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青年和老年男女在抗阻力训练后,身体不同部位骨密度(BMD)和骨矿含量(BMC)的变化特征.方法:随机选取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青年男女各35名,以及年龄在65-75岁之间的老年男女各35名作为实验对象,分别组成不同年龄及性别的4个实验组,对下肢实行为期5个月的抗阻训练计划,要求每周训练3-4次.实验前后对所有受试者进行下肢12RM肌力测试,并使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腰椎(L2-L4)及股骨近端区域(股骨颈、Wards三角区、大转子)的BMD.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事后多重比较检验考察各组实验数据间的差异,同时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判断BMD与肌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实验结束后,所有受试者较实验前下肢12RM肌力有明显增长(P<0.01);股骨颈、Wards三角区、大转子等3个部位的BMD和下肢BMC总体上也均有显著提高(P<0.05);而腰椎(L2-L4)BMD在实验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抗阻训练后身体各部位的BMD变化无性别差异,也无年龄差异(P>0.05);仅股骨颈部位的BMD增长有青年较老年受试者偏高的趋势(P<0.06).结论:青年和老年男女在5个月抗阻训练后,整体的股骨近端区域骨密度明显上升,其中并无年龄及性别差异,仅股骨颈部位的骨密度增长有青年较老年受试者偏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不同年龄和运动经历的体育院校女教师骨密度的变化特征,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70名女教师骨密度进行连续3年的追踪测定。研究结果表明:1)35~44岁、45~49岁和50~55岁3个年龄段女教师的股骨颈BMD之间有显著差异,而L2-4和Wards’BMD无显著差异;2)35~44岁和50~55岁运动女教师组的股骨颈和Wards’BMD值分别显著高于非运动女教师组;3)45~49岁运动组的L2-4、股骨颈和Wards’BMD值均显著高于非运动组女教师骨密度;4)3年期间女教师的骨密度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实验对比核心稳定性训练和快走训练对绝经女性密度的影响,探讨运动防治骨质疏松效果和作用。方法:筛选出36名绝经两年以上的女性,随机分为A(核心稳定性训练组)、B(快走训练组)、C(对照组)三组,每组12人。在实验前后分别测量三组腰椎L2-4、左侧股骨近端BMD以及血液、尿液生化指标BGP、Ca、P、ALP、U-Pyd等。结果:(1)BMD变化:A组、B组的腰椎和股骨颈BMD均在实验后增加,C组略微降低但不明显。A组腰椎BMD增幅明显高于B组(P<0.05);(2)生化指标变化:A组BGP明显高于B、C两组(P<0.05),B组略低于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U-Pyd排泄水平略低于其余两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两种运动方式均能增加绝经女性骨密度;核心稳定性训练能使人体更多部位骨骼得到锻炼,对预防骨质疏松发生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旨在分析不同频率振动训练对核心区力量及稳定性的影响,选择两种较有代表性的频率(45Hz、30Hz)进行实验研究,探究排球力量训练的新思路,为振动训练方法的完善和排球体能训练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方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无附加振动刺激)、30Hz组、45Hz组,训练时间为9周。实验后采用DAVID核心区力量测试系统对核心区力量进行测试,采用八级腹桥对核心区稳定性进行测试。结果:实验组核心部位后伸、前屈、侧屈、回旋、臀肌力量及核心区稳定性各测试指标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45Hz组在核心部位后伸、前屈、臀肌力量及稳定性测试成绩优于30Hz组,两实验组侧屈、回旋力量无明显差异。结论:振动训练能够改善核心区力量及稳定性,其中45Hz的振动频率对于提高核心区屈伸肌、臀肌力量和核心区稳定性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振动、核心及功能性力量训练的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能够对这三种力量训练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避免训练中的片面化和教条化,本研究分别对以上三种力量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就三种力量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功能性力量训练是一个更加趋于"一般性"的概念,振动力量和核心力量均属于功能性力量的范畴,是功能性力量训练的一种形式;(2)核心力量应与核心区力量应进行区分,当前所称的核心力量应称之为人体核心区域力量;(3)振动力量和核心力量在训练效应上各有侧重,但又有共同的训练指向,即不能完全隔离两者。  相似文献   

6.
振动训练时发展肌肉力量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振动负荷力量训练系统,对实验对象进行振动负荷力量训练,通过和传统杠铃下肢力量训练相比较,发现振动负荷力量训练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提高肌肉的最大力量.  相似文献   

7.
