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略论李贺诗歌的冷艳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贺诗歌以瑰诡冷艳著称,其另类的诗风是李贺坎坷人生和独特个性的艺术体现。李诗的“冷艳”是从诗人内心深处外放出来的,并呈现为意境、意象、色彩、语言等无所不在的美。  相似文献   

2.
李贺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貌和鲜明的创作个性在唐诗坛上独权一帜,自成一家,被人誉之为“长吉体”,如宋人魏庆之在其《诗人玉屑》中说:“长吉之瑰诡,天地间自欠此体不  相似文献   

3.
诗至盛唐出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局面,各体具全,百花争艳,大家辈出,英才林立。李贺能于太白、子美之后别树一帜,以其奇险怪诡的境界,幽奥峭拔的命意,浓艳险峭的语言博得历代注家的注目和赞许。严沧浪谓:“玉山之怪,长吉之瑰诡,天地间自欠此体不得。”《围炉诗话》则把它誉为“中唐最高峰”。人们尤其赞叹李贺锤炼词句的功力,评赞纷纷,或曰“镂别异藻”,“幽深诡谲”,或曰“离绝凡近”,“意新语丽”“片片成文”,或曰“设色秋妙,而词旨多寓篇外,刻于撰语,深于用意。”确实,李贺在字句的锤炼上下过苦功,必欲呕心沥血作不经人道语。他自己也有“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的写照,本文拟就李贺语言的艺术手法作一些探讨。 李贺具有精湛的驾驭语言的艺术修养和炉火纯青的艺术手腕,综观他镂玉雕琼的语言技巧,手法大致有三:一曰自铸伟词,二曰精炼动词,三曰用典成词。  相似文献   

4.
李贺的诗歌创作以“奇诡“著称,诗人的议论,诗歌的情感,都寄寓于瑰诡的形象之中,似虚而实,形疏而密,让读者置身于神奇的艺术王国,来表达对生活的独特感知和审美趣味.其艺术构思上的卓尔不群、不落窠臼的特点都源于自身的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5.
李贺诗歌具有凄艳诡激的美学风格,这一方面是源于李贺偏狭敏感的气质、卓绝不伦的才情、飘零不遇的人生遭际;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李贺对意象、词彩、修辞、声律的陌生化追求。  相似文献   

6.
唐代是一个诗的王朝,据编撰于清康熙年间的《全唐诗》记载,唐代的二千二百多位诗人,共创作了近五万首诗歌。而李贺正是这个绚烂夺目的诗的百花团体中的一株奇葩,他的诗奇诡幽艳,瑰丽凄恻,不仅对中晚唐诗风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更影响了后代的诗、词乃至小说、戏剧的创作。李贺的诗歌瑰诡奇崛,凄迷浓艳,是与他对色彩的独特的运用方式是分不开的。一位日本研究者曾指出,李贺的诗歌每30字中就有一色彩字,约占其总数的3.3%,而王维在67个字中才有一色彩字,韩愈则在125个字中才有一个,由此可以看出李贺对色彩的偏爱程度…  相似文献   

7.
李贺的诗歌因其别具一格,后人颇有非议,贬之"欠理"、"费解"、"无逻辑性".其实这类"令人费解"的诗歌同样生动奇妙,诡幻幽丽.本文试图探究李贺意象诗风格形成深层原因,归纳其意象诗歌的类型,并且总结其李贺意象诗歌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李贺是一位真正苦吟的诗人,每成一句,真个要“呕出心”来。“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李贺,或者说只有李贺足当斯语。至于说,象“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老杜那样的诗人们,自是另一码事。一千多年来,李贺的诗歌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和价值问题,尽管言人人殊,评说不一;但对其诗歌艺术特点的认识,可以说是古今一致的。他的诗,造语新奇、想象丰富,设彩繁艳、吐韵铿锵,往往出人意表地创造出一种瑰丽诡谲的意境。《巫山高》这首诗,同样地体现了他的这种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9.
在中唐众星璀璨的诗坛上,天才而短命的李贺以其瑰奇诡异、“虚荒诞幻①”的诗作卓然而立,并独树一帜而大放异彩。然自晚唐诗人杜牧那句“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②”的评语一出,长期以来,在我国诗评界,李贺诗歌“少理”便成为大家的“共识”。如张戒在《岁寒堂诗话》中说:“元、白、张籍以意为主,而失于少文;贺以词为主,而失于少理。”王礼锡先生也说:“他的‘怪’的修辞法──(指李贺诗歌险任奇特之风格──引者注)有时几乎超出于情理之外,所以招‘稍加以理,可以权仆命《骚》’…  相似文献   

