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鄱阳湖区1959年至2005年降水过程的持续性特征与减灾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彭锐  黄河清  郑林 《资源科学》2009,31(5):731-742
鄱阳湖区长期遭受洪涝与干旱的侵扰,严重影响着当地的社会生产与活动。为探索减少这一地区洪涝与干旱灾害的有效对策,本研究采用时序距平分析法与基于分形理论的极差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详细分析了鄱阳湖区1959年~2005年近50年来降水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虽然该地区的降水量在1年长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过程主要为分形式的布朗运动,具有长记忆特性,或持续性,但不同站点年降水量序列的分形维度差异很大,彼此相似程度不高。当时间尺度为5年时,Hurst指数在整个区域上的平均值要远比时间尺度为1年时的相应值更接近1.0,而当时间尺度为10年时,鄱阳湖区各站点降水量距平变化的过程呈现高度的一致性,50年来总体以少水期与多水期交替出现的形式变化。特别重要的是,湖区在3月~6月因降水多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年份的出现具有约10年长的周期。相反,湖区在7月~10月和11月~2月因降水少可能造成旱灾年份的出现尽管并不完全同步,但却均拥有约30年长的周期。持续如此长的少水期使得大量湖区湿地被逐步开耕,因此在鄱阳湖区有效地实施退田还湖补偿政策不仅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恢复,而且还可极大地减小特大洪水时整个区域遭受灾难性后果的几率与范围。  相似文献   

2.
李敏敏  延军平 《资源科学》2013,35(11):2298-2307
依据北方农牧交错带46个气象站1961-2012年的逐日气象数据,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下,全区及东北、华北、西北3个子区气温、降水和潜在蒸散量的变化特征,探讨了潜在蒸散量下降的原因,重点验证了研究区是否存在"蒸发悖论"现象。结果表明:①近52a,北方农牧交错带全区气温于1986年发生突变,潜在蒸散量除西北段外,其余均随气温的升高呈下降趋势,整体存在"蒸发悖论"现象;②不同时空尺度,表现出不同的"蒸发悖论"规律:1961-1986年,全区及各子区均存在"蒸发悖论"现象,近26a,仅东北段和华北段存在。春、冬、夏季前26a及秋季后26a存在;③近52a,全区及子区年降水量均呈现下降趋势,夏、秋季降水与潜在蒸散量呈逆向分布的站点分别为37%、63%;④各气象因子中风速的显著上升是影响全区年、季潜在蒸散量下降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3.
基于武川县气象自动站观测的(1963~2017年)降水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法对武川县55年来降水量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水在时间尺度上有一定的变化特征,55年武川县降水量整体呈减少趋势并有明显的的季节性分布,春季夏季降水明显增多,秋季冬季降水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4.
选择1961年~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对锡林郭勒盟草原及周边共28个气象观测站点的各季节降水量的趋势系数采用反距离权重插值,分析季尺度降水量的趋势、降水变率和标准距平百分比。结果表明:锡林郭勒盟各季节降水变化差异大。在春季和冬季全盟大部分地区有降水增加的趋势,春季在苏尼特右旗和镶黄旗显著增加,冬季在锡林浩特市中心和阿巴嘎旗西北部有小部分降水增加显著,而夏季和秋季则呈大部分降水减少的趋势,夏季在苏尼特右旗,太仆寺旗中部和正蓝旗南部显著减少,秋季在东乌珠穆沁旗中部有显著减少的趋势。该区降水变率的演变特征整体上呈上升下降又上升的趋势,锡林郭勒盟各季节降水量标准化距平值波动起伏较大,除夏季外,其他季节都有降水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NPP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军会  高吉喜 《资源科学》2009,31(3):493-500
基于1986年、2000年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遥感影像、气象和土地利用数据,利用光能利用率模型分析了北方农牧交错带1986年~2000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变化,并分析了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NPP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①1986年~2000年,研究区植被NPP下降了21.7TgC,单位面积NPP下降了35 gC/(m2·a);②NPP>400 gC/(m2·a)的区域明显缩减,NPP<400 gC/(m2·a)的区域则迅速扩张;③NPP升高区位于华北段的西部和西北段的南部,其它地段NPP明显降低;④NPP变化同降水、干燥度指数变化成正相关,同温度变化成负相关; ⑤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植被NPP变化程度各异。  相似文献   

6.