振动力量训练是一种新兴的力量训练方法,结合传统阻力训练的振动可根据专项动作的要求有效地增加目标肌肉力量、爆发力,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专家关注。总结已有文献中振动训练对力量和爆发力的短期效应并分析了产生这种效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为了观察不同强度的超等长跳深和负重为主的组合训练对女性排球运 动员下肢等肌肉群力量素质发展情况。对14名女性排球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 对照组,分别进行六周的组合训练和基础训练,最后测定两组力量指标并统计分析 。得出结果:两组实验后分别和实验前比较各肌群力量指标水平普遍升高,组间实 验后结果比较,组合训练组的握力收缩时间、大腿和小腿的肌肉力量、收缩时间 和速度力量指数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此组合训练优于传统基础训练,尤其 对小腿肌肉力量发展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重庆市27所中小学182名健康围绝经期女性教师为研究对象,欲了解长期运动的围绝经期女性激素水平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根据研究对象职业特点分为运动人群和非运动人群两类,每类人群又根据绝经时间分为绝经前期,绝经期和绝经时间小于2年三组。利用双能X线(DXA)骨密度仪对研究对象的腰椎(L2-4)前后位、左股骨颈(L-FN)、大转子(L-TR)和华氏三角区(Wards)正侧位进行测量,同时检测血清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血清雌二醇(E2)、甲状旁腺激素(PTH)及血钙(Ca2+)浓度。结果绝经前期,两类人群BAP、E2、PTH及Ca2+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人群L-FN、L-TR、Wards骨密度显著高于非运动人群;绝经期和绝经后2年内运动人群BAP、PTH水平显著低于非运动人群(P<0.05),L2-4、L-FN、L-TR、Wards骨密度则显著高于非运动人群(P<0.05);绝经期运动人群E2含量显著高于非运动人群(P<0.05)。结论:长期、持续运动可维持围绝经期女性骨密度水平,从而有效预防围绝经期妇女因激素缺乏导致的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0.
绝经女性骨密度水平对力量锻炼与补钙的应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力量锻炼加钙剂补充综合法对绝经女性骨密度的影响,将44名绝经女性,按绝经年限随机分为4组:A组为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形式的锻炼与补钙;B组为单纯补钙组;C组为单纯力量锻炼组;D组为力量锻炼加钙剂补充组。经过1年的实验,前后采用双能X线全身骨密度测定仪对受试者腰椎L2-4和非优势前臂远端1/3处桡、尺骨进行骨密度(BMD)测定。结果表明:A组骨量丢失,骨密度下降,B、C、D组的骨密度均增加,且D组骨密度增加得更明显;经组间比较,D组优于C组(P<0.01)。结果表明:补钙、力量锻炼对绝经女性骨密度的影响是积极的,但是力量锻炼与钙剂补充综合疗效优于单纯力量锻炼和单纯补钙。最后得出结论:力量锻炼与钙剂补充对于预防绝经女性骨量丢失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应用DXA双能量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退役前后武术运动员前臂、腰椎和髋部骨量,探讨PBM及骨量丢失的身体部位及年龄特征。结果:男性PBM,前臂(40~)0.807±0.124g/cm2;腰椎1-4(25~)1.005±0.138g/cm2;大转子(20~、25~)0.801±0.094g/cm2,股骨颈(15~、20~、25~)0.974±0.132 g/cm2,三角区(20~、25~)0.904±0.110g/cm2。女性PBM,前臂(35~)0.723±0.107g/cm2;腰椎1-4(25~)0.952±0.112g/cm2;大转子(25~、30~)0.735±0.078g/cm2;股骨颈(20~、25~)0.863±0.092g/cm2;三角区(25~)0.794±0.089g/cm2。结论:男性PBM高于女性,25~岁PBM出现的部位最多,PBM后,三角区骨量丢失幅度最大,女性大于男性。男性PBM,腰椎1-4股骨颈三角区前臂大转子,在15~到25~出现,股骨颈、大转子、三角区PBM稳定2~3个年龄段。女性PBM,腰椎1-4股骨颈三角区大转子前臂,在20~到30~出现,股骨颈、大转子稳定2个年龄段。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田径运动员进行8周振动训练,对比训练前后运动员下肢肌群爆发力及身体成分的变化,旨在了解数周振动训练对提高下肢爆发力的作用,探讨振动训练对田径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意义,为田径运动员力量训练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20名青年男性田径运动员,随机分为振动组10人,对照组10人。振动组采用振动训练台30 Hz频率、2 mm振幅对下肢进行为期8周的振动训练,对照组则进行8周传统的下肢力量训练。训练前后分别对运动员进行身体成分测试和下蹲跳测试(CMJ)测试。结果显示,振动组与对照组8周训练前后CMJ成绩出现非常显著的提高(P<0.01),骨骼肌含量出现显著性增加(P<0.05),而体脂百分比无显著性变化(P>0.05)。