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城市文化形象是城市文化的外在表征,更注重城市文化的外显性。城市文化形象具有地域性、交融性、集聚性和辐射性。良好的城市文化形象是城市无形的资产,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凝聚着城市的灵魂,引导着市民的思维。研究城市文化形象特征,把握城市文化脉络的走向,设计和创造出充满地方特色、性格魅力和生命活力的现代城市形象。是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可以使未来的城市管理者、城市规划师、环境设计师、城市雕塑家、公共策剐人在园林、景现等专业领域,在布局和创造城市文化未来、建设城市未来的过程中,在思想认识上集中体现公众的思想.明确审美标准本身,也可以整合公共政策,城市和社区形象与城市运动的媒介.在高校通过公共艺术教育可以利用"公共性"来整合城市文化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3.
城市传统民居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社会风俗价值和景观审美价值.它对于丰富城市旅游景观体系、增强文化吸引力、构建特色城市旅游形象等有着重要意义.但在 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它的保护面临许多严峻挑战.进行民居的保护,对促进当地经济、增强文化活力、创造地域特色文化景观、塑造立体化形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化力提升经济力--21世纪东莞城市文化形象战略新思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知识经济和数字化时代,文化就是一种财富,财富也是一种文化,文化力提升经济力,塑造良好的城市文化形象对经济能取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文化本身也是一种产业,文化力与经济力能相互渗透,互为因果.广东省东莞面临的新挑战和发展机遇,结合当代精神文化的发展与价值,达到文化力提升经济力,这就是21世纪东莞城市文化形象战略的新思维.文章具体分四大部分来进行阐述:①文化、城市文化形象、文化力与经济力的关系;②东莞城市文化建设现状;③东莞城市形象和文化形象的定位;④东莞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文化形象是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目标与内容。襄阳市把三国文化当作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支撑,曾经隐居襄阳古隆中并促成三国鼎立局面的重要历史人物诸葛亮自然就成了塑造襄阳现代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应围绕"诸葛亮文化"展开襄阳文化战略规划建设;延伸"诸葛亮文化"而进行襄阳亮点的宣传;塑造"诸葛亮文化"而进行襄阳城市个性建设。襄阳要充分利用和发展诸葛亮形象的作用,就需要在文学、音乐、绘画、雕塑、环境设计、公益广告设计诸多方面,有一个相对统一的规划性的安排,便于在城市形象的宣传与塑造中,突显诸葛亮形象与襄阳城市形象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城市形象的核心意义在于给人以直观的、直觉的美感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的文化传统、素质和活力的显现 ,城市文化发展的水平是一个城市的文化辐射力、影响力的关键因素。贵阳城市形象的建设首先是一种美学的建设 ,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宏观目标 ,贵阳要塑造的城市形象应是当代形象 ,而从传统形象到当代形象是具有历史文化传统的贵阳城市文化发展的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7.
重庆作为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要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西部教育高地,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城市文化建设.因此,对重庆城市文化建设进行研究,找准重庆城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重庆城市文化建设的对策,对切实推进重庆城市文化建设,提升重庆魅力和形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发展城市旅游,其核心是建立鲜明、独特的旅游形象。城市旅游形象的建设具有相当重要性。本文探讨了成都市城市旅游形象建设的意义、定位原则,以及旅游形象建设与视觉形象、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建设、发展城市是一门大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综合艺术;运用"泛美术"思维来构建城市的整体形象理念,对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现实和历史的意义;城市建设应重视整体性、长远性、内在精神的沿续性、地方特色与个性;城市建设的定位核心是将其历史、文化、艺术作为一体化来展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应包括这几个方面:城市的传统文化特色与个性、城市的整体形象构成、城市的公共艺术;空间艺术、生存空间以及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兼容性等.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城市形象是城市经营的无形资本,是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实现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条件.城市形象塑造要硬形象和软形象并重,突出城市的个性特色,构建丰富的形象内涵.赤峰城市软形象的塑造,要从赤峰的实际出发,实施差异化战略,突出赤峰绿色生态城市、历史文化城市、旅游城市的个性特色,着力塑造包括文化形象、旅游形象、政府形象、市民形象在内的赤峰形象.  相似文献   