基于黄河下游流域的12个国家级气象站1968-2013年的降水数据,利用Arc GIS和Matlab工具,综合采用距平、Mann-Kendall、R/S分析和Morlet小波分析等分析方法,研究东营市降水量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并对其未来趋势进行分析及预测,为研究黄河三角洲的气候水文变化提供借鉴意义。结果表明:东营地区近46年来的年降水量在总体上呈减少趋势,降幅为6.6mm/a,其年降水量的减少主要归因于夏季降水量的显著减少;预计其未来降水量一定时期内总体上呈增加的趋势。其年降水量时间序列的突变点与年降水序列及其累积距平曲线的转折点(数值变化梯度较大的点)相对应。通过小波分析周期性规律研究发现:总的来说,在降水过程中存在着19-28年、10-15年以及4-8年的三类尺度的周期变化规律,22年左右的周期震荡最强为第一主周期,其存在5个周期的波动控制着此地区降水在整个时间域内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南通地区1960 年-2007 年气温与降水的年际和季节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涛  陶辉  杨强 《资源科学》2011,33(11):2080-2089
以南通地区7个观测站点逐月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降水量数据为基础,采用线性趋势法、滑动平均法、Mall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滑动t检验法和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1960年一2007年南通地区气温、降水的年际和季节变化趋势和突变、周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0年-2007年,年际变化以最低气温的较大增幅和较早突变为特征。季节变化以秋冬季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增温明显,且冬季降水量增加,以及秋冬季增暖突变较早为主要特征。周期变化上,气温和降水参数多存在较大时间尺度上较为稳定的变化特征,如牟平均气温21—30a和春季降水量14—25a时间尺度的变化。小尺度上(10a以下)的变化较为频繁,但不是很稳定。总体上,南通地区气温突变时间要晚于我国西部和中部地区,而降水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长江黄河源区近45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气候要素序列的变化主要包括趋势变化、随机变化和周期变化,因此本文采用M-K趋势分析、R/S分析及小波分析研究长江黄河源区近45年(1961年-2007年)气候变化特征。经M-K检验和R/S分析,表明近45年长江黄河源区气温显著升高,增幅明显高于青藏高原平均值,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更为显著,降水变化不一致,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气候变暖存在非对称变化现象,长江源区年平均最高气温和极端最高气温变化明显,而黄河源区正好相反,年平均最低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变化显著;各项气候要素变化长期相关性特征均表现为持续性,过去总体升温的趋势预示未来气温总体趋势仍将继续上升,降水变化趋势与过去一致;小波分析结果表明,长江黄河源区各个站点的年降水量和年均气温的变化周期及相位都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基本上都存27~28年、16~21年、7~11年、3~5年等时间尺度的周期。  相似文献   

9.
当前干暖化的气候变化趋势对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作物生长发育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农作物耗水特征及其与气温、降水的关系对指导当地农业生产与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北方农牧交错带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为例,基于1960年-2007年的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和1983年-2007年的土壤水分数据,分析气温、降水变化特征,划分降水年型,研究小麦、莜麦和马铃薯三种当地典型作物的生育期耗水特征,探讨气温、降水对作物耗水的影响。研究表明:近50年来,武川气候呈现干暖化趋势,生长季平均温度每年升高0.03℃,生长季降水每年减少0.9mm;近25年来,干暖化趋势更加明显,生长季平均温度每年升高0.08℃,生长季降水每年减少2.5mm;作物耗水量随之呈现减少趋势,小麦耗水量平均每年减少1.65mm,莜麦每年减少2.04mm,马铃薯每年减少3.85mm。作物耗水量在不同年型表现出差异性。马铃薯、莜麦耗水量明显多于小麦。降水变化对作物耗水量影响显著,当前气温升高、降水减少的趋势不利于北方农牧交错带作物生产,培育抗旱品种、发展抗旱栽培管理措施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厘清生态退耕时空格局及驱动因素对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结构调整与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退耕指数、空间自相关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模型,剖析2000-2020年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退耕时空分异特征,探究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2000—2020年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退耕面积为27617.84 km2,年均退耕面积为1380.89 km2,退耕指数为10.27%,退耕耕地主要转化为草地、林地和水域,占退耕总面积的75.20%。②2000—2020年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退耕空间集聚特征显著,高值集聚区趋于山区集中,并由东北向西南扩展,低值集聚区趋于省际边缘、市区及周边地区集中分布,呈现向东北转移态势。③生态退耕时空分异受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及政策因素的共同影响。