振动组与对照组组间CMJ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骨骼肌含量和体脂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得出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8周振动训练方案可以有效提高田径运动员下肢肌群爆发力,且效果比传统器械力量训练更为明显,但对运动员身体成分组成影响效果并不显著,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了拓宽专项力量训练途径,丰富和创新力量训练方法,通过振动力量训练组(II组)和传统力量训练组(I)对比实验研究来探索振动力量训练对跳远运动员下肢肌肉力量训练效果的影响规律,为进一步振动力量训练发展和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实验结果表明:振动力量训练法能在同等的负荷条件下,能更有效地发展运动员膝关节屈肌群的最大力量、快速力量、爆发力,其中伸肌表现不明显;振动力量训练也提高了运动员的膝关节肌群力量耐力水平,同时使膝关节屈伸肌群得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选取国家跆拳道队19名男性一级运动员做为研究对象,分别以蹬功率车30 min和蹬功率车30min后做PNF牵拉训练两种不同的训练方案进行热身,训练结束后测试运动员下肢最大肌力、力量-时间曲线以及肌电图的相关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探讨PNF牵拉训练对跆拳道运动员下肢肌肉力量、力量-时间曲线参数、最大肌力时肌电电压的影响。结果显示:PNF牵拉训练不能促进男子跆拳道运动员下肢最大肌力和力量-时间曲线参数的显著性下降,但股直肌的肌电电压有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肌肉力量振动训练的主要作用目标,以加深对振动训练的认识.方法:通过人体对比实验(有附加振动和无附加振动的练习),分别测定人体下肢肌肉向心工作、离心工作和肌肉弹性成分利用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有附加振动的练习在促进肌肉离心工作及肌肉弹性成分利用能力方面,要明显优于无附加振动练习;在有附加振动练习中,肌肉离心收缩和向心收缩的能力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结论:肌肉中的弹性成分是振动训练主要作用目标.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研究8周负重振动训练对快速力量和下肢肌肉H反射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以此丰富和完善负重振动训练的理论体系,并为普通人群和运动员振动力量训练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以16名男性田径专修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力量训练组(常规组)和振动力量训练组(振动组)。常规组完成30%1RM负重半蹲起训练,振动组附加振幅为2 mm、频率50 Hz的振动刺激,完成相同负重半蹲起训练。8周训练前后测定半蹲跳、原地纵跳和腓肠肌H反射。结果:常规组和振动组组内相对快速力量指数、原地纵跳绝对腾空高度和弹性能利用率均显著提高(P<0.05)。2组间相对快速力量指数、原地纵跳绝对腾空高度和弹性能利用率增加值均有显著性差异。组内H反射潜伏期和Hmax/Mmax减小且差异具有显著性;仅振动组H反射突触前抑制(PSI)升高且具有显著性。组间H反射潜伏期、Hmax/Mmax、PSI有显著性差异。结论:8周附加振动刺激的负重30%1RM力量训练对快速力量的提高优于相同负重的常规力量训练。8周负重振动力量训练的神经适应特征表现为H反射潜伏期、Hmax/Mmax下降和PSI的增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站姿振动和传统力量训练后,血液红细胞的变化特征和生理学机制。方法:运动训练专业21名志愿者,在站姿振动或传统训练条件下,负重深蹲训练12周,测试血液红细胞特性四次。结果:实验组的血沉K值和红细胞压积明显增高,电泳时间明显延长,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站姿振动使红细胞数量增加,变形能力降低,其中高频低振幅振动的影响更早、更明显。建议:应科学选择振动训练参数和提高医务监督能力。  相似文献   

18.
探讨振动力量训练和传统力量训练方法的不同作用,为振动力量训练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以上海体育学院12名跳高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6周的实验周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力量比较训练.实验显示,振动力量训练结合传统力量训练方法的实验组,其CYBEX等动练习机上的峰力矩、每次作功和平均作功指标均显著优于只进行传统力量训练方法的对照组(p<0.01;p<0.05);到峰力矩时间也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振动力量训练可以有效提高速度力量性项群的跳高运动员支撑腿的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  相似文献   

19.
采用美国Hologic QDR4500型双能X线吸收仪对广州市46名男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运动组与对照组全身BMC、BMD无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组优势侧BMC高于非优势侧22.4%,高于对照组优势侧8.7%,而运动组优势侧BMD高于非优势侧9.8%,高于对照组优势侧6.0%,运动组下肢BMD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规律网球运动对男性青少年全身骨密度的影响较小,长期规律网球运动对上肢骨密度的影响显著大于下肢。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人体测量手册》的方法,测量了250例在成都地区收集的成人股骨扭转角和颈干角。其结果为:(1)我们采用的测量方法所测得股骨扭转角的数据均为正值。其平均值为21.48°±0.59。男、女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男、女性均为左侧大于右侧,男性的侧别差异有显著性(0.05>p>0.02),女性的无显著性差异(p>0.05)。(2)股骨颈干角的平均值为130.86°±0.45。男、女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股骨颈干角左侧大于右侧,其侧别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