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综述了食指与无名指指长比(指长比率,2D:4D)与性激素、性别、种族、年龄、认知能力、运动能力等关系的研究.2D:4D在发育早期就已经确定,具有性别二态性(男性明显低于女性),被认为是表示出生前睾酮作用的有用指标.目前的实验结果提示2D:4D可能与运动潜能正相关,杰出的运动员有着较低的2D:4D.建议将2D:4D用于运动员选材.  相似文献   

2.
通过测量江苏击剑运动员手指长度,比较分析食指与无名指指长比(2D:4D)与性别、机能指标和运动能力的关系。结果显示,击剑运动员2D:4D男子低于女子,右手低于左手。2D:4D不能预测血红蛋白含量,血清皮质醇和血清睾酮水平等机能水平。去除训练年限的影响后,优秀击剑运动员优势手2D:4D低于普通运动员,2D:4D可以用于击剑运动员选材。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速度滑冰项目科学选材工作的需要,对我国速滑运动员指长比(2D:4D)与运动成绩、血清睾酮、血红蛋白及血球压积等多种身体机能水平指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探索指长比在速滑运动员选材中的作用。通过对黑龙江省冰上训练中心速滑运动员的手指长度及指长比的测量与分析,表明速滑运动员指长比与运动成绩相关性不显著,与血清睾酮等3项机能指标显著相关,即指长比(2D:4D)越高,相关血清睾酮(T)等3项运动机能指标越低,说明指长比(2D:4D)可以作为速度滑冰项目科学选材的重要指标被应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采用文献综述法分析了国内外关于高风险运动项目运动员感觉寻求与冒险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从运动员个人和运动项目两个方面,分析不同因素对运动员感觉寻求和冒险行为的影响效应及作用过程。结果表明:(1) 感觉寻求是高风险运动项目运动员做出冒险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2)不同高风险运动项目之间,运动员的感觉寻求和冒险行为存在差异,未表现出同质性;(3)高风险运动项目运动员的感觉寻求与冒险行为受到运动员个人(运动动机、风险感知调控能力、情绪、人格、经验与水平、性别与年龄)和外部环境(运动项目、运动安全装备)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杰出的运动能力与运动相关基因的多态性密切相关。采用PCR-RFLP方法测定30名越野滑雪运动员与30名普通大学生的基因的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为I=35%,D=65%,基因型频率为II=20%,I/D=30%,DD=50%,越野滑雪运动员等位基因频率为I=51.7%,D=48.3%,基因型频率为II=36.7%,I/D=30%,DD=33.3%。经卡方检验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两组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有差异,II基因型和I等位基因的频率高于对照组(P〈0.1)。ACE基因I/D多态性与中国黑龙江省越野滑运动员运动能力有相关性,提示可作为基因选材的指标。探讨中国越野滑雪运动员运动能力与ACE基因I/D多态性的关联,为越野滑雪运动员的基因选材提供前期探讨性的理论依据与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成就目标取向和自我妨碍的现状,并探讨与运动成绩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妨碍量表和4 分成就目标量表 调查参加网球锦标赛的160 名运动员。结果处理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技术。结果:(1)自我妨碍与掌握接近目标负相关,与掌握回避目标和 成绩回避目标正相关。掌握接近目标、成绩接近目标与运动成绩正相关。自我妨碍与运动成绩负相关。(2)成就目标取向对运动成绩既有直接作 用,又有间接作用;自我妨碍在成就目标对运动成绩的影响中发挥着中介作用。(3)成就目标取向有年龄和性别的差异,自我妨碍在性别和运动 等级上存在着显著差异,但交互作用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基于运动员的视角对运动员寻求运动心理咨询态度的测评、约束因素(个体与环境)和运动心理咨询的提升策略进行归纳与分析,研究认为,性别、种族、人格以及先前的运动心理咨询经历等个体因素,以及对运动心理咨询师的评价、文化与国籍、运动项目类型与运动水平等环境因素是运动员对运动心理咨询态度和选择的主要制约因素。运动心理咨询的有效性、良好的运动员-运动心理咨询师关系、个性化的咨询方案是改善运动员对运动心理咨询态度及选择运动心理咨询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王晨  侯彬  徐倩  王玺  王贝 《体育科研》2022,(6):89-95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上海部分运动项目运动员不同季节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为制定合理的预防及改善措施、科学设计运动训练计划、促进运动员身体健康并提高运动成绩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女子足球、女子排球、女子体操共45名上海职业运动员,分别在冬季、春季、夏季、秋季的季中月末4次空腹抽取静脉血进行血清25-(OH)D水平的测试,分析这些项目运动员不同季节体内25-(OH)D水平及维生素D营养状况。