坡向、海拔高程、生态工程数量、路网密度、年均降水量的影响程度不断增强,生态管控面积比、城镇化水平、年均气温的影响程度有所降低。各驱动因子交互作用对生态退耕时空分异呈现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效应。本文结果可为北方农牧交错带科学推进生态系统结构优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根据甘肃省河东地区15个气象站点50年的气象资料,利用FAOPenman-Monteith模型和所提供的作物系数计算出各站点春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作物需水量,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WDI),并划分河东地区的干旱等级,分析春玉米干旱发生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在春玉米生长季内,CWDI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中最大值出现在6月中下旬,且每旬的CWDI值均大于10%,即在作物整个生长季,降水都无法满足春玉米需水的要求。不同等级干旱发生的频率:轻旱8%~20%;中旱7%~23%;重旱0~17%;特旱0~47%。生长季内,河东地区春玉米干旱发生程度基本由南向北递增,不同生育阶段干旱的严重程度:抽雄-开花期>拔节期>乳熟前期>出苗-七叶期>乳熟后期-成熟期。近50年来,出苗-七叶期和拔节期的干旱有逐渐缓解的趋势;抽雄-开花期和乳熟前期干旱变化的趋势大致相同: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及70年代初为干旱的严重时期,70年代中后期有所缓解,至今又有加重的趋势;乳熟后期-成熟期,近50年来干旱有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基于Z指数的辽宁省气象干旱时空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永强  路璐  张兰霞  杨春祥  苏阳 《资源科学》2012,34(8):1518-1525
利用辽宁省21个气象站点1958年-2008年逐日降水观测资料,采用Z指数方法计算单站旱涝指标,在此基础上确定区域旱涝等级,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对辽宁省近51年年际和春季气象干旱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时间上,年际变化中,辽宁省旱涝交替发生,易发生连续性气象干旱,年际旱涝存在9年左右的显著周期,各个分区中辽西北地区干旱频次最大,辽南地区干旱频次最小;春季干旱变化与年际变化相似,春季旱涝存在3年左右的显著周期,各分区中辽西北与辽中地区春旱频次最大,而辽南地区春旱频次最小。空间上,年际干旱分布特征较集中,地域分布总体由西北向东南递减,其中重旱易发区为辽北和辽南,大旱易发区为辽西南部,偏旱易发区较分散;春旱分布特征较分散,其中重旱易发区为辽西北部,大旱易发区为辽北和辽南部分地区,而偏旱易发区较多且分散。研究结果与实际基本相符,可为辽宁省相关部门制定抗旱对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CI指数的河北省近50 年干旱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河北省1961年-2010年64个气象站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计算近50年逐日CI值,分析了河北省气象干旱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北省近50年降水量以16.5mm/10年的速度递减,近10年中有7年降水量不足历年均值;各级干旱年均出现日数均为南多北少,其中冀南平原地区最多,张家口北部最少;四季中春旱最重,夏旱最轻,除夏旱为东北低、西南高外,其他时段均为北低南高的特点;近20年中有16年出现重、特旱覆盖率为100%,夏季出现大范围重、特旱的年份最多、冬季最少;秋季大范围干旱增长趋势较其他季节明显。  相似文献   

14.
利用崇左市7个气象站1965-2010年每日的降水资料及雨日,计算三个干旱监测指标:综合干旱指数、降水距平百分率及累计降水距平、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结果以用于综合监测某时段旱涝程度。三个干旱监测指标计算结果与灾情实况对比分析表明,综合干旱指数和降水距平百分率都能很好地反映广西西南部的干旱情况;标准化降水指数(SPI)采用的是Γ分布概率来描述降水量的变化,只计算降水为0时的概率,因而与实际有差距。如果按广西西南部的实际情况,统计降水≥1.0mm的概率,则计算出的结果与实况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华东及其周边地区NDVI对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崔林丽  史军 《资源科学》2012,34(1):81-90
地表植被与大气的相互作用过程是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本文基于SPOTVGT-NDVI数据和气象站点的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时滞相关分析法,研究了1998年-2011年我国华东及其周边地区四季NDVI对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区,气温对NDVI的影响大于降水,NDVI与气温在夏季和秋季相关性较高,与降水在秋季和春季相关性较高,冬季NDVI与气温和降水相关性都最低。NDVI对气温响应的滞后期在春季和秋季较短,对降水响应的滞后期在冬季较短,夏季NDVI对气温和降水响应的滞后期都较长。在冬季、春季和秋季,NDVI对气温和降水最大相关系数的空间分布在研究区的南北部差异不明显,在夏季则具有较明显的南北差异。NDVI对气温变化响应的滞后期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具有较明显的南北差异,对降水变化响应的滞后期除在夏季具有一定的南北差异外,在其他季节空间分布规律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云南省近55年旱涝演变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1世纪以来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其中旱涝灾害对人类影响最为明显。本文以云南省为例,选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Standard Precipitation Index)为干旱指标,计算了1958-2012年近55a的29个气象站点5种不同时间尺度上的SPI值,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年及季节的旱涝站次比和旱涝强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干旱强度在各时间尺度上均呈不同程度增加趋势,春季、秋季、冬季干旱强度及影响范围均呈现增加趋势,夏季干旱的强度和影响范围总体上呈略微下降趋势。雨涝强度在时间尺度上呈下降趋势;夏季雨涝强度和雨涝影响范围呈现略微上升趋势,其他季节均呈现出下降趋势。在当前气候变化背景下,云南省干旱整体上反映对农业生产不利影响加重的态势。研究表明标准化降水指数能够在较长时间系列尺度上很好地反映研究区年际及季节性旱涝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