11.
城市品牌是城市环境、文化底蕴、经济活力、精神品格、价值导向的综合体现,它不仅拥有持续创造财富的巨大潜力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巨大能量,而且能够引导城市居民的意识、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为城市创造形象、信誉和声望,是宝贵的社会、文化、经济资源和最有价值的城市财富。德州地处华北平原,受齐鲁和燕赵两大文化板块的相互作用,受黄河文化和运河文化的共同影响,具有显著的“厚德”传统。德州城市品牌建设要在打造“运河名称厚德之州”这块金字品牌的同时,不断强化“京剧城”、“围棋城”、“商贸城”、“美食城”、“太阳能城”、“功能糖城”、“中央空调城”、“玻璃钢城”等辅助品牌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2.
城市文化是城市社会成员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城市文化具有地域性、聚集性、包容性与选择性、多元异质性、延续性和动态性等特征。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量,这主要表现为:城市文化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城市文化为城市发展塑造形象和提高品位;城市文化是城市特色形成的条件;城市文化为城市发展增强辐射力和整合力;城市文化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13.
保定作为历史文化优势明显的中等城市,如何打造融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区域特色为一体的现代城市是一项大课题。提出通过提炼“保定精神”、科学规划城市建设、政府强力出台鼓励扶植政策措施、注重构建城市主题文化精神,创新文化载体、打造“红色文化季”亮丽品牌,加快实施人才兴文战略、打造人才聚集高地,适时启动古城文化名人培育工程等举措,着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倾力打造现代精品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思维作为一种新型的思维方式,能够对城市形象识别系统(CIS模型)的建立进行有效指导。当前信阳市在城市形象塑造中存在城市形象定位不明、政府职能主体缺失、城市文化缺位等问题,借用互联网产品营销中的口碑思维、用户思维、产品思维等方式可以改善、创新城市形象设计,使城市规划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最终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且被广泛认同的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5.
城市形象的打造与推广是当今城市营销的主要手段。对一个城市特色资源的准确把握和深入分析是城市特色形象打造和推广的前提。忻州地处晋西北,尽管有独特的产业、文化、历史资源。但忻州城市品牌形象塑造还处在萌芽阶段。遵循城市品牌定位的五项原则,结合忻州现有特色资源,文章建议忻州特色资源的打造与开发要以新型工业城市建设、摔跤之乡文化品牌建设、“五福忻州游”旅游品牌建设为主,运用企业化运行的手段,内外结合多层次、多方位、立体式宣传忻州的特色城市品牌和特色资源,不断提升忻州特色城市品牌形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相似文献   

16.
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城市文化建设举足轻重。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城市的无形财富,它决定着城市创造力、凝聚力与竞争力。在推进青海东部城市群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各城市、城镇需从深入挖掘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出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理念推进城市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出版文化因其横亘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两大社会范畴,跨越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个文化领域,涉及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两种生产方式等特性,不论是在城市文化建设还是城市文化传播过程中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尤其表现在壮大城市经济实力、完善城市服务、彰显城市人性化发展理念以及塑造城市现代文明形象等功能之中。  相似文献   

18.
城市文化是城市竞争的重要因素,提升城市旅游形象成为促进旅游消费决策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对城市文化对城市旅游形象感知和旅游消费决策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理清其间的作用机理,从而为城市旅游形象的打造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城市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不应只专注于正面宣传,对公共危机的良好处理,同样可以提升城市形象。目前国内很多城市都在积极进行品牌形象塑造以及开展品牌传播,但在品牌塑造和传播过程中由于忽视城市公共危机的防范与管理,没有建立城市公共危机的反应机制,甚至由于对危机处理不当,反而影响甚至破坏了原有的城市形象。本文将以福建省南平市构建医患公共危机管理新机制,提升城市形象为启示,通过分析城市公共危机管理对城市形象塑造的影响,以及城市公共危机管理现状及问题,提出城市管理者建立和完善城市危机管理机制,塑造良好的现代城市形象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于现代城市来说,经济是现代城市的力量,景色是现代城市的形象,文化才是现代城市的灵魂。独特鲜明的城市文化对城市文化产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城市的个性、品位和文化内涵不仅来自历史进程中的自然积淀,也来自时代需求和人为的塑造。作为城市灵魂的文化精神,自然也有格调品味的高下优劣之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