结果:(1)上海女子足球、女子排球、女子体操运动员维生素D水平缺乏及不足的情况均较为严重,且不同季节间存在显著性差异,25-(OH)D整体水平秋季和春季相对较高,冬季和夏季相对较低,其中秋季维生素D正常率最高,缺乏率最低;冬季维生素D正常率最低,缺乏率最高;(2)室内项目上海女排运动员及体操运动员冬季维生素D缺乏率最高,且无人达到正常水平;体操运动员4个季节的维生素D缺乏率均明显高于女排和女足运动员,且四季均无人达到正常水平;(3)室外项目上海女足运动员秋季25-(OH)D水平最高,维生素D正常率也最高,且无人缺乏;夏季维生素D缺乏率最高,并显著低于室内项目上海女排运动员的体内水平。结论:上海部分项目运动员维生素D营养状况缺乏及不足的问题广泛存在,在夏季不同运动项目,尤其是室外项目女足运动员,及体操运动员四季维生素D不足及缺乏问题不容忽视,定期检测运动员25-(OH)D水平来评估体内维生素D营养状况十分重要。建议:(1)需加强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宣传教育工作,保证运动员不同季节充足、合理的日晒时间;(2)冬季是需要补充维生素D的主要季节,体操运动员尤其要注意维生素D强化食品或适量的维生素D制剂的补充。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揭示运动动机与运动道德推脱的关系,探索预测运动道德推脱的动机类型。采用运动道德推脱量表(MDSS)、运动行为调节量表(BRSQ-6)对运动员的运动道德推脱水平和运动动机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1)运动道德推脱在性别、项目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在运动等级上无显著差异;2)自主动机与运动道德推脱呈显著负相关,受控动机与运动道德推脱呈显著正相关;3)自主动机可以负向预测运动道德推脱,受控动机可以正向预测运动道德推脱。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特尔菲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分析法等,对国际式摔跤运动员心理及运动智能的特征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我国国际式摔跤运动员的心理和运动智能训练提供较为科学的理论指导与参考。结论如下,心理特征:(1)运动感知能力较好;(2)注意力较强;(3)勇敢果断、坚韧的意志品质;(4)对阵时要具有敢斗、冒险的精神。运动智能特征:(1)专业理论知识水平较高;(2)记忆力强;(3)思维敏捷和灵活。  相似文献   

11.
章建成 《体育科学》2005,25(8):F002-F002
在动作控制与学习(motor control and learning)研究领域中,研究者关注的一个热点是知觉运动技能(perceptual motor skill),这一技能是指个体根据环境和对手动作呈现的线索(主要是视觉线索)进行反应的能力。目前的研究表明,优秀运动员的知觉运动技能比一般练习者要出色;优秀运动员在对手击球前已经能够依据其前期动作线索做出较为正确的知觉判断;通过呈现比赛情景的知觉训练,初学者的知觉运动技能能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人手形态作为人体的一个特定性状具有遗传性,个体差异性和终生不变的稳定性等特性,被生动地称为"暴露在外的遗传因子";人手的形态特征与人的生活环境,健康水平,空间想象力,认知能力和运动能力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综述了目前国际上对手指指长差(无名指指长减食指指长)与运动能力的关系的研究成果,并对普通大学生和运动员手指之差做了一定量的测量以及对比,从贡献率和权重的角度分析手指之差作为运动员选材的参考指标是否可行.  相似文献   

13.
对目前国内外对指长比(特别是食指与无名指长度的比例)与运动能力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旨在为今后对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以参加2005年全国聋人篮球锦标赛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运动心理学家Martens(1990)编制、祝蓓里教授修订(1994)的“运动竞赛状态焦虑量表”(简称CSAI-2问卷)为测试工具。结果表明:聋入篮球运动员的躯体状态焦虑在性别、文化程度上的主效应差异显著,性别与文化程度的交互作用差异也显著;在状态自信心上,性别主效应差异显著;不同运动成绩的运动员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状态自信心之问差异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5.