九寨沟、黄龙风景区的降水特征及其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长艳  李跃清  彭俊 《资源科学》2006,28(1):113-119
利用九寨沟、黄龙地区附近代表站的降水资料及NCEP/NCAR 1959年~2002年共44年月平均再分析资料采用小波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对九寨沟、黄龙地区降水以及水汽输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九寨沟、黄龙地区的年降水总量为693.7 mm,降水主要集中在5月~9月,干湿季明显,7月份降水最多。44年来本区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降水的减少主要发生在夏季,尤其是7月。九寨沟、黄龙地区的水汽输送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这种差异和季风环流演变有密切的关系。冬、春季本区的水汽主要来源于中纬度偏西风水汽输送,夏、秋季节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和南海、西太平洋地区。夏季风的异常变化引起的南来水汽向北输送的减弱,是造成九寨沟、黄龙地区降水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九寨沟、黄龙地区多雨年和少雨年来自西太平洋、东海的水汽输送特征有显著差异,多(少)雨年来自西太平洋、东海地区的水汽输送显著偏多(少)。  相似文献   

18.
天山开都河流域积雪、径流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向燕芸  陈亚宁  张齐飞  卞薇 《资源科学》2018,40(9):1855-1865
本文分析了开都河流域源流区积雪变化与气象要素及径流的变化趋势,讨论了气象-积雪-径流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开都河流域2000—2016年间积雪覆盖率呈微弱上升趋势(0.1%/10a),其中,最大积雪覆盖率增加速率约为0.33%/a,而最小积雪覆盖率则呈减小趋势(-0.017%/a);在年内表现为春、夏季节积雪面积减少,而秋、冬两季增加;在过去的45年间(1972—2016年),融雪期在春季提前了约10.35天,而秋季延迟了约7.56天;温度对春季积雪变化影响较大,而降水则对冬季积雪变化影响较大。河川径流与径流峰值均呈增加趋势,年径流增幅约2.26亿m3/10a,其中夏季径流对气温(ε =1.41)和降水(ε =0.5)变化敏感,而春季对积雪面积的变化响应敏感(ε =0.59)。开都河流域山区温度升高和降水增加对径流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9.
全球变化下秦岭南北旱涝时空变化格局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李敏敏  延军平 《资源科学》2013,35(3):638-645
依据1961年-2010年秦岭南北59个气象站逐月降水数据,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SPI)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对秦岭南北旱涝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①秦岭南北近50 a气候总体呈暖干化趋势,降水变化经历了四个时期:正常期-湿润期-干旱期-过渡期;②关中、陕南两地的旱涝等级变化,无论从步调上还是趋势上都基本一致.关中旱涝等级年代波动幅度小于陕南,暖干化程度大于陕南;③EOF分析得出近50a秦岭南北降水主要空间分布类型为:受大尺度气候变暖影响,降水量以秦岭为界,关中地区由北向南纬向递增,陕南呈现西南-东北向带状分布的全区一致型,这是最主要的分布特征.此外受纬度因素、季风气候、小尺度地貌单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有西北(渭北旱塬)-东南(大巴山地区)向的降水分布相反型,以汉中盆地为正值中心的东北-西南向降水分布相反型,以汉江谷地中段为负值中心的东西向降水分布相反型.  相似文献   

20.
近50 年河西地区降水量变化特征及时间分布均匀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河西地区13个气象站点的月降水资料,利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和反距离加权法,研究了河西地区50a来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基尼系数对河西地区降水时间分布均匀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西地区年降水在20世纪60年代较少,进入70年代降水量有所增加,从2000年开始,降水量较80年代、90年代逐渐增多。河西地区的年降水、春季降水、夏季降水、秋季降水、冬季降水倾向率分别为-3.88mm/l0a、2.33mrrd10a、5.25ram/l0a、-3.27mm/l0a、-2.32mm/l0a,其中东、中部地区的冬季倾向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河西地区降水均匀度年际变幅较大,60年代、70年代、80年代降水不均匀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步入90年代,降水不均匀的区域逐渐转移到了中东部地区,其中东部是降水不均匀度变化较为显著的地区,从长期趋势来看,河西地区降水量均匀度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波动依然会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