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介绍了L-肉碱的生理功能,运动训练对L-肉碱的影响,以及L-肉碱对不同形式运动能力的影响。综述了L-肉碱在运动训练中的研究现状及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L-肉碱在运动训练中的研究意义。将来值得研究的方向。以此为补充左旋肉碱在提高运动能力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L-肉碱及运动对超重小鼠心肌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C57BL/6小鼠给予3周高脂饮食建立超重模型,造模成功后的小鼠随机分为超重对照组(OC组)、超重肉碱组(OL组)、超重运动组(OE组)和超重运动结合肉碱组(OEL组)。OE和OEL组小鼠进行6周的游泳训练,6次/周;同时OL和OEL组小鼠补充L-肉碱。检测心肌H-FABP、PPARα蛋白表达量及FFA、肉碱含量。结果 OL和OEL组心肌肉碱含量较OC组升高;OE和OEL组心肌FFA含量均低于OC组,且OEL组低于OE组;OE和OEL组心肌H-FABP表达量较OC组升高;干预各组心肌PPARα的表达量均高于OC组,且OEL组高于OE组。结论 (1)有氧运动可上调心肌H-FABP和PPARα蛋白表达水平,促进心肌对FFA的氧化利用。(2)L-肉碱的补充对超重小鼠心肌H-FABP的蛋白表达无明显调控作用。(3)运动结合L-肉碱降低心肌FFA含量的效果优于单纯运动,其机制与上调PPARα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外源性补充L-肉碱与运动性疲劳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探讨合理补充L-肉碱在运动训练中的意义,主要就L-肉碱的来源和代谢,L-肉碱的生理功能及其作为强力手段增强机体抗疲劳能力的具体机制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并综述了运动性疲劳的概况以及L-肉碱在运动训练中的意义、将来值得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肉碱代谢与运动能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肉碱代谢及内破对运动能力影响的研究作了系统综述与分析,目的在于加强对肉碱营养价值的认识,提出运动员补充L-肉碱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高脂饮食小鼠施以90 min的游泳运动以及强化肉碱的方式观察小鼠血脂指标HDL-C、TC、T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纯运动组体重与高脂对照组小鼠相比较,体重明显降低;运动结合肉碱后,小鼠的重量较高脂对照组有显著的降低,但与纯运动组比较,体重没有显著差异;纯运动组及运动结合肉碱组均升高了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纯运动组、运动结合肉碱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明显高于高脂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运动减肥与肉碱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分析脂肪代谢的全过程,认为肉碱是脂肪酸β氧化的底物,长链脂肪转运进入线粒体的载体,进而阐述了肉碱可用于减肥以及肉碱与运动能力的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7.
马东晓  温朝晖 《冰雪运动》2000,(2):37-39,42
根据科学家对肉碱代谢的研究,综述了肉碱的生物学机制与功用。并揭示了内碱代谢与运动和健康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运动对线粒体的氧化损伤及线粒体营养的补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剧烈的运动会增加机体的氧耗量,并且会破坏机体内部氧化系统和抗氧化系统之间的平衡.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以及黄嘌呤氧化酶是运动时细胞内产生自由基的主要来源.自由基的产生会对机体的抗氧化系统造成严重的损伤,它能够使蛋白质的构像发生改变,使底物或辅助因子的亲和力下降,导致酶的失活,但是这种结构改变引起的酶失活可能是可逆的,只要增加底物或辅酶的水平就可以使酶重新恢复活性.线粒体营养素要么参与线粒体的组成,要么其代谢对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大的影响,长期补充线粒体营养可以有效地保护线粒体功能的完整,推迟线粒体的衰退.主要针对烟酸、L-肉碱/L-乙酰肉碱(ALCAR)、α-硫辛酸-LA-二氢硫辛酸-DHLA-硫辛酰胺、辅酶Q10(CoQ)的功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肉碱是作为载体以酰基的形式将长链脂肪从线粒体外运载到膜内,促进脂肪的B-氧化,它如同蛋白质,脂肪等一样,是人体须的营养物质。本文从肉碱的化学结构,生理功能,,与运动能力关系及抗疲劳的作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肉碱是作为载体以酰基的形式将长链脂肪从线粒体外运载到膜内,促进脂肪的B-氧化,它如同蛋白质,脂肪等一样,是人体须的营养物质。本文从肉碱的化学结构,生理功能,,与运动能力关系及抗疲劳的作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中西方休闲体育之差异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刘子众 《体育学刊》2003,10(4):34-36
中西方休闲体育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休闲体育的历史走向不同;休闲体育的性质不同;休闲体育的项目不同;休闲体育的功用不同。中西方休闲体育产生差异的原因是由于中西方民族所处的化生态不同和中西方民族的自然观和宇宙观不同。在继承我国传统休闲体育的过程中,应遵循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正确看待中西方休闲体育之优劣,既要敢于大胆吸收西方休闲体育之精华,又要敢于剔除我国休闲体育之糟粕,才能使2l世纪中国人的休闲体育向着更健康、更有品位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依据武术运动的实践要求,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分析亚运剑演练的技巧、节奏、造型、布局和意境的美学特征,探讨其表现形式及文化内涵。以提高人们对亚运剑的鉴赏能力,深化和丰富文化内涵,为武术学科建设和广泛推广普及武术运动服务。  相似文献   

13.
学校体育学被弱化现象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学校体育学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中被弱化的现象进行了思考,认为这种现象与以下因素有关: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不明确,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存在重复;学校体育学学科定位模糊,界定不规范;学校体育学研究范畴缺乏系统性,学科名称与研究范畴不对应;学校体育学没有阐明其本质功能,而是将体育的本质功能等同于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等。  相似文献   

14.
观念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先决条件。武术在千百年来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期其功能也在发生着变化。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武术要体现其经济功能,树立武术市场营销观念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武术国际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归纳演绎法对武术国际化发展进行研究,其目的在于探讨加快武术国际化发展的途径。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虽然存在影响武术国际化发展的因素,但武术国际化发展是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需要,中华武术的改革迎合了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加之中国政府支持武术进入奥运会的态度,为武术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6.
高等体育教育改革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既受社会发展的制约,又要为社会服务。在高等体育教育改革中,依据社会需要、体育运动原理和教育发展规律,设置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掘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命力,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转型,使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浅谈中华武术的兼神形、合内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武术完全植根于中华文明土壤,并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大系统之下的一个完备的文化形态,包含着东方思想的深蕴,并以之作为主干和方向来构筑自己的基础。其独特的价值取向是和谐统一,是全面实现武术技术、养生、修性等多方面功能的方法,其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和谐统一。和谐统一渗透于整个武术文化体系之中,表现于形与神、内与外的和谐统一,贯穿于武术技法形态中的动静、刚柔、虚实、开合等一系列范畴及体现于武术竞技意识上的超越与礼让,造就了武术特殊的美,构成了武术发展的根基。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和发展的审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比较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进行分析,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为切入点,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要百花齐放,走多样化发展的道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要以学校教育为出发点,以全民健身为纽带,利用现代传媒工具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实地考察、问卷调研、文献查阅等研究方法,对少林寺及下属机构的发展进行研究,分析少林寺下属机构在市场化过程中的创造性努力及取得的一系列成果;用客观的视角关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及文化的存在和发展问题,借鉴少林寺市场化的发展模式,提出民族传统体育市场化运营的建议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