高炳宏  陈佩杰  董强刚  杨震 《体育科学》2006,26(2):42-47,54
采用PCR和breath by breath方法,对上海汉族55名优秀游泳运动员、60名优秀赛艇运动员和85名汉族普通人的ACE基因I/D多态性和VO2max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上海汉族优秀游泳和赛艇运动员ACE基因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上海和成都地区汉族普通人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Caucasian人群相比,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01),表现出明显的民族和地区的差异性;游泳和赛艇项目健将和一级运动员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存在明显差异(P〈0.05);游泳运动员水平越高,Ⅱ型所占比例就越高,赛艇运动员中水平越高,ID型的比例越大;2)不同基因型的游泳运动员的VO2max、VO2max/kg、VCO2max、VEmax、O2-plusemax、Wmax和Tmax等指标,均表现为Ⅱ型〉DD型〉ID型,Ⅱ型明显优于ID型(P〈0.05~0.01),而赛艇运动员则表现为ID型〉Ⅱ型〉DD型,ID明显优于DD型(P〈0.05~0.01)。结果提示,游泳项目中具有Ⅱ基因型或Ⅰ等位基因的运动员,赛艇项目中具有ID基因型或Ⅰ等位基因的运动员,可能属于运动训练敏感的高反应群体,经过多年系统科学的训练,具有成为优秀运动员的可能。ACE基因I/D多态性可作为运动训练和选材中高敏感的、非常重要的遗传标记之一。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运动反社会行为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如何有效预防和降低运动反社会行为的发生成为运动道德领域研究的重要议题。 研究采用运动员道德意识量表、运动反社会行为量表和运动道德推脱量表,对我国运动员进行测查,旨在考察运动员道德意识影响运动反社会行为 的心理机制,即探究运动道德推脱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结构方程模型(SEM)发现:(1)运动员道德意识可以对运动道德推脱、运动反社会行 为(队友)和运动反社会行为(对手)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运动道德推脱可以对运动反社会行为(队友)和运动反社会行为(对手)产生显著的正向影 响;(2)运动道德推脱在运动员道德意识与运动反社会行为(队友)和运动反社会行为(对手)关系中起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说明:道德意识水平越 高的运动员在运动中越少会使用运动道德推脱,也越少从事运动反社会行为(队友)和运动反社会行为(对手);道德意识既可直接影响运动反社会 行为(队友)和运动反社会行为(对手),又可通过运动道德推脱间接影响运动反社会行为(队友)和运动反社会行为(对手)。结果提示,在对我国运 动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应当加强对运动员道德意识以及运动道德推脱方面的教导,以更好地预防和降低我国运动员运动反社会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研究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为人格特征、心境状态和运动表现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和影响作用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参加2009年全国青少年网球比赛的207名运动员的基本情况、人格特征和运动表现进行调查,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基本描述统计分析,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人格特征在内外向、神经质量表上均不存在性别、年龄、运动等级和主力与否上的差异,但在精神质维度上存在年龄上的差异。(2)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运动表现能力不存在性别、主力与否上的差异,不同年龄和不同运动等级的运动员在方案的实施/执行和有效战术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人格特征中的精神质维度与网球运动表现中的疲劳、焦虑呈正相关,与其他运动表现维度没有相关性;内外向维度与网球运动表现中的方案的执行/实施、决心、流畅、有效战术呈显著正相关,与失去沉着呈负相关;神经质维度与网球运动表现中的失去沉着、焦虑、疲劳呈高度显著正相关,与决心、流畅、有效战术呈高度显著负相关,与方案的执行/实施呈显著负相关。(4)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人格内外向影响网球运表现的方案的实施/执行、失去沉着、决心、流畅和有效战术,神经质影响网球运动表现的方案的实施/执行、失去沉着、决心、疲劳、焦虑、流畅和有效战术,精神质影响网球运动表现中的疲劳和焦虑。  相似文献   

18.
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经验总结法,对项群训练理论视域下珍珠球的运动训练进行研究分析,旨在针对每个不同位置及阶段的运动员提出科学的体能训练及技战术训练指导。研究结果表明:(1)水区运动员,参照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的篮球运动员选材方法进行选材;(2)封锁区运动员,参照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的排球运动员选材方法进行选材;(3)得分区运动员,参照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的网球运动员选材方法进行选材;(4)根据项群训练理论,珍珠球水区运动员技术训练主要强调技术动作的动力性,提高对抗能力及在激烈对抗条件下技术的准确性,战术训练以全场区域紧逼以及人盯人防守战术为主;(5)封锁区、得分区运动员的训练主要强调步法和手法的创新,保证快速特点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ACE基因I/D多态性与人类有氧运动能力的关联关系并寻找相关的分子遗传标记,应用PCR-A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优秀耐力运动员与普通人群ACE基因型.结果显示,I等位基因频率运动员组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不同基因型间各性状存在差别,提示ACE I/D 多态性很可能与人体的运动能力及其对运动训练的敏感度相关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时新疆维吾尔族16名优秀耐力运动员和153名普通人ACE基因I/D多态性和血清ACE活性与有氧运动能力进行关联研究。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分光光度计法。结果1)新疆维吾尔族耐力运动员ACE基因3种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普通人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南方汉族优秀中长跑运动员、北方汉族优秀耐力运动员和Caucasians优秀耐力运动员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其中Ⅱ基因型和Ⅰ等位基因出现频率最高。2)新疆维吾尔族普通人群与南方和北方汉族普通人群3种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Caucasians普通人群相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新疆维吾尔族耐力运动员与对照人群ACE活性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ACE活性Ⅱ〉ID〉DD。结论拥有Ⅱ基因型或Ⅰ等位基因的维吾尔族运动员,可能属于运动训练敏感的高反应群体;维吾尔族虽然是一个融合民族,依据本研究推断其遗传背景更接近Caucasiam人;维吾尔族拥有Ⅱ基因型或Ⅰ等位基因的人血清ACE活性低,这表明运动能力与ACE活性呈负相关,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