10.
唐代诗人李贺有一组“神弦”系列的诗歌,这三首诗写得“神意森索”,极富特色。同汉魏六朝的《神弦歌》相比,李贺诗歌在描写对象和内在结构上都有所继承,同时在诗歌句式、情调氛围和性质用途上又有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李贺《高轩过》有“笔补造化天无功”一语,钱锺书认为其语“可以作为他的自我评赞”。章府为,“笔补造化”的动机是李贺人生难堪的遭际。“笔补”是李贺对自身生生活缺陷的补偿。  相似文献   

12.
意象是诗歌意境构成与艺术风格表现的核心与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李贺诗歌中诸如由“昌谷意象”、“落魄者意象”、“劳动者意象”构成的描述性意象,由“剑意象”、“竹意象”、“马意象”构成的比喻性意象,由“神鬼”、“游仙”构成的象征性意象三类不同意象及其与我国传统诗歌理论中“赋、比、兴”的内在联系的深入而具体的分析,指出李贺诗歌意象精采纷呈的鲜明特点,以及此正是形成李贺诗歌独特诗风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解开李贺诗歌之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摘要:《大堤曲)创作干李贺生命晚期,能够体现诗人成熟期的风格。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此诗进行了解读,分别从背景、意象特征、造语设色等方面来进行深层次发掘。这首以女性为题材的诗属于李贺诗歌的主流,在用字造语方面颇为讲究,虽没有狰狞险怪但也有瑰奇惊心的效果。通过详细分析来解读这首诗歌的深刻蕴义。  相似文献   

14.
在“四人帮”为了其阴谋政治的需要而拉起的法家队伍中,有李贺一名。李贺被戴上这顶桂冠,其主要根据就是他在《秦王饮酒》一诗中写了“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的话。据说这两句活“塑造了秦始皇的高大形象”。谁要是否认这一点就说是“歪曲了秦始皇”,“抹杀了李贺诗歌的战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佳 《中文自修》2022,(5):16-20
<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言浅意深、歌颂母爱的是我们所熟悉的孟郊;“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简笔叙述寻隐者而不遇的是我们所熟悉的贾岛。然而这两位诗人最典型的风格却并非如此。中唐时期,出现了一个个性突出的诗歌流派——韩孟诗派。他们的诗歌具有雄奇光怪、奇崛硬险的特征。部编本教材中选录了李贺《李凭箜篌引》等瑰奇险怪之作,还有贾岛“推敲”苦吟的故事,共同展示着韩孟诗派的鲜明个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再读几首韩孟诗派的诗歌,进一步了解他们新鲜有趣的险怪诗风。  相似文献   

16.
《大堤曲》创作于李贺生命晚期,能够体现诗人成熟期的风格。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此诗进行了解读,分别从背景、意象特征、造语设色等方面来进行深层次发掘。这首以女性为题材的诗属于李贺诗歌的主流,在用字造语方面颇为讲究,虽没有狰狞险怪但也有瑰奇惊心的效果,通过详细分析来解读这首诗歌的深刻蕴义。  相似文献   

17.
李贺诗歌风格特征论——以意象研究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意象在诗歌创作中的特点,从意象的选择、性状与意蕴出发,研究李贺诗歌的意象特征,作一次从微观分析到宏观研究的尝试。通过对意象的系统分析,得出“冷艳’是李贺诗歌基本风格的结论。“冷艳”诗风的形成,源于李贺对传统“女性化”象喻的改造与丰富,展示了他对诗歌艺术与生命意义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诗要用形象思维”,“李贺诗很值得一读”。确实,李贺诗歌意象精采纷呈,具有其鲜明特点,杜牧《李长吉歌诗叙》对此曾作过十分精当而形象的描述,可谓至论。但另一方面,李贺诗歌一直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千古不解之迷,读者、注者往往见仁见仁,智者见智,令人莫衷一是。笔者试图转换一下考察研究李贺诗的角度,从分析李贺诗歌的意象切入,  相似文献   

19.
中唐青年诗人李贺,过去有“鬼才”之目,他的诗独具风格,被称为“天地间欠此体不得”的李长吉体,历代诗歌爱好者纷作评介。对他的艺术风格,或曰奇峭,或曰瑰谲,或曰怪丽……,其中以在李贺死后十五年,第一个为李贺诗集作序的杜牧说得最为形象。他说:“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殿,梗莽邱垅,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李贺诗歌悲剧意识的审美从五方面进行了分析:以“病”为美、以“悲”为美、以“寒”为美、以“丑”为美、以“怪”为美。以此看出,李贺诗歌诉说的是一种与世抗争又无力抗争的现实,诗歌所透射出来的,恰是诗人内心强烈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