向自觉;另一方面要依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提出阶段性目标要求,引导学生深入体验生活,培养自己敏锐、厚重的情感力。  相似文献   

9.
李建立 《现代语文》2010,(3):135-136
如何上好文学欣赏课是摆在每一位大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丈学欣赏教学只有以学生为审美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文学欣赏活动,获得文学体验,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接受理论无疑是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欣赏能力的行之有效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
文学欣赏与英语专业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享受活动 ,是一种读者的再创造活动。英语教学开设文学欣赏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英语原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注重学生自助阅读、激发文学审美情趣,帮助引导、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思维,帮助学生质疑审美、形成创造性文学素养三个方面,论述了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文学审美情趣,较高文学审美思维能力、文学欣赏能力及文学创造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在目前高校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着眼于英美文学教学的特征和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提出综合运用文体学和交际法,在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语言素质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3.
经典文学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历代传承下来的永恒的、神圣的具有独特价值追求的内容。可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往往浮躁,难以沉淀,更不会专心致志完成一本经典作品的欣赏,而是一味追求考试成绩。大量的习题训练和补课、兴趣班等占据了学生的时间,对经典文学较少涉猎,或者品读不深。那么,如何才能做好高中经典文学教学呢?一、经典文学教学的问题及成因1.经典意识的缺乏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于事物的接  相似文献   

14.
王维昌副教授翻译的《文学欣赏入门》一书,最近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全书18.4千字。该书是著者在自己培养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试验的基础上写成的,既系统地阐述了文学欣赏理论知识,又对大量的欣赏实例作了简明扼要的分析,对于我国读者学习文学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为主要目标,为了真正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通过分析目前文学欣赏教学教学,提出文学欣赏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估体系等模式化教学思路。建构以学生为本、以融入企业文化为为实训的开放式的文学欣赏教学模式,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6.
文学欣赏能力是重要的语文素质,培养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还文学以应有的地位,采用“入情入境”的综合阅读方法,指导预飞,整体感知,驱遣想象,训练吟诵,培养语感,切实有效地培养初中学生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这是学习叶圣陶教育思想的一点新认识。  相似文献   

17.
经典文学与“高职”生的人文素养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高职”学生的喜好武打言情类作品的阅读偏向,阐述了经典文学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作用,以及在“高职”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加强经典文学的阅读指导,提高阅读欣赏水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探讨了英美文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着重探索和改进教学模式与方法,要求教师更新文学观念,进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要在文学课堂上培养学生欣赏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同时兼顾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和提高人文素质,就不能只停留在解释字句和介绍权威的阐释上。生态批评提供了一个视角和切入点,恰当地引入能启发学生思考,训练思维,引导学生在文学欣赏和批评之余,适当地跳出文本,感悟人生、洞悉生命的意义,不失为文学教学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0.
出行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那么怎样